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八百零五章 杀不杀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八百零五章 杀不杀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慎锥手上的折子正是孙传庭送来的,内容说的就是张献忠投降一事。

李定国预判的没错,当他亲自去党子口见高杰,并提出张献忠要向高杰部投降的时候,高杰顿时就心动了。

自从他由陕西调入河南,领兵围剿各部流寇以来虽打了几仗,可作为外来的部队不属于陈奇瑜的直属部下,再加上高杰自己出身缘故,没能参与真正的大战,所打的仗也不过是辅助而已。

随着明军八面张网步步紧逼,各部流寇已失去了主动权,陈奇瑜可以说是胜券在握,只要没有意外流寇覆灭就在眼前,这个时候陈奇瑜怎么可能让其他人来抢功呢?

要知道陈奇瑜可是五省总督,他的官位在大明算得上顶尖了,而且随着朱慎锥现在已进位吴王,用不了多久就能最后登上皇帝的宝座。陈奇瑜一旦剿灭流寇,那么他现在这个官职肯定会重新调整,毕竟所谓的五省总督不是常设官职而是临时职务,那么之后朝廷如何安置和奖赏,靠的就是他的功劳。

以陈奇瑜的身份和功劳,灭掉流寇后至少一个尚书的职务妥妥,但问题在于陈奇瑜根本不满足当一个尚书,他的目标盯着的是内阁,进内阁当阁老甚至首辅才是他所想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陈奇瑜怎么可能让别人抢功呢?高杰一不是他的部下,二出身又是流寇,虽然有功劳也有后台,可这种时候为确保万一陈奇瑜就把高杰部放到了后面,让其部驻守党子口一线,预防流寇从这个方向逃出河南。

原本算盘打的不错,可怎么都没想到张献忠走投无路之下居然会跑到党子口这边,还主动向高杰投降。

得知张献忠要向自己投降后,高杰是喜出望外,要知道流寇中三股最大的分别是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其中号称八大王的张献忠是高迎祥后资格最老实力最强的一支,一旦解决了张献忠,那么剿灭流寇任务几乎就完成了一半。

当即高杰让人把李定国给请来,商谈张献忠投降事宜,李定国对高杰说明了张献忠的要求,只要高杰确保张献忠性命无忧,还能妥善安置张献忠和其部下,并且给予官职,那么张献忠部就放下武器投降高杰。

听了李定国的话后,高杰顿时心动,在他看来李定国提出的条件并不算过,如果只是普通流寇也就罢了,可这是张献忠啊!

虽然张献忠惨败后实力大损,身边已没多少人了,可就算这样要抓到张献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旦张献忠逃跑,凭着他的狡诈和凶残彻底解决要花不少功夫,而且如果被他真的逃出去的话,不就是功亏一篑么?

哪怕最终张献忠被明军灭掉,那也不能确保是自己拿到这份功劳,别忘了河南现在不光有陈奇瑜部,还有卢象升和秦良玉呢。张献忠两战惨败,不就是被后者给打垮的么?如果张献忠落到其他人手里,那么自己已经到手的功劳就白白丢了么?

何况张献忠的要求不算过分,不就是要保命再给个官职么?再说了,李定国还许诺了高杰不少好处,光是带来的金银珠宝就晃瞎了高杰的眼,高杰现在虽已是总兵,可他这个总兵其实没多少家底,和其他人比起来穷的很,哪里见过这么多财物?

仔细琢磨后,高杰决定答应下来,再怎么说这份功劳绝对不能落到其他人手里,而且他也不是没后台的人,自己的妻子是王荣的干女儿,这样算起来不光是孙传庭是自己亲戚,再上面还有王晋武甚至朱慎锥呢,他陈奇瑜能不给自己面子,可总不能不给孙传庭面子吧?更不用说王晋武和朱慎锥了。

就这样,高杰答应了张献忠的请求,并且迅速把此事报给了孙传庭,等到孙传庭得知此事后,张献忠已率部投了高杰,高杰在收下张献忠的“厚礼”后也不小气,分了部分给孙传庭包括洪承畴,还替张献忠说了好话做了担保,甚至还以总兵的身份临时任命了张献忠一个千户的军职,如此张献忠摇身一变,就从流寇成为了官兵。

孙传庭和洪承畴知道此事后已成了事实,张献忠正式投了明军,高杰也遵守承诺安置了张献忠和其部下。虽说没能灭掉张献忠有些遗憾,可能逼降张献忠也算不错,何况高杰是他们的部下可不是陈奇瑜的部下,这份功劳到了高杰手里总比被陈奇瑜抢去的要好,再加上张献忠这人也知趣,拿出了大量金银财物,无论是孙传庭还是洪承畴都在为钱犯愁呢,这笔银子到了手中能缓解钱粮的不足,也算是解燃眉之急了。

