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一剑遮天 > 第一卷 望海潮 第八章 修道天才

一剑遮天 第一卷 望海潮 第八章 修道天才

作者:菜甲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4:22: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此时日头已经升起,陈孚练起了导引功,当丹田吸满了元气后,又练了几遍冲霄拳。而后收拾一番,四处寻觅药材去了。

冉云送给他的宰相囊,外表看起来只有八寸见方,三寸厚,里面空间却很大,有外表大小的一百倍左右,大约能装下一千多斤东西。尽管陈孚不分好的差的,见了草药就拔,一连忙活四五天也没能把那囊装上一半。

眼看带来的干粮快吃完了,正好碰上一只撞过来的野山羊。陈孚连忙一绳子捆翻了,宰了后拖到水边剥皮去内脏,架在火上烤熟了,劈成一块一块的,他吃了半条腿,剩下的都收进宰相囊,这才又坚持了三四天。

如此一来,陈孚发现了宰相囊的又一个好处,那些装在里面的烤肉竟然一直没有腐坏。他心里感叹,这真是个好东西!

这些天,每天早上醒来,丹田里的元气都消失得一干二净。不过,陈孚一修炼导引功,总能再把元气吸满,然后继续练拳,淬炼经脉。几天下来,他对冲霄拳以气促劲的掌控更纯熟了,经脉的耐受力也增强了。

只是药材怎么也装不满宰相囊,陈孚只好下山回去了。

到家痛快地洗了个澡,换过衣服,陈孚挑了最好的药材装了一大篓,送到齐家药铺,已是点灯时刻。齐著力笑眯眯地说:“这次采的药材这么好!这么多!按半价你可是吃亏了呀。”

“没事的,齐先生,您的医书是能救死扶伤的,价值连城,您能借给我看,我就感激不尽了!这点药材配不上,配不上……”

陈孚一边跟齐著力寒暄着,一边在心里对他直道抱歉。齐著力并不知道,陈孚家里还有好多药材,只是不敢一起拿来,怕不好解释,要牵扯出宰相囊的事情。

这趟进山,他得到了两万元乾币、一个宰相囊、一两低品元石,收获巨大。陈孚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财这么好的宝物,他读过圣贤书,懂得财不露白的道理,能藏住的决不泄露。

还有噬元断肠刀、顶级灵兵、妖丹、符文等这些见识,让陈孚对修道一途又了解不少,也让他对外面的世界有些憧憬。所以第二天梁登乐来找他,说是学塾休沐日,让陈孚陪他去一趟碧浦县城,陈孚便痛快地答应了。

沿着官街往北走了十五里,上了官道,再向东走了几十里,便到了碧浦县城,正是晌午时分。两人逛了会儿庙会,梁登乐买了书籍、纸笔还有一些稀罕的玩物,两人正要坐下来吃饭,忽然看到前面道观围着很多人,不知在干什么,两人忙挤过去。

拨开人群,挤到前面,两人看到殿门前的空地上竖立着一个长条形的灰不溜秋的碑,下面是四方形的底座,也不知道是什么材料。旁边放着一只桌子,桌子后面坐着一个人在记录,另有一个人站着,盯着那竖碑看。

这时碑前排了几个人,最前面的人摆了个架势,右手猛地向竖碑一击,只见那碑从最低端开始向上亮起了一串红色的光,不断闪烁着……

“请问大叔,这是在干什么?”梁登乐向旁边一个精壮汉子请教。那汉子低头看了一下梁登乐,跟他们聊了起来。

原来,大乾王朝先帝非常崇尚修道,即位后对修道者多有扶持,使得世间热衷修道者众多。

刚开始的时候,世间不管什么家庭,只要有个半孩子的,全都一窝蜂地托关系走后门,送去道听途说的什么宗门修道,学些“隔空取物”、“张嘴喷火”之类的戏法。

而世间大小宗门也像雨后春笋满山遍野疯长,据说最红火的时候,一县之地宗门林立,多达二、三十个。有那耍把式的从地摊买一本破旧不堪的所谓“无敌”功法,就敢打着修道的旗子招人敛财。

当时炼气的人比种地的人多,炼丹的人比烧饭的人多,乃至于好些年都没什么人正经读书,让那江湖骗子们四处招摇。连那些山贼也看着眼红,跟着把原本叫做什么“黑龙寨”、“白虎岗”的名称改成“飞云宗”、“朝露门”,再表演一些诸如水下垫着木桩子的“青萍水上飞”之类的“神技”,唬得过路人一愣一愣的,纷纷掏钱拜入“山门”。

先帝被逼无奈,只好设了一个“道录院”,令鸿胪寺直接监管,并请了几位货真价实的真人坐镇。规定往后大小宗门,都得报经道录院核实真假后颁发铁券,才能招收弟子,禁止民间私立宗门。

可是,泱泱大国疆域纵横,东西几万里长,南北几百重山,想要令行禁止,那怎么可能!朝廷连劫道拐卖的都肃不清,哪管得了宗门招不招弟子!

