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七百九十四章 先天不足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七百九十四章 先天不足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亢有福听了眼睛顿时一亮,连连点头称是。

不过朱慎锥的话还没说完,他淡淡道:“不仅是朝鲜,就连辽东如能贸易也未尝不可。”

“监国……这……。”亢有福顿时一惊,他没想到朱慎锥居然会说这样的话。

和辽东贸易?这不等于和建奴贸易么?大明和建奴可是死敌啊!朱慎锥对于建奴的态度向来强硬,双方又刚打完辽东一仗,现在居然要和建奴贸易,这让亢有福惊愕之余更不明白朱慎锥的用意。

“呵呵,你以为孤是要以海贸资敌?难道你觉得孤脑子不清醒?”

“不敢,微臣绝无此意,监国雄才大略,目光深远,微臣只是看不明白监国此举的目的,还请监国点醒微臣……。”亢有福连忙起身跪拜,神色带着惶恐。

“你呀你,好好说话怎么又跪下了?起来起来……。”朱慎锥抬手道。

亢有福忐忑不安地起身,却不敢坐回去,站在那边垂手听着朱慎锥训话。

朱慎锥见他如此也不在意,当即问道:“辽东可有出产?”

“回监国,有!”

“辽东的出产有哪些?如运入关内可有获利?”

“回监国,根据微臣所知,辽东的出产有人参、貂皮、木耳、柞蚕丝等各物,此外还有东珠等珍稀,这些在辽东价值不高,但运入关内却都是抢手货,一个转手就是数倍甚至十数倍的利……。”亢有福是一个合格商人,他怎么能对辽东的出产情况不了解呢?

何况辽东不仅有这些东西,还有其他各种矿产呢,比如铁矿什么的在辽东就不少,大明中期时就在辽东设置了铁业机构,专门用于挖矿和冶铁,但如今因为努尔哈赤的破坏已不怎么成气候了。

此外,辽东还有盐业,能够种植稻米等粮食,这些产业在大明中期达到了高峰,要不然当时也不会有那么多辽民在辽东生存。

朱慎锥微微点头,辽东的出产情况亢有福说的没错,他等亢有福说完就道:“既然辽东有这些出产,也有利可图,而且你应当知道之前山东拍卖事宜,各地商人对这些货物争相竞购,让山东地方和军中获利丰厚。”

“既然是这样,为何不能贸易?再说了,孤所谓的贸易并非没有限制,对盐铁和粮食之物自然不得卖入辽东,至于其他货物皆可出售。此外收购辽东物资,当必须以皇家银行所发的银票进行购买,限制金银流入辽东,但不限制流入大明。除去这两点外,具体如何做,又如何接触,你自己琢磨,等去了山东找李信商议即可。”

见亢有福若有所思,朱慎锥提醒道:“民间走私一事屡禁不绝,一来是因为朝廷杜绝外贸所至,商人追逐利益没有官方渠道,只能弄险,你经商多年,当明白此事。”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这个道理数千年前古人就明白了,可偏偏今人却不明白。孤开外贸除为国牟利,缓解财政外,也有兴商疏通之意,借此机会重定我大明商业,所谓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就是如此。”

“海贸一开,官方要强压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倒不如开一个小小的口子,让其疏通。何况只要控制盐铁和粮食等物不流入辽东,再加上银票的使用,对于我大明并无坏处。”

“可是监国,这建奴也不傻呀,如是这样的话,皇太极……。”亢有福有些明白了,但他想到了一个问题忍不住开口询问。

“皇太极……呵呵。”朱慎锥轻笑一声:“皇太极虽不简单,可他也无法彻底掌控八旗,如能集权,也不会有正蓝旗一事发生了。八旗内部反对皇太极者从来就有,而且建奴的政权建立以八旗为根基,这个制度本就缺陷极大,同我大明制度完全不同。”

“皇太极继位后也明白这些问题所在,这也是他称帝后迫不及待改革八旗制度,引我大明制度对八旗进行补充的缘故。可这样一来必然触及八旗内部,制造矛盾,削弱各旗权利,女真人并非铁板一块,皇太极手里的权大了,其他人的权自然就少了,八旗各旗主和贵族难免会有怨言。”

“外族部落就是如此,当年辽、金是这样,元朝也是这样,夷人先天不足,想照猫画虎却又要顾及根本,如此反而落了下乘。”说到这,朱慎锥嘴角带着一丝嘲讽,事实也正是如他说的那样,八旗制度本就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合制度,努尔哈赤以自己的号召力和武力把各部落强行合并在一起,这样的制度虽能短时间把力量凝聚起来,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并进行有效的统治和指挥,可问题在于这种制度先天不足,根本不适合作为立国之本。

