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六百二十五章 京营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六百二十五章 京营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京师。

张锡钧的宅院。

张锡钧在这已住了好些年了,宅院虽不大,但却也不小,而且这宅院的位置在京师内也算是好地段,能置办这么一个宅子下来就算是朝廷大员也不是容易的事。

这一日张锡钧并没外出,因为京师的传言有越演越烈的迹象,张锡钧前些时候就密信提醒了山西那边,可时日已过去近半个月了,山西那边却没丝毫回复,也不知朱慎锥究竟是如何打算的。

心中焦虑,张锡钧一方面派人继续打探消息,另一方面耐心等待山西的回复,时间过去越久,张锡钧就越是担忧。

就在张锡钧急的不行的时候,突然下人来报,说是有客人来访。张锡钧想也不想就对下人说自己今日不见客,如对方问起就说他身子不适,把人打发走了事。

可没想过了片刻,那下人回来说客人今日一定要见张锡钧,正当张锡钧紧皱眉头要训斥下人时,下人却拿出了一张名帖递上,说这是客人让他交给张锡钧的,还说只要张锡钧见了这张名帖一定会见他。

张锡钧不以为然,接过名帖看了一眼。谁想就是这一眼让张锡钧顿时一愣,他瞬间起身快步就朝外走,边走还边问来访的客人在哪里,下人告诉他正在门房等候,张锡钧二话不说急急就朝门房而去。

到了门房,张锡钧放缓了脚步,脸上更是堆起笑容。

门房那边有三个人,一人坐着,另外两人站在坐着的那人左右,这三人穿着普通,但气度不差,尤其是坐着的那人悠然自得打量着不远处的苗圃,仿佛对那边的花草很有兴趣似的。

“哎呀呀,这不是王老爷么?什么风今日把您给吹来了?”张锡钧远远就拱手笑道。

那王老爷闻声见张锡钧来了,也笑容满面站起身,拱手对张锡钧道:“张先生,好久不见,此次来京拜访故友,张夫子不会怪我不请自来吧?”

“哪里哪里,王老爷可是贵客,我请都请不来呢。”张锡钧笑着说道,接着就对王老爷做了个请的姿势,亲自陪同王老爷进了府然后去了后院。

张锡钧把客人迎到屋里,让人上了茶,等茶水上来后他让下人出去,并交代任何人都不许进到后院。

下人走后,王老爷带着的两个随从抱拳向王老爷行礼,王老爷微微点头,他们也出了屋里,出去的时候顺势掩上房门,随后一左一右站在门外两侧,如同一对门神似的。

屋里没了外人,张锡钧急忙起身,对坐着的王老爷就行大礼参拜。

“六爷,您怎么来了?如今京中正是风声鹤唳之时,您如何冒险来了京师?”

“呵呵,如不是这样,我还不来呢。”刚才自称王老爷的朱慎锥笑着说道,他打量了一眼张锡钧,他们虽一直有书信联系,却也好几年未见了。

几年过去,张锡钧倒没多大变化,除了略胖了些外还是原来的模样。不过在张锡钧的眼里,朱慎锥的变化却是不小,三十出头的朱慎锥如今正是男人最好的年华,而且多年的久居上位和草原的多次征战,令他身上不仅有着上位者的不凡气度,更有着一股凌人的压迫感。

“京师眼下具体是什么情况?你仔细说说。”朱慎锥一摆手让张锡钧坐着说话。

张锡钧再行了一礼坐下,这才说起了京师的情况。

前不久京师这边关于恒通的谣言又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而且比之前更烈,甚至隐隐还指向了朱慎锥。因为前不久刚发生了介休范家的事,这个谣言虽已传遍京师,但朝廷却没太多反应,只有寥寥几个官员上书崇祯皇帝,要求朝廷派人严查,但大多数人却是无动于衷。

张锡钧在调查后判断,这种情况的发生恐怕是因为之前山西的事闹的太大,而且众人对谣言有所警惕,觉得恐怕有人在推波助澜,意图让大明卷起皇家和宗室的内斗,从而搅乱大明内政。

但认为应该严查的人也不是没有,尤其是回京师后坐了冷板凳的吴孟明最为起劲,他虽被丢到了诏狱当了牢头,可他的同知职务依旧还在,再加上吴孟明在锦衣卫内也有自己的嫡系,借此已经在秘密调查,但是否查到了什么却不得而知。

“宫中呢?可有态度?”朱慎锥直接问关键问题。

张锡钧摇头道:“宫中态度有些暧昧,皇帝似乎举棋不定,但这几日召见了内阁阁老和司礼监的几个大太监,似乎要查,却还没有最终决断。另外,南边的流寇闹的厉害,高迎祥部已从河南一路逃窜入了湖广,眼下有入四川的迹象,朝廷正在调兵继续围剿……。”

