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八百七十三章 人选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八百七十三章 人选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上,您难不成忘了之前袁崇焕之事了?袁崇焕身为大明蓟辽督师,为一己之力矫旨斩杀毛文龙,后又卖粮给皇上,您道他为何这么做?难不成袁崇焕真是无能之辈?又或者他不忠于大明?”

“非也!袁崇焕再不济也是个人物,而且他如真有投靠我大清之意,当年己已之变我大清入关攻打大明京师,他袁崇焕直接率部投了皇上不更好?如他这么做了,非但能逃脱崇祯问罪,甚至还能为我大清立下大功,以皇上的大度,封袁崇焕为异姓王又如何呢?”

“可袁崇焕却偏偏没有这么做,但反观他之前所为,两者之间又有矛盾?其实这也很好解释,袁崇焕虽忠于大明,可他同样也忠于自身利益,大明的官员就是如此,说句不好听的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做事瞻前顾后目光短浅,类似袁崇焕者比比皆是,这些人要成事或许不足,可要败事却绰绰有余。”

“说的好!”皇太极越听眼睛越亮,看向范文程的目光中满是欣赏,范文程真不愧是自己的心腹智囊啊!复杂的情况被他这几言刨析的头头是道,更拿出了实在可行的法子。

正当皇太极龙颜大悦,准备追问范文程具体怎么去做的时候,这时候突然有人来报,说是索伦部派来了使者。

“索伦人好大的胆子!”皇太极一听就来了火,这索伦部占了便宜居然还有胆量派使者来,难不成真以为得了些大明的军械就能和大清抗衡了?正当皇太极打算让人把索伦使者轰走时,若有所思的范文程出言劝住了皇太极。

范文程说既然索伦部派来了使者,不管如何皇太极总要见上一见,如果索伦人真的是来耀武扬威的,到时候直接斩杀对方使者也不过一句话而已。万一对方的来意是其他呢?听都不听见都不见就把人赶走,这有些不合适。

皇太极是听得进话的人,想了想后按下怒气,就让人把索伦部的使者带了过来。

片刻,索伦部的使者见到了皇太极,一见皇太极后就很是恭敬地下跪磕头行礼,并口称自己的身份来历。

之后索伦部的使者说,他是受首领杜拉尔.博穆博果尔向皇太极请罪的,杜拉尔.博穆博果尔让他带话询问皇太极索伦部一直对大清恭敬有加,为何大清要发兵攻伐索伦部?索伦部究竟犯了什么错误?

之前的战争并非是索伦部想要的,完全是因为大清和蒙古人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出兵进攻索伦部,索伦部为了自保无奈反抗,侥幸战胜。

可就算赢了战争,索伦部也没想过要和强大的大清正式开战,更没想过得罪大清皇帝皇太极,这一次来是特意说明此事并做解释,同时还带来了索伦部给大清的赔礼,以表示诚意。

最后使者还说,只要大清不把索伦部当成敌人,那么索伦部就不会主动和大清敌对。当然索伦人也不是任凭拿捏的软柿子,如果真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哪怕战至最后一个索伦人,索伦部也要和意图吞并索伦部的敌人决一生死。

这个世界上只有战死的索伦人,从来没有卑躬屈膝贪生怕死的索伦人,这点还希望大清皇帝能够理解。如果大清皇帝没有异议的话,杜拉尔.博穆博果尔愿意和大清继续和以前一样和平共处,索伦部尊大清为主,每年给与进贡,希望大清皇帝高抬贵手,放索伦部一马,给与索伦部和平。

听完了索伦部使者的话后,皇太极心中阵阵冷笑,杜拉尔.博穆博果尔打的好算盘,难不成他真觉得打赢了一仗就有了和大清讨价还价的本钱了么?名义上是来解释和求和,实际上未尝不带着警告和威胁,无非就是告诉皇太极别逼索伦部太甚,要不然大家一拍两散,索伦部就算死绝了也要和大清打到底。

怒色在脸上一闪,皇太极正要发怒喊人进来,把这个胆大包天的索伦部使者拖出去砍对方的脑袋。可就在这个时候,范文程却劝住了皇太极,给了他一个复杂的眼神,接着笑盈盈地和来使交谈了几句,随后就让来使退下,并让人安排对方暂住下来,好好款待。

等使者走后,皇太极正要开口询问,范文程却先笑了起来。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范先生,这喜从何来?”皇太极一愣,纳闷反问。

范文程笑道:“今日索伦部派来使者,并提出两家罢兵,之后索伦部依旧为大清附庸,尊我大清为主,以此可见杜拉尔.博穆博果尔并没有真想和我大清决一生死,南下开战的意图。”

“由此可见,索伦人虽得了大明的好处,却并非受大明指使执意要挑起两家开战。而且杜拉尔.博穆博果尔还担心皇上震怒问罪于他,特意派使者前来解释,这也证明了索伦部就算比之前更强,依旧可有争取的可能,这岂非不是好事?”