真的宗门根本不把皇帝老儿放在眼里,该干什么干什么,心虚的江湖骗子们多少收敛了一点,但收敛得有限,什么铁劵不铁劵的,也不是没有人可以私下仿造。

先帝没办法了,只好把道录院升格为朝廷正儿八经部院,从上到下设置了一套机构,地方上州府置道正司,州府下面的县又置道会司,各设若干官职掌管修道者事务。又请坐镇的真人们拟出一套修道境界的测试办法,各地修道者不管师父还是弟子须到当地道录院的属司测试,测出层级,记录在案。为了吸引修道者热情参与测试,还规定了新晋修道者和晋级者都有一定的奖励,并可列入军队任职候选名单。

经过了旷日持久的测试、公布、取缔,先帝的苦心没有白费,揪出了一大堆江湖骗子,将世间的修道热火大部分浇灭了。加上四乡八里,没听说谁修成了神仙,时间一长,大家也就种地的种地,烧饭的烧饭,不怎么做白日梦了。

到了当今圣上即位,这套规矩也就延续下来。又因为修道的人越来越少,从原来每天都测试,慢慢改成每逢月底休沐日,也就是每月二十五这日举行一次。场上正在进行的就是县里道会司对修道者境界的测试。

精壮汉子风趣地解释了一通,又怂恿道:“两位小神仙也报名测试一下,新晋的有一百元乾币奖励。”

“小孚,你去试试,万一通过了呢,一百元啊!”梁登乐用手肘捅了捅陈孚,也跟着精壮汉子起哄。

“一百元……”陈孚有些意动。他之前每趟进山也只能挣一百元,平常一个月进山四次,挣个四百元,每个月要花掉三百元。如果遇上阴雨时节就歇菜了,只能吃老本,一年下来没攒到啥钱。好在父亲还留点家底,少年的心里才没有那么慌。虽然这次进山收获不小,但也经不住花,多攒一点心里就多一分踏实。

“我有点担心……”陈孚有些犹豫,不是怕通不过,而是担心自己的状况。现在每天早上醒来元气都消失了,要是一直这样,那还不如现在就当没这回事儿。

“有什么好担心的,有钱干嘛不挣!我也跟你一起报名,万一也通过了呢。”梁登乐使劲儿拉着陈孚向桌子前走去,陈孚也没好再推拒。

两人来到桌子前,梁登乐嚷嚷着说要报名,记录的那人问了他们住址姓名生辰,还让他们自报宗门。

“家传的。”两人都这么回答。

那人跟他们说了下规则,还有如何出拳,击打什么部位等注意事项,让他们在队伍后面候着。

原来这竖碑测的不是蛮力的大小,而是元气的冲击力。必须爆发元气出体,冲击竖碑,那红光才会亮起来。

这下子梁登乐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尽管他憋得脸红耳赤,狠命地连击了两拳,那竖碑还是灰不溜秋的。旁边道会司那位盯着竖碑看的人唱道:“临海村梁登乐,十二岁,家传功法,无层级。”

梁登乐悻悻然地溜到人群里。

陈孚迈步上前,催动元气,猛地打出一拳,“嘭”的一声元气破空击在碑上。那碑最低端亮起一点红光,忽明忽暗的,陈孚正在担心那红光会不会灭了,只听得那人又唱道:“临海村陈孚,十一岁,家传功法,一层明元境,第一重。”

陈孚羞涩地想,这必是最差层级了,好在红光没灭掉!连忙寻了梁登乐去桌边要领钱。

“钱会发放到村里,三天后找你们村长领取。这是为了防备有人流窜参加测试,虚报当地人的名字,四处重复领钱。”那人说道。

这时场内已经哗然,人们指着陈孚纷纷议论:

“这孩子十一岁就是明元境了,真了不起!”

“一般人修炼五年左右才入明元境,那少年不会六七岁就会修炼吧,真是神童啊!”

“六七岁那么小怎么会修炼?一下子就练岔了!至少要十岁才会修炼,这孩子一年就入明元境,真是个修道天才!”

……

舆论又从赞美天才少年,转为挖掘他的师承来历,不少人喊道:

“你师父是谁啊?我家孩子十岁了,想让他拜你师父为师可以吗?”

“他师父一定是位得道高人,不然教不出这么厉害的神童。”

“临海村有位老神仙!”

……

陈孚没想到这事还牵连到宋爷爷,有些心虚,赶紧拉着梁登乐,飞也似地跑了。

第二天开始,陆续有人领着孩子,来到临海村,打听陈孚师父是谁,家在哪里,要跟老神仙拜师学艺。

“陈家小孚就是天天吃我的豆芽,才这么厉害的,你们常来买回去给孩子吃,包准也变成天才。”打铁婶连忙招揽生意。

“要找老宋啊,他出海一年了,不在家。”齐著力淡淡应道。

“老神仙?他是一个讨海的老渔夫!我们村出海打渔上山打猎的一大把,谁还没个强身健体的本事!来来来,跟我学。拜师礼免了,每个月交五百元学费就行,包吃包住。”也有村民热情相待,很是闹腾了一阵子。

找不着人,拜师无门,来人也就慢慢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