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五百八十三章 解惑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五百八十三章 解惑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计划中断,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这场大战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一支强大的浙军的突然出现让皇太极感到不安。

浙军的厉害皇太极很清楚,既然大明派这样一支浙军去土默特参战,就表示大明手中恐怕还远不止这么一支军队,说不定还有更厉害的杀手锏。

想到这,皇太极深深皱起了眉头,他朝着豪格摆了摆手。

豪格迟疑了下,似乎想说什么,却见皇太极沉思的表情没开口,行礼后退了下去。

豪格走后,皇太极一个人独自沉思,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抬头一看这天色都渐暗了下来。

他起身走了几步,喊来人吩咐了几句,过了片刻,范文程匆匆赶道。

“大汗……。”

见到皇太极,范文程连忙下跪行礼,可还没等他跪倒,皇太极就抬手止住了他的动作,一把把他拽起,并拉着他的手笑呵呵地招呼他坐下说话。

等上了茶,让人退下后,皇太极这才开口问道:“今日之事,范先生已知晓了吧?”

“回大汗,臣已知晓。”范文程拱手回道。

“如此,你说说……。”皇太极继续道。

范文程是皇太极的心腹谋士,自然明白皇太极现在心中想的是什么,他在来之前就已经猜到了皇太极找他何事,并心中琢磨过了此事。

“大汗,臣以为眼下要搞清楚几个关键。”范文程开口如此道,见皇太极凝神细听,继续道:“其一,大明和土默特也就是腾格尔部究竟是什么情况,大明是否真的支持腾格尔部针对大汗,又付出了多少代价。以臣所知,眼下大明内忧外患困难重重,对外暂且不说,内部西北叛乱四起,朝中党争不断,皇帝刚愎自用,财政拮据。”

“如此情况,大明就连维持辽东军费也入不敷出,如何能给腾格尔部大量支援?再者,自崇祯皇帝继位后,山西同土默特的边贸就已停了,臣也未听说大明近来有重开边贸一事,而这时候大明突然大力支援腾格尔部同大汗开战,实在有些蹊跷……。”

“蹊跷?”

“对!就是蹊跷!”范文程正色道:“如大明有这样能力,为何不直接增援辽东,反而去拉拢腾格尔部?难道说大明皇帝有先见之明?提前知晓大汗要派兵进攻土默特不成?”

皇太极默默点头,范文程的这番话却是他之前没想到的,仔细琢磨的确如此,他让多尔衮兄弟出征土默特之前并没大张旗鼓,从出征到正式开战仅仅也只是间隔了一个月而已,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明那边又能做出什么反应?

大明的情况他皇太极再清楚不过了,虽然崇祯皇帝意图励精图治,可大明朝廷的那些文官集团为了党争向来就是争斗不休,而且大明文贵武贱,哪怕就是再紧急的军情讨论没一定时间也是绝对不可能马上完成的。

更何况这还不是大明自己的事,是蒙古人的事,以大明的那些官员历来的德行,自己的军队问题都没搞明白,何谈去帮蒙古人?

“继续说!”皇太极提起精神对范文程道。

范文程继续说道:“刚才所说的是第一個蹊跷,第二个蹊跷就是这次出现的浙军。大汗,自浑河一战后,大明的浙军早就全军覆没,战后当时的天启皇帝就有意重建浙军,可最终却未能成功。”

“一来是浙军组建不易,训练成军极难。二来浙军向来以义乌兵为核心,大明三番几次有愧浙军,义乌上下对大明朝廷早就失望,浑河一战后当地几乎家家带孝,更对朝廷有相当不满,直接拒绝了皇帝要求,不再派子弟入军,这也是天启皇帝始终未能重建浙军的缘故。”

“大汗,天启皇帝都做不到的事,您觉得现在的崇祯皇帝就能做到?而且根据臣所知,浙军从组建到训练再到能够实际参战形成战力,至少要几年的时间,如大明早就有这么一支军队,远的不说,就说之前大汗带兵围攻大明京师的那次吧,如此凶险之下,大明为何不出动这支浙军?”

