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八百一十章 献策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八百一十章 献策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慎锥的这番话虽把张献忠给吓得不轻,可当这些话全部说完,张献忠反而心中定了下来。

如果朱慎锥今天把张献忠找来只是简单聊上几句,安抚安抚他的话,张献忠或许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反而会把自己的心思藏在心底,一旦日后有什么变动,谁也无法保证张献忠会起什么打算。

可如今朱慎锥直接一言挑破张献忠的心中的秘密,直接把一切摆在明面上,却让张献忠在后怕之余也感到庆幸,更对朱慎锥佩服万分。

朱慎锥这番言语分明就是把丑话说在前头,一五一十告诉张献忠自己不会信他,更不会重用他,但他既然投了朝廷,自己也不会亏待他。只要不起心思,朝廷自然遵守承诺,可如果张献忠有三心二意,那么到时候朱慎锥也绝对不会手软,后果自己掂量。

像张献忠这样的枭雄,一味的安抚是肯定不行的,必须要他心有所惧,才能压制得住。

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这样的敲打和警告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张献忠虽被自己吓的面无人色,可最后也真正放下心来,如此无论对朝廷还是对张献忠本人都是一件好事。

明白了朱慎锥的意思后,张献忠再一次赌咒发誓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再背叛朝廷,以后会在京师安分守己老实做人,朱慎锥让他往东,他绝不向西,反正让他怎么做就怎么做。

朱慎锥满意地点点头,不管张献忠现在是彻底打消了那些念头还好,还是把心思藏得更深都不重要了,反正该说的都说了,他张献忠是死是活已捏在自己手里,有锦衣卫盯着,张献忠在京中如果老实自然没事,可如有三心二意,那么就不要怪自己手段毒辣。

让张献忠再起身,接下来的谈话朱慎锥的态度就和缓了许多,也没了刚才的敲打。

他询问了不少张献忠造反后当流寇的往事,更问了一些关于各部义军的内幕和情况。这些锦衣卫和地方有所情报,但终究不如张献忠所知的清楚,毕竟张献忠起兵很早,是和高迎祥差不多同时起兵的义军首领,而且张献忠在义军的地位极高,尤其是高迎祥死后他隐隐已是义军第一人了,对于义军各部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张献忠对这些询问也不隐瞒,一五一十把自己所知的信息告诉了朱慎锥。不仅说的仔仔细细,还对各路义军首领的性格、脾气、爱好、弱点更讲得一清二楚,这倒让朱慎锥听得津津有味。

等张献忠说完,朱慎锥开口又问:“如今流寇各部中除你已投朝廷,还有两股实力最强的,一是罗汝才,二是李自成,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微臣觉得先解决罗汝才,再围剿李自成最为妥当。”

“哦,你具体说说为何如此?”

“回监国,罗汝才此人是积年老贼,狡诈多谋,反复无常,有着‘曹操’的匪号。但此人并非真的曹操,远没有曹操的眼光和胸怀,其部虽能打,可罗汝才本性多疑,对于部下并不完全信任,部属战斗力不算强,而且手下真忠于此人的不多,战事顺利还没问题,一旦战事不利就难说了。”

“眼下罗汝才部就在郑州一带,我官军可从河南以西调集重兵攻击,逼迫罗汝才往荥阳方向退却,只要到了荥阳,东、南、北三个方向的官军就势合围,罗汝才部至此肯定不稳,到时候只要派人联络其部下杨承祖,给与厚利此人必然反水,到时候内外夹击,罗汝才必败无疑。”

“杨承祖?孤听说过此人,他不是罗汝才的亲信大将么?难不成他能卖主?”

“回监国,杨承祖是罗汝才的亲信大将这不假,但罗汝才最信任的人并非杨承祖而是贺一龙。贺一龙也算是义军……不!是流寇中起事较早的人物,此人匪号革里眼,他同罗汝才不仅是同乡,也是好友,王自用兵败后,贺一龙就投了罗汝才,罗汝才对他信任有加,可算得上其部中的二号人物。”

“杨承祖跟随罗汝才的时日比贺一龙要久,贺一龙来投时,杨承祖就已是罗汝才手下大将了,按理说这第二把交椅当杨承祖来坐,可因为贺一龙杨承祖只能屈居其下。”

“对此杨承祖心怀不满,同贺一龙时有矛盾,两人不和在其军中不少人都知晓。再加上罗汝才偏袒贺一龙,杨承祖自然对罗汝才也多有怨言,时间久了自然就有些异心……。”

