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八十章 悔恨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八十章 悔恨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一次坐起身来,万历呆呆得看着不远的窗格。

今天外面的阳光不错,透过镶嵌着琉璃的窗格撒在殿中,如同碎金一般五彩炫丽。

一时间,许多往事在万历的脑海中浮现,他仿佛突然看见一个人,一个身材修长,面如冠玉留着长须的中年人正站在自己的面前,这个中年人表情严肃,一双眼漆黑明亮又带着锐利和威严,似乎在和自己说些什么。

这個人不就是自己的师父张居正么?

少年时的点点滴滴往事涌上心头,这个似师似父的男人,在万历的心中地位无人能比,同样也是万历少年时的偶像。

对于张居正,万历的感情复杂的很,既敬又惧,既亲又恨……这些感情夹杂在一起,让万历也不知究竟是什么滋味。

张居正活着的时候,万历被他压的死死的,却在内心中也无比崇拜这个师父。而当张居正死后,万历更是给了这个师父能给予最高的殊荣,以皇帝之尊亲自为师父下葬,同时也暗暗下了决心,自己一定要按师父所教诲的那样,成为大明最英明的君主。

可是,张居正尸骨未寒,反对张居正新政的那些官员们铺天盖地的反攻倒算就来了,万历突然发现一直都是完人的师父其实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的人,非但不完美,而且张居正还是一个骄横跋扈私德有缺的权臣。看着臣子们上书列举出来的一条条确凿罪名,万历心中的偶像在一瞬间就彻底崩塌了。

信仰的崩塌让年少的万历怒火冲天,他不顾自己母后的劝阻,直接下旨对张居正采取清算,非但夺回了给自己师父的所有殊荣,还打压张居正在朝中同盟,下旨严查张居正的家人。

但万历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这个决定是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正是因为自己这个决定导致了后面发生的惨案和无法挽回的后果。

等到万历得知这些后,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了,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这个事,心中却有了弥补不了的裂痕。

亲政后的万历努力按照张居正所教导的去管理这个国家,意图成为张居正一直期待成为的明君。可几年后,勤勤恳恳的万历突然发现在失去了师父后,自己根本就没有管好这个国家的能力,那些表面上吹捧着自己,称自己为明君的臣子们一个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背地里是一肚子男盗女娼,用尽一切手段阻扰自己对国家的掌控,把师父当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新政制度彻底废除。

那些原本被师父死死压住的士大夫集团为了利益如同蛀虫一般再一次从阴暗的角落里爬了出来,趴在大明王朝身上吸血,朝廷中的官员们更是如此,冠冕堂皇的背后满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反而自己这个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摆设的吉祥物。

到这个时候万历猛然醒悟了,他终于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也明白究竟谁才是对的,谁才是真正为了自己和这个国家好。

可惜,这时候已经晚了,万历虽然聪明,但他没有祖父嘉靖的帝王手段,哪怕他心里明白这些,也无法改变这一切。

灰心丧气的万历意图改变,却改变不了,再加上国本之争,导致性情大变,之前勤勉的皇帝一下子就变成了呆在后宫的宅男。

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中,万历用这种无声的行动和文官集团进行对抗着,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出于这个原因,也是因为这样,至今为止,万历都不会去信任朝廷中的那些官员们。

现在内阁和部堂的官员空缺,包括内阁就方从哲一人,这完全就是万历故意所为。

他不是嘉靖,没有嘉靖拉一派打一派的手腕,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弄一个勉强能够控制住的人放在位置上,总比面对一个群体好些。

不让手下的文官过多勾结起来,从而形成更强大的势力来对抗皇权。

之前向地方派出矿监税监也是如此,张居正新政的废除使得朝廷的税收一落千丈,在万历无力恢复新政的情况下,他只能利用手上唯一可用的太监群体勉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而他这些举动,却又被文官们以“搜刮祸民”大肆评击骂得狗血淋头。可万历心里清楚的很,难道自己不派矿监税监去地方,这些利就能真正留给老百姓了?当然不是这样!作为张居正的亲传底子,万历很明白大明的这些官员们心里在想些什么,他们之所以反对万历这么干,无非是触及到了他们本身利益而已,哪里是真正为民啊!

