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六百一十一章 密信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六百一十一章 密信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京师,某处。

张锡钧在京师已呆了好些年了,自从天启年间来到京师后,张锡钧除了魏忠贤一党被铲除时暂时离京避祸外,一直都在京师生活。

随着这么些年过去,张锡钧无论是口音还是举止都和京师人没什么区别,而且他在京师的地位很是超然,表面上张锡钧仅仅只是一个闲散平民,除了拥有几家商铺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富贵人家,可实际上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张锡钧在有些人眼里却是一个能量极大的人。

他不仅有钱,在官场上还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甚至连内阁的几个阁老,司礼监的大太监,锦衣卫的高官,都有着交情,但凡有什么事难以解决,只要求到张锡钧那边,张锡钧肯点头帮忙,那么必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甚至有人私下说,张锡钧和当年的汪文言有些类似,出身布衣却对东林党包括朝政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当年魏忠贤为了对付东林党,首先就从汪文言处下手,因为魏忠贤很清楚汪文言的能量,只要解决了汪文言,让他吐口,那么东林党就对阉党再无秘密,也能导致东林党内部的联络因为汪文言的下狱而造成混乱。

这种说法其实魏忠贤时期就有人如此取笑张锡钧了,不过张锡钧和汪文言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张锡钧没有汪文言那么招摇,更不会像汪文言那么高调。而且在政治上,张锡钧不像汪文言旗帜鲜明地支持东林党,更把自己当成东林党的一员。张锡钧行事向来低调,交友更不论派别,不管对方是何派何党,只要入了张锡钧的眼,就能成为朋友。

而且对朋友,张锡钧更是没得说,只要能帮从不推脱,事后更不到处宣扬,也不主动接受任何人的礼物和回馈。一来二去,张锡钧的品德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再加上他的朋友越多,关系网越广,也让更多人希望能够结交张锡钧,其名声也渐渐传了出去。

这日,张锡钧和平日一样清晨起床,洗漱后在府中用了早饭,吃完散步去了他名下的几家铺子转了转,翻看下账本什么的,和掌柜交谈几句,接着就去了附近的茶楼饮茶或者访友。

这些年张锡钧的生活很是规律,几乎每日都是如此。除非临时有人来拜访,张锡钧才会提前回府。

但今天和平日略有不同,中午时分本应该还在外面的张锡钧突然就匆匆回来了,一进院后他就交代管家紧闭大门,但凡有人来拜访一律谢绝,就说自己是今日身子不适即可。

交代完后,张锡钧径直就进了自己的书房,到了书房里,张锡钧从靠墙的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然后翻阅着这本书研墨提笔写了一封密信,等写完密信,张锡钧仔细又核对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把信塞进信封里封好,然后加盖火漆。

弄完这些,张锡钧把刚才的草稿全部烧掉,等烧成灰烬后拿木棍拨看了一下,确定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这才松了口气。

做完这些,张锡钧起身拿起密信直接出了书房,到了回廊外看看左右,抬手击掌三下。

掌声刚落,也不知之前藏身在何处的一人猛然冒了出来。

“先生,有何吩咐?”

“此信速送往山西,片刻都不能耽误,十万火急!”

“明白!”那人双手接过信,小心放入怀中,接着一个转身就不见人影了。

张锡钧抬头看了眼天空,还未到傍晚呢,这天就已经灰蒙蒙了,天上的乌云不知什么时候聚成了一团,压的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风雨欲来啊!”张锡钧轻叹了一声,眉头紧皱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几日后,山西平阳府。

亢有福作为恒通商行的大掌柜正在恒通的总行坐镇,随着恒通的发展迅猛,现在恒通商行的规模在整个山西甚至整个大明都是数得上的,尤其是恒通的钱庄已遍布山西各地,就连京师和其他省份也有分行陆续成立,如果不是因为高迎祥等流寇在各省流窜,闹得厉害的话,以恒通原本的计划早就把触角伸到大明四面八方了。

就算是如此,现在恒通的钱庄依旧遍地开花。上个月南京那边传来消息,恒通在南直隶的发展情况极好,南京的钱庄一开业就获利甚多,再加上苏杭等地的钱庄,其势头比北地更为迅猛。

不过常言说的好,出头的椽子先烂,还有一句话就是树大招风。

南直隶,或者说整个江南原本就是大明商业最发达的区域,南边的商人从实力来说丝毫不亚于晋商,再加上江南商人背后往往还有当地士绅和大族支持,情况远比北地更为复杂。

恒通要在南方打开局面,不和当地合作是不可能的,为了保险起见,恒通在南方的发展中找了些有背景的商人进行合作,这才能顺利推行发展。可就算这样,盯上这块肥肉的人依旧不少,还有不少人仗着自家的权势和背景意图进来分一杯羹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牵扯了亢有福不少精力,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亢有福在自己无法抽身的情况下只能派下面得力的掌柜跑一趟南直隶,以了解具体情况,再想办法处置,实在不行的话只能上报东家也就是朱慎锥来决定了。

