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五百一十九章 巧儿婚事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五百一十九章 巧儿婚事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现在的巧儿已长大成人,自然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喊自己为父了。毕竟叔父只是叔父,不是真正的父亲,但无论在巧儿或者朱慎锥心中,双方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感情上和真正父女没什么区别。

“巧儿,长大了……。”朱慎锥看着自己这个侄女感慨道。

笑容在巧儿的脸上绽放,从小就依恋朱慎锥的巧儿见到朱慎锥时几乎有和两个弟弟一样扑入朱慎锥怀中的冲动,不过女孩子的矜持让她没有这样做,毕竟不是小时候那样了,而且她也知道朱慎锥只是自己的叔父,所以强忍着留在了原地,用母亲和婶婶教的女子礼仪向朱慎锥问候。

但朱慎锥却没那种顾虑,他上前两步就到了巧儿跟前,一伸手和摸两个小家伙一样摸了摸她的脑袋。这个动作让巧儿眼睛一亮,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轻声喊了声叔父。

朱慎锥哈哈大笑,收回手,取出了给巧儿带的礼物。和两个小家伙不同,巧儿的礼物是他精心挑选的,从卜石兔的宝库中找出来的一只镶嵌了宝石的手镯。

这个镯子很是精美,一看就不是中原的产物,估计是从西域而来,而且看起来也有些年头了,这个礼物朱慎锥一直带在身上,早就给巧儿准备好了。

“叔父,这……。”

“怎么?不喜欢?”朱慎锥故意笑问,巧儿惊喜的表情已经告诉了他答案。

“谢谢叔父,巧儿很喜欢。”巧儿大大方方地接下了这个礼物,直接就戴在了手腕上。纤细而如白玉一般的手上带着这个精美镯子,更配出了巧儿的美丽,一旁的徐静秋忍不住赞这个礼物好,而嫂嫂张氏却欲言又止,似乎觉得这个礼物给孩子有些重了些,不过见大家都很高兴,她最后还是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

收下礼物,巧儿下意识朝着朱慎锥身后看了一眼,似乎在找寻什么。

当确定朱慎锥是一个人回来的时候,巧儿忍不住问了朱慎锥一句王海这一次没有回来么?

听巧儿这么问,朱慎锥告诉她王海在草原呢,这一次没能和自己一起回来。听到这个答复,巧儿的神色似乎有那么一丝失落,不过小姑娘掩饰的很好,转眼就恢复了平常,但别人没注意,朱慎锥却注意到了这点,心中不由得微微一动。

朱慎锥回家,是家中的大喜事,自然是要庆贺一番的。

当天,徐静秋和嫂嫂张氏亲自下厨做了几个朱慎锥爱吃的菜,又打了一壶好酒,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团圆在了一起。

晚上等孩子去歇息后,朱慎锥和妻子去了他们的房间,常言说的好,久别如新婚,第二日朱慎锥难得睡了个懒觉,等起床时已是日上三竿了。

用了早食,两个孩子已去了私塾,早在平阳的时候老大就开始读私塾了,去年搬来潞州卫不久,重新找了私塾,老大老二都去了读书。对于这两个孩子的教育徐静秋很是上心,虽然朱家不需要两个孩子考什么科举,因为他们的身份所至走科举是根本不可能的,不过书香门第出身的徐静秋并没有就此忽视孩子的教育。

其实这除去徐静秋本身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徐静秋知道塔娜和塔娜的孩子存在。随着腾格尔部在草原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尤其是现在腾格尔部已经取代了卜石兔成为了顺义王,作为正妻的徐静秋心中很是担忧自己的儿子被塔娜的孩子比下去。

虽然两个孩子眼下及不上蒙古那边,可徐静秋却知道些自己丈夫朱慎锥的谋划,在她心中也期盼着一些可能,哪怕这种可能似乎有些不切实际,可万一真能成功呢?

