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一剑遮天 > 第一卷 望海潮 第十七章 大丈夫当立不世之功

一剑遮天 第一卷 望海潮 第十七章 大丈夫当立不世之功

作者:菜甲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4:22: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宣和问梁登乐和林春令:“阿乐,春令,我们到年底就完成学业了,以后你们有什么打算?”

梁登乐苦着脸:“我只想打猎或者捕鱼,但是父亲要我跟他学打铁,我哥要我去考福关修道院,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林春令答道:“我想去考福关修道院,但我现在还没有气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如果考不上的话,只能再去考州学了。”

宣和说:“修道院招收弟子不一定要求有气感,只要资质好就行。修道院也有开设武科,没有气感的话也可以练武,走武修一途。我觉得你可以考上的。”

林春令道:“但愿可以考上吧。”接着又问宣和:“那你呢?准备考哪里?”

宣和回答说:“我也没想好!我想考京学,但是离家太远。父亲说我年纪还小,考州学离家近些,有事情也赶得过去。”

接着他转头问陈孚:“陈孚,你要和我们一起去考国学吗?”

陈孚不解:“我都辍学了,也可以去考试入国学吗?”

宣和笑了:“可以啊,让我父亲帮你写封推荐信,就能参加考试了。”

原来,大乾王朝的教育,分为学塾、国学、太学三个阶段。

学塾开办在乡村,由村民自建学舍,聘请夫子,夫子的报酬一半由村里公费支付,称为聘金,另一半由学子分摊,称为束脩。学塾学业年限六年,前两年为启蒙,中间两年读经史,后两年学作文和数科。

国学由各地官府开办,学子需要缴交一定的学费,学业年限也是六年。国学分为修文和修道两类。

修文的国学由国子监管辖,有开办在县城的称为县学,有开办在州府城的称为州学,有开办在京城的称为京学。县学、州学、京学的学业内容都相同,只是因为办学的资源不同,学子修到的学业水平也就不同。一般地说,京学水平最高,州学次之,县学再次之。

修道的国学归道录院管辖,只开办在州府城和京城,均称为修道院。

太学由户部出资开办,学子不需要缴交学费,学业年限三年。太学也分为修文和修道两类,修文的太学称为太学院,修道的太学称为道学院。修文的由国子监管辖,修道的归道录院管辖。

各类学院统一在每年正月开学,腊月结束当年学业,过年休沐一个月,学院也都在年底休沐时招收新生员。

学子们一般读完学塾读国学,读完国学读太学,最后求个一官半职。但是,各类学院并不要求学子必须修完前面的学业才能入学,而是只要通过资格认定、考试就可以入学,这也让辍学的人都有了复学的机会。当然,资格是有门槛的,考国学的要有学塾的推荐信,考太学的要有国学的推荐信,还要有当地县以上官府的推荐信。

所以宣和说,陈孚虽然辍学了,只要有宣夫子写的学塾推荐信,也能参加考试。只要考试通过,就可以入学。

他们三人都是和陈孚同一年入学塾,年底就学满六年,是到了选择的时候了。

陈孚暗想,我现在跟齐先生学艺,怎么好半途而废呢?不过,我也不能总是一辈子呆在村子里,还是要出去见世面的,难道真要去考国学?

他一脸茫然地说道:“我从来没有考虑过……”

这时候宣清忽然插话:“我以后要考道学院,到京城修道练武,打遍天下无敌手!”

梁登乐、宣和、林春令都乐了,纷纷取笑她:“你得先打过我们再说。”

陈孚的心思也被宣清这突如其来的话冲散了,他想起了齐郎中对自己的鼓励,微笑着道:“说不定宣清真能做到呢!”

闹了一会儿,梁登乐幽幽地叹了口气:“外面有什么好的,你们那么想出去!”

林春令说:“听说福关城很热闹,白天街上人山人海,到处是酒肆茶馆银楼,典当拍卖钱庄,各式商铺应有尽有。一到晚上,街道两旁林立的夜光灯亮了起来,人们去逛夜市,去大型角斗场看人和妖兽角斗。子夜过后,还可以去城外护城河边的鬼市捡漏,更有那通宵达旦的青楼赌坊,是个不夜城!”

宣和接口道:“听说京城更繁华,地方各州府的人都拼命往京城跑,还有各国来大乾王朝的使节、学子、商人、舞姬,长相与我们都不一样。”

梁登乐撇撇嘴:“我哥也是这么跟我说的,可这有什么好,人多挤死啦!你们看这南海,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在海上捕鱼多么逍遥自在!”

宣和不理他,继续说道:“除了人多以外,京城里还有各种各样新奇的东西。商行里有卖那种让人使唤的铁制傀儡,光干活不吃饭,力气大得很。路上有不用牛马拉而自己转动的符车,天上还有会飞的楼船……”

说到傀儡、符车和会飞的楼船,宣和停顿了一下,几个男孩子都悠然神往。

突然,宣清又插话:“我知道我知道,外面还有很多好吃的美食!”

宣和笑骂:“就知道吃!外面也有很多坏人,有专门拐卖小女孩的。”

宣清吐了吐舌头:“哥哥骗人!有坏人我也不怕,我一拳打趴下一个,一脚踢倒下一个,把坏人都抓起来,通通关进监牢里。”

众人又被逗乐了,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林春令说:“其实也不是说外面有多好,不过总要出去闯一闯,要是不干一番大事的话,这辈子岂不是白活了。”

宣和也说道:“是啊,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当立不世之功,岂可苟且自度。如今天下并不安宁!北方大成国虎视眈眈,西陆各国心怀鬼胎,而官府却无动于衷,上则因循守旧,粉饰太平,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哪有我们的立锥之地,又何谈逍遥自在!”

一番话说得林春令热血沸腾,随即向宣和请教天下大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起来。

旁边的陈孚与梁登乐听得目瞪口呆,长这么大,何曾有人跟他们讲过这些,就连宣夫子也只是教他们书本上的知识而已,他们还以为外面的世界和临海村一样太平无事,哪里知道竟然这么复杂。虽然他们也知道,宣和未曾出过远门,这些言语,可能是私底下听到谁人说过,然后改头换面搬了出来,但是已经多多少少触动了他们懵懵懂懂的心。

而宣清显然对这些言语没有兴趣,她已经立下“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志向,只要谁作乱,就一拳打趴下,一脚踢倒下,所以她没有什么天下之忧,自顾自捡起几颗石子,跑去打水漂了。

俗话说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更何况只是一顿烧烤而已,没过多久,大家伙儿就起身回去了。陈孚也没再攀崖上去,而是和众人一起走沙滩,从官街南头这边去了齐家药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