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五百二十四章 合流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五百二十四章 合流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自成眺望着前方,往那边去一百多里就是米脂,这可是他的家乡啊。

自离家后,李自成已有好些年没回来了,没想到这一次还有回老家的机会。自从甘军哗变后,李自成杀了主将王国,然后带人攻下县城,掠夺一番后就带着文兴虎、李过、郝永忠、田见秀还有六百来个兄弟直接弃城而走,直奔陕西。

李自成的家乡在陕西米脂县,出事后他原本就是要回米脂避一下风头。不过他带的六百来人在半道上跑了大半,最终跟着他回到陕西的只有两百出头。

进入陕西地界后不久,李自成一行人往前走了没多久就遇上了一股义军,这股义军领头人是王之爵,王之爵同样也是陕西人,崇祯元年因为活不下去在宜川造反,拉起了一支队伍。

王之爵匪号左挂子,所以又称为王左挂,起兵后攻城掠地一时间声势不小,不过因为地方的明军围剿之下,王之爵先是从宜川跑到了绥德,不久又从绥德流窜到了靖边,前些日子靖边这边被明军痛击,王之爵战败后率部往延安方向转移,恰好半道上遇到正从西边来的李自成一伙人。

双方一见面,都极为防备。

李自成起初以为王之爵是拦截的官军,而王之爵同样也以为李自成是官军。两支队伍还差一点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不过很快就搞明白了对方身份,最后握手言和,也算是不打不成交了。

得知李自成和他的人都是甘肃边军,哗变杀了主将流窜至此地时,王之爵顿时起了招揽之心。

王之爵手下的人马不少,足足有三千多人,不过真能打的却没几个,大多都是王之爵造反后拉起的青壮或裹挟的老百姓。

而李自成这两百多人却不同,他们可都是精锐边军出身,战斗力可比这些青壮和拿着锄头木棍的百姓要强许多。所以王之爵一眼就看上了李自成,摆出了极好的态度招揽李自成,说李兄弟既暂时没地方去,倒不如大家合为一伙,他王之爵现在当大当家,自己的军师和把兄弟是二当家和三当家,如果李自成愿意合伙,可以给出一个四当家的位置。

就像当年梁山好汉一般,扯出“替天行道”的大旗,占山为王招纳天下英雄,大碗喝酒大快吃肉,岂不快哉?

恰好这时候李自成也在考虑落脚的问题,而且他也没想过回家乡后究竟怎么办。如果是自己一人也就罢了,可他现在还有这么多兄弟呢,而且哗变后杀了主将和县令,李自成已没有回头路可走,现在王之爵招揽自己,倒不如投了王之爵,也算是一条出路。

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就同流合污,李自成和他的弟兄们直接就投了王之爵。王之爵倒也遵守承诺,给了李自成一个四当家的位置,另外李自成的弟兄们依旧由李自成管着,并不插手他们内部的事。

这样的安排李自成也觉得颇为满意,双方合而为一后,李自成跟着王之爵继续在陕西一地四处流窜,到处打家劫舍,倒也过了一段逍遥快活的日子。

可好日子并没有过太久,仅仅两个月后王之爵就遇到大麻烦了,由于他在陕西闹的太凶,陕西的各部明军在官府的组织下开始围剿王之爵部。王之爵虽然带着部队先攻破了韩城龙门渡,击毙千总王佐,又转战真宁、耀州等地,可在官军的围追堵截之下,王之爵的队伍不仅损失惨重,还失去了腾挪空间。

面对官军四面八方而来的围剿,王之爵已坚持不下去了,无奈之下找来诸位兄弟商议。在商议时,王之爵告诉了大家一件事,他说延安知府张辇派人来联络自己,承诺只要他王之爵投降朝廷就既往不咎,这对已走投无路的王之爵来说未免不是一条生路。

对于这个情况,王之爵的老兄弟表示赞同投降,道理很简单,官军势大,他们打肯定是打不过的,可要跑也很难。现在几路官军已拦截住了他们的去路,如果继续下去,留给他们的只有全军覆没的结果。

好死不如赖活着,既然有生的可能为何还要去拼命呢?况且王之爵他们起兵造反是因为活不下去了,如今朝廷网开一面何必继续顽抗到底呢?

