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九百四十三章 张献忠点评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九百四十三章 张献忠点评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献忠笑呵呵地上前,目光落到了桌上的地图,看清先是微微一愣,接着就在吴襄的解释中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听完吴襄的话,张献忠眼珠子乱转,他可不想掺和曹家叔侄的争论,毕竟他和在场的人都不同,人家都是正牌子的官军出身,而且全是边军将领,而他张献忠虽然也当过边军,问题是当年在边军时张献忠仅仅只是一个小头目,和他们的身份地位差着远呢。

更重要的是张献忠因坏了军中规矩差一点被军法杖杀,后被赶出军中回到家乡没多久就跟着王嘉胤等人聚众造反了。之后张献忠作为首批起兵的义军,在王嘉胤死后很快就发展膨胀了起来,等到高迎祥兵败时,张献忠已是义军名义的一方大头领了,手中数十万人,实力极其强悍。

在场的人中,除去吴襄外,张献忠和其他人都交过手,大家之前是死敌,现在反而成为了同僚。张献忠很明白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一直以来张献忠面对这些人都显得极其低调,平日里未言先笑,甚至还时常做出一副讨好的姿态,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能屈能伸大丈夫,张献忠太明白这个道理了。

“吴帅,诸帅,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名将良将,军中经验何等丰富,指挥打仗的本事更是常人莫及。所用战术正奇并出,兄弟我是望尘莫及啊!我这点区区水平哪能同诸位相比?更别说指点了……。”

“哈哈,秉吾这话说的谦虚了。”吴襄笑着道:“我们哥几个打仗的确是老手,可你秉吾却也是不差,当年纵横五省所向披靡,我是在辽东没有领教过,可他们哥几个和你可是交过手的。”

指了指其他人:“秉吾起兵后,能在天下群雄中脱颖而出,并掌兵数十万,征战十数年,这天下何人不知秉吾之能?再说了,之前事是之前事,如今秉吾于我等同朝为将,都已是自己人,何必这样谦虚呢?反正今日闲着也没什么事,不如就曹帅叔侄之战评点一二,以秉吾的本事,自有这个资格。”

“这……。”张献忠苦笑,吴襄话里说的虽然是事实,可他现在最不想听的就是自己当流寇的往事。虽然当流寇的时候张献忠的确威风八面,还有八大王的匪号,如果不是因为当今圣上横空出世,说不定他张献忠或许有几分可能成事呢。

但眼下这些早就是过眼云烟,他张献忠早就不是流寇了,是大明的官员,不仅身有爵位,还有军衔军职,在张献忠心里只想要保住这份荣华富贵即可,哪里还有什么争强斗狠的念头?

现在吴襄让他来点评战术,这实在为难了张献忠,说好了不行,说差了也不成,张献忠甚至有些后悔自己为何要这个时候来这?早知道这样晚些过来不成么?

“吴帅说的没错,秉吾老弟打仗还是很有本事的,当年战场交手我可是吃了秉吾老弟不小的亏,以老弟之能,自有资格评论。”左良玉在一旁笑着附和道,张献忠心中妈妈比,暗骂你左良玉说这些干嘛?老子当年不就是差一点把你小子打败甚至活捉么?这件事都过去多少年了居然一直记到现在?亏得你还是军中大将呢。气度呢?你的气度在哪里?

再说了,当初互为敌手,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且他张献忠和你左良玉又没什么交情,打仗自然要使出十分力气,说句不好听的就算直接战场上生死见分晓也是正常的,何必牵挂到现在?

随着左良玉的话说出口,曹家叔侄也默默点头,他们虽不待见张献忠,却不否认张献忠打仗的能力。和名气更大的高迎祥相比,张献忠打仗更灵活更狡诈,手段频出很不好对付,哪怕之前是对手,这点依旧是承认的。

就连最不待见张献忠的黄得功也是如此,对张献忠的能力有着相当认可,既然今天他在,那么让他点评一下也无不可。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献忠再推辞是不可能了,无奈只能苦笑着答应。

他把手里的篮子放下,站在桌前再一次仔细瞧着桌上的地形,随后又问了些问题。要知道张献忠从来没有去过辽东,对于辽东战事更不了解,作为一个合格的将领,自然先要搞明白这些,要不然怎么领兵打仗?

对于张献忠的问题众人也不隐瞒,左良玉亲自为张献忠讲解,而且因为之前的地形是曹家叔侄随手沾着茶水画出来的,眼下已有模糊了,左良玉索性取来茶具直接在桌上摆开,再重勾画了锦州周边的地形,一边指点一边解释,告诉张献忠实际情况。

听了好一会儿,张献忠算是听完了左良玉的讲解,之后张献忠凝神看着桌面,沉咛片刻后开口询问:“刚才听左帅所言,此战演练只限于锦州攻防?而且兵力布置是建奴优于我军?”

