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七百七十五章 献船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七百七十五章 献船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姓商人联手其他几个商人再加上自己的表弟一起在拍卖中拿到了将近四分之一的货物,虽然这个数额有些差强人意,但这也很不容易了。

要知道参与拍卖的一共有三十七家商户,他们五人在其中只有七分之一不到,而且这些商户虽都不是大商豪商,可也都是商人中有头有脸的,从实力来说大家其实相差不大。

要不是赵姓商人背后有着山西王家,也就是王之琛的关系,因为他的女儿是王之琛次子的如夫人,这一次来山东带了不少资金话,也不会虎口夺牙拿下这些份额。

可就算这样,赵姓商人也觉得可惜,尤其是那最为关注的三十二颗东珠,他们联手最终只拿下了一批也就是十二颗,剩余的二十颗东珠因为财力的缘故落到了其他商人手中,而且这十二颗东珠因为是和其他人联手出资拿下的,按照出资比例真正属于他的连半数都不到呢。

拍卖结束后,赵姓商人心有不甘,突然一个想法涌上心头,他琢磨了下后就直接找到主持拍卖的官员,暗中塞了点好处,提出要见李信。

对方看在好处的份上答应传话,却不能保证巡抚大人一定会见他。

赵姓商人对此也不意外,连连道谢,等那官员离开后,他就一直等着,等了好一会儿终于见那官员从后堂走了出来冲着自己招手,赵姓商人顿时一喜,连忙快步上前。

“抚台大人同意见你,等会见了抚台大人如何对答你可知晓?”那官员低声对赵姓商人道。

“知道知道,谢大人帮忙,事后小人必再有重谢。”说着话,赵姓商人连忙把手又伸了出去,手里握着的一小锭银子神不知鬼不觉就塞进了对方手中。对方笑了笑,熟练地一翻手这银子就藏进了袖子,随后带着赵姓商人去了二堂。

李信在二堂坐着,赵姓商人见到李信后连忙上前跪下行礼,口称草民拜见抚台大人。

李信也不说话,直等对方行完礼,这才抬手叫他起身。

赵姓商人从地上爬起来,双手垂立站着,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

“你让人传话给本官,说是有要事求见本官,还同辽东战事有关,你一介商人,难不成还有辽东那边的消息?或者说有建奴那边的渠道?”李信直接询问。

“回大人,小的只是个商人而已,哪里有辽东的渠道,至于建奴举动就更无消息了,小人向来安分守己,绝无和建奴有私下来往。”赵姓商人连忙回道。

“既然没有,为何说有同辽东战事有关?难不成故意消遣本官?”李信面孔当即一板。

赵姓商人急忙道:“小人哪有这样的胆子,大人实在是冤枉小人了,小人如何胆敢欺瞒大人。”

“那你求见本官究竟为何?”

“大人,还容小人解释。”

“说!”

赵姓商人暗擦了把冷汗,李信给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这不仅是对方是巡抚大员,更因为李信可是文武全才,上过战场打过仗亲手杀过人的。仅仅是坐在那边,气势如渊,尤其两道如电的目光向自己扫来,就让赵姓商人如芒在背,可事到临头,他只能硬着头皮回话。

赵姓商人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这才开口问道:“大人,小人斗胆问大人一句,如今我山东水师渡海击奴,山东水师的战舰可堪用否?”

李信眯起眼睛打量着对方,这家伙问这個干嘛?难不成要打探军中机密?正当李信要喝问对方用意时,赵姓商人连忙又道:“大人不要误会,小人绝无打探军情之举,小人只是因为今日拍卖一事想到了另一事,这才有所问。”

“哦,你倒是说说究竟是何事?问此究竟又有何意?”李信冷着脸问道。

“大人,小人听说此次渡海,我山东水师倾巢而出,而缴获运回是调集了水师中部分船只,同时又听闻我大明天兵在辽东缴获远不止今日拍卖这些,实是因为战舰不足运力所至,这才只能分批运回,此事也不知真假,还请大人为小人解惑。”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小人只是一个商人,小人绝无其他想法,但小人又是我大明百姓,虽是商人却也有拳拳报国之心。小人知晓这些后就想着为大人,为朝廷出力,既然水师战舰不足,小人名下有海船五艘,虽只能载物无法参与海战,但尽微薄之力却是可以的。”

“如大人不弃,小人愿把这五艘海船交于大人,编入山东水师,为我大明来往运输物资。如此,可缓解我水师不足,小人虽位卑却不敢忘报国,还请大人给小人一个机会,以效犬马之劳。”

这话一出,李信眉毛微微一挑,对方所说的有些出乎意料,这是他未能想到的。

“你有海船?还有五艘?”

