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八百五十四章 胆大包天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八百五十四章 胆大包天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说给了楼老二密折之权,可这个权利实际上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毕竟楼老二只是一个老军头,因为帮着训练出新军才有了今日二等子爵的身份,而且他身上的指挥使职务虽然没有撤销,可实际上自他回乡当日起已是虚职了。

朱慎锥根本就没想过楼老二会给自己上密折,可偏偏现在手里的这个密折就是楼老二派人送来的。看着手里的密折,朱慎锥心中很是好奇,他当场挑开火漆封,打开了密折盒,取出了里面的密折。

翻看密折开,第一眼朱慎锥就皱起了眉头,楼老二识字不多,文化水平也不高,一笔字写的和狗爬似的,大小不一也就算了,读起来还很不顺畅,里面还用了不少口语。

可当朱慎锥耐着性子仔细往下看,花了些时间终于把这个折子的内容看完后,朱慎锥的脸色瞬间就变得极为难看,眉目中露出了掩饰不住的怒气。

“陛下……?”一旁的周安民见朱慎锥变了脸色,小心翼翼问。

“你自己看吧。”朱慎锥随手就把密折递给了他,周安民忐忑接过,就打开看了起来。

看了没多久,周安民的神情变得惶恐起来,额头渗出了豆大的汗珠。他慌忙起身,把密折放到一旁,冲着朱慎锥就跪了下来。

“臣失职,这是臣之错,臣未能想到居然有如此骇人听闻之事发生,臣掌管锦衣卫失差辜负了陛下信任,臣请陛下处置臣……。”

“行了行了,起来吧。”见周安民连连告罪,朱慎锥脸上怒色虽未消,但比之前却好了许多。

打量了一眼周安民,朱慎锥抬手让他起来,可周安民却依旧不起,一口一个臣有罪,臣知错,臣该死,看他这幅模样,朱慎锥倒有几分哭笑不得。

“好了,没必要如此,朕生气又不是针对你。”朱慎锥道:“你虽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可执掌锦衣卫时日太短,而且这两年一直关注北方之事,这件事发生在南方,你也是鞭长莫及,何况朕知道南方锦衣卫各部还未整合完成,这事又牵连到一地布政使,你未能提前知晓虽有过错,但也情有可原。”

周安民听这话心头顿时松了口气,这些日子周安民一直很是小心,他虽然执掌锦衣卫手握大权,而且前不久朱慎锥登基后就给了他一个一等伯爵的爵位,再加上周安民还是长公主朱秀儿的丈夫,当今皇帝的姐夫,属于妥妥的外戚,风头可以说是一时无两。

可实际上这官做的越大,周安民越是小心。虽说他和朱慎锥的关系好又是亲戚,可他现在这个职务很不简单,要知道执掌锦衣卫的不仅是皇帝的亲信,更是手握重权。

别小看锦衣卫,以实际官职来说锦衣卫都指挥使并不高,仅仅只是正三品,可权利却极大。锦衣卫属于特殊部门,可以说代表皇权实施权利,锦衣卫不光是监察百官,还拥有诏狱,更有不经三法司可以直接按皇帝授意拿人的特殊权利。

大明自开国两百多年来,锦衣卫这个特殊机构最厉害时可以说是闻者色变,权利之大无法相信,就连皇帝为了抑制锦衣卫的职权还特意搞出了东厂、西厂包括内行厂来牵制锦衣卫。

但问题在于锦衣卫虽然权利大,可历任锦衣卫都指挥使能够善终的却没几个。

自大明一朝,能够坐稳这个位置,并且安然无恙退下去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寥寥无几,大多都没落得什么好下场,远的不说,就从万历朝后期来讲吧,骆思恭勾结大太监王安和东林党弄出了移宫案,后来被天启皇帝撤职,差一点就掉了脑袋。

田尔耕在天启皇帝驾崩后就卷入了清查阉党案中,被崇祯皇帝处死。骆养性因为被崇祯皇帝看中后代替田尔耕当上了锦衣卫都指挥使,可这人却卷入朝廷的党争,当初周延儒的去职就和骆养性有关,而且他的能力根本比不上其父骆思恭,更比不上田尔耕,再加上崇祯皇帝登基后大幅度削弱了锦衣卫职权,所以他在锦衣卫都指挥使上基本就是个摆设。

等到朱慎锥当上监国后,就撤掉了骆养性的职务,直接把周安民放在了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位置上。

周安民本就是锦衣卫出身,他在锦衣卫内官职不低,对锦衣卫内部更了如指掌,并且能力极强,再加上他还是朱慎锥的姐夫,自然是执掌锦衣卫最好的人选,就这样周安民当上了锦衣卫都指挥使。