朱慎锥露出笑容,如果张献忠这些不假,的确是一个分化罗汝才的办法。罗汝才部人数不少,也能打,虽比不上张献忠,却也不差,而且罗汝才此人狡诈多谋,几次围剿都没能抓到他的尾巴,被他逃脱,让官军的确头痛,如果能以此解决罗汝才倒可以试试。

“你已是锦衣卫镇抚使,等会出宫后去一趟锦衣卫,既然来京总得去衙门看看,另外就说是孤的意思,见一见都指挥使周安民,把你刚才所说的那些话说于他听。”

“微臣明白,微臣自当去见上官,汇报此事。”张献忠连忙回道,心中还有微喜,如果真按着他的建议解决了罗汝才部,岂非不立了功劳,虽然朱慎锥已明确告诉自己以后不会让他领兵和重用,但功劳就是功劳,打消朝廷对自己的顾虑,给与赏赐什么的总是好的,也有利于自己以后在京师呢。

“对于李自成此人,你如何看?”说完了罗汝才,朱慎锥转而问起了李自成。

张献忠迟疑了下,回道:“微臣对李自成并不熟悉,李自成当年只是高迎祥手下闯将而已,高迎祥手下如李自成身份的有好些人,李自成如不是高迎祥的外甥也当不了这个闯将。”

“微臣曾经只见过李自成一面,也未有和他打过交道,但听说此人颇有些手段,在高迎祥手下也非全靠关系,敢打敢拼,能力不俗。而且之前高迎祥兵败,李自成却未同高迎祥一路,反而领兵东进后从陕西流窜河南,高迎祥死后李自成自号闯王,收编了高迎祥余部,这一年多又吞并了几支部队,手上的实力大增,不可小窥。”

“微臣觉得,李自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而且李自成和罗汝才不同,他对部下的控制不弱,手下人对其惟命是从,想用罗汝才的法子对付李自成绝对不成。”

“以微臣所见,先解决罗汝才,只要罗汝才部没了,他李自成独木难支,等到那时候再步步为营压缩李自成的地盘,令其无法逃脱,最后选一地一时决战,一举歼灭才为上策!”

张献忠不愧是张献忠,他所说的这些有理有据,既不夸大也不轻视,要不然张献忠也不会以一个流寇头子能有后来的八大王赫赫威名。

亏得张献忠兵败后走投无路,最终投靠了朝廷,而且朱慎锥为免除后患直接把他弄来京师,避免张献忠再有反叛的机会。如果让这样的人物放在地方,以张献忠的能力一旦再反可不是小事,弄不好前功尽弃都有可能。

现在张献忠提出的建议很是实在,由此也能看出张献忠如今已彻底打消了首鼠两端的念头,心甘情愿为朝廷效命了。仅这一点,今日见张献忠的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怎么对付李自成,这个也不能完全听从张献忠的,必须由前方的将领来决定。

而且朱慎锥相信,现在的情况对大明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时候,辽东的战事已经结束,皇太极更因为正蓝旗反叛的缘故忙着内部救火,着手处置八旗内部的问题以加强巩固自己的控制力。在这种时候,短时间内皇太极绝对无力再聚兵攻击辽西走廊和明军,辽东会太平一段日子。

何况郑鸿逵和李佑拿下了皮岛,东江镇虽没恢复,可皮岛包括鹿岛都到了大明手里,之前毛文龙的地盘大部分已回来了,再加郑鸿逵的水师和李佑的新军坐镇,不仅能护着海贸通道,还能随时从后方对皇太极出击,只要皇太极有所移动,明军马上就能有发应。

外敌暂时消停,那么现在就是解决内患的最好机会,张献忠已投了朝廷,三大流寇只剩其二,等解决了罗汝才,那么就剩下一个李自成了。对于李自成这人朱慎锥自然不会轻视,他比任何人了解李自成的破坏力有多大,更明白一旦让李自成逃脱的后果会多严重,所以李自成必须灭掉,绝对不能让他有可乘之机,而如今大明在中原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将才云集,朱慎锥就不信了,凭借这么多人这么多军队还有布下的天罗地网,李自成还有机会?

说了一会儿李自成,正当朱慎锥打算继续询问流寇的其他情况时,杜勋来了,杜勋站在门口向朱慎锥行礼,见他这样朱慎锥微皱眉头,他自当了监国后对内廷要求极为严厉,如果不是要紧的事杜勋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朱慎锥把询问的目光投向杜勋,杜勋上前低声说了一句话,朱慎锥点点头也没说什么,让杜勋先下去,然后再和张献忠聊了几句后,就让张献忠先回去,张献忠起身叩首谢恩,恭敬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