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收入和开支

明末工程师 第一百五十七章 收入和开支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于起友是大明工部都水主事,平日里协助郎中处理一些文书。然而年近?6??十的他发现他遇到一个大麻烦――他的眼镜老花了。

老花了眼睛就看不清文书,就处理不了政务,总不能总让别人念文书给自己听吧?于起友感到很严重的危机,自己熬了一辈子熬到这从六品的文官,难道五十岁不到就致仕而去?

这半年,老花眼越来越严重,于起友每天眯着眼睛看文书,生怕别人说他老花眼,分外吃力。

几个办事的吏员私底下叫他于瞎子,被他听到了,他是又怒又忧。

直到他听人说,京城东面开了一家李家店面销售“眼镜”,专治老花眼。

于起友打听了一番,都说李家的这眼镜确实有用,有好几个严重老花眼老人配了眼镜后都可以看清楚文书了。尤其是天0津那边的一个老友,写信来强烈推荐这眼镜的好处,说是对付老花眼立竿见影。

于起友不再耽搁,这天便带着一个家人往那眼镜店去了。

到了京城东面银杏大街,于起友看到了李家店铺那迎风招展的招牌――“包治老花眼”。于起友走进店铺,看到里面已经有三三两两几个顾客,显然店家生意不错。听说这配一副眼镜要十两银子,这店家一天得赚多少银子?

于起友一进店,就有一个小厮迎上来行礼说道:“这位大人,配眼镜呐?”

于起友旁边的仆人大声说道:“对,我家老爷配眼镜,怎么个配法?”

小厮问道:“大人老花眼多少时日了?”

于起友想了想,说道:“也有三年了。起初并不严重,这一年越来越厉害了。”

小厮说道:“我给您试试二百度的!”

那小厮搬了一个箱子来,里面一打开全是透明的玻璃片,大概这些就是“眼镜”了。qiuyelou小厮把一副“二百度”的眼镜给于起友试了试,问了问于起友效果。

于起友看着小厮把那木头架子上的两块玻璃片架到自己鼻子上,按小厮的要求,透过玻璃片看了看旁边一本书。

然而透过眼睛,于起友还是看不清那书上的字。小厮见状,又给二百五十度的眼镜给于起友试。

戴上二百五十度的眼镜,于起友愣了愣,他发现世界一下子清晰了。

他看清楚旁边一本《论语》上的小字了。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于起友心里一阵狂喜,这眼镜真的有用,自己能看清楚文书了,自己不会因为老花眼致仕了!自己的官位保住了!这李家的眼镜当真神奇!

那小厮又给于起友试了二百七十五度,三百度,三百二十五度的眼镜,最后确定于起友目前的度数是二百七十五度。于起友戴着二百七十五度的眼镜翻看店里的几本书,看得清清楚楚,云淡风轻。

再也不会有人叫自己于瞎子了。

于起友心里感慨,这天0津李家的好东西真多。

“多少银子一副?”

“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也不多嘛。让自己摆脱了老花眼的烦恼,大大的有功!于起友让仆人拿出了银袋,摸了十两银子给店家。

戴上眼镜,于起友喜滋滋地离开了李家眼镜店。他决定把这好东西推荐给自己的几个同年好友,让同样做官的他们都摆脱老花眼的困扰。

####

十一月十九日,李植的老花镜生意渐渐有起色了,能创造不少盈利了。李植坐下来清查了一下自己的收入和开支。

如今玻璃作坊的玻璃酒具是李植最赚钱的产业,刨去人工和材料费,一个月可以盈利一万七千两。其次赚钱的是纺织工厂,刨去人工、机械维护和材料费,一个月盈利八千四百两。然后是肥皂作坊,每个月盈利八千二百两。

最后就是老花眼镜产业了,老花眼镜产业如今在京城也设了店,生意渐渐好了,京城和天0津加起来每个月可以卖三百多副眼镜,可以为李植带来三千两的利润。

再加上范家庄房租和房贷还款每个月有七百多两的收入,算下来,李植的产业每个月可以为他带来三万七千两的利润。

还有范家庄新开垦的旱田,李植投入了五万多两银子做前期投资,预计每年可以收入三万多两银子,折下来每个月也有近三千两银子的利润。当然,旱田的收入如今还没有落地,暂时不能计算在收支内。

李植的开支同样巨大。

首先就是四千名选锋团士兵,这些士兵月钱三两,三餐有肉,平均每个人每月要花费李植四两五钱银子。京畿遭兵后,天0津的米价和肉价腾贵,李植这两个月把三餐有肉改成了一餐有肉,士兵们也表示理解。但过几个月后外地的生猪逐渐运到天0津,肉价下跌,李植肯定要把伙食恢复。这四千大兵一个月就要消耗李植一万八千两银子。

另外每个月训练打靶花费的硝石火药,大概要一千两银子。

其次是步枪作坊:作坊中两百枪匠是月钱四两的拉膛线枪匠,月钱合计每个月八百两银子,其余三百人是做没拉膛线燧发枪的普通枪匠,月钱三两,每个月合计花费李植九百两月钱。每个月生产米尼步枪五百把,材料费四千五百两。

步枪作坊每月产出五百把米尼步枪,合计花费李植六千二百两银子每个月。

城防炮兵一百三十人,每月月钱和伙食花费近六百两。

官厅中吏员、家丁和新建学校的教师合计二百二十人,月钱二两,伙食费一两五钱每人,每个月花费李植七百七十两银子。

火炮作坊和龙尾车作坊三十五人,每个月花费一百二十两。

饮食部员工二百人,也是月钱二两三餐有肉,每月花费七百两。

算下来,李植每个月开支二万七千两。

这样一折算,李植每个月净利润一万两银子。

每个月都有一万两结余,李植这一年多来存了不少银子,加上击溃扬古利时候在鞑子行营里缴获的十三万两纹银,李植目前有二十多万两银子的储蓄。

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乱世以实力为上,拿着这些银子不花,放在手上只会引起别人的觊觎。

如今李植已经是游击将军了,自管一营游兵,有兵额一千人。到了十一月,兵额的军饷发下来了,一个月发来军饷一千两,平均每个士兵一两银子。比起做操守时候,这军饷少受了几层盘剥,到手的比例要高得多。

李植用这一千两银子雇佣了三百名士兵作为辅兵,作为城防力量和城内治安维护。当然三餐有荤的待遇别的手下有,这些辅兵也有,兵饷加上伙食费刚好把一千两的军饷花完。

但光增加一些辅兵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明末的乱世,没有实力就没有安全感。自己各项产业的利润还在不断扩大,李植并不担心银子不够。李植决定用结余的银子再募四千士兵,再增加两个团。

――――――――

读者群目前还没有,我建一个,建好了让大家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