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五百八十章 败归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五百八十章 败归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除去阿济,其他各部的首领和将领也会逐一放归,这些人养着也是浪费粮食,杀掉更没什么意义,放回去反而作用更大。

当然放归也是有条件的,除了付出一定代价赎回外,朱慎锥还需要这些部落的首领和将领派质子给腾格尔部。

这种做法很是传统,对蒙古人来说已是非常仁慈了。要知道蒙古部落的战争往往伴随着血腥,战败者能回归的可能性不大,通常不是被直接处死,就是彻底失去人生自由沦为奴隶。

而现在朱慎锥已算是网开一面,只需要付出金银再加送来质子就能放归他们,并且还同意把俘虏的蒙古骑兵部分也一同放归,这样的举动已让这些人感激莫名了。

作为部落的首领和将领,这些人都是蒙古贵人,能够回到部落继续享受富贵,哪怕付出代价也是值得的。更何况朱慎锥的要求很合情合理,金银这些东西他们根本缺,至于质子就更不用说了。

蒙古贵族们为了权利、地位和财富,父子、兄弟之间你杀我我杀你的情况历来有之,而且这些蒙古贵人身边女人不可能只有一个,少的两三个,多的七八个,比如喀喇沁台吉固噜斯奇布这家伙光是福晋就有六个,子女加起来十来個,拿一个儿子当质子交换自己,他举双手赞同。

就这样,在这些人的恳求下,朱慎锥同意由他们指派信得过的亲信先一部返回自己的部落,带去其书信,然后再送来金银和质子,只要这些东西到了朱慎锥的手中,朱慎锥就会遵守承诺,放他们回去。

在放他们回去的同时,俘虏的各部蒙古骑兵也会放回去一部分,当然这部分是朱慎锥挑选过的。趁着赎回他们的间隙,朱慎锥会派人按照招揽俘虏的各部蒙古骑兵,从中挑选出一些愿意主动投靠腾格尔部的蒙古人,以这种方式作为以后埋在各部的钉子。

当然,这种做法的结果怎么样,又能起到什么效果,这个朱慎锥无法保证。而且朱慎锥也没有严格封锁收拢人心的举动,因为这种举动不是针对一个两个人,而是大部分的俘虏,根本就瞒不住。

他之所以这么做的意图是要给对方一个错觉,用这种手段让各部落的贵人对其部下产生隔阂,从而种下一颗不信任的种子。这些种子也许现在起不到什么效果,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会发挥出作用来,而且时间越久,产生的效果也就越好。

几日后,朱慎锥返回土默特,浩浩荡荡朝着归化城而去。这一次大战使得腾格尔部在土默特的威望再次大增,整个土默特部再也没人敢不认可腾格尔作为土默特之主的统治地位。

而当消息传到青海时,已经分成两部的原林丹汗本部都听说了此事,苏泰听闻后暗暗心惊,她没想到腾格尔部会强大到如此地步,居然击溃了女真人和科尔沁、察哈尔各部的联军,更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

当年林丹汗强盛的时候,依旧被皇太极联合蒙古各部无奈放弃了察哈尔本部,只能选择西走。可现在腾格尔却做到了连林丹汗都没做到的成就,实在是令人惊愕不已。

在惊愕的同时,苏泰也松了口气,她想到了当初主动退让,让自己儿子不再竞争大汗之位,并且把传国玉玺送给朱慎锥的举动。

亏得自己这么做了,如果当初没有这么干,腾格尔部被自己的死对头娜木钟拉拢过去,不仅保不住自己性命,就连自己的儿子也会被娜木钟辣手铲除,更不用说什么大汗之位了。

看来自己的选择是再明智不过的了,现在虽然自己的儿子额尔孔果洛额哲没能成为蒙古大汗,可这个大汗的宝座同样也没落到娜木钟的儿子头上。

蒙古大汗的宝座虽引诱人,可要坐上去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相应的实力和手段,就算勉强坐了这个位置同样会被人拉下来,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如今这样也好,额尔孔果洛额哲得到了林丹汗死后的一半遗产,并获得了青海北部的草原,成为了部落之主,从这点来说反而比当上蒙古大汗更令人安心些。

至于娜木钟那边,苏泰自然是清楚这个女人肯定是不甘心的,可不甘心又如何呢?现在结局已经注定了,而且腾格尔部又打败了女真人和其他蒙古各部的联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以后只要牢牢抱住腾格尔部的大腿,她母子就能安然无恙。

