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六百九十四章 内务府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六百九十四章 内务府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慎锥让亢有福担任户部员外郎,其中就有这个目的。现在这个办法是权宜之计,未来要彻底绕开户部是不可能的,提前做好安排,重立一个新的炉灶,等到时机成熟,再把整个户部推翻重设,这样的话就没那么多麻烦了。

朱慎锥的设想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军方,从军方到锦衣卫,还有晋商群体包括他们背后的利益团体,只要能运转起来,各方面都能受益。

一旦成功,这些群体就自然成为了朱慎锥的拥趸,围绕着朱慎锥形成一个庞大又错综复杂的新经济乃至政治群体,从而增强了朱慎锥的实力,能够令他的地位进一步稳固。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想法,虽然还有许多细节需要讨论,不过框架已经搭好,就算略有变动也不影响整体。

而且山西一地只是个开始,未来不仅只是山西,其余地方也可依照此例逐步放开。换而言之山西等于朱慎锥准备着手的对外“特区”罢了,一旦有好效果,再从其他地方效仿推行。

“对了,你去山西不光是代表本王,本王还会给你一个职务。”说着,朱慎锥拿起边上摆着的一张纸递给亢有福,亢有福连忙双手接过打开细看,当看见里面写着的三个大字时不由得一愣。

“内务府?”

见亢有福疑惑不解,朱慎锥点点头,他告诉亢有福,这个内务府是新设的衙门,但不属于六部,也不归内阁管辖,甚至不在于朝廷正式的衙门之中。所谓的内务府等同于皇室的内部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名义上掌宫廷事务,所以和朝廷的其他衙门完全不同,只需皇帝自行设置即可。

比如大明一直有的东厂,或者之前已经取消的西厂、内行厂都是这样的机构,甚至包括司礼监也是这样的机构,实际上并非正式官署,只是皇帝在内廷设置的衙门罢了。

但内务府和上述机构不同,东厂、西厂乃至内行厂都是特务机构,其目的是为了监控锦衣卫,相互牵制,增强皇帝的统治权利。而内务府名义上只是负责宫廷事务,从这个职能来说等同于大内总管,可偏偏内务府又不属于太监机构,相比之下又有着不同。

用一句话来形容,太监机构是皇室内部,也就是内廷负责和管理,但内务府名义上同样负责宫廷管理,但管理的方面却是对外的,也就是说内务府是皇帝对外的大管家,地位等同于大内总管,却又不是太监。

“内务府设内务大臣一人,品级暂定为从四品,由你来担任这个内务大臣。此外内务府下设七司,分为广储、都虞、掌仪、会计、营造、慎刑、庆丰七司,主管皇室财务、库贮、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礼仪、皇庄租税、工程、刑罚、畜牧等事。其中广储和会计两司由以后的恒通票号负责,具体人选你好生挑选,再报于本王确定。”

“对了,恒通票号这个名字也要改一改了,你觉得改成大明皇家银行如何?”

“此名甚好,臣无异议。”亢有福连忙表示赞同。

点点头,朱慎锥又道:“你回山西后,让朱敏沣、朱敏汌和朱求杞三人安排一下立即入京,本王会在七司挑选合适职务令其任职,七司主官暂定正五品,等同各部郎中,下设主事二人,再加辅官不等,具体条陈你同张锡钧商议,尽快拿出方案。”

“臣领旨,臣会同张大人尽快商讨,拿出条陈报于千岁。”亢有福连连点头,心中更是狂喜。这个内务府看起来寻常,可实际上却不简单,尤其是当朱慎锥仔细向他说明内务府的职权和下属七司所负责的工作时,亢有福立即就察觉到了内务府的重要性。

说是内务府,等于是一个小型的六部,甚至从权限而言比六部更甚。其中内务府和六部的管辖范围有不少重叠,其中广储和会计两司就有户部的职权,营造有工部的职权,慎刑有刑部的职权,都虞有兵部的职权,掌仪有礼部的职权,庆丰司管辖牛羊马匹,又同农事有关,也兼管部分兵事,可以说整个内务府除了没有吏部职权外,六部中五部职权都有重叠部分。

虽然内务府大臣的职衔不高,仅仅只有从四品,但亢有福丝毫不以为然,因为这个从四品是根据亢有福现拥有官职来定的,而不是内务府大臣真正的品级。

在亢有福看来,朱慎锥设置这个内务府等于是从朝廷六部中夺权,同时也是通过内务府加强对大明的控制,此外更重要一点就是内务府还承担着为皇室赚钱的目的,假以时日,内务府的地位可想而知。

朱慎锥设置内务府的目的正如亢有福所想,大明历代皇帝为了和文官集团争权,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可效果却实在不怎么样。

其中大名鼎鼎的正德皇帝为了不受文官控制直接搬出了皇宫,住在豹房内处理国事,还为了拿到军权甚至采取了改名朱寿自封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做法,实在是前所未有。

虽然正德皇帝虽然借此拿到了部分兵权,并且还亲自领兵和蒙古小王子大战一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可正是因为他的这番举动让文官集团担忧万分,最终上下联手对付皇帝,以至于正德皇帝最后死的不明不白。