这样的事比比皆是,万历心里都清楚,可他又无能为力。

有心无力,既然改变不了,只能躺平,这也算是万历唯一抗争的手段吧。

就说之前萨尔浒之战吧,在战前万历其实就不想用杨镐,不过朝中众人都举荐杨镐为帅,而且杨镐在之前援朝对日之战中的确有过军功,再加上杨镐又是坚定的主战派,万历最终勉强同意让他巡抚辽东,当上了此战的主帅。

但没想杨镐却是个纸上谈兵的废物,辽东一战令大明损失惨重,丢失了大明在辽东几乎全部精锐。当听到辽东传来战败消息后,万历惊愕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在后宫看着奏报万历双手都在颤抖,更是忍不住嚎啕大哭。

堂堂天朝,巍巍大明,居然如此丧师辱国,杨镐作为罪魁祸首碎尸万段也不为过。

按照万历对杨镐之恨,解押杨镐入京后砍了他的脑袋都是轻的,直接诛其三族都不为过。可是在接下来的交锋中,那些文官集团为了利益怎么都不肯处置杨镐,哪怕万历恨不能杀了杨镐为快也难做到。

毕竟,杨镐当初去辽东是文官集团的推荐,他的背后有着各派势力的影子。一旦杨镐就此获罪诛杀,那么当初推荐杨镐的人又怎么说呢?这些官员要不要承担连带责任?或许一起丢官罢职?甚至砍头?

大明皇帝的权利并不无限,大明的皇帝在许多情况下有些事也没办法直接决策。再加上辽东兵败后万历的病情加重,对于杨镐处置争吵无果之下只能暂时搁置,直到今日,杨镐还在牢里以待罪之身安稳呆着,一直还都没定罪呢。

虽然一时间处置不了杨镐,可辽东的残局还是要人去收拾。

万历想来想去力排众议,强行下旨任命熊廷弼去辽东,而熊廷弼也没有辜负万历的期望,从去年萨尔浒之战后熊廷弼独自前往辽东收拾残局后,眼下辽东的局面已渐渐稳定了下来,按照熊廷弼给万历的奏折里所说,辽东的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他已遏制住了努尔哈赤的势力,稳扎稳打步步蚕食,从敌人手中收复了不少失地,只要这样继续下去,凭着大明远比后金更为强大的实力,用不了多久就能进行反攻,一血萨尔浒之战之耻。

万历对熊廷弼是绝对信任的,也知道这是一个极有才能的人。借着处置杨镐的交换,压住文官集团执意把熊廷弼放到辽东,是万历和文官集团最终博弈的结果。

但现在熊廷弼刚刚在辽东稳住不久,朝中又起了幺蛾子,不少人上书万历要求向辽东增派巡抚,以避免辽东熊廷弼一家独大,文武失衡。

这话听起来似乎不错,可万历心里却明白的很,这无非又是文官集团打算搞政治平衡的把戏罢了。

万历可不想因为文官集团的这种小动作导致给辽东的熊廷弼扯后腿,为了彻底让熊廷弼放心,万历私下派太监给熊廷弼带话,让他安心在辽东好好做事,朝廷这边由他这个皇帝帮忙顶着。

这也是万历一直没答应首辅方从哲所提出向辽东增派巡抚的要求缘故,就连内阁增员和各部堂空缺万历也装聋作哑找理由一直拖延着。

他这么干不是不顾朝政,恰恰相反万历这么干是为了能更好地做事,因为他很明白一旦这些官员补充上,尤其是内阁阁臣和部堂主官的到任,文官集团的力量在朝堂中就会进一步强大,他这个皇帝的话语权也就相应更小了,而现在自己身体不好,辽东局势也没彻底扭转,为了大明,他绝对不允许在这种情况下迈错半步,给对手半点机会。

“师父,朕这样做究竟对还是不对?”万历喃喃自语,仿佛张居正和少年时那样站在自己面前,教导着自己,告诉自己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明君。

可惜,张居正已经去世了,而且还是他这个弟子亲手毁掉了师父为大明王朝打下的基石,推倒了他费心建立起来的新政制度。

少年的万历不懂,等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他也努力过,也想扭转这一切,可这时候他的身边已经再没了张居正这样值得信赖和有能力的人了。

两行泪水悄悄在万历的眼角滑落,他错了,他错了!也醒悟的太晚了,这么多年来,他的心里早就明白了一切,却无力改变,无尽的悲伤涌上了他的心头。

万历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呀,回到师父还在的那一刻,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再也不会重蹈覆辙,让国家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而如今病痛缠身的万历已感觉到自己恐怕不久于世了,眼下他唯一期望的就是自己能再多活两年,活到熊廷弼在辽东反攻,彻底灭掉建奴的那一刻,到那时候,他也能够瞑目下去再见自己的师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