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八百五十八章 中都凤阳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八百五十八章 中都凤阳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一晃就到了年底,等这个年过去大明就是永明元年了。

随着崇祯的年号逝去,朝廷正式启用永明年号,大明开始真正进入了朱慎锥的时代。

因为冬季的缘故,连接南北的大运河已无法通行,平日里繁忙的运河航线已停了些日子了,河面冰冻,往日穿梭在运河上的来往舟船也不见了踪影。

刚过完年,离着运河不远处的官道上,一行人正在向南而行,这行人的规模可是不小,不仅浩浩荡荡有着上百人,队伍中还打着仪仗,另有全副武装的锦衣卫护送,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仪仗打着旗号,上面写着:大明吏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监察司大臣、资政大夫、奉旨巡抚南直隶、浙江,钦差大臣。这支队伍正是在京中过完年后直接南下张锡钧的,按理说这个时间并不是南下的好时候,由于冬季大运河的停航,从京师到南京一路上不能行舟只能走官道,非但耗费的时间更久,而且也更辛苦些。

尤其是南方和北方不一样,北方的冬天虽然冷,时常还会下雪,可北方的冷却是干冷,只要穿着严实些并没太多不适。而南方就不同了,南方的水汽大,这天气一降温空气中的冰冷简直就是往骨头里钻,你裹的再严实也没用。

一路南下,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这才刚刚过了徐州,继续往前走就是凤阳了。

接下来张锡钧会在凤阳呆一段日子,主要是替朱慎锥祭祀孝陵,等在凤阳的事完后这才继续向南。

朱慎锥登基已有半年了,虽在之前京师登基时已祭告天下和祖宗,可凤阳孝陵却未能去。所以这一次派张锡钧南下,凤阳是必须要去的,朱慎锥自己暂时去不了,让张锡钧替代自己顺道祭祀一下太祖皇帝的皇陵是情理之中。

坐在马车中,张锡钧手里拿着一卷书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这辆马车可不寻常,相比普通的马车更大更为华丽,而且车内的装饰几乎就和一个移动的小房子一般,不仅有着精美的装饰,还有着些实用的小家具呢,现在马车里烧着碳炉,焚着熏香,和外面的冰天雪地相比却温暖如春,碳火上煮着壶茶,一旁还有两个俊俏的婢女伺候着,喝着茶看着书,膝上盖着薄薄的锦被,好一副悠然模样。

也不知过了多久,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坐在车里感觉到的张锡钧抬头朝窗口望去,这时随行的锦衣千户来到了车边,向张锡钧禀报道前面再十里地就是凤阳了,凤阳知府李骥千携同知等各级官员得知张锡钧来了,已特意在前面的官道上迎接。

“呵呵,他们倒是殷勤。”张锡钧不由得一笑,自己一行南下行踪根本不做掩饰,要知晓自己的路程很是容易。而且来凤阳他已提前告知,没想李骥千如此知趣,居然早早就在至凤阳的官道上等着了,这大冬天的也不知他们在此等了多久,颇为不易啊。

虽然张锡钧的官职比李骥千高了许多,而且他这一次南下还有着钦差的身份,但张锡钧却没有摆架子,得知李骥千等人就在前面迎接自己,张锡钧放下手里的书换了身衣服,再披上一件大氅,径直就下了车。

下车后迈步朝前走,很快就看见了李骥千一行人,李骥千站在最前面,略微靠后的是凤阳府同知马士英,至于再后面的看他们官服应该都是凤阳府的各级官员,此外还有随从、衙役等等,一眼扫过去足有好几十人。

“下官凤阳知府李骥千见过张大人……。”当李骥千见到一人披着大氅气度不凡,在几个锦衣卫护送下走来的时候,他马上就明白正主来了,连忙带人上前几步,恭敬行礼。

“有劳李大人来此迎接,本官实在是羞愧难当,李大人,诸位同僚辛苦,这么冷的天出城十里迎接本官。”张锡钧快步上前,一手就架住了正行了半礼的李骥千,神色中带着感动和一抹羞愧,神态更是诚恳之极,顺势拉着对方的手亲热之极。

李骥千是第一次和张锡钧打交道,之前他从未见过张锡钧。但张锡钧的大名他却是知晓的,谁不知道张锡钧是当今皇帝面前的红人?眼下张锡钧不仅是吏部左侍郎并兼右都御史还是监察司大臣,尤其是后者直接负责京察一事,同他有相同权利的满朝中只有一人,那就是国舅徐宪成。

当今皇帝还没登基之前就开始恢复了京察,恢复京察这一年多来可是处置了不少官员,京中被降级甚至罢官的官员可不是少数,这些人之所以落到这个地步,张锡钧和徐宪成出了不少力。

何况谁都知道张锡钧早就是皇帝的人了,早在朱慎锥还是宗室的时候,张锡钧就暗中投靠了朱慎锥,要不然如何有后来的飞黄腾达?而且张锡钧这人实在不简单,当年魏忠贤在位时他和魏忠贤叔侄的关系就很好,经常出入魏良卿的府邸,阉党上下谁不知张先生的大名?

