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八百五十六章 撤换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八百五十六章 撤换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安民兴冲冲地走了,等周安民走后,朱慎锥再一次拿起楼老二的密折反复看了好久。

这件事实在出乎意料,让朱慎锥心中恼怒不已,可再仔细想想这件事未尝也不是一个机会。

自从朱慎锥正式登基之后,他对大明北方的掌控已毫无问题,不过对于大明南方却有些力不能及,毕竟南方和北方不同,一来京师就在北方,朱慎锥以武力拿下京师后就震慑住了北地,再加上之后的对外和对内战争中,朱慎锥的威望渐高,统治逐步稳固。

此外,西北各省的税赋减免和山西等地的边贸,还有山东的海贸等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也给朱慎锥带了不少民心,随着地方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自然也被认可。

流寇在北地各省闹的翻天覆地,给地方包括中原地区带来了极大破坏,这些破坏不仅是破坏生产力,更导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甚至丢了性命,就连地方的士绅阶级同样遭受巨大损失,随着这些士绅阶级的力量减弱,权利出现了真空,等流寇平定后朝廷的政令实施反而更加畅通,这也是朱慎锥能够掌控北方包括中原的主要原因。

但南方和北方不同,南方这些年一直没什么大情况发生,就连天灾也比北方少许多,而且南方向来就是大明最富裕的地区和产粮大区,北方的日子不好过,南方却依旧歌舞升平。

再加上东林党等文官集团的根基就在南方,还有南方根深蒂固的士绅集团,这些人的势力极其庞大,上上下下编制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别说朱慎锥这个皇帝是怎么当上的,就算是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在位时也拿南方没什么好办法,尤其是后者更是无能为力,毕竟前者手里还有魏忠贤这把利刃可用呢,可正因为天启皇帝重用魏忠贤,用魏忠贤压制南方直接从南方弄银子,这才导致了东林党等文官集团们的强烈反弹,最终天启皇帝导致落水离奇死亡的后果。

虽然天启皇帝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已无法知晓,可朱慎锥却能断定天启皇帝的死肯定和东林党包括文官集团的某些人还有南方士绅集团有关。而且大明不可能南北割裂,哪怕现在北方在朱慎锥的统治下已有好转迹象,可问题在于南方对大明的重要性极强,其他不说仅仅是南方财赋就是现在大明所急缺的,如能搞定南方,把整个南方控制在手中,那么大明面临的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这一次楼老二的密折揭开了南方问题的冰山一角,愤怒之余的朱慎锥同时也看到了机会。

东林党包括文官集团还有南方的士绅集团表面一套暗中一套,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这样事来,如果这件事利用好了未免不是处置南方的突破点。

这也是朱慎锥交代周安民让锦衣卫仔细去查这件事的缘故,而且不能大张旗鼓地去查,要悄悄地查,一旦消息走漏就做无用功了,以朱慎锥对这些人的了解,他们可是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的。

假如被他们提前知道自己的目的,到时候这件事就根本查不下去,百分之百最终不了了之,只要丢出几个替死鬼,表面上给朝廷一个交代即可,而真正的幕后之人却根本不会有任何损伤,该当的官继续当,该捞的银子继续捞。

沉咛了许久,朱慎锥觉得仅仅依靠周安民还是不妥,毕竟锦衣卫那边也不是绝对可靠,这样大的事不是一年两年,是长达十年之久,南方锦衣卫难不成全是瞎子聋子不成?

所以这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南方的锦衣卫早就暗中和这些人勾结在了一起,上下其手帮忙做隐瞒呢。一旦周安民动作过大,这些人也不是吃素的,如果这样就麻烦了。

起身在殿中来回踱步,过了许久朱慎锥心中有了想法,开口就把伺候在外面的杜勋喊了进来。

“皇爷……。”

“南京镇守太监可是曹化淳?”

“回皇爷,正是曹大监。”杜勋低头回答,心中却是猜测朱慎锥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曹化淳是当初崇祯皇帝派去南京当镇守太监的,曹化淳在宫中的地位不低,要以资格论比崇祯皇帝身边的王承恩还老,因为早年间曹化淳得罪了魏忠贤,被魏忠贤打压后丢到了当初是信王的朱由检府中,成为了朱由检的潜邸老人,朱由检在天启皇帝驾崩后继位成为了崇祯皇帝,当了皇帝之后处置了魏忠贤一伙人,自然要用自己人,就这样曹化淳、王承恩就此上位,两人一起入了司礼监并执掌东厂,成为了宫中最有权势的太监之一。