大部分人都赞同王之爵投降的建议,可李自成却表示反对,道理很简单一方面李自成本就不是王之爵的人,双方是半路上才凑在一起的。另一方面李自成造反的原因和王之爵不同,他是边军哗变杀了主将后造反的,此外李自成原本身上还背着好几条人命官司呢,一旦跟着王之爵投降,王之爵或许因为朝廷承诺没事,可李自成呢?弄不好查明了李自成的来历后就难逃一死。

面对这样的结果,李自成根本就不敢去赌,他强烈反对投降官军。可在王之爵的人包括王之爵本人已有投降意图的情况下,他却对此无能为力。

不过王之爵虽然决定投降,但对李自成还是讲几分义气的,他在投降之前找到李自成和他谈了谈,决定先放李自成离开,并且借着投降的由头联络官兵提出条件给李自成脱离大部队制造机会,从而让李自成带着他的人提前一步离开,跳出了官兵的包围圈。

离开王之爵后,李自成等人绕道避开官兵继续往米脂走,十几日后终于抵达了米脂附近。眼看着米脂就在眼前,李自成心中感慨万千。

“听说不沾泥就在米脂?”眯起眼,李自成突然问道。

“前些时日就有这个消息,就不知道现在他是否还在。”一旁,李过回了这么一句。

“管他在还是不在,先到地方再说,等到了地得好好歇上几日。”郝永忠咧着嘴嚷嚷道,脱离王之爵后,他们一行人昼伏夜出,专走偏僻小道,好不容易才从延安跑到这边,一个个满面倦色。

“郝兄弟说的没错,等到了米脂兄弟们可得好好歇歇,弄点酒肉,再找几个婆姨,老话不是说的好么,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可是出了名的。”田见秀笑呵呵地附和着。

“对对对!这话早就听得耳朵起茧子了,对了大哥,你们米脂的婆姨真的那么俊?”文兴虎两眼冒光,连忙对李自成问。

李自成伸手朝着田见秀一指,大笑道:“婆姨现在老子给不了你,不过这绥德的汉这里倒有一个,实在不行可以委屈下田兄弟嘛……。”

“哈哈哈!”

“哈哈哈哈!”

众人顿时大乐,一个个都打量起田见秀来,眼神中带着调侃,弄得田见秀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挠着脑袋也笑出了声。

乐了一会儿,李自成见休息的也差不多了,伸手朝前指道:“走吧兄弟们,不管不沾泥在不在米脂,我们先过去再说,在也罢不在也罢,一切等到了米脂再说。”

“听大哥的!”

众人连忙道,继续朝着米脂前进,第二日还没到米脂呢就遇上了不沾泥的人,双方一见面早就有准备的李自成就直接先报上了自己来历,得知这些人是王之爵那边跑出来的,不沾泥的人顿时大喜,确定身份后就带着李自成去见了不沾泥。

不沾泥这人在陕西义军中可是赫赫有名,无论名气还是实力都远超王之爵。

崇祯初年,西北起事造反的人可是不少,除了最初声势浩大的王嘉胤外,还有不沾泥和王之爵等人,至于其他各种带着匪号,比如“一盏灯”、“一堵墙”“一阵风”、“满天飞”、“滚地狼”、“鞋底光”、“混世王”……这些人就更比比皆是了。

不过现在陕西地界名气最大的人中还数不沾泥几人,不沾泥当年起事的原因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抢了富人家的粮食,然后聚众造反。

不沾泥起事后很快拉起了一支实力不弱的队伍,在陕西地界混的风生水起,而且这家伙和王之爵不同,从他的匪号就能看出不沾泥是一个狡猾聪明的家伙,他从不和官军正面抵抗,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始终坚持游击战术,而且还深得游击战中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精髓。

此外,许多时候不沾泥见情况不对就会由陕西往甘肃方向跑,借着两省交界在两省之间反复横跳,让官军对他无可奈何。

就靠着这些手段,不沾泥的队伍是越来越大,如今不沾泥已有了近万人马,陕西二十四流寇中他的排名前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听说有王之爵的人主动来投,不沾泥很是高兴,还亲自见了李自成等人。

确定李自成他们的身份没有问题后,不沾泥直接就任命了李自成为义军的队长一职。

对于这个结果,李自成本人倒没什么,可李自成的几个兄弟却有些不忿,他们觉得不沾泥给出的太少些,要知道当初在王之爵手下时,李自成再怎么着也算是四当家,而到了不沾泥这,却仅仅只是一个队长?

不过这些异议被李自成强压了下去,李自成告诉诸位兄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们的人不算多,仅仅只有两百来人,和不沾泥的上万人的队伍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从人数来说,李自成当一个队长并没问题,而且他们这些人的名气又不大,现在又是无路可去的时候,暂且在不沾泥手下混着再说,以后等有机会再想办法也不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