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六百三十章 朝中有奸臣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六百三十章 朝中有奸臣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对!”正当李国辅的心刚刚放下些,朱慎锥突然说道:“吴孟明虽是锦衣卫同知,可此人已失圣眷,哪里能轻易见到陛下?就算他有心推波助澜,意图借此事报复,可如朝中无人相助,怎么可能上书陛下,并劝说陛下改变心意?你休得骗我!光靠吴孟明一人根本做不了此事!”

“这……这……。”李国辅脑子急转,他没想到朱慎锥会知道这些,原本他只是打算把吴孟明给推出来当挡箭牌罢了,毕竟李国辅和杜勋的关系不错,这一次来山西之前还去见过杜勋,曾经向杜勋讨教山西的情况。

杜勋说起山西之事,并提到之前介休范家案子时讲到了吴孟明的事,告诉他当初去调查之所以会把恒通的问题转向介休范家,那是因为吴孟明本打算给周安民下套,让周安民当替死鬼。

没想到周安民借力打力,非但没有上套,反而把矛头从恒通身上移开转向了介休范家,并且在这件事上借着皇命弄得大张旗鼓沸沸扬扬,差一点让朝廷无法收场。

最终,介休范家虽解决,可恒通的事却搁置了下来。就连吴孟明本人也没落得好处,灰溜溜地回了京师,还被崇祯皇帝训斥了一番,最终打发去了诏狱。

这件事说起来,吴孟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经过此事杜勋也看明白了吴孟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要知道周安民当年对吴孟明可是有救命之恩呢,他吴孟明不报恩也就罢了,反而给恩人下套,意图拿周安民当刀为自己立功,如此所为就算杜勋这个太监也很是看不起。

杜勋私下提醒李国辅,告诉他如要对周安民动手就不要大张旗鼓,直接暗中前往即可。到了地方更不要做其他动作,先发制人拿下周安民,控制住山西锦衣卫衙门。

周安民的老谋深算他杜勋可是领教过的,如果让周安民提前得知,那么李国辅的这趟差事恐怕就有些不好办了。而拿不下周安民,非但处置不了平阳的宗室和恒通,甚至还会闹出其他麻烦,还让李国辅必须牢记。

李国辅虽听了杜勋的话,也做了提前安排,可他万万没想到在他出京当日,京师这边的消息就传到了山西,还没等李国辅进入山西呢,朱慎锥就张开了罗网,等着他钻进来了。

现在的李国辅已落入朱慎锥之手,所有的一切安排早就没了用处。说句不好听的,朱慎锥现在要他生就生,要他死就死,李国辅可不想白白这样丢了性命。听朱慎锥表示对仅仅对他的话不信,直言只有吴孟明一人根本不可能说服崇祯皇帝的时候,李国辅为了保命连忙说吴孟明只是起因,有人帮着吴孟明说话,这才让崇祯皇帝改变想法。

朱慎锥追问这说话的人是谁,李国辅连忙说这人是首辅温体仁。

听到温体仁的名字,朱慎锥顿时冷笑,脸色一变就让人撤了李国辅的椅子,一脚把李国辅踹到了地上。

“温体仁?你以为我在山西就不知朝廷之事?温体仁此人向来就是个孤臣,从不参与党争,就任首辅后更是小心从事,虽其人贪权贪财,不是什么好人,可却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这样的人会和吴孟明暗中勾结?吴孟明只是锦衣卫同知,地位与温体仁天差地别,和吴孟明勾结,他温体仁能得什么好处?”

“咱家……我……。”李国辅张口结舌,温体仁的名字他是下意识脱口而出的,因为温体仁正是现在的首辅,以温体仁的身份地位如在崇祯皇帝面前劝说,崇祯皇帝不管如何总得卖几分面子。

但没想朱慎锥直接就揭穿了他的谎言,更顿时变了脸,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吓得李国辅胆战心惊。

李国辅跪在地上冲朱慎锥连连磕头,连忙说宫中只是传言有温体仁在其中,自己并不知道真假,如有失言还请朱慎锥恕罪。他说,除去温体仁外,还有几个人也在其中,当即就说了他们的名字。

听了这些人的名字后,朱慎锥微微皱眉,直接询问其中两人是否东林党,李国辅说这两人的确是东林党的,听到这朱慎锥追问既然东林党在其中搞事,那么肯定不会仅仅这两人,为何没有东林党的大佬前首辅钱龙锡?

这话一出,李国辅灵光一闪,连忙说这两人就是钱龙锡指使的,只是他没什么证据,仅仅听说罢了,怕朱慎锥怪他胡乱攀咬,所以刚才没敢讲出来。

朱慎锥脸色放缓,点头道这样就对了,既然有东林党在其中搞事,钱龙锡又在其中带头,那么一切就能说得通了。不过钱龙锡虽是首辅,地位身份也足够,但在东林党内他还不是真正的大佬。这件事既然和钱龙锡扯上关系,那么必然还有比钱龙锡在东林党内地位更高的人在搞鬼,那么这人又是谁呢?

