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六百一十九章 吴孟明的目的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六百一十九章 吴孟明的目的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附和杜勋几句,吴孟明道:“出京之时只以为是恒通一事,谁想山西的水居然如此之深,现在不仅是恒通,还牵扯出了介休范家,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范家在山西这些多年所作所为京师那边却没得到半点消息,这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呀。”

杜勋微一皱眉:“以吴大人所见,周安民早就知道介休范家的事?”

吴孟明正色道:“公公久在大内,对于地方有所不知也是自然的。他周安民在山西执掌锦衣卫千户所多年,整个山西都在他的监控之下。介休范家在山西可不是小门小户,又同地方官府勾结颇深,周安民要说半点不知,公公可信?”

杜勋微微颔首,吴孟明说的有理,作为山西锦衣卫一把手的周安民本就有监察之职,而且锦衣卫不仅监察官员,千户所还有监察地方的职权,介休范家是晋商中的大商家,可这些年来却从未听闻山西锦衣卫有关于此事的上报,由此可见周安民一个失职是逃不了的。

而且杜勋还想到了其他问题,就是为什么周安民会在这种时候突然就拿出关于介休范家的证据来,先不说证据的真实性与否,仅仅从时间来判断也太过巧合了。

有关恒通的事刚传出,恒通的大掌柜亢有福就不知所踪了,而当他们前脚来到太原,后脚周安民就拿出了指向介休范家的证据,这么多巧合实在有些蹊跷。

杜勋能做到十二监总管太监的地位,自然不是能被好糊弄的,再联想到出京时对恒通的了解,杜勋甚至想到了一个可能,那就是周安民故意拿介休范家的事来转移目标,意图为恒通脱罪。

周安民为什么会这么做?杜勋觉得周安民极有可能和恒通包括亢有福有所牵连,要知道在天启年间,魏忠贤在天启的许可下在山西同蒙古开设互市贸易,当年周安民就是互贸的主导人,而那时候恒通作为具体实施方配合朝廷包括锦衣卫进行互贸,两者之间没有来往根本就不可能。

从恒通的发家史来看,恰恰也是那个时间段恒通快速发展起来,最终成为山西包括整个大明的豪商之一,周安民既然和恒通有这么一层关系,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借用介休范家的事来替恒通说话,甚至脱罪是有极大可能的。

想到这,杜勋看了一眼吴孟明,悠悠问道:“除去这些,周安民就没和吴大人说些其他?”

吴孟明伸手入怀掏出周安民给他的银票递了过去:“公公请看,这些是周安民刚才给下官的,说是从恒通那边查抄的赃物,让下官交于公公处置。”

接过银票,杜勋翻看了一下顿时摇头笑了起来,这些银票数额可是不小呀,足足有几千两之巨,由此可见更能证明周安民和恒通有所瓜葛,要不然也不会拿出这么大一笔银子。

而且周安民说这些是赃物,交由他来处置,这种话的意思也很明确,说白了就是行贿。

如此简单的手段杜勋假如还看不明白,也在宫中就白混这么多年了,此外还有一点让杜勋更简单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周安民拿出的只是银票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纹银,这就说明了另一点,是借这个办法来告诉杜勋包括吴孟明一件事,就是银票虽好,但却建立在恒通无事的情况下,一旦恒通倒了,这些银票就成了一张废纸,到时候用来擦屁股都嫌硬呢。

把银票放在一旁,杜勋问吴孟明:“吴大人久在锦衣卫,查案一事的能耐自然是咱家不能比的,依吴大人来看,此案如何查更妥当些?”

“出京之时陛下有过交代,此来山西当以公公为首……。”

不等他说完,杜勋摆手道:“吴大人不必过谦,你我奉皇命来此,咱家自要仰仗吴大人才是,何谈这些呢?”

“既然如此,下官就直说了?”吴孟明拱手道,见杜勋点头,他开口说道:“下官以为此案牵扯恐是不小,恒通一事虽是空穴来风,但未必无因,以下官的判断来看,虽有夸大嫌疑,但恐怕确有此事。”

杜勋眯起双眼,看着吴孟明,吴孟明解释道:“下官以为不管是恒通还是介休范家,都是一丘之貉,这屁股下全不干净,说他们私下勾结官员,暗中走私,甚至蓄养私兵,下官觉得均是事实。”

“只不过恒通的背后是蒙古人,介休范家的背后是辽东建奴罢了。而且这两家在山西根深蒂固,关系更是盘根错节,除去地方官员外,宗室这边也逃脱不了嫌疑,甚至九边那边恐怕也……。”