当初崇祯皇帝把曹化淳放到南京镇守太监职位上是有深意的,因为那时候南京的镇守太监是张彝宪。张彝宪此人不是崇祯皇帝的班底,是天启皇帝留下来的老人,而且那时候各省在闹流寇,以高迎祥为首的各股流寇纵横大明各省,甚至威胁到了江南安全。

为了稳定江南,尤其是南京,崇祯皇帝最终选中了曹化淳去南京替代张彝宪担任镇守太监。就这样曹化淳离京去了南京,转眼已有好多年了。

“朕听说曹化淳这几年年事已高,而且身子不好?”朱慎锥开口问道。

杜勋心中微微一动,神色却丝毫未变:“回皇爷,曹大监的年龄的确不小了,近些年来身子骨也没以前好,之前皇爷登基时,曹大监派人给皇爷送贺礼时还上书说病情加重,想请皇爷开恩乞准告假养老……。”

“嗯,朕记得此事。”朱慎锥微微点头,曹化淳的确说过这些话,宫中的太监和官员不一样,官员年纪大了可以乞骸骨,也就是请求退休。而宫里的太监却没这个待遇,一般来说有品级地位高的太监年纪大了是三个去处,一个去处是安置在后宫太监的居所养老,直到去世。第二个去处是去皇陵养老,替皇帝看守皇陵在那边渡过晚年。而第三个去处是皇帝开恩放回老家,但这个情况极为罕见,自大明开国以来宦官能最终在家乡安度晚年的少之又少。

曹化淳虽是崇祯皇帝的人,可他这个人不仅有能力,性格也不错,在宫中的风评很好,而且他虽和东林党交情不错,但不算东林党人,正是因为如此当初崇祯皇帝才会选中他去南京担任镇守太监。

“曹化淳这些年做事认真,在南京兢兢业业,也算得上有功。对了,他家乡是哪里的?”

“回皇爷,奴婢记得曹大监老家是武清县王庆坨人的。”

“武清县?”朱慎锥微微点头,武清县离京师不远,就在天津卫附近。

朱慎锥顿时有了主意,吩咐道:“既然曹化淳年老多病,就让他回来吧,赐银五百两,许他直接回乡养老,回乡后一应待遇等同五品。”

“奴婢这就去安排,奴婢替曹大监谢皇爷厚恩。”杜勋连忙说道,他这句话倒是出自内心,没有半点虚假。

朱慎锥对曹化淳这个态度让杜勋很是意外,要知道曹化淳可是崇祯皇帝的人,而朱慎锥却是踏着崇祯皇帝上位的。按理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曹化淳在南京当镇守太监,镇守太监这个职务虽然比不上司礼监大太监,可也不算低了,等同于皇帝摆在南方地位最高的宦官。

朱慎锥登基后,南京镇守太监肯定会换人,不可能让曹化淳一直呆在这个位置上,这点杜勋是早就有准备了,而且曹化淳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尴尬,这才故意上书以身体原因恳求让自己退休。

但杜勋没想到朱慎锥会这样安排曹化淳,不仅让他能够回老家休养安度晚年,还给赐了银子,更给了曹化淳等同五品退休官员的待遇。这样的待遇可不简单,别说曹化淳是崇祯皇帝的人了,以他的身份就算崇祯皇帝也不会这样如此善待,能允许他回乡已是莫大的恩典。

可偏偏朱慎锥就这样干了,这让杜勋心中感叹曹化淳的运气同时也油然对朱慎锥更为感激。他们这些太监别看起来地位不低,可太监是没有后代的人,而且作为皇帝身边的奴婢,拥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无论财富、权势、地位还是其他,如没有了皇帝的宠信,结局很是凄惨。

别看朱慎锥平日里的规矩大,对身边的太监要求也高,可朱慎锥却同崇祯皇帝不一样,他没有崇祯皇帝暴躁的性格和说翻脸就翻脸的脾气,甚至时刻就能拉人当挡箭牌没底线的习惯。哪怕朱慎锥对身边太监严厉要求一切也都在规矩之中,只要按着朱慎锥的规矩来,只要自己不故意出错,就算出了问题朱慎锥也不会太过责怪,哪怕不小心真办错了事,只要及时承认错误并情有可原,朱慎锥也不会一棍子把人打死,充其量训斥上几句,或者打上几板子也就完了。

从这些来讲在朱慎锥身边伺候反而要比崇祯皇帝轻松许多,毕竟后者喜怒无常谁都把握不住是否哪句话不小心就犯了大错,甚至稀里糊涂丢了性命也有可能。

而在朱慎锥这就不一样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杜勋等已了解了朱慎锥的性格脾气,只要用心做事好好做事,不耍小聪明,朱慎锥待人还是很和善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