这时候李国辅已经没其他想法了,脑海中只有顺着朱慎锥的意思继续往下想,突然一个名字从脑海中跳了出来,他急忙说除了钱龙锡还有韩爌,韩爌此人在东林党的地位可比钱龙锡高多了,自天启朝时魏忠贤对东林党下手后,东林党的骨干被魏忠贤杀的杀贬的贬,几乎一网打尽。

当时韩爌侥幸脱身,最终保全了性命。天启驾崩后,崇祯皇帝上位,韩爌作为东林党的元老是力扶崇祯的功臣,而且崇祯皇帝登基后不久就对魏忠贤下手,并大力铲除阉党,其中也有韩爌的缘故。

眼下的韩爌在朝中位高权重,虽已不再是首辅,可能量却不亚于温体仁。更重要的是韩爌是东林党的首领,此外他还是袁崇焕的老师,袁崇焕下狱后韩爌曾经花大力气救他,虽最终没能救成,却依旧在朝中地位稳固,此人向来又和钱龙锡交好,这件事真正的幕后黑手应该就是韩爌和钱龙锡了。

等李国辅说除韩爌的名字后,朱慎锥似乎这才满意,不过他说仅凭李国辅这些话还不足证明,他要让李国辅把刚才所说的全部写下来才行。

李国辅略一迟疑就答应了下来,朱慎锥让人把李国辅带下去着实写明这些,李国辅不敢反抗被带下去写了足足半个多时辰,这才把刚才所说的内容一五一十落在纸上。

等写完,东西送到朱慎锥手上后,朱慎锥看过后对几个地方有些不满意,提笔圈改了几处,然后让李国辅重写。李国辅无奈只能按着朱慎锥重写了一份,等写完再看,朱慎锥这才点头表示满意,可又提出了摇头,让李国辅在这件东西上签字画押,要不然他怎么证明这玩意是李国辅写的?

到这种时候,李国辅已成了任凭摆弄的木偶,为了保命几乎是朱慎锥让他怎么做就怎么做,当即就在上面签字画押。

等李国辅做完这些,朱慎锥向左右使了个眼色,左右顿时明白过来,就把李国辅给带了下去。李国辅顿时吓得连连求饶,还以为朱慎锥要直接处置他呢,可当带他下去的人告诉他,他的性命不会有问题,既然按照朱慎锥的意思做了事,那么就尽管放心,杀是绝对不会杀他的,当然也不会放他,委屈他几日,等这事水落石出后,就会放他离开。

松了口气,李国辅不再挣扎,被人带走了。

等李国辅被带走之后,看着面前摆着的那份东西,朱慎锥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李国辅的这件事是个意外,可同样也是一件好事,现在他手上有了李国辅亲笔所书的证据,那么这份东西的作用可是不小,而对接下来的谋划也大有效果。

几日后,朱慎锥来到潞州卫,此时整个潞州卫已被王荣父子给全部控制住,包括附近的潞城、长治、平顺几地也兵不血刃地拿了下来。

朱慎锥的军队集结已经完成,两千多精锐骑兵,六千五百新军再加五千人的卫所军队还有民夫征调完毕,除去这些外,潞州卫还留守了一支相当数量的卫所军,这支军队由王荣指挥,驻扎潞州卫,同赵屋岭、羊头山互为犄角,确保老巢的稳固。

而朱慎锥主力打着官兵的旗号,直接向东出玉峡关,当天就从山西进入了河南地界。抵达河南后其部片刻都没停留,直接大摇大摆从官道一路北行,第三日过磁县进入北直隶,抵达邯郸。

到了邯郸,地方官员见这样规模的一支军队从南边而来派人来询问来历,朱慎锥让人取出了伪造的圣旨,并拿出了李国辅作为天使的信物,说是崇祯皇帝有诏,命山西卫所军进入直隶去蓟州一带驻防,因为辽东军情发生变化,为预防建奴再次从蓟州、遵化一带攻入长城,威胁京师安危,他们这支部队是前去支援的。

因为所言有理有据,还有圣旨和中官为证,再加上朱慎锥并没有让地方负责提供粮草,更没要求进入邯郸休整。地方官员对官军过境本就有着防备,生怕这些官军在地方搞事,甚至抢掠敲诈。

当听到朱慎锥的军队如此说,地方官员自然很是高兴,甚至还为了表示诚意主动提供了些粮草和鸡鸭以示好。而朱慎锥这边也没拒绝对方的好意,笑呵呵地就收了下来,并且遵守承诺没有入城,直接从邯郸城东而过,当夜在城外十里扎营,第二日拔营而走,接着渡河继续向北,往巨鹿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