说到这,见皇太极正要开口说什么,范文程笑了笑道:“臣知道大汗想说三贝勒在大明京师城下遭遇过浙军,可大汗仔细想想当初三贝勒所遭遇的浙军规模。三贝勒所遇到的浙军仅几百人而已,而且如非我大军攻破明军大营,恐怕这些浙军根本就不会发现。”

皇太极仔细琢磨,微微皱起眉头,这点倒是他没想到的。按照范文程的话来看,如果大明真有这么一支战斗力强大的浙军,那么绝对不会放着不用,更何况当初京师危在旦夕,崇祯皇帝已号令天下勤王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是崇祯皇帝必然会动用这么一支精锐部队,并且单独领兵由其他军队配合作战,从而守护京师。

而且那一次他的大军冲击的是满桂的大营,直到冲破大营,深入的时候这小股浙军才以防守姿态出来,这就有些奇怪了。

“莫非当初这支军队还未完全成军?”皇太极猜测道。

范文程摇头道:“臣以为不是这样的,既然这几百浙军就能挡住三贝勒的进攻,足以见其战斗力不弱,哪怕没有彻底成军也已堪一用。可偏偏从战况来看,这支浙军根本就不想出头,反而躲藏在宣大军内,实到危机关头这才同我部交战。”

“臣觉得,这支军队来历恐怕不是那么简单,或许连崇祯皇帝自己都不知道这支浙军存在。而此次土默特一战,这支军队包括其腾格尔部的精良装备来历之蹊跷,臣暂时也想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臣可以保证绝非大明朝廷所为,而真正的缘故恐怕难以确定……。”

说到这,范文程给了皇太极一个高深莫测的眼神,皇太极心中微动,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范文程的分析让皇太极打开了思路,按范文程所说的这些话,这些情况的确很蹊跷,也不太可能是大明朝廷的作为。

可问题不是大明朝廷所为,那又究竟是什么情况呢?范文程也不好说,仅仅只有一个猜测,而这个猜测皇太极也想到了,虽然有些离谱,但细想下来却又几分可能。

按照他们的猜测,这支军队恐怕是宣大军内部自己独立成军的军队,毕竟浙军自戚继光成军以来,先是剿灭倭寇,后来就被调至北方守边。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宣大边境作为边军和蒙古人作战,所以名义上是浙军,但实际上却是从属于九边的边军。

也许是浑河一战后,大明朝廷虽然想重建浙军却为能成功。而宣大那边的将领通过留存于边军中的浙军老兵为底子,按照浙军的方式自己编练了一支军队,而这支军队就是这一次多尔衮遭遇的“浙军”。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大明军将中养家丁的风气众所周知,以家丁的名义弄出这支军队来很有可能。不过家丁的人数一般不会多,就算是总兵有几百乃至上千家丁就很不错了,但多尔衮遭遇的却是足足五千人规模的浙军,这其中的差额实在太大了。

假如以莽古尔泰遇到的那支军队来看,倒更像是以浙军方式训练的家丁。那么这两支军队究竟是同一支军队么?又有那个将领有这样的财力和本事弄出这么一支规模的浙军来?皇太极一时间又有些疑惑了。

“大汗,臣以为此事不能轻视,不管如何,必须搞清楚究竟是谁在支持腾格尔部,这支浙军又是谁的军队,如果搞不清楚这些,以后恐怕还有大麻烦。”

“范先生说的有理,那么依范先生所见,眼下应该如何?”皇太极不耻下问道。

范文程胸有成竹道:“以当初大明京师一战,再加这一次土默特一战,臣猜测这支军队恐怕就在宣大两府,至于究竟何处还得仔细查探。另外,这支军队大明皇帝包括朝廷众臣估计都不会清楚,更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如此就能做些文章了……。”

范文程给皇太极出主意,可以借此对外宣传这支军队的存在,并且把消息直接透露给大明那边。这些年范文程在大明那边可是招徕了不少人,随着辽东建奴势力的强大,包括大明朝廷中也有他的耳目,把消息通过这些人传播出去,甚至夸大其词在大明宣扬,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到崇祯皇帝的耳中。

等到崇祯皇帝得知这个情况,那么以崇祯皇帝的多疑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甚至还会勃然大怒,以查明真相,搞清楚究竟是谁背着皇帝和蒙古人眉来眼去,甚至花如此大的代价支援和扶持蒙古人。

此外,这支军队的存在也会马上暴露出来,作为大明天子,崇祯皇帝是绝对不允许有一支连朝廷都不知道,甚至控制不了的强大武力单独存在的,哪怕这支军队大败了多尔衮兄弟的大军,给八旗带来重创,可它的存在却已经威胁到了帝国和皇位的稳固。

何况还有人私下瞒着朝廷和蒙古人眉来眼去,不仅派兵支持甚至还有大量的军备支持,这是统治者绝对无法容忍的。

等到这个时候,崇祯皇帝肯定会严查,帮着皇太极把这件事搞清楚。所以他们没必要自己去查,只需把皮球踢到大明那边去就行,只要在关键时刻让收买的人把这个事挑出来,再在崇祯皇帝面前上点眼药,就会得到圆满结果。

听完范文程的话,皇太极顿时哈哈大笑,心中极为高兴。

“范先生啊范先生,有你范先生在,本汗犹如同当年刘备得了诸葛孔明一般,如此再也无忧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