“你这么一说,似乎的确是好事。”皇太极有些明白范文程的意思了,想了想道。

范文程又笑道:“不仅如此,既然对方求和,那么皇上何必不顺水推舟呢?能先安抚住索伦部,对我大清来说不仅有利,更有机会?”

“机会?”

“对!机会!”范文程重重点头:“刚才奴才说过,杜拉尔.博穆博果尔此人是皇上吞并索伦部的关键,只要这人不在了,那么索伦部就不足为患。既然今日他派使者来,皇上顺水推舟答应下来,可就算答应也不能完全答应,顺势可派些人去索伦部,两家和平相互派使者也是很自然的事,只要去了人,到了那边,不仅能查探索伦部和大明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了解目前索伦部的真实情况,更能借这个机会找寻可能,如能挑唆其内部争纷的话就更好了,只要杜拉尔.博穆博果尔出现点意外,甚至病逝,那么索伦部又有何惧呢?”

“除去这个可能,顺势挑唆索伦部和大明也或可行,就算做不成对于我大清来说也无损失。反正皇上暂时没有打算灭掉索伦部的想法,归根结底是想吞并其部为我大清所用,这岂非比出兵决战更为合适?”

“哈哈!哈哈哈!”皇太极顿时大笑起来,范文程的这番话一下子就说到他的心里去了,刚才还没想明白的皇太极现在彻底明白了范文程的用意,还别说他这个主意仔细琢磨真有实施的可能,一旦成功收获极大,就和范文程说的那样,皇太极并不想彻底灭掉索伦部,也没有打算马上派大军征讨索伦部的意图,既然如此借这个机会顺水推舟,何乐不为呢?

不光如此,范文程还提出可以双管齐下,就是在针对索伦部的同时也派人去大明捣乱,最好是去大明南方,挑起大明的南北对立,如果能让大明发生内战就更好了。

至于怎么做,范文程也想过了,范文程说一方面可以收买大明的那些官员和士绅集团,在江南一带散布谣言,以挑起南北对立和地方和中央的矛盾。此外,还要对大明的藩王下手,尤其是大明皇室近支,也就是朱棣一脉的各藩王宗室和当今大明天子朱慎锥的矛盾。

毕竟自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以来,大明皇室一脉就从太子朱标的后人转移到了朱棣一系手中,永乐皇帝登基到崇祯皇帝,历经了十四帝,两百多年的延续。皇位的替代一直在朱棣一脉手中,而现在朱慎锥以晋王后裔取代朱棣一系,等于改变了大明皇室的传续,这不仅是已退位的崇祯皇帝无法接受的结果,更是朱棣一系藩王宗室不能承受的。

虽然表面上各藩王已承认了朱慎锥登基为天子,可私下里对这个结果愤慨和不满者绝对不在少数。这些人都是皇室宗亲,地位崇高血脉尊贵,难不成就愿意眼睁睁看着自己一系沦落为普通宗室么?

以心比心,范文程认为肯定会有人心怀不满,既然这样就有了可乘之机。尤其是和崇祯皇帝血脉最近的福王系更是首选,要知道福王可是万历皇帝的儿子,崇祯皇帝的亲叔叔,当年万历皇帝为了想让自己这个儿子当太子可是和文官集团斗了好多年,虽然没有成功,但福王在诸王中的地位却是最高的,现在福王朱常洵居住洛阳,朱慎锥当了天子,福王怎能不失落呢?

除去福王还有潞王,潞王是万历皇帝唯一的弟弟,万历皇帝对自己这个弟弟极好,甚至在潞王娶亲时还不顾礼仪大肆操办,规模甚至超过了普通亲王的制度。

当代潞王是朱常淓,他是万历皇帝的侄儿,也属于之前大明皇室的近支,他和福王一样难道不会对朱慎锥占据皇位有什么想法?

此外,还有其他几个亲王也是如此,这些亲王只要拉拢住几个,联合文官集团和地方士绅一起发难,不管是否真能成事,也够朱慎锥喝一壶了,一旦大明就此内乱,那么大清的机会不就来了么?

“奴才手上有两人可做此事,只要皇上同意,奴才就把这两人派出去,等他们到了大明,再加奴才的安排,必然能给皇上带来惊喜。”范文程很有把握说道。

皇太极欣喜万分,当即追问这两人是谁,范文程笑着告诉皇太极这两人他知道,并不是什么外人,其中一人正是当年山西的晋商范永斗之孙范毓馪,而另一人更是有名,是之前大明蓟辽督师袁崇焕的弟弟袁崇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