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六百八十六章 辩驳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六百八十六章 辩驳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阙满江红,半世英雄梦,千古诗篇,流传于世,世人称颂之,何况是陛下亲笔所书,臣自然更当一观。”朱慎锥走上前去,直接拿起崇祯皇帝刚写完的这首诗细看,边看边微微点头。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的书法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要比朱慎锥的强些。毕竟崇祯皇帝当年虽不是太子,可也是皇孙,生在宫中,长于皇城,有专门的老师教导,天启皇帝继位后,很快就封了他为信王,虽两人不是同母兄弟,但天启皇帝对自己这个异母弟弟很是照顾,在京中修建了信王府给崇祯皇帝居住,平日里更多有关照。

魏忠贤权势滔天时,对朱由检也是客客气气,而他在王府也很是知趣,平日里很少外出,常年呆在府中读书写字,或同妻妾等风花雪月。

可以说,那段时间是朱由检最快乐也最轻松的日子了,假如一切不变的话,或许过上几年朱由检就会出京就藩,从而和那些亲王一样成为地方藩王,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

但这一切从天启皇帝病重之时就开始改变了,随着天启皇帝久病不愈,天启皇帝的几个儿子又都夭折,一旦天启皇帝驾崩,大明就没了天子。绝嗣后,这大位只能兄终弟及,作为天启皇帝唯一的弟弟,朱由检就成了下一位大明皇帝的绝对人选,而在天启皇帝弥留之际,特意把朱由检招入宫中托付重任,以确定他成为下任皇帝的法统。

天启皇帝死后,朱由检登基,就是现在的崇祯皇帝。他虽未做过一日太子,更不像天启皇帝那样从小受到正统的帝王教育,但崇祯皇帝的文化水平却不算低,尤其是一笔字着实写的不错。

崇祯皇帝的字如其人,他的字带着一股霸气,笔力颇为强悍,笔法中雄健可观,可惜却缺乏灵动和丰富,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这和崇祯皇帝的性格脾气倒很是类似,自大、刚毅、固执、柔性不足,更同遒逸潇洒这些毫无关联。

这一幅字,崇祯皇帝用的是草书,朱慎锥一眼就在其中看到了字句中隐藏着的悲愤、苦闷、憋屈、焦虑……。

“陛下这幅字着实不错,可否赐于臣?”

“监国想要,朕如何能拒绝呢?别说区区一幅字,以监国之能,这天下何物不能为监国所有?”崇祯皇帝淡淡回道。

崇祯皇帝的话里有话,分明是在讽刺朱慎锥,但朱慎锥却彷如丝毫都没听出来,笑呵呵地向崇祯皇帝行了一礼,然后亲自把这幅字卷了起来,直接收下。

朱慎锥这个举动让崇祯皇帝心中很是不舒服,他原本是想激怒对方的,可对方的态度却让他感觉到本积蓄的一记重拳直接打在了棉花上,根本就用不出劲来。

见朱慎锥收下了他刚写的这幅满江红,崇祯皇帝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冷冷看了一眼对方,开口问:“监国对岳武穆如何看?”

“太祖当年称岳武穆‘纯正不曲’此四字已道出了岳武穆一生,我朝历代先皇对岳武穆更是多有赞誉,宋少保鄂国武穆王封号也是太祖所赐,英宗朝时,特意下旨重修祠墓,改褒忠衍福禅寺为岳王庙,并赐‘忠烈’。”

崇祯皇帝端坐着,抬眼朝朱慎锥望去:“是啊,如此忠臣世所罕见,千古流芳,万民称颂。可惜,天不假人,岳武穆最终未能直捣黄龙,收复故土,抱憾而终。”

“我大明亿万子民,泱泱大国,却出不了一个岳武穆,朝廷上衮衮诸公,却更无一个忠臣良将,监国又如何看呢?”崇祯皇帝又问。

朱慎锥微微摇头,这崇祯皇帝分明就是用岳飞一事来讽刺自己,甚至不是讽刺他个人,更是把整个大明朝上下都嘲讽了一遍。不过崇祯皇帝的想法也不奇怪,他这个人本就性格有问题,能力不强眼界却高,而且做事过刚易折,不计后果。

自登基以来,崇祯皇帝所做一切错误颇多,整个大明在他手中一片糜烂,局势越发艰难,而他自己也是累了个半死,作为君王不自省得失,却把责任全推给臣子甚至天下百姓,这样的君王如何能管得好国家?

原本朱慎锥是不打算和崇祯皇帝说这些的,可现在他既然提到了这件事,那么朱慎锥不得不和他聊上几句。

当即朱慎锥让那海搬了把椅子过来,直接放在崇祯皇帝一旁,稳稳坐了下来。

见朱慎锥如此举动,崇祯皇帝脸上闪过一抹怒色,可这怒色很快就掩饰了起来,这些日子的软禁也让这位皇帝认清了事实,他现在已不再是大权在握的皇帝了,而是朱慎锥的囚徒。

“陛下的心里可是不服?在陛下看来,这天下官员皆是无能之辈,为将者也都是贪生怕死之人?陛下有今日之困,非陛下之过,是否?”

