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九十八章 落幕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九十八章 落幕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贵妃陪着皇帝好一会儿,直到马荣来禀报,说英国公张维贤和内阁首辅、大学士方从哲等人已到殿外。

此时,万历这才示意郑贵妃暂且离开,虽然心中不舍,可郑贵妃也明白万历这是要交代后事了,她强忍着悲痛同皇帝告别,离开了弘德殿。

等郑贵妃走后,万历这才让马荣传他们进来,等人进了殿,瞧着来人除去张维贤和方从哲外,居然还有吏部尚书周嘉谟、户部尚书李汝华、兵部尚书黄嘉善、代理刑部尚书张问达、代理工部尚书黄克缵、礼部右侍郎孙如游等人。

后面这些人万历并没宣召,却跟着一起来了,不用说万历心里也明白,这些人是自己跑来的,恐怕这些日子他们都等着这一日呢,一得知万历要见张维贤和方从哲,就迫不及待地也来了。

如是以前,万历必然会勃然大怒,可是现在的万历心中已没了那股气。

躺在塌上的他时日无多,他明白自己快熬不过去了,既然是要交代后事,那么来就来了吧。由于内阁只有方从哲一个独相,各部堂空缺无数,他们几人算是如今朝中能做主的重臣了。

在马荣的引导下,张维贤和方从哲两人在前,其余人在后,朝着万历叩首。

这些人中,许多人已许久没见过万历,甚至有人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见着皇帝如此病重模样,众人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万历这时候也赖得再猜,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有些事总得安排下去。

勉强提起精神,万历让大臣们安心,好好用心办事,不要因为他的病情耽误了国事。此时,吏部尚书周嘉谟提出了人员安排,再一次说明朝廷各部空缺严重,希望皇帝能够尽快同意补上所缺。

这一次万历没和之前那样再推脱,叹了口气勉强答应了下来。接着目光在众人面前扫过,万历说了几句话,无非就是让他们以后好好辅佐太子,忠心国事等等。

听皇帝这么说,众人心里也明白了,当即向皇帝做了保证。万历随后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众人再一次向皇帝行礼,退出了弘德殿。

等这些人离开后,万历神情很是复杂,似乎在凝神思索着什么。过了许久,他长叹一声,对伺候在身边的马荣吩咐,让马荣替他起草两份旨意。

第一份旨意是给内阁的,其中的意思很明确,就是确定了皇太子朱常洛的继承地位,交代内阁和司礼监尽心辅佐太子,保固皇图。

第二份旨意是万历的正式遗诏,遗诏中安排了他死后郑贵妃进太后之位,太子朱常洛继大统,并且交代了朱常洛一些朝中的后续安排,叮嘱自己这个一向不喜欢的儿子如何当好一个皇帝。

虽然万历不待见朱常洛,可到了这个时候,作为国家储君,自己死后朱常洛就是下一任皇帝。对自己这个儿子的能力,万历实在是担忧,他很清楚这个儿子并没有什么才能,而且也没有进取的胆略。要当个明君是不可能的。

万历只希望自己死后朱常洛能够勉强维持现状,只要不给文官们哄得头头转,哪怕学自己呆在后宫不理事,凭着大明的底蕴和自己生前的那些安排,这个帝国依旧可以维持下去。

说完诏书内容,万历感到无比的疲倦,他再一次合上了眼。

他累了,实在是太累了。

这么多年斗下来,已让这个皇帝心神疲惫,再加上长期的病痛折磨,万历早就对这个世界没了太多眷恋。

也许死亡并不是什么坏事,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万历的心中唯一不安的念头就是他愧对自己的师父,实在不知道到了那边后如何面对张居正。

“先生……对不起……朕错了……错了……。”

万历心中轻咛道,耳边突然仿佛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

这首诗是张居正的《咏竹》,也是他少年时所著,当年张居正初入考场,少年豪情之下写下了这首诗,以表其凌云之志。

万历小时候学过,也听张居正为自己吟过此诗,当年张居正用此诗来勉励万历,对万历寄于无比期望,期望他这个弟子能够成为一代明君,从而开创一个自己为之努力奋斗的崭新大明。

这声音如此熟悉,万历睁大眼睛望去,那背着双手,一身青衫朝自己走来的人不就是自己的师父张居正么?

“先……先生!”此时,万历心情激荡,他又羞又愧,不知如何面对。

“痴儿……痴儿……。”张居正走到他的身边,和小时候一样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感受着师父掌心的温度,万历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可知错?”张居正的严厉中带着一丝温情。

万历点点头,泪水又一次落了下来,和小时候一样,他恭恭敬敬认错道:“朕错了,先生……朕知道自己错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错就好,这世人哪里有无错的人呢?”张居正叹道,他拉起万历的手安慰道:“人生如梦,大梦一场终须归去,帝王将相,荣华富贵,前尘往事,皆是云烟罢了。”

“式微,式微,胡不归?”

