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五百六十九章 空饷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五百六十九章 空饷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崇祯皇帝提出的这个问题,吴襄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说他不知是不可能的,吴家是辽东将门之一,吴襄本人更久在辽东,李成梁时期,吴襄就在军中任职了。

关于辽东的情况,包括建奴是如何崛起的,又是如何一步步做大的,吴襄再清楚不过。同时作为明军将领,明军为何在辽东一败再败,始终解决不了建奴,吴襄心里也很明白。

但知道归知道,有些话却不能说。他吴襄总不能当着崇祯皇帝的面说朝廷的不是吧?尤其这还牵扯到万历皇帝和天启皇帝,甚至包括面前这位崇祯皇帝呢。

可崇祯皇帝这么问,吴襄又不能不答,只能挑了些不痛不痒的回答,但崇祯皇帝对吴襄的回答并不满意,继续追问吴襄这个问题,没有办法,吴襄只能拿出点干货来。

“回陛下,辽东之事其原因种种。臣身为武将,只知军中之事,对其余不甚了解,臣以为之所以一直未能剿灭建奴,关键还在于我大明军力不足缘故,建奴起兵以来战力强悍,野战可谓无敌,两军对垒,我军只能依托防线相抗,却无法主动出击,再加上这之前皮岛事后,建奴更无后顾之忧,导致我辽东压力大增,只能被动防守……。”

吴襄从军事角度上回答了崇祯皇帝的问话,而且还特意提到了毛文龙被杀后的皮岛问题。崇祯皇帝听着,心中很不是滋味,更对早就被凌迟的袁崇焕恨的不行。

在崇祯皇帝看来,正是自己当年错信了袁崇焕才会有后来的一系列变化,袁崇焕这人夸夸其谈,大胆欺君,还矫旨擅杀了大将毛文龙,导致辽东局势恶化至此,更让建奴直接绕过山海关攻进直隶,导致后来的己巳之变发生。

如果当初不用袁崇焕,而是用其他人,甚至把孙承宗重新启用,或许现在的辽东就不是这个情况了。可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崇祯皇帝也不可能当着吴襄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直到今日他虽清楚毛文龙死的冤枉,却一直没给毛文龙平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关键是面子问题,不过这也导致了后来皮岛接连两次兵变和孔有德在山东叛乱发生。

“当年孙承宗老大人任蓟辽督师时着手组建关宁铁骑,后袁崇焕也对朕说过关宁铁骑战力极强,丝毫不亚于辽东建奴的话,眼下辽东有关宁铁骑在,难道还不能同建奴野战?”

崇祯皇帝直接问出了这個问题,这话一出吴襄脸色有些尴尬,自从关宁铁骑一分为二后,这支最精锐的骑兵部队由祖大寿和吴襄两人各领一部。作为关宁铁骑的主将之一,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关宁铁骑虽然能打,可要说和建奴野战,吴襄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怎么?难不成关宁铁骑根本不堪重用?尔等故意欺瞒朕否?”见吴襄脸色变幻,崇祯皇帝冷冷追问。

这话一出,吴襄哪里还坐得住?连忙起身朝崇祯皇帝拜倒,口中回道:“回陛下,臣绝不敢欺瞒陛下,关宁铁骑战力不亚于建奴,这点臣可以身家性命保证,绝无半点虚言。”

崇祯皇帝目光停留在吴襄身上,似乎在判断吴襄所言真假,过了片刻他问吴襄既然说关宁铁骑的战斗力是真实的,那么为何明军在辽东只能防守而无法进攻甚至野战呢?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话说道这个份上,吴襄只能硬着头皮回道:“回陛下,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关宁铁骑人数太少,虽能战,却无法同建奴大战。”

“人少?”崇祯皇帝眉头紧皱,追问道:“朕可是记得关宁铁骑最盛时可号称十多万人呀,如今兵部在册也不少于五万,怎么?这么多人难不成还不够?”

吴襄嘴中苦涩,这话让他怎么回答?早知道这样刚才就不应该和皇帝说的这么仔细,随便找点其他理由不好么?现在皇帝追着这个事问自己,自己如果不给皇帝一个满意答复的话,说不定就大祸临头了。

见吴襄表情纠结,一副便秘的样子,崇祯皇帝哪里还不知道其中有隐情?当即重重一拍扶手,言语顿时严厉了许多,让吴襄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额头满是汗的吴襄也没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不是臣不说,是臣实在不敢说呀……。”

“说!朕让你说!着实说!大胆说!”