朱慎锥上月去了蒙古,在经历了和八旗以及察哈尔、科尔沁各部一战后,腾格尔部在草原的声望得到了巨大提升。

要知道自林丹汗起,蒙古人和后金的战争基本都是胜少败多,林丹汗最强盛的时候也要避努尔哈赤的锋芒。等到皇太极继位后,林丹汗更是被八旗兵打得落花流水,最终堂堂蒙古大汗居然被八旗兵联合察哈尔各部直接驱出了察哈尔本部,导致林丹汗最后流亡青海死在了那边。

哪怕蒙古各部对林丹汗颇有非议,尤其是那些和林丹汗关系不好,甚至被林丹汗反复打压的蒙古部落,在看见林丹汗遭遇如此下场,更客死他乡的结局后,心中依旧不是滋味。

毕竟林丹汗生前是蒙古大汗,是所有蒙古人的共主,这点就算是他的对手也是承认的。而林丹汗的遭遇也成了所有蒙古人心中的痛,却因为八旗的强大只能屈服于皇太极。

但现在腾格尔部的一战打出了蒙古人的威风,更击败了天下无敌的八旗精锐,这使得所有蒙古人为之兴奋,哪怕就是科尔沁和察哈尔各部中也有不少人因为如此战绩而感觉到骄傲,在蒙古人看来,蒙古人才是草原上的王者,才是蒙古真正的主人!

现在的腾格尔部已成为了蒙古人心目中的英雄,更是名副其实的土默特之主。战后,东边的建奴算是彻底消停了,短时间内不再有西进的意图,而朱慎锥也利用此战的胜利从战败的各部落索要了质子,再利用各部落原本的矛盾进行分化利用,为土默特的东边打造了一个屏障。

眼下草原的战火平息,腾格尔部并没有像其他蒙古部落所想的那样借这个机会大肆扩张,反而静心以归化城为基础发展起来。这个举动让蒙古各部有些看不明白,但这对于他们来说并非是坏事,草原的和平给各部落有了喘息机会,经历了这些年不断战争和天灾,各部落都损失不小,能够休养生息,是件好事。

对于土默特的发展,朱慎锥是有着计划的。草原的扩张对他来说并不是主要的,他毕竟不是蒙古人,更不是当年的林丹汗,可没有林丹汗那样再一次统一草原,恢复黄金家族荣光的想法。

土默特的势力是朱慎锥的基础,一旦无休止的扩张非但没有好处,还会分散自己的力量,更会挑起不必要的战场从而在战场中消耗。此外,朱慎锥自己也不想见到一个庞大,统一的蒙古出现,哪怕腾格尔部是属于他的儿子的部落,他也不想未来腾格尔部统一草原,他真正的目标在南方,在中原,在大明,这才是他的根本。

归化城以东是大片可耕作的土地,也是整个草原难得的农牧区域。这个优势必须利用起来,早在拿下归化城后朱慎锥就在着手办这件事了,经过一年的准备和恢复,眼下已有了初步成效。

从现在情况来看,只要继续下去,用不了几年时间土默特就有了自己稳定的粮食产地,这些粮食不仅能供应整个土默特所需,更能给朱慎锥带来极大的收益,有了足够的粮食,许多事就可以做,朱慎锥对此寄予厚望。

亢有福刚看完一本账册,提笔在一旁的白纸上记录了几个数字。放下账册,活动了下略有发酸的手腕,正当亢有福打算去取下一本账册的时候,突然外面有人敲门,说是有人求见。

原本亢有福还以为是下面的掌柜求见,他毫不在意地问了一声,可当得知的答案却不是掌柜,而是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时,亢有福先是一愣,紧接着脸色一变,马上想起了什么。

他起身亲自打开门,追问来人在哪里,速速带来。片刻,对方进了屋,这个人亢有福不认识,看起来普普通通和常人没什么区别,但亢有福却知道这人的身份可不简单。

“你可是亢掌柜?”

“在下正是亢有福,请问贵客可有印信?”亢有福不亢不卑反问道。

对方点点头,伸手从怀里取出一件指头大小的玩意,这玩意有些类似虎符,但看起来更像是半片玉制的雕像。

亢有福接过细看,然后从从脖子上拽下一个类似的玉片,然后两者相合,两者严丝合缝不偏不倚。正面是一个闭目观音,反面却是一个开口大笑的弥陀,这玩意还是张锡钧捣鼓出来的,一共就三枚,一枚在张锡钧的手上,一枚在朱慎锥那边,还有一枚就在亢有福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