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七百八十二章 喜讯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七百八十二章 喜讯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这些缘故,莽古尔泰在正蓝旗的威望和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京兀儿这些跟着莽古尔泰的牛录更是正蓝旗的根本,也是他最为忠心的铁杆部下。

而当莽古尔泰被皇太极弄死后,正蓝旗内部对皇太极的怨恨可想而知,而且京兀儿等人心里也清楚,作为莽古尔泰的部下,他们必定也没好果子吃,今天不动他们不代表明天不对他们下手,终究有一日会和莽古尔泰一样被皇太极逐一铲除。

京兀儿心里本就有了反意,只不过时机不成熟他还没做最后一步罢了。可这一次因为水师惨败,岳讬以多罗贝勒和大将军的名义征调正蓝旗,这就成了压垮京兀儿的最后一根稻草。

继续留在皇太极这边终究就是一死,不仅是自己死,就连牛录的兄弟们也都要死,这样窝窝囊囊的死可不是京兀儿想要的结果,更何况他还想为莽古尔泰报仇呢。

对方不仁,就不要怪自己不义了,京兀儿一咬牙就做出了投靠大明的决定,所谓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去了大明那边也没什么不好的,在他看来皇太极根本就没人君之像,这样心狠手辣对自己人都能下如此毒手的主子根本不值得效忠,何况去了大明那边还有机会给莽古尔泰报仇,为何不为呢?

京兀儿和关保投明的奏报几日后抵达了京师,这份奏报不仅是郑鸿逵和李佑联名,还有山东巡抚李信的背书。

奏报是通过李信的密折方式直接递交入宫,接到密折后朱慎锥看完先是惊愕,紧接着就是大喜。

他怎么都没想到辽东居然会发生这样的变故,这简直比郑鸿逵和李佑在辽东又打了胜仗更让人兴奋不已。

八旗之一的正蓝旗突然分裂,正蓝旗的两个牛录直接投明,这意味着什么朱慎锥太清楚了,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上的胜利,尤其后者所代表的影响力远超前者,而且这件事如果运作得当,还能直接动摇八旗的根基,让皇太极彻底失去统治的基础。

紧捏着拳头,喜色在朱慎锥的脸上浮现,朱慎锥不由得仰天大笑起来,他笑的是如此畅快,更是那么放肆,好久都没这样开心过了,更因为此讯的缘故,让朱慎锥这些日子一直承受的压力一下子就减少了许多。

虽然朱慎锥派郑鸿逵和李佑渡海作战,在敌人后方搅了个翻天覆地,更接连得胜,收获良多。

可实际上这些日子渡海作战真正的战果并不算大,因为使用的是游击战和骚扰战,明军在敌人后方的战争规模有限,实际歼敌数字也不多。除去刚刚结束的一场海战,郑鸿逵干脆利落地打了个漂亮结果,歼灭了皇太极的水师和朝鲜水师联军,可从陆战的情况来说,就算有熊岳驿的漂亮一战,再加上多次出击,加起来歼敌数量也不两千余而已,其中还包括大部分汉军,真正的八旗也就几百人。

皇太极在辽东拥兵数十万,区区不到两千的损失对于皇太极来说根本谈不上伤筋动骨,就算郑鸿逵和李佑通过各种手段破坏对方后方,毁坏良田,烧掉房屋,这对整个大清来说也只是制造一些麻烦罢了。

假如皇太极能腾出手来,放弃围攻锦州,直接带兵回撤再全面追剿明军的话,郑鸿逵和李佑就没那么容易在敌人后方来去自如了。毕竟他们的人太少,能做到的结果也有限,如果是这样的话,郑鸿逵和李佑唯一能做的就是避其锋芒,暂时远离辽东,直接去打皮岛效仿当年毛文龙以皮岛为根据地等待下次出击的机会,又或者撤回山东。

但现在因为正蓝旗的两個牛录的投明,直接把目前的局势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八旗可是建奴的立国之本,现在居然八旗内部分裂,正蓝旗一部投明,这意味着什么以皇太极的雄才大略难道还不清楚?

一旦这件事不妥善解决,那么八旗内部不仅仅只是正蓝旗的问题,甚至还会影响到其他各旗。别忘了皇太极上位是用了手段的,而且这个手段并不光彩,他上位后不仅拆分各旗,还通过换旗和打压的各种手段加强了自身统治,在其实力迅速膨胀的同时,其他各旗自然也就受到了压制,心中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就如同镶蓝旗,镶蓝旗最早的旗主是谁?就是二贝勒阿敏,虽然阿敏死后镶蓝旗换了旗主,可谁能保证镶蓝旗内部没有和正蓝旗一样想为阿敏报仇,对皇太极恨之入骨的人?