“不敢欺瞒大人,小人的确有五艘海船。”

“船在哪里?多大的船?”李信追问道。

赵姓商人连忙回答,一一解释,他告诉李信自己的海船目前在胶州湾,这些海船原本是在南直隶的,因为听说山东要开海贸,他近期把南直隶的海船北调了上来。

这五艘海船都能远航,其中三艘还是千料大船,另外两艘也超过了六百料,相比山东水师的普通战舰装载可要大了许多。如是打仗用固然是不行的,但仅仅作为物资运输使用却已足够,而且他的海船还配备了不少熟练水手,海上来往毫无问题,只要李信愿意,他可把这五艘船献出来,借于山东水师使用。

如果再给他点时间,他可以联络南方的关系,从南方再想办法调几艘船来山东,虽说千料大船把握不大,可几百料的海船还是没问题的。

“本官记得你家在山西,是晋商,怎么?伱在南方也有商号?还走海贸?”李信问道。

“大人明鉴,小人的确是晋商,但小人家中有亲眷在南方经商,已有两代,至于海贸嘛,小人也不瞒大人,的确有船走南洋航线,故此听闻山东即将开海,小人这才赶来莱州,同小人一起来的还有小人的表弟,小人所说的从南方调船就是他家的,如大人不信,找他来一问就知小人绝无虚言。”

李信这才微微点头,其实他见赵姓商人之前就了解过对方的情况,不仅是他包括今日来参与拍卖的三十七家商户都有官方的信息记录,有些情况是做不了假的。

而且赵姓商人说的也没错,固然这一次听闻山东开海来山东的北方商人不少,可这些商人除去部分外,大多数都在南方有些关系,家族中或直接或间接参与南方的海贸。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急着来山东,一眼就盯上了海贸事宜。要知道山东海贸一开,虽然朝廷有旨意让山东水师的部分直接参与海贸,承担来往运输任务,可毕竟水师是水师,不是做贸易的海船,真正要做海贸还必须由商人自己的船只来承担,如没这方面的关系根本就干不成。

和旁人不同,作为山东巡抚李信坐镇山东,对于辽东目前的情况很是了解,而且郑鸿逵、李佑等人的部队在辽东作战,所有军报都是经他李信转手递交京师的。

赵姓商人说的没错,眼下山东水师的确运力不足。假如仅仅只是打仗,以目前水师的战舰熟练来说是足够了的,可问题在于随着在建奴后方的袭扰和游击战,郑鸿逵和李佑他们的收获极大,缴获的物资数量可是不少,这些物资如果不尽快运回山东,那么只能临时堆放在辽东某处,但别忘了郑鸿逵和李佑他们打的是游击战和骚扰战,这样的战术对灵活机动运用要求极高,不可能守着这些物资在一个地方久呆,往往一仗打完就要立即转移,不给建奴抓到踪迹,今日在东,明日或许就在北,后日说不定就去了西边,神出鬼没飘忽不定。

所以战术的需求就注定了许多物资不可能长时间的持有,如果不能尽快运回来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就此烧毁,哪怕自己用不了也绝对不能落到建奴的手里。

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而且随着辽东后方的战果不断扩大,皇太极已开始关注他们这支部队了,开始调动兵力对他们进行围追堵截,郑鸿逵前日来信中还提到一点,就是判断皇太极很有可能调皮岛的水师参与作战,皇太极不傻,明知道郑鸿逵和李佑利用水师便利在后方到处破坏,仅仅靠陆军根本就无法解决这个麻烦,只有水陆并进,调动水师在海上牵制住大明山东水师,然后再出动步兵和骑兵从岸上同时发起进攻,这样的话才有可能彻底解除隐患。

从时间来判断,皇太极调动皮岛水师恐怕就在近日,所以接下来郑鸿逵会密切关注建奴水师的情况,随时准备和建奴的水师在海上开战。

在这种情况下,郑鸿逵再想用水师战舰把缴获物资给运回来是不可能的,充其量再想办法这两日抓紧抢运一次,等接下来就得集结舰队对付建奴的水师,等到解决掉建奴的水师才能腾出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