在坐上这个位置后,周安民一直用心办事,同时也是小心翼翼。周安民是一个很理智也极清醒的人,他知道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位置不好坐,一旦做错了事别看他的身份和以前的锦衣卫都指挥使不同,但他更了解朱慎锥的性格脾气,以朱慎锥的为人,如果周安民真做错了事朱慎锥是绝对不会手软的,或许不会和之前的皇帝那样卸磨杀驴,可丢官罢职甚至去爵却有极大的可能,周安民可不想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最终落得这么个下场。

除去这些原因,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之前长公主朱秀儿曾经私下劝说朱慎锥纳妃的一事。在朱慎锥登基之前就有不少勋贵寻到了朱秀儿,对朱秀儿进行拉拢和吹捧,朱秀儿虽身份贵重,可她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宗女,一步登天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被人一吹捧就飘飘然起来,一些事也不过脑子,想当然地就被忽悠住,借着入宫机会和朱慎锥说起了纳妃一事,还给朱慎锥推荐了几个人选。

这件事周安民之前根本不知道,直到后来才听说有此事。得知这个事后周安民瞬间就吓出了一身冷汗,旁人不清楚周安民作为锦衣卫都指挥使哪里不明白这些人的真实用意?更何况在朱慎锥登基之后朝廷中就闹起了劝他纳妃以充实后宫的说法,可朱慎锥表面答应,暗中却摆了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一道,两边一联想,周安民更是脸都吓白了。

就算自己老婆是皇帝的姐姐,大明的长公主,可皇帝后宫的事是你能掺和的么?更何况还有外人在暗中挑唆,朱秀儿这个娘们啥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就成了对方手里的棋子,亏得朱慎锥和姐姐朱秀儿关系好,再加上朱慎锥对这件事的处理又举重若轻,最终这件事没造成什么后果。

可如果真造成了后果呢?周安民无法想象会是什么结果,自己老婆或许没事,可他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肯定是当到头了,弄不好这性命也堪忧呀。

自此事后,周安民就在家中把妻子狠狠教训了一顿,警告她绝对不能再和不知根底的人来往,更不能轻信那些人的半句话。至于后宫一事更是不能掺和,别以为皇帝是自己的弟弟,这皇家哪里来的什么亲情啊!宫里头的水深着呢,她一个长公主算个屁,到时候万一真出了事哭都来不及呢。

因为这些缘故,近两个月周安民做事尤其小心,生怕出什么问题。可心里越怕,这事越是自己找来了,这不当看完楼老二的密折内容后,周安民脑门子瞬间就嗡嗡作响,整个人都慌了神,生怕朱慎锥直接把这个锅扣到他的脑袋上。

还好,朱慎锥毕竟是念旧情的,而且这件事就和朱慎锥说的那样周安民虽有失查的责任,可主要原因并不在他。别看周安民掌控锦衣卫,可他只能管着半个大明的锦衣卫,南方锦衣卫因为地域原因相对独立,而且朱慎锥的上位和普通皇帝继位不同,在掌控了北方后要把南方揽入其中目前并没完全做到,锦衣卫内部同样也是这样,虽然周安民已做了一系列安排,包括调整各卫锦衣卫人选把触角从北向南伸去,可这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全部完成的。

确定朱慎锥没有处置他的想法,周安民暗捏了一把冷汗这才起身。

站起后,周安民就当即表态这件事他会安排人马上去查,一定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 书_吧首发本。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朝廷早就不允许开矿了,可偏偏有人瞒着朝廷私下开矿,不仅开了矿还一干这么多年,还弄出了多桩人命,这简直就是无法无天。

义乌牛头山的矿周安民知道,毕竟锦衣卫那边对各地的情况早就有登记,而且牛头山的这个矿在大明很是有名,早在永乐年间这个矿就被人发现,嘉靖年开始正式开采,前后开采了近百年时间,这个矿不仅是储量巨大的银矿,还伴生金矿和铜矿,其价值之大可不一般。

按照万历年间万历皇帝派去牛头山的矿监记录来看,牛头山的矿开采一年光是矿税就达到了五千两之多。而且这仅仅只是矿税,没包括开采出来的金银收获,按照对矿监收取矿税的比例也就是三十税二来计算,牛头山的开采金银总额高达七万五千两之巨。

这还是明面上的,那些外派太监的矿监怎么可能不贪污呢?一百两上报五十两收益已是很不错了,贪心些的往往一百两之上报四十两甚至三十两的都有,大部分都被上下其手弄进自己的腰包里去了。从这个比例来说,牛头山的矿每年收益至少超过十五万两,这个数字已是相当惊人了。

而现在明明朝廷在崇祯元年就停止了开矿,牛头山的矿也早就关了,可谁能想到仅仅崇祯三年这个矿就悄悄重开了,而且一开就是十来年的时间。

十来年啊,以每年十五万两收益计算,这足足就是一百五十万两的天文数字,周安民根本无法想象居然会有这种事发生,更想不到浙江当地的官儿居然有这样的胆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