要知道汉人的制度是经历千年延续不断改变而来的,从最初的奴隶制到后来的封建制,再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变为郡县制,然后实施中央集权一直到如今。

虽然秦朝二世而亡,可汉朝其实实施的就是秦制,尤其是汉景帝时期爆发的七国之乱后,分封制直接被打破,等到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之后,中央集权的大制度彻底稳固,再经历后期上千年的改朝换代和对制度的增添调整,最终才形成了如今大明的制度。

不是说大明的制度有多好,凡是一个制度都有优点和不足的地方,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存在,哪怕是几百年后也是如此。

但相比外族,汉人的制度相对完善许多,运行起来也要稳定的多。而外族的制度凭空而出,先天不足之下本就有着极大隐患,在短时间内或许问题不大,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制度的严重后果就会不断暴露出来,从而影响到这个政权。

皇太极的大清现在就面临这个问题,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所创立,也是女真人的立国根本。但现在八旗制度反而成了制约女真人发展的严重障碍,因为制度本身就有缺陷,皇太极这个所谓的皇帝根本做不到真正的中央集权,因为八旗制度的根本就注定了其权利的分散和内部妥协。

正蓝旗的反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其他各旗对皇太极的态度也是出自于这些问题。皇太极当然明白八旗制度的不足,可他作为女真人的首领,如今的大清皇帝,皇太极却无法改变八旗制度,甚至推倒重来。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他一旦这么做了所遭遇的反弹是极大的,八旗制度如果推翻,那么各旗主包括女真贵族们就失去了特权,他们的统治根本就无法保障。哪怕如皇太极这样的人物也不敢这么干,他如果干了后果异常严重,弄不好连自己的地位都保不住,更不用说当大清的皇帝了。

无奈之下,皇太极只能在原本八旗制度上进行修补,尽量维持八旗制度的同时改变整个制度的不足。可要做到这点以皇太极的能力很难,哪怕他身边有范文程这样的人帮忙也是一样。

历史上皇太极之所以能修补成功,并且完善了八旗制度的不足,而且在大清入关后夺得天下,最终实施二元制结构来统治天下,那是因为皇太极得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这个人就是洪承畴。

范文程虽有能力,可他只不过是一个破落的读书人而已,在投靠后金之前范文程根本就没当过官,他所知道的一切只是从书本上读来的,和连大字都识几个的女真人相比,范文程固然是“文化人”可要放在大明天下,他这样的人物却是数不胜数。

就像在一个偏僻的村庄,一群文盲泥腿子中一个初中生就能被视为有文化的人一样,可在整个天下,区区一个初中生算得了什么?别说初中生了,哪怕就是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也是一样,简直多如牛毛,说自己是文化人简直就是笑话,就算想挤进文化的圈子给那些大佬们提鞋资格都没。

但洪承畴却不一样,洪承畴不仅是正牌子进士,是科举中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而且他还当过官,不仅当过小官,还当过大官。

就算是现在,洪承畴早就是地方大员,身居高位,这样的人物哪里是范文程能比的?见识、眼光包括能力在全天下都能排得上号,也正是他的投清,使得皇太极终于有了强力的人物辅助,这才能在不影响八旗根本的情况下对制度进行完善和调整的原因。

可是就算是洪承畴也无法改变八旗的不足,他能做到的只是尽力修补罢了。所以在他的辅助下,调整后的八旗制度和大明原本的制度进行结合,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二元制,这个制度表面看似乎没问题,也奠基了后世大清两百多年的江山稳固,但这制度依旧有着极大隐患,再加上外族统治天下,使得历史上的大清在入主中原后为稳固政权直接开历史倒车,最终让中国从原本领先世界的情况下一步步滑落,最终成为被外人随意欺凌的对象。

现在洪承畴还在中原那边忙着围剿流寇呢,锦州之围也结束了,根本就没去辽东的洪承畴自然也不可能被皇太极所俘虏,所以更不可能帮皇太极去完善所谓的八旗制度了。

这个情况的变化注定了皇太极要比历史上更为艰难,尤其是对八旗的掌控和本身统治的稳固。哪怕他解决了正蓝旗的问题也改变不了,除非他能做到把所有八旗全部捏在自己手里,但其他女真贵族怎么可能让皇太极这么干呢?所以结局是改变不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