凝神细听,朱慎锥心中同时思索着。张锡钧的消息和他掌握的相差不多,眼下大明的确四处战火,尤其是自高迎祥在南直隶战败西走后,更是搅得河南、湖广等地不得安宁。

现在看高迎祥进军路线,意图进入四川。虽带兵入川能甩掉后面的追击官军,可四川地形复杂,高迎祥想在四川立足并不容易。更何况大名鼎鼎的秦良玉就在四川,她手上的白杆军可不是吃素的,一旦高迎祥碰上根本不是对手。

所以四川对高迎祥来说不是适合的去处,可现在高迎祥也没太多选择,只能先入川再说。接下来高迎祥会怎么选择谁都无法预料,也许继续往西?或者向北出川回到陕西?这都有可能。

但要回陕西,高迎祥就要面对孙传庭了。孙传庭这些日子在陕西围剿流寇战绩卓著,眼下陕西的流寇已被孙传庭剿的差不多了,除去几支实力不强,东躲西藏的小股流寇还未能解决外,大部分地区已恢复了秩序。

“辽东那边可有动静?”

“辽东的局势不乐观。”张锡钧正色道:“前几日刚传来消息,皇太极带兵已对皮岛动手。皮岛诸将畏敌避战,关宁军未派兵救援,恐怕皮岛此次凶多吉少。”

“此外,皇太极这次对皮岛动手依我判断其用意不仅是要解决皮岛的隐患,更是有出兵朝鲜的意图。一旦皮岛被皇太极拿下,建奴就再无后顾之忧,而没了皮岛,朝鲜也是独木难支,根本挡不住八旗的进攻。”

“假如皇太极先拿下皮岛,再打败朝鲜,那么整个辽东局势就彻底大变。到那时候建奴非但没了来自后方的威胁,而且还能以朝鲜国力为其所用,其实力就不是如此可比了。”

朱慎锥顿时一惊,他没想到皇太极挑选的时间会如此之好,就在大明内部围剿流寇,追杀高迎祥的时候,皇太极掉头就朝皮岛和朝鲜动手了。

朱慎锥下意识站起身,一旁的张锡钧也起了身,却见朱慎锥对他微微摆手。张锡钧站在那边,看着朱慎锥在屋中笃步,也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片刻后,朱慎锥转身就问张锡钧他如今在京师的能力如何,张锡钧自然不会隐瞒,他在京师经营多年,从开始到如今都是按照朱慎锥安排来的,张锡钧眼下在朝廷虽无一官半职,可人脉却是不弱,这些年暗中拉拢和交好的官员也不少,别说普通京官了,就连内阁和大内也有关系,至于市井中耳目更是众多。

认真听着张锡钧的讲述,朱慎锥等他全部说完后直接问张锡钧在京营的关系,尤其是守卫京师城门的京营。

听到这一句话,张锡钧的眉毛情不自禁跳动了一下,一个念头猛然从心底涌起,难不成朱慎锥打算冒险?

这个念头突然而生,张锡钧非但没有半点害怕,反而整个人兴奋起来。早在投靠朱慎锥的时候,张锡钧就清楚朱慎锥不是甘愿寂寞的普通人,尤其是当他后来得知朱慎锥是宗室的身份后,张锡钧就更义无反顾为朱慎锥做事了。

虽说张锡钧自己是一个文人,可别忘了张锡钧的祖上是干什么的,要从祖上说起,他张锡钧就是白莲余孽,造反的行家出身。

虽然传到张锡钧这代,张锡钧早就没了祖上的想法,可后来阴差阳错的几件事发生,逼得张锡钧不得不隐姓埋名,放弃了原本平淡的生活。

对于如今的大明,张锡钧没半点好感,在他看来现在大明早就烂到根上了,帝国摇摇欲坠,内忧外患严重,而且当今皇帝崇祯也不是什么明君,简直就是一个糊涂蛋,大明天下在崇祯的手上,早晚会亡。

辽东建奴和各地的叛乱始终无法解决,这点就证明了大明的危机,张锡钧很清楚的知道如果再这么继续下去,大厦将倾是必然的,而要力挽狂澜靠着崇祯根本不可能,只有把旧房子推倒,重建新楼,才能再造大明。

正是因为有这个念头,张锡钧才一直对朱慎锥惟命是从,甘愿为朱慎锥在京师拉拢人手,充当耳目。而现在,朱慎锥居然问到了京营,甚至还提到了京师防御,聪明如张锡钧这样的人怎么会猜不出朱慎锥的打算呢?

张锡钧说,如今京营早就不堪重用,虽三大营的编制依旧还在,可已是一个空架子。京营上下吃空饷的情况严重,人员不足,训练更是松弛,其战斗力别说边军了,就连地方的卫所军也是不如。

现在京营提督是恭顺侯吴惟英,吴惟英这人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平日里“极文酒燕游之乐”,作为勋贵世家却根本不懂带兵打仗,虽总督京营却根本不去营中,每日和驸马巩永固等人厮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