除去镶蓝旗,还有正白旗和镶白旗,原本这两旗是正黄和镶黄旗,是八旗中实力最强大的。但因为皇太极上位,皇太极对两黄旗采取了“换旗”把自己和长子豪格所掌控的两白旗换了原本的两黄旗,从而使得手中实力大增。

换旗后,掌握两白旗的阿济格和多尔衮三兄弟力量锐减,而且再加上大妃阿巴亥之死,谁又能保证两白旗真心对皇太极忠诚?别看多尔衮现在对皇太极惟命是从,可皇太极对多尔衮的使用也是异常小心,时不时就找借口敲打,这也是一种必要的防范。

假如皇太极能一直压制得住这些人还没问题,可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就很难说了。就像这一次正蓝旗的两个牛录主动投明,还直接打出了反清拥明的口号,这如何让皇太极不惊?

如果其他各旗效仿正蓝旗,那么大清的统治基础就会怦然倒塌,没了八旗,皇太极这个皇帝怎么还能坐得稳?他现在还有什么心思继续围攻锦州?火烧眉毛必须先解决内部问题再说。

朱慎锥一眼就看到问题的根本,他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袖手旁观,必须要趁热打铁火上浇油,把这把火烧得越旺越好。

如果任凭皇太极转手把八旗内的反对派给压制下去,解决了内部问题,那么未来就更不好对付了。只有借这个机会继续拉拢正蓝旗各部,甚至想办法分化镶蓝旗、两白旗和其他各旗,让皇太极无法在短时间内平息内乱,这才能给大明带来更多更大的利益。

“来人!”朱慎锥当即喊道。

话音刚落,守在外面的太监杜勋就连忙应声进来,朱慎锥当然让他去宣首辅温体仁、次辅张至发,兵部尚书杨嗣昌、兵部侍郎陈新甲、锦衣卫都指挥使周安民、都察院左都御史徐宪成、吏部侍郎张锡钧、左都督王晋武入宫。

杜勋连忙记下,应声离去,等杜勋走后,朱慎锥再一次拿起李信送来的密折细看,越看脸上的笑容越甚,心中乐开了花。

朱慎锥经常招各官员至文华殿议事,其中来的最多的自然是首辅温体仁了,可这一次温体仁接到传讯后急急赶来,等到了文华殿才发现这回朱慎锥不仅只叫了他一人,还叫了其他不少人。

次辅张至发也就算了,一般内阁议事张至发都在,而且张至发向来在内阁和温体仁一派,对温体仁惟命是从。可问题在于自己的老冤家杨嗣昌也来了,不包括他来了,陈新甲也在。

这两人和自己一起在文华殿面见朱慎锥还是因为上次增援辽东一事呢,这一次他们也来,难不成辽东战局有所变化?等了片刻,随着周安民、徐宪成、张锡钧甚至王晋武都到了,温体仁瞬间就感觉到今天这个事肯定不小,来的可都是朝中的重臣,尤其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都出现在这个场合,绝对不会是小事。

不光是温体仁这么想,就连其他几个人也想到了。其中徐宪成和张锡钧对视了一眼,下意识都朝着周安民投去了询问的目光。在他们看来,周安民是妥妥的自己人,而且周安民还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说不定他知道些什么其他人不清楚的情况。

可周安民同样一副什么都不知的表情,这让他们很是疑惑,难道自己猜错了?等王晋武最后到后,王晋武却满面春风,这让徐宪成心中微微一动,难不成王晋武知道?可还没等他准备试探询问,随着杜勋开口提醒监国来了,众人连忙正身,就见朱慎锥从里面走了出来。

“臣等见过监国……。”众人毕恭毕敬向朱慎锥行礼。

朱慎锥含着笑容微微点头,径直走到正位坐下,随后摆手让众人入座。

众人再是一礼,这才依次坐下,等所有人坐定后,朱慎锥开口道:“孤刚接到辽东传讯,有一件要事,故召诸爱卿入宫商议。”

“可是辽东战事有变?”陈新甲急忙询问。

这个问题也是其他人所关心的,可谁想朱慎锥摇头道:“辽东战事未有大变,一切依旧在掌控之中。”

这个回答令人意外,杨嗣昌不由得询问:“既然辽东战事未有变化,那监国所说的辽东要事究竟是什么?”

朱慎锥呵呵一笑,既然让他们来就是说事的,所以他也没绕圈子,直接把李信的密折取了出来,并包括郑鸿逵和李佑招抚正蓝旗两个牛录所写的经过折子一起递给了一旁的杜勋,杜勋会意捧着先给了首辅温体仁,温体仁接过后就细看,看了没几行字脸上就露出了惊愕的表情,紧接着就是狂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