后来的嘉靖皇帝吸取了正德皇帝的教训,开始利用手段在用文官打压文官,走政治平衡,相互牵制的办法。嘉靖实在是聪明,而且这个做法在他手上游刃有余,效果也非常不错,可惜的是嘉靖再怎么做也改变不了问题的根本,他的所为只是缓解这种情况,再加上他这种手段也不是随随便便人就能做到的,如果没有嘉靖的智商,换一个皇帝绝对不成。

再之后就是万历了,万历和文官争斗中失败后心灰意冷,开始躲在后宫当起了宅男,直接摆烂消极对抗,这种做法同样改变不了现状,更因为万历的不作为导致大明在张居正之后国力不断衰败,从而最终引发努尔哈赤反叛,萨尔浒大败的结局。

天启皇帝用的是另外的办法,重用魏忠贤,以阉党的名义实施帝党之实,疯狂打压清流,压制文官集团。可以说天启皇帝的手段是以上几个皇帝最强的,得到的效果也是最显著的。

魏忠贤虽然不读书,而且还是个地痞出身,可他却做到了连正德皇帝都没做到的程度,在魏忠贤的帮助下,天启皇帝差一点就成功了,可惜最后的他也没能逃脱和正德皇帝同样的下场,年纪轻轻就落水重病而亡,等到他死后崇祯皇帝上位,天启皇帝所做的一切全部成了云烟。

朱慎锥入京以来,行事极为谨慎,就连现在整个宫廷也丝毫不信外人,守卫全部用蒙古人,不给外人趁虚而入的可能,衣食起居这些更是小心到了极点,哪怕就是喝茶用水什么的,朱慎锥也从不假人之手,确保没有半点问题这才放心。

这一次设置内务府,是朱慎锥深思熟虑后决定的。内务府这个机构是历史上清朝独有的,历代王朝从未有出现过。而且历史也证明,内务府这个机构的好用之处,通过内务府皇帝可以在许多情况下跳开六部甚至内阁,直接做许多想要做的事,不受朝堂的限制。

既然是好办法,为何不能拿来使用?朱慎锥可不会因为内务府是清朝设置就不用,只要对自己有利当然能用,而内务府总管大臣的人选他早就想好了,这个人亢有福是最为恰当的,作为恒通的大掌柜,他来当这个总管大臣最好不过。

眼下的内务府只是一个设想,仅仅只有一个框架,但朱慎锥相信以亢有福的能力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内务府弄起来。等内务府起来后,他通过内务府就可不受六部约束,绕开内阁做一些事,同时也能借内务府来控制军队,再加上手里的锦衣卫衙门,就更不担忧了。

“亢有福!”

“微臣在!”

“还有件事你需提前准备。”

“还请千岁示下。”

“本王打算从山东走海贸,这件事你去了山西后同晋商各家商谈边贸时可以略微透露一些,如各家有意,你一一记下,等时机成熟,由莱登出海,或去朝鲜,或去日本,至于具体操作嘛,可参考边贸的规则来,如何?”

亢有福思索了下开口道:“回千岁,如此或可成,微臣虽未做过海贸,但也听闻海贸利益极大,如能做成获利甚多,不会亚于边贸。但微臣担心的有三点。”

“仔细说来。”

“其一,海贸需要海船,晋商各家虽多年经商,货物人手都无问题,可海船却是未有,而且海上行舟还要靠水手和海图,这些也是难处。”

“这个不难。”朱慎锥轻描淡写道:“莱登本就有水师,眼下东江镇已全撤回山东,东江镇的水师也在山东,东江镇在毛文龙时期就私下走私海贸,水师中熟悉海路和善于操舟者不在少数,到时候用这些水师来运货往返即可。”

“既然如此,这就没问题了。至于第二点,就是商道的问题,微臣听闻如今朝鲜已被建奴控制,如走朝鲜恐有资敌嫌疑,万一朝中评击不是小事。如去日本,日本贸易大多控制在南人之手,尤其是福建的郑芝龙……。”

“这个问题也不大,眼下郑芝龙已是朝廷命官,本王会手书一份给他,既然是贸易,无非就是利益,适当让些利益于他,郑芝龙应当不会拒绝。”

亢有福又说第三点:“其三,一旦山东海贸做起,南方各商家恐有不少反对者,虽我大明禁海,但南方各地出海者可是不少,就如同晋商走草原一般,屡禁不绝。”

“这些商家背后都有世家大族,更有朝中官员为其后盾,假如这些人联手反对,恐对千岁有所不利。”

“哈哈哈!我还以为是什么呢。”朱慎锥大笑道:“这都是小事尔,你道本王为何让你拉拢晋商,让北地商人去做此事?此事一出,虽有反对,也有支持,到时候任其争斗即可,反正你不直接参与海贸,只是以恒通票号……不!大明皇家银行为基运作即可,就算闹将起来,也闹不到你身上,更何况是本王呢?”

“再者,这种事闹一闹的也好,不闹本王还不放心呢,只有闹了起来,本王才有出手的机会嘛。”

当听朱慎锥如此说,亢有福瞬间恍然大悟,明白了朱慎锥的真正用意,一颗心彻底放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