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五百四十章 曹文诏平匪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五百四十章 曹文诏平匪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信息的混乱让范永斗也无法确定究竟是谁针对的范家,一时间他也判断不出造成这些后果的人是何来历。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掠杀范家的那伙人绝对不是普通人,从几个幸存者中得知,这些人不像是流寇,反而更像是官兵,所以范永斗觉得是山西乱军的可能性颇大。

可是有个问题他没搞明白,山西乱军哪来的这么大胆子跑到介休张原村来,还用这种方式骗了范三拨最后里应外合拿下了范家大院?虽然自勤王兵变之后,山西的乱军在各处闹事,但这样大规模又有针对性的军事行动却是头一回。而且他们从范家掠夺的财物可不是少数,装了满满好几十辆大车自从离开范家后就不知所踪了,这实在是蹊跷不过。

常言说的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可偏偏范永斗这些年亏心事可没少干,身为明人却暗地里和建奴勾结,要说吃里扒外甚至卖国丝毫不为过。

此外,范永斗掌控范家以来,范家在他的手中短短十几年能财富暴增,在晋商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之所以会是这样,除去和建奴勾结从中赚取财富外,那也同范永斗在商界中的各种下作手段也有关系。

垄断商路,低买高卖,打击对手,鲸吞产业……无所不用,范家私下里可没少干脏活,正是因为如此范家大院才会建成这样,又找了那么多护院守卫。范家的仇人可是不少,范斗永想来想去觉得这件事最大的可能或许是范家的某个仇人和那群山西乱军相互勾结,这才盯上了范家。

而且这个仇人对范家很是了解,要不然也不会如此轻易骗过范三拨,更下手这样毒辣。可仇人究竟是谁呢?范永斗不是没有目标,而是他的目标太多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些年得罪了那么多人,又不知道多少人因为范家家破人亡。

绞尽脑汁,范永斗也无法判断究竟谁最有可能,而这时候因为此事太大,锦衣卫也开始介入了调查。当锦衣卫赶到张原村,接手案子后,范永斗倒是起了几分希望,毕竟锦衣卫的能耐他是知道的,如果锦衣卫能查出真相来,对自己来说的确是件好事。

可惜范永斗并不清楚,掠夺范家的人中恰恰就有锦衣卫参与。现在周安民派人过来调查,这哪里能查到什么?不过样子还是要做的,而且这件事已经传开,消息都传到京师去了,崇祯皇帝得知山西出了这样的大案很是生气,已下旨让山西地方彻查,并且早日给范家一個交代。

不得不说范家这一次虽是元气大伤,却还没到一蹶不振的地步。范家祖宅的财物的确没了,可范家在张家口的产业还在,范永斗也活着,他手里剩下的银子和人脉依旧不容小觑。

何况范家出了这样的大事,同时也惊动了整个山西晋商各家。同作为晋商一员,其他晋商也债担心范家的事会不会落到自己的头上。尤其是晋商中实力最为雄厚根基也最稳固的张家和王家,当得知范家遭难的消息后未免也有兔死狐悲的念头。为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张王两家同时发力施压也是原因,朝廷那边的压力转移到了山西地方,无论如何都要给范家一个交代。

调查了近一个月,锦衣卫终于拿出了结果。

按照锦衣卫上报的情况来看,范家之事是之前兵变的部分山西乱军和在山西中西部的反贼王嘉胤等人所为,原因很简单,因为从各方面信息来看,攻破范家大院的那伙人不是普通乱贼,无论其战斗力和凶悍程度绝对不是流寇能做到的,而且和范家护院交战时明显有官兵作战的痕迹,在排除地方卫所兵和边军参与的可能后,唯一的结果就是这股人应该是之前勤王后兵变的乱军中一股。

此外,锦衣卫得到消息,王嘉胤的义军刚刚得到了补充,不知道从哪里花大价钱弄来了一批粮食,还拿出了不少金银从一些商人手中购买了其他物资。这些财物的来历很是蹊跷,而且从时间上来判断恰恰能和范家出事对得上。

更何况在调查那股人的下落时,锦衣卫还发现了那股人离开范家后的踪迹,从踪迹可以判断那股人在离开范家后虽然行踪隐蔽,而且还欲盖而彰绕道而行,可最终他们的方向恰恰就是往西,而西边不就是王嘉胤等人的义军所在么?