“难道不是?”崇祯皇帝反问:“朕登基以来,自认为夙兴夜寐,勤勉奋发,每日为国事仅睡两三个时辰,日夜操劳不休,我大明一朝除太祖皇帝外,又有谁如朕一般勤政?”

“朕为我大明如此呕心沥血,尽心尽力,可朝堂官员却一个个阳奉阴违,尸位素餐,不堪重用,上下联手蒙骗于朕,而天下百姓也不能体谅朕心中之苦,以至流寇四起,地方不靖,更有辽东外敌虎视眈眈,侵我大明,犯我疆土,掠我子民……。”

不等崇祯皇帝把话说完,朱慎锥忍不住就哭笑不得,看向崇祯皇帝,神色中带着掩饰不住的轻视和失望。

朱慎锥怎么都没想到,直到现在崇祯皇帝还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得一干二净,至今都认为一切都不是他自己的问题,而是朝中所有官员和天下百姓的问题。在崇祯皇帝看来,如果不是官员无能,假如不是百姓们不理解自己,这大明天下怎么会到今日的困局?

而且朱慎锥起兵,如此轻易打进京师,并令自己成了阶下囚,更是和这些人脱不了关系,所有人都背叛了自己,背叛了大明,导致如今这个后果。

“陛下!”朱慎锥直接打断了崇祯皇帝的话,直截了当问:“陛下如何看待先皇?”

崇祯皇帝一愣,一时间不明白朱慎锥的意思。

朱慎锥说道:“陛下继位后,扫除阉党,一靖朝堂,改革时政,提拔贤能,重用清流,日夜勤政……。”

听着朱慎锥说这些,崇祯皇帝微微挺直了腰杆,这些的确是他当皇帝后的所作所为,也是崇祯皇帝自认为的功绩,可还没等崇祯皇帝觉得朱慎锥这个乱臣贼子却也有几分眼光,知道自己是一个明君的时候,耳边就听到对方话锋一转。

“但臣问陛下,陛下既然做了这么多,那么为何我大明短短十余年中却到如今这番模样呢?”

“监国究竟何意?”崇祯皇帝回过味来,瞪眼反问。

朱慎锥淡淡笑道:“陛下做了这些事,又被称为明君,是我大明英主,但臣想问陛下一句,先帝在位时,任用宦官,阉党横行,打击清流,厂卫残暴……既然如此,如同陛下相比,先帝是不折不扣的昏君才对,可为何昏君在朝,辽东却稳如泰山,百姓能安居乐业?朝廷政令通畅无阻,国家财政更是运转良好?”

“臣愚昧,臣读书不多,不知究竟为何会是如此?难不成这昏君奸臣在位天下反而更好些?而明君在朝,这天下反倒越发糟糕?陛下为大明天子,可否为臣解此惑?”

“这……朕……我……。”崇祯皇帝当即愣住,不知如何回答,一时间他的脑袋里乱成一团浆糊,对啊!这个问题他怎么从来没想过呢?

一直以来,崇祯皇帝都被称为大明中兴之主,他自己这个皇帝当的也是勤勉之极,继位以来勤政到了极点,为大明说一句呕心沥血也不为过。

相比他那位当木匠的皇帝哥哥,崇祯皇帝一直自觉得比天启皇帝更强,可事实却非如此,从整个大明情况来看,天启在位之时,无论是朝堂还是地方,或者对外战争还是财政,又或者天下百姓的安稳等各方面来看,远比崇祯朝强得许多。

至少在天启朝,老百姓还能吃饱饭,地方除了小规模的叛乱外并没什么大乱子,就连辽东战场上也是明军占有优势,一直压制着努尔哈赤苦不堪言,而朝堂的政令更很少有扯皮的现象,要知道当时魏忠贤大权在握,朝堂大半都是阉党的党羽,和阉党作对的东林党已被魏忠贤杀的杀囚的囚贬的贬,根本就成不了气候,至于其他各党为了自保也不敢和阉党反对,上下全是自己人,怎么可能政令不通呢?

至于财政问题,魏忠贤是搞钱的一把好手,而且魏忠贤搞钱从不从老百姓身上下手,他弄银子针对的是江南士绅和世家大族,这样一来虽然这些群体损失严重对魏忠贤咬牙切齿,可老百姓的日子反而好过了许多,这也是后来江南第一个给魏忠贤立生祠的原因。

这些暂且不说,就连他那位皇帝哥哥也远没像崇祯皇帝如此勤政,平日里把大事全交给了魏忠贤,除了朝会外,天启皇帝极少召见臣子议事,每日里不是忙着干木匠活就是在后宫游山玩水,快活的很。

反观他崇祯皇帝,每天累的和死狗一样,就连睡觉的时间都只能勉强挤出来,短短几年时间就因为太过勤政二十出头的他连白头发都有了,两者相比所面临的局面却完全相反,这实在是令崇祯皇帝无法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