“臣……臣……。”吴襄无奈,只能开口:“关宁铁骑最盛时名册的确有十万人,如今兵部在册也不少于五万,可是这都是在册的数字,并非实数。关宁铁骑装备精良,士卒皆为精挑细选,都是悍战之士,平日训练、待遇等普通军士自然是不能比的,而且关宁铁骑都是骑兵,养马养军耗资不小,一个骑兵的耗费几乎顶得上二十普通士卒。”

“辽东战事自萨尔浒以来,朝廷对辽东的军费拨款始终不足,养兵着实不易,为训练这支军队,只能从牙缝里挤出银子来才行。臣不敢欺瞒陛下,臣有罪,但情况的确如此,关宁铁骑情况不同,在册名数并不是实数。”

“你说,关宁铁骑吃空饷?”崇祯皇帝当即一愣。

吴襄叩首不言,看着吴襄这副姿态,崇祯皇帝心中滋味百般,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虽然是皇帝,但对于军中情况也略知一二,知道大明军队中存在吃空饷的情况,但没想到关宁铁骑也会吃空饷。

不过刚才吴襄也做了解释,说明了关宁铁骑为什么吃空饷的原因,而且对于辽东军费的情况崇祯皇帝心里也明白。天启皇帝在的时候,辽东军费就高的吓死人,那时候天启皇帝靠着魏忠贤到处搜刮才勉强支持了下去。

等到自己继位后,没多久就解决了魏忠贤一党,虽然给自己赢得了“英主”的名声,可魏忠贤死后的恶果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问题。

这几年,崇祯皇帝想尽一切办法,先是裁撤了各地驿站,以节省支出,接着又开征辽饷以填补财政。可依旧没弄到多少银子,下面的税怎么都收不上来,朝廷到处缺银子,现在西北那边又在闹流寇,处处都要银子,他这个皇帝是心力交瘁,实在苦不堪言。

辽东那边的军饷一直不足,崇祯皇帝不是不想给,是实在拿不出来。想到这,崇祯皇帝也是无语,总不能用这个事来怪吴襄吧?辽东没有足够的军费,没办法养兵,靠吃空饷维持关宁铁骑已很不容易了。

“眼下关宁铁骑去掉空饷者共有多少?”崇祯皇帝想了想问。

吴襄迟疑地伸出三根手指,见这崇祯皇帝心中松了口气,还好,五万人的关宁铁骑,吃了两万人的空饷,还有三万兵力,这个数字也不算过分,在崇祯皇帝的承受之内。

可当崇祯皇帝问出“三万”的话时,吴襄心中不由得苦笑。关宁铁骑哪来三万人啊,如果能有三万关宁铁骑,以其战斗力他吴襄早就横扫辽东,为崇祯皇帝把皇太极给抓来了,哪里还会为了辽东局势烦恼呢。

“回陛下,关宁铁骑并无三万。”吴襄低头回到:“在册五万人,实数其实不到一万,其中大部分只是普通士卒,真正的关宁铁骑不过只有三千人而已……。”

“什么!”崇祯皇帝的眼珠子差一点瞪出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号称五万人的关宁铁骑实际数字不到一万,而且其中只有三千人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关宁铁骑,其余七千人都是凑数的?这简直难以想象。

真实的数字大大出乎预料,这让崇祯皇帝惊愕之余恼怒万分,他根本没想到会是这也的结果,气得鼻子都歪了。

对于关宁铁骑,崇祯皇帝一向很是依重,而且这些年一直听到的都是关宁铁骑如何能打,驻守辽东多亏有关宁铁骑在之类的话。原本他这一次把吴襄喊来,一方面是辽东局势有变,准备安抚一下吴襄,让他在辽东尽心为国,防止建奴再次南下,重演己巳之变故事。

另一方面,崇祯皇帝还有打算调部分关宁铁骑入关,去陕西配合曹文诏、洪承畴等人围剿流寇,以解决内部叛乱问题。

但现在吴襄给了他当头一棍,让崇祯皇帝眼冒金星,之前的如意算盘支离破碎,失望之极。

恼怒之下,崇祯皇帝甚至想喊人来,直接把吴襄抓起来打入诏狱。作为辽将,又是关宁铁骑的主将之一,关宁铁骑的真实情况如果不是他今天逼问,说不定还依旧蒙在鼓里呢。吴襄大胆如此,就算是夺职下狱乃至处死都不为过,可这个念头刚起,崇祯皇帝就强按了下来,他死死盯着吴襄,却始终没有下决心立即处置。

倒不是他怜悯吴襄,而是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处置了吴襄接下来怎么办。

自袁崇焕事发后,辽东武将第一的祖大寿就不可信了,可崇祯皇帝却没办法处置祖大寿,因为祖大寿在辽东根基太深,作为辽东将门的代表人物,一旦处置了祖大寿,说不定整个辽东就要出大问题。

而且皮岛诸将的叛乱也给崇祯皇帝提了个醒,对于武将的处置需谨慎,假如辽东也叛乱,那么局势就不可收拾,皇太极更无能能挡,一旦山海关落到建奴手中,整个直隶就再无屏障,任其驰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