握着张居正的手,万历身上的病痛瞬间全消,身子也轻快了许多。感受着心里的踏实和温暖,这么多年来,是从来没有过的。

前方仿佛亮起一片光芒,那光芒如同太阳一般明亮,张居正拉着万历的手,师徒两人时隔多年再次重逢,跟着师父,万历脚步轻快地朝前走着,他虽然不知前方迎接自己的会是什么,但他却半点没有害怕,也不担心什么,因为有师父在身边,一切又有何惧呢?

当日夜间,这位大明在位时间最久的万历皇帝在弘德殿驾崩,离开了这个世界。

去世的时候,万历一直都是昏睡着的,在没有痛苦的睡梦中逝去。皇帝驾崩后,接到消息的众人连忙赶来,按照万历生前的诏书去请太子朱常洛,以处理皇帝的身后事和新君登基事宜。

压在所有人头上几十年的万历皇帝可算死了,朝臣们表面悲痛的背后却是暗暗高兴,万历一死,终于再也没了人压制,他们这些人的出头日子总算是等到了。

英国公张维贤、首辅方从哲和各部堂连夜商议,很快拿出了后续方案。其中礼部右侍郎孙如游在看过万历遗诏后当即表示反对,他指出万历遗诏中尊郑贵妃为太后不符祖宗制度,作为坚定的太子一派,孙如游绝不愿意看见郑贵妃登上太后的宝座。

此外,孙如游还对万历遗诏的其他内容大为评击,声称如果太子朱常洛依万历遗诏行事的话,那么他们这些人又算什么?难不成万历死前要压着他们,就连死后也逃脱不了大行皇帝笼罩在头上的阴影?

更重要的是,如朱常洛这么干,他们半点好处都捞不到,更不用说借此瓜分朝中的权利了。

孙如游的话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唯独英国公张维贤显得有些迟疑,毕竟他是勋贵中的领头人,勋贵天生和文官集团不是一路人,可在这种情况下,张维贤独木难支,心里也不愿意得罪这些文官们,更何况现在的勋贵早就不是当年的勋贵了。

在张维贤的闭口不语采取默认态度下,这些文官决定把万历原本留下来的遗诏作废,重新按照他们的意思写另一份遗诏。

反正现在皇帝都已经死了,太子还没登基,朝中大事他们完全可以说了算。就算有人反对又如何?直接把生米做成熟饭,毁掉前一份遗诏,用他们操刀的遗诏再盖上玉玺,天下人如何又能得知这是不是皇帝真正的遗诏呢?

说干就干,孙如游直接就把万历的遗诏给当场一把火烧了,亲自提笔重写了一份。

新的遗诏中,把万历原本要表达的意思全部删去,借用皇帝的口吻洋洋洒洒写了许多。

等这份“遗诏”写完,众人看过后都极为满意,因为在这份遗诏中万历对自己的一身做了概括和自我批评,还承认了施政的错误和危害。

尤其是在最后,遗诏中还特意指出几点,包括增补内阁和各部官员、废除各地矿监税监制度、对万历之前鼓励的地方制造和开矿政策进行中止、从万历的内帑(私房钱)里掏银子补齐户部欠款,尤其是辽东军费开支,最后就是大赦天下。

除去最后一条外,其余几条都是文官们一直想做却始终都没能做到的。这么多年,万历死咬着半点都不肯让步,和文官集团斗智斗勇,实在没办法就装聋作哑强行拖延。

现在好了,万历一死,他们这些人就借着万历的名义来了个“反攻倒算”,不仅让万历自己承认他的错误,还用他的名义把这些事一揽子全给解决了。

一时间,众人弹冠而庆得意洋洋,同时还相互分配好了各部补缺官员的名额和官职,换句话来说就是分赃。

其中因为礼部右侍郎孙如游在此事上占了首功,众人一致推举孙如游入阁,并再进一步担任礼部尚书。

虽然这个任命需要太子正式继位后由新皇帝下旨才能真正作数,可在所有人眼里这个太子本就是他们扶持上来的,现在朝堂已被他们把持,太子登基后没有不同意他们所请的道理,这个事已是铁板钉钉了。

昏暗的烛光下,偏殿中的众人是手舞足蹈眉开眼笑,而在一墙之隔,万历冰冷的身躯静静躺在榻上,这位当了四十八年的皇帝已经再也没有可能活过来了,也没再有可能继续压制着他们展现皇帝的威严了。

一个时代落幕,新的时代即将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