至于陈奇瑜那边什么态度,孙传庭和洪承畴并不在乎,你陈奇瑜官再大也管不了他们,到手的功劳你再急也抢不走。但对于张献忠的投降究竟有几分真意,孙传庭和洪承畴还是有些顾虑的,他们知道像这样的流寇最好是杀掉以除后患,可问题在于现在高杰做了担保,高杰的面子不能不给,而且这个时候翻脸处置了张献忠,那么朝廷就成了言而无信,接下来围剿其余流寇各部谁还敢放下武器投降?这下不投降是死,投降也是死,对方如何不殊死抵抗?

无奈之下,孙传庭和洪承畴商量后决定把这件事汇报上去,让朱慎锥来决定张献忠的命运,这也是朱慎锥接到这份折子的缘故,等看完折子里的内容后,朱慎锥觉得有些头痛,伸手捏了捏发酸的眉心,心中有些两难。

对于张献忠此人朱慎锥可是如雷贯耳,历史上明末最出名的反贼除去李自成外也就是张献忠了,反而之前被抓住后活剐的高迎祥名气却要小些。毕竟这两人一个是历史上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崇祯皇帝最终吊死在那颗歪脖子树上就是因为李自成的缘故。

而张献忠也不遑多让,这家伙干的事一点都不比李自成差,不仅毁掉了大明朱家在中都的皇陵,一把火烧了凤阳,还后来和李自成平起平坐,在李自成攻进京师,立国大顺自称皇帝后,张献忠在成都也建立了大西政权,并起了个年号“大顺”。

从这点就能看出张献忠对李自成的不服,要知道李自成立国的国名是大顺,你张献忠偏偏给自己的大西国起了个大顺的年号,这岂非是针尖对麦芒么?

之后李自成败亡,张献忠在四川抵抗了三年之久,这才被入关的清军所灭,可张献忠死后,他的部下依旧在抗清,而且时间长达近二十年之久。

从这点来说,张献忠比李自成更强些,而且张献忠这个人在历史上毁多于誉,因为其部长达近二十年的抗清,张献忠这个人被清朝史书抹黑的不成样子,更被描绘成无恶不作的杀人魔王。

所谓的七杀碑,还有张献忠屠川的传闻就是清朝传出来的,可事实根本不是如此。张献忠虽然脾气有些暴躁,可他绝对不是一个没脑子的杀人狂,要不然张献忠也不会成为流寇中最强的一支,更不可能有那么多忠心的部下跟随。

而且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整个四川都是他的治下,面对强敌他不抵抗反而拿起屠刀杀自己的子民?这根本就不合理,就算是神经病也不会这么干呀?再加上张献忠死后,四川的百姓跟着张献忠的部属继续抗清长达二十年之久,这也能证明张献忠还是很得人心的,而真正屠川的人绝对不是张献忠,反而是给张献忠泼脏水的那些人,其目的无非就是想借张献忠之名掩饰他们的罪行罢了。

后世关于张献忠的流传一直都有,最有名的就是张献忠的藏宝了,直到二十一世纪时不时还有关这些传闻冒出来,甚至有人在江里捞到所谓的藏宝出现。

朱慎锥对于张献忠算是久闻大名,虽然清楚张献忠这个人绝对不是后来传闻的杀人狂魔,不过作为一代枭雄,张献忠也绝对不是普通人。

张献忠狡诈、凶残、善变等等的确是事实,在原本历史上张献忠被明军四处围剿,最终无奈投降朝廷这件事也发生过。不过他投降朝廷并非真心,只是权宜之计,事实上投了朝廷后不久,随着局势的变化张献忠很快就又反了,而随着他再次造反,已平定的差不多的流寇就此死灰复燃,也让李自成有了可乘之机,最终酿成大祸。

对于张献忠,朱慎锥的态度是杀之以绝后患,这样的枭雄死了远比活着的好,因为根本无法确保他会不会再和朝廷翻脸,如果降而复反,会带来严重后果。

可现在要直接下令杀掉张献忠却有些困难,倒不是朱慎锥做不到,而是不能做。

朝廷是要有信用的,如果朝廷出尔反尔在这时候杀了张献忠,那么朝廷的脸面扫地,更会被天下人所唾弃。人家明明都已经投降了,高杰等人也做出了承诺和担保,你再杀他算怎么回事?这种事朱慎锥绝对不能干,如果干了名声就臭了,何况他现在正在关键时刻,还没真正登上皇帝的宝座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