这场战争带的影响深远,更改变了自林丹汗死后草原的格局,腾格尔部在土默特的崛起令人震惊,隐隐已成了一方霸主。

与此同时,在盛京(沈阳),多尔衮和多铎兄弟跪在地上,在他们面前端坐着的正是后金的大汗皇太极,而左右两边都是后金高层的重要人物,比如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塔拜、阿拜、汤古代、阿巴泰、济尔哈朗和多尔衮的胞兄阿济格等。

此外,后金中的大将如察哈喇、鳌拜、索尼、图尔格、岳托等人也在,因为今天情况特殊,皇太极并没让汉臣参与,在场的全是后金中的自己人。

不过其中少了一个人,就是当初四大贝勒中的二贝勒阿敏。阿敏的地位不低,努尔哈赤时期就已是贝勒了,四大贝勒中地位仅次于大贝勒代善。不过努尔哈赤死后,阿敏并没有争夺大汗之位的可能,因为他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不是儿子,所以第一个就退出了汗位争夺。

等到皇太极登上大汗之位后,阿敏依旧在后金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阿敏的战功卓著,手上的实力也很强,更是镶蓝旗的旗主。

虽然他从政治上对皇太极其实造不成什么多大影响,可问题在于阿敏掌控镶蓝旗,是八旗的旗主之一,再加上阿敏虽是努尔哈赤的侄儿,可他的父亲和兄弟都是被努尔哈赤所杀,而且努尔哈赤当年差一点把他也一起杀了,要不是代善等人的求情,阿敏早就完蛋了。

阿敏这个人能打仗,战功很多可情商不高,而且因为杀父之仇一直对努尔哈赤怀恨在心,在皇太极登上大汗之位后,阿敏又仰仗着自己的功劳经常摆架子,不给皇太极面子,时间久了就惹怒了皇太极。

正好这时候皇太极打算收拢八旗,重新调整八旗实力,以彻底掌控八旗作为大汗手上的力量压制住各方面。而阿敏恰恰又执掌镶蓝旗,手中实力不小,皇太极就准备向他下手。

这时候正好阿敏对皇太极继承大汗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表示不满,甚至私下常有非议,就连当年帮过他的代善好言相劝,却给阿敏劈头盖脸骂了几句,气得代善郁气难消。

之后不久,在征战蒙古和朝鲜的几场战役中,阿敏的行迹有些诡异,非但没有执行皇太极的命令,还在战场上擅自做主,造成了友军损失。

几件事下来,皇太极再也忍不住阿敏了,在又一次开战后,阿敏不顾皇太极特意叮嘱不得屠杀百姓,要善待汉人,为后金招揽人才的命令反其道而行之,举起屠刀大开杀戒,甚至肆无忌惮屠城时,皇太极勃然大怒,直接让人抓了阿敏,以大罪十六条把阿敏下狱,同时夺去了他镶蓝旗旗主之位。

就这样,威风一时的二贝勒阿敏退出了政治舞台,从而被皇太极软禁起来。虽然没杀他,可这种处置的结果却比杀了阿敏更让他难受。眼下阿敏在软禁所在坐井观天,简直就是度日如年,每日酗酒不断,身体状况急剧而下,瞧这样子恐怕已经活不了多久了。

“多尔衮!多铎!”目光冷冷盯着跪着的两个兄弟,皇太极放在一旁的手紧握着。

“奴……奴才在……。”多尔衮兄弟头也不敢抬,带着微微的颤音回道。

“此次你二人领兵作战,非但没有战果,还遭受如此大败,更令我八旗损兵折将,你们可知罪?”

“奴才知罪……。”多尔衮兄弟汗如雨下,丝毫不敢分辨。

乞儿海子一战,多尔衮兄弟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而逃,好不容易才逃回辽东,等逃离后清点兵马,两个更是面如土色,心中忧虑。

这一仗皇太极给多尔衮兄弟足足一万五千八旗精锐,其中光是白甲兵就有一千三百多人,这支部队无论战斗力还是规模在整个八旗都是数得上的。

而且多尔衮为了彻底打垮土默特部,还征调了科尔沁和察哈尔各部兵力,组成了一支大军,在他们看来土默特只是土鸡瓦狗,当年连林丹汗都没挡住八旗铁蹄,何况区区一个腾格尔部呢?

可最终的结果是他们无路如何都想不到的,乞儿海子一战被打成这样,自负武勇的多尔衮兄弟狼狈而逃,最终收拢的八旗连万人都不到,足足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伤员。

至于蒙古各部的联军就更不用说了,当战场崩溃后,就连多尔衮兄弟都自顾不暇,何谈那些蒙古人。跟随他们逃回去的蒙古残部仅只是八旗的半数,绝大部分全留在了战场或者不知所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