而魏忠贤倒台后,长袖善舞的张锡钧却没被牵连进去,因为张锡钧虽和魏忠贤叔侄交好,却从不直接参与阉党的事,反而借着魏忠贤的权势暗中护住了不少官员,在京中更有仗义疏财的美誉。

正因为如此,魏忠贤倒后张锡钧依旧安然无恙,而且之后张锡钧在京师中和以前一样如鱼得水,虽不是官,可能耐却比普通的高级官员更大,满朝上下同他交好的人比比皆是。

但谁都没想到,张锡钧却是朱慎锥的人,朱慎锥起兵后不久,张锡钧就在京师帮忙活动奔走,拉拢了一大批人暗中投向了朱慎锥,最终也是在张锡钧的帮助下朱慎锥才轻易拿下京师占据中枢。

等到朱慎锥当了监国后,张锡钧摇身一变就成了朝廷大员,并受朱慎锥重用。虽说在朱慎锥登基后,张锡钧没有封爵,但谁都能看出来张锡钧不封爵的原因不是功劳不够,而是张锡钧自己不想封爵。这就和徐宪成一样,他们两人可以说是皇帝身边文臣的左右手,一旦封爵就从文官成为了勋贵,仕途上就不可能再有进步了。

而作为文官,入阁当首辅才是最高的追求?哪个文官不想这样呢?别看现在的首辅是温体仁,可温体仁年龄已经大了,他在首辅的位置上应该坐不了几年,几年后应该就是张锡钧和徐宪成入阁之时,他们一旦入阁,那么未来的首辅必然在他们两人中产生。

而且这个首辅人选从理论上来看张锡钧的机会要比徐宪成更大,别忘了徐宪成可是外戚,虽说徐宪成是复社创始人根基深厚,可如果他这个外戚作为首辅,那么朝廷上的反对力度一定很大,相反张锡钧就没这个问题了,他虽是朱慎锥身边的老人,可却不是外戚,再加上张锡钧在朝中的名声一向很好,朋友又多,上上下下希望他入阁的人更不少,如果未来有机会以他取代温体仁,恐怕支持的人更不在少数。

拉着李骥千的手寒暄了几句,张锡钧没摆半点上官的架子,笑容和蔼让人有一种如浴春风的感觉。

接着,在李骥千的介绍下为张锡钧介绍了凤阳府的各级官员,其中就包括同知马士英等人,对于这些官员张锡钧也依旧热情洋溢,众人在交谈了几句后,张锡钧笑指着天色说已经不早了,而且这天又冷的很,让大家来这迎接自己已是不好意思,继续聊下去更是不便,不如先入城再说,等到了凤阳府再叙话也不迟。

张锡钧的建议得到了大家认可,而且张锡钧的态度也让许多人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不少人心中暗暗称道这位张大人果然名不虚传,怪不得名声这么好呢,如此身份的高官不仅没有半点架子还如此体恤下属,实在是罕见啊。

回到车上,张锡钧一行继续往凤阳而去,李骥千他们在前领路,张锡钧的队伍在后。

十里地,从官道过去也不远,一行人走了没多久,巍峨的凤阳府就出现在了面前。

凤阳府可是大明的中都,也是太祖朱元璋当年特意营造的都城。

原本朱元璋是打算把京师放在凤阳的,后来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这才把京师放在了南京。但就算这样,凤阳依旧被列为中都,并且营造了和京师相等的皇城、禁垣、外城三道城墙,整个格局和南京没有区别,甚至在有些方面比南京城更为雄伟。

所以凤阳名义上虽是一个府,可实际上政治地位并不低,凤阳知府从品级而言也要比普通的知府更高些,就像现在的知府李骥千,他不仅是凤阳知府,还是南京户部郎中,这种情况的兼职仅仅只有凤阳府才有。

张锡钧是第一次来到中都凤阳,当车队穿过高大的城墙进入凤阳府时,张锡钧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感慨,如此大城当年也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和物力这才建了起来,只可惜凤阳这个中都只有一个中都的名头,却从未发挥过中都的作用,在大明两百多年来,凤阳府仅只是凤阳府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