结合以上的信息最终判断,这件事就是山西乱军和反贼王嘉胤干的。当锦衣卫拿出这个结果后,朝廷很快就认可了锦衣卫的判断,实际上这时候锦衣卫并没有确凿证据,一切仅仅只是从各方面调查的结果所做的判断而已,可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廷对于证据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尤其是山西乱军和王嘉胤等反贼的情况越发严重,为了尽快给范家和其他晋商家族一个结果,这口锅扣在山西乱军和王嘉胤头上也是理所当然的。

就这样,崇祯皇帝直接下旨,让山西方面尽快剿灭王嘉胤和高迎祥等乱贼,同时调延绥东路副总兵曹文诏率部镇压。

曹文诏是山西大同人,早年在辽东从军,跟随过熊廷弼、孙承宗和袁崇焕,累功官至游击将军。

去年的时候皇太极带兵绕过山海关进入长城,直抵京畿,曹文诏的部队也是勤王军中一员,当时在袁崇焕和祖大寿的手下带领一路辽军保护京师。

后来袁崇焕下狱,祖大寿一怒之下带关宁军返回辽东,之后又因为袁崇焕的书信再一次回到了京畿勤王。那时候曹文诏作为部将并没太多作为,只是按上司的指挥行动。

不过在后来孙承宗起复,接手辽军后,对辽军做了重新安排,曹文诏开始独领一军,虽依旧归祖大寿指挥,可独立性要比之前多了不少。

满桂战死后,孙承宗见情况不妙,在通州直接调整战术,采取了攻其不备围魏救赵的办法,调动其他部队开始强攻皇太极的后路,同时下令山海关的明军向西出击,以逼迫皇太极回师。

孙承宗的战术很快奏效,皇太极生怕退路被切断放弃京师开始回师,接下来就是双方在遵化、蓟州、迁安一带激战,而那时曹文诏作为北上的明军一支参跟随马世龙与了此战,从而立下功劳。

战后,崇祯皇帝因为之前的事决定削弱祖大寿手上的兵权,以避免关宁军尾大不掉的情况发生。从而曹文诏就进入了崇祯皇帝的视线,崇祯皇帝把曹文诏和他的三千辽军从关宁军中调离,正好那时候陕西那边闹反贼呢,以王嘉胤为首的各路义军如雨后春笋一般一个个冒了出来,为解决陕西乱贼问题,崇祯皇帝任命曹文诏为延绥东路副总兵前去镇压,曹文诏就此脱离了辽军序列。

曹文诏抵达陕西是两个月前,他到达陕西后就开始着手剿匪,短短两月中成效不小。

曹文诏本就是一员猛将,素以凶狡骁悍著称,他手下的三千辽兵也都是精锐,虽然反贼人数远超明军,但这些反贼战斗力根本不强,和地方卫所兵还有一战能力,可面对曹文诏的部队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要知道辽军可是大明边军中精锐的精锐,这些年来一直在辽东和建奴作战。曹文诏就连建奴都敢碰一碰,在他眼里那些造反的泥腿子根本不在话下。

三下五除二,抵达陕西的曹文诏接连击败了好几股义军,由于曹文诏手段毒辣,每战根本就不需要俘虏,尤其是对那些造反的头领们更丝毫不留情,死在他手上的义军不计其数。

短短两月中,曹文诏的名声大振,更被各路义军谈曹色变,还有了一个“曹阎王”的称呼。

扫平延绥东路后,曹文诏正要带兵南下,一口气清扫陕西剩余的义军部队时,突然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崇祯皇帝让曹文诏入山西剿匪,解决山西的王嘉胤等人问题。

接到旨意,曹文诏率部东进,很快就进入了山西,在河曲大败王嘉胤所部,消息传到京师崇祯皇帝大喜,下旨升曹文诏为临洮总兵官,并让曹文诏彻底解决山西匪患。

就在曹文诏带兵和义军作战,节节胜利的时候,王海终于从蒙古来到了平阳。

这一次回来是朱慎锥去信喊他来的,让他回来的用意无非就是他和巧儿的婚事。

不过信中并没说这件事,只是让王海回大明一趟。接到书信后王海没有耽搁,把部落的事务安顿好后告别了塔娜和腾格尔,跟着这一次返回大明的商队一起回来了。

回到平阳,王海径直来到朱慎锥的府中。

看着熟悉的小院,王海心中感慨万千。他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年,可以说是他懂事后生活最为幸福也最安稳的那段日子。从小就是奴隶的王海经受过常人所没有的生活,直到遇见朱慎锥后,他才发现这个世界上居然会有这样幸福快乐的日子。

在平阳的这段日子是王海永生难忘的,而在这段日子里,朱慎锥更是待王海如子弟,悉心教导王海,才有他今日的成就。

在王海心中,朱慎锥不仅是自己的主人,更是自己的父亲,是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最好最亲的长辈。

推开院门,看着和记忆中一样的院子,还有那不怎么起眼的正屋和厢房,王海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可算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