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一千三十章 使命

明末工程师 第一千三十章 使命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了李植的话,殿中的一镇九省高官们抬头对视了一阵。

洪承畴表情复杂地看了李植一眼,拱手问道:“大王,这科举非废不可?”

李植看了看洪承畴。

在天津,人人都知道公德和私德的区别,人人都知道儒教忠孝仁义的误国,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实际上,李植在一镇九省已经先人一步废除了科举,改以公德取士,这种改变带来的效果就是一镇九省的朝气蓬勃,生机勃发。

洪承畴在天津待了这么多年,不可能不知道科举的危害,不可能不知道公德社会的巨大活力。

洪承畴明知道这些,却还是问李植是否一定要废科举,显然洪承畴是另有所指。

沉默了一会儿,李植才说道:“洪部长何出此言?不废除科举和儒教,不在大明推行公德社会,怎么让大明的百姓富裕?怎么让大明这个国家富强?”

洪承畴沉吟片刻,说道:“大王,科举以儒学开科选士,选的是把忠孝仁义学得最好,学到骨子里的儒生。下官幼时读书几十载,深知其中的厉害。这科举与其说是选人才,倒不如说是选奴才,选对天子最感恩的奴才。”

“当然,几百年下来文官控制官场,进身的士子越来越不把当官看成是天子的恩德,而看成是自己的本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规矩。对天子皇家的感激,是越来越少。”

“但是无论如何,科举这个制度还是保证了儒教在大明的统治,保证了忠孝仁义成为一种礼制,成为王爷你常说的‘主流文化’。儒教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为科举这种制度而深入到百姓的生活。”

“平日里在地方上最有地位的,清一色是苦读圣贤书,开口仁义闭口忠孝的秀才。如果学忠孝仁义学得好,成为了举人,那在地方上更是一言九鼎,被人称为老爷,前呼后拥不事生产。而一句话定人生死的县老爷,那更是进士大儒。“

“因为这样的制度,百姓对儒教的种种教训那是奉若神明。”

“在这样的制度下,哪怕是公德败坏作恶多端的无耻小人,只要是个孝子,那也是让人另眼相看甚至竖起大拇指的。哪怕是横行霸道欺负好人的衙役,只要他帮对他好的人办妥了事情,对得起一个义字,那便是百姓眼中有‘规矩’的差爷!”

“这忠孝仁义,通过科举制度确保了其在社会的统治地位。而百姓既然信奉了忠孝仁义,自然就对天子和皇家忠心耿耿。哪怕是朱明皇室昏庸无道,百姓们也只骂贪官不恨天子。”

“因为恨天子,本来就是不忠的表现,信奉儒教的百姓们下意识地不敢这么做!”

洪承畴吸了口气,拱手说道:“大王,大王你要废了科举和儒教,为的是天下百姓的福祉,为的是把大明建成象天津一样朝气蓬勃。但恐怕在天子的眼里,大王这要废除的是天子的权威,要废除的是天下百姓对朱明皇室的愚忠。”

听到洪承畴的话,李植没有说话。

洪承畴拱手说道:“我看天子是无论如何不会答应这一条奏章的。大王如果进一步动作逼迫天子,恐怕会被天子视为挑战皇室,大王三思啊。”

听完洪承畴的话,李植站了起来。

走到窗边看了看窗外的景物,李植摇了摇头。

“这废除科举一事,确实事关重大。”

一转口,李植却是斩钉截铁地说道:“然而儒教在这大明的统治越强,我就越要废除他。儒教不分‘善恶’只讲仁义,不辨‘是非’空谈忠孝,对社会的公理公德危害极大。寡人如今有一镇九省的基业,当仁不让,要为华夏百姓废除此祸国之源。”

和洪承畴等人不同,李植作为一个穿越者,深刻了解儒家思想禁锢下的中国经历了什么。

因为明朝的文官和武将们没有公德,整个大明坐拥万万子民,却被几十万人的满清破关而入。无耻文官开门揖盗。亿兆汉人剃发为奴。然而被满清统治只是汉人悲惨命运的开始,满清为了维护统治同样尊崇儒教,整个社会依旧昏昏沉沉。西方的侵略者一个接一个地杀到了中国,以洋枪大炮叩关。

中国也曾发起洋务运动,也在十九世纪晚期和二十世纪初期一次次试图赶追西方科技,但因为社会没有公德,因为社会没有效率,这些追赶最终因为国家腐败和社会糜烂无疾而终。

国家贫弱不堪一击,百姓被称为东亚病夫。八国联军横扫京畿,沙俄和日本纷至沓来,洋人的租界在汉人的土地上到处开花,差一点这个民族就永远成为了亡国奴。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植当然明白,不改变社会的文化单单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得到的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钟峰站在一边,忍不住大喊了一声:“大王说得是,我早就看这孔夫子不顺眼了,该废!”

高立功也叹了口气,说道:“儒教虽有精妙之言,但对国家确有不妥之处。”

李植走到了殿堂中的世界地图前面,大声说道:“如今的世界不是二百多年前蒙元北逃后的大明,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于世界的孤岛,如今的世界是一个高度竞争的世界。在欧洲,有十几个列强跃跃欲试,厚积薄发。我大明如果落后一步,就要挨打。”

李植指着美洲大陆,大声说道:“诸位,如果我们的子民只知道忠孝仁义,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将领和我们的官员就没有规矩。我们的军纪和后勤会一塌糊涂,我们的秩序会逐渐崩溃。便是有最先进的武器,也迟早会被夷狄打败。”

“看看东周时代崇尚儒学的鲁国贫弱到什么程度?想想儒生文官统治的大明曾被满清打得多么凄惨?”

李植一挥手,大声说道:“无论这次废除儒教会影响到谁,无论天子作何观感,无论这次改革会遇到多大的阻力,我都要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完成这个使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