说到这,吴孟明停顿了下,杜勋没有开口,而是继续望着他等他往下说。

吴孟明道:“此案牵扯重大,如要实查其后果恐怕非同小可,依下官的看法,既然周安民此时抛出介休范家,倒不如顺水推舟,让周安民去查更为妥当……。”

吴孟明的意思很明白,他认为不管是恒通或者介休范家都是有问题的,既然如此这两家都要查。考虑到周安民的情况,倒不如改动一下之前的安排,让周安民先查介休范家,从介休范家入手打开局面。

毕竟介休范家和建奴勾结的证据是实实在在,而且吴孟明很清楚晋商的情况,晋商自大明开国以来存在两百多年,和地方关系根深蒂固,在官场甚至官军中有勾结是件很正常的事,要不然也不会做出这等事来。

山西是周安民的地盘,吴孟明认为周安民和恒通有所瓜葛,假如让周安民先查恒通恐怕阻力不小,倒不如从介休范家入手,拿下这个目标更为稳妥。

作为锦衣卫的高层,吴孟明很明白崇祯皇帝需要什么,更清楚崇祯皇帝让他们来山西的目的。介休范家不仅和建奴有走私贸易,更和当年的袁崇焕有勾结,这件事一旦让崇祯皇帝知道了,以崇祯皇帝的性格必然是要严查的。

既然如此,倒不如先查介休范家,反正这件事是他周安民捅出来的,只要证据确凿拿下介休范家,不仅能给皇帝一个交代,更有莫大的好处。

毕竟介休范家是晋商中的豪商,朝廷眼到处缺银子,拿下范家后所收获的利益足以让皇帝高兴了。而且打掉范家,再继续深挖,就能顺势整顿山西官场,包括敲打山西宗室,这也可以为接下来对恒通下手做好准备。

等到那时候,周安民自以为得计,却没想正中吴孟明的下怀。因为范家一事得罪了大批人的周安民已是被架在火上不得不为了,只要吴孟明和杜勋推动一下,他只有继续查恒通的一个选择,等到那时候恒通同样也跑不了,抄没了恒通,把整个恒通的产业交给崇祯皇帝,不仅能解决崇祯皇帝为粮饷困扰的问题,对于吴孟明和杜勋本人而言,也能大有收获。

一切水落石出后,周安民这颗棋子也就到了无用的程度,自然就可直接放弃。到时候朝廷找个理由处置了周安民,给各方面一个交代,不就皆大欢喜?不仅崇祯皇帝交代的事办的妥妥当当,还处置了一些隐患,可谓一举多得啊!

面对吴孟明的建议,杜勋三思之下觉得这个法子不错,借力打力又把自己置身旋涡之外,到时候黑锅直接让周安民去背,等尘埃落定之后再处置了周安民,一切就稳妥了。

这个办法很是不错,而且很具有操作性,亏得这么短的时间吴孟明就想出这个办法来,这个家伙还是有点本事的。

不过对吴孟明如此恩将仇报,拿周安民当棋子的做法杜勋心中却是觉得不耻所为,可这些又和他有什么关系呢?他和周安民又没交情,双方本就是外人,何况实施计划的又是吴孟明,就算天下人要骂也骂不到自己头上,他在一旁当个看客不好么?

“既然吴大人如此想,就依照吴大人的主意去做就是,皇爷那边由咱家回报一声,吴大人不必担心。”

“谢公公,陛下那边就麻烦公公代劳了。”吴孟明拱手说道。

杜勋摆手道:“你我都是奉皇命而来,自当为皇爷办事,此事你好生办,仔细办,办好了,咱家会在皇爷面前为你多多美言几句。”

“公公如此,下官实在是感激不尽,以后还需多多仰仗公公提携……。”

“好说……好说……。”

昏暗的烛光下,两人就着此事继续商议,讨论如何一步步引周安民入瓮的计划。商议完毕后,这两人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在他们看来无论是介休范家还是恒通都已是自己盘中的菜了,只要拿下这两家,再处置几个官员,最后再把周安民给丢出去,这一趟差事就算彻底圆满。

到时候不仅能给崇祯皇帝交代,更能从山西大有收获,要知道晋商可是富甲天下,无论是介休范家或者恒通可都拥有巨大的财富,等把这两家的财富搞到手,不仅能解决崇祯皇帝为了银子苦恼的问题,还能让自己捞到好处,这简直就是双赢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