“正是!”左良玉点头道:“建奴野战极其强悍,我辽军虽能打,可在野战却不是建奴对手。但辽军也不是没有优势,锦州城城高墙厚,还拥有守城的大炮等火器,只要坚守不出,建奴想要打破锦州是难上加难。”

“此外,我辽军也不是一点没有机会,毕竟地利之便在我手中,之前祖帅守锦州就是这样守的,皇太极几次进攻都拿不下锦州,最终只能实施围困战术,逼迫锦州投降,但锦州城只要粮草不缺,守城坚决,对方也拿祖帅无可奈何。”

张献忠心里算是明白了,之前锦州之战的情况他在京中也听说过一二。那一仗一开始是皇太极占了上风,可后来因为李佑的新军和郑鸿逵的水师联合,两军合兵渡海北击,把建奴的辽东后方搅得翻天覆地,甚至引发了建奴内部叛乱的大变,最终又夺回了皮岛,打垮了建奴和朝鲜的水师联军,这才逼迫皇太极回军放弃锦州。

实际上这一仗关键不在于锦州,而在整个辽东战局,如果仅仅把单独的锦州之战拿出来看的话,无论是皇太极还是祖大寿都打的不怎么样。

祖大寿就不说他了,野战打不过八旗精锐也就算了,可在皇太极大军紧逼的情况下祖大寿根本拿不出任何应对手段,一味地死守锦州,和只乌龟一样把脑袋和四肢缩进去,任凭对方围困锦州。

而且当时锦州的粮食虽多,但收拢的军民也多啊,这么多人一天就算吃一顿饭也是天文数字。之前祖大寿不是没吃过这种亏,上一次被皇太极围困也是一样,最终守了好久城里的粮食吃了个干净,祖大寿落得如何下场?这已是经历过的。

常言说吃一堑长一智,可祖大寿倒好,堂堂辽东大将在一个坑里连续跌了两回,这样的蠢蛋张献忠根本就看不上,如果他是祖大寿的话绝对不会这样打,这不是自绝退路么?

至于皇太极,在张献忠看来也不怎样。别看皇太极手中八旗精锐战斗力强,开战后很快就相续拔掉了明军多处堡垒,击退了增援的明军,还以兵力优势围困住了锦州。

可问题在于皇太极打到这种程度就打不下去了,明明占据了优势也围住了锦州,却始终拿不下锦州。皇太极只能和祖大寿拼消耗,一个围困一个坚守,看谁的粮食先吃完谁熬不住,这是打仗?简直就和过家家一般,张献忠当年领兵要是这样打仗的话,他早就完蛋了。

“两位曹帅,兄弟我是攻呢还是守?”看了一会儿图形,张献忠抬头对曹文诏叔侄问道。

“攻吧,你就当你是皇太极,眼下已围住了锦州城,接下来怎么拿下锦州城。”不等曹变蛟开口,曹文诏抢先说道。

张献忠伸手摸了摸下巴的断须,凝神想了想道:“如是攻的话,其实要拿下锦州也不算难。”

“呵呵,癞蛤蟆打哈欠你好大的口气!”黄得功在一旁不满道:“张大帅自认比皇太极还厉害?锦州城乃当年孙督师所建,是辽东要地,防御何等坚固,建奴几次来攻都未能打破锦州,怎么换了你张大帅就能拿下?”

“虎山休得胡言,秉吾虽不是皇太极,可秉吾之能本帅早有耳闻,既然秉吾能说这番话自有把握,不如听秉吾细细道来。”吴襄连忙打断黄得功的话,还瞪了他一眼,黄得功顿时闭嘴,当年他可是吴襄的直属部下,吴襄是黄得功的老长官,老长官发话,他虽心中不服却也不敢反驳。

吴襄和颜悦色对张献忠道:“秉吾不必在意虎山之言,他这人就是这样,脾气臭了点,性子也急了些,却没什么坏心思。对了,刚才秉吾说要拿下锦州不难,不如仔细说说究竟如何拿下锦州。”

张献忠笑了笑,伸手在代表着锦州城的那只茶壶上点了点,然后道:“其实说起来我这个办法也简单的很,攻城无非几种方式,一是不计伤亡猛攻登城,正面打破城池。二是寻找内应,里外约定内外夹击开城门拿下。三是声东击西,趁虚不备破城。四是引水攻破城。五是效仿蒙古人以腐烂的尸首抛入城中引发瘟疫破城……。”

张献忠娓娓道来,扳着手指一个个说,随着他的这番话出口,众人不由得连连点头,张献忠说的都是破城之法,他们作为久经战阵的将领当然清楚,可虽然办法好,但实施中也有诸多限制,张献忠难不成仅仅只是纸上谈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