如果那时候,自己的儿子不成才,又或者成不了合格的继承人话,那么徐静秋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她绝不愿意塔娜的儿子来占据自己儿子原本的地位,何况这点朱慎锥早就对她做了承诺。不过就算有承诺,徐静秋也要提前做好准备,这个准备就是教育好这两个儿子,让他们不输腾格尔兄弟,这也是徐静秋心中的一个执念吧。

昨夜,两人缠绵的时候徐静秋询问了朱慎锥为何这么久才回来的原因。为了避免徐静秋担心,朱慎锥没有告诉她真相,更没把自己去京师的事说出口。

以草原上的局势变化和皇太极领兵攻进京畿为由,朱慎锥找了个理由说自己暂时没办法及时回来,这才耽搁了好几个月。对于这个解释,徐静秋倒也没多想,她虽然聪明可毕竟只是一个女子,而且对于政事和军事也没接触过,自然许多情况不甚了解。

把这个事搪塞了过去,朱慎锥就转而问起了家里的事,尤其是孩子们的情况。听完徐静秋的讲述,朱慎锥很是高兴,自己两个孩子虽然年幼,不过妻子教导的不错,而且读书读的也好,让他很是满意。

不过光读书不行,自己的儿子除了学文外还要学武。以前在家的时候朱慎锥教过孩子练武,老大练的有模有样,老二那时候还小只会简单比划两下,这一年多过去,也不知他们的武艺如何。不过听徐静秋说,两个小家伙每天起来后都和当年朱慎锥一样在院子里打拳练武,锻炼完后再一起结伴上学,从这点来看也是不差。

用完早食,朱慎锥在院子里略微活动了下,没和往常一样练武。接着就去了屋里泡了一壶茶,随手拿着本兵书翻看着。

也不知道看了多久,正当朱慎锥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屋外传来了嫂嫂张氏的声音,朱慎锥连忙放下手里的书起身开门,门一开就见嫂嫂张氏端着一碗羹汤,笑着说今日刚煮了羹汤,特意端一碗让他尝尝。

“谢谢嫂嫂。”朱慎锥笑着道谢,正要双手接过,可张氏却端着羹汤进了屋,见此朱慎锥跟在后面回到了屋中,等张氏把羹汤放下后,又道了声谢。

“叔叔吃着,如果觉得对胃口,这几日嫂嫂再给你做。”张氏放下羹汤没有离开,反而如此对朱慎锥道。

朱慎锥点点头,端起羹汤拿调羹品了一口,回味之下满意地点点头,赞了一声这汤味道不错,实在是麻烦嫂嫂了。

张氏见朱慎锥喜欢也很是高兴,不过她依旧没有离开,仿佛有什么话要说。

“嫂嫂,我们是自家人,嫂嫂有什么话要和小弟说尽管说就是了,是家中家用不足?还是老大老二这两个小子做什么惹你生气了?”

“叔叔说的哪里话,家用足够,两个侄儿也都是懂事的孩子,弟妹更是一向尊重于我,能有今日的好日子,嫂嫂要多谢叔叔才是……。”

“嫂嫂,谢不谢就不用说了,都是自家人,当年父兄去世后,家中如果没有嫂嫂操持着,这个家说不定早就散了。嫂嫂恩德我一直记在心里呢,如今苦尽甘来,兄弟我只想着嫂嫂日子能过的舒心,只要嫂嫂高兴,让兄弟我做什么都成呢。”

“叔叔这话让我这个当嫂嫂的实在是羞愧,叔叔好意我心领了。”张氏脸上微有红晕,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连忙摇头道。

接着她迟疑了下,这才说出了来意,等听完她的来意后朱慎锥哑然失笑。

“嫂嫂,这个事我记得之前提过一回吧?”

“当年在平阳府时是提过,那时候巧儿才十三呢,当时叔叔说巧儿还小,不急着安排此事,所以我就听了叔叔的话没再琢磨。不过这转眼就快三年过去了,眼下巧儿都快十六了,女子十六再不找婆家已是晚了,原本打算半年前等叔叔回来同你说这个事,不过没想这一次耽搁了这么久。昨日伱也见了巧儿,她已是大姑娘了,像她这样的年龄要是再耽搁下去恐怕……。”

朱慎锥微微点头,心中也有些感慨。

张氏说的没错,之前在平阳府的时候张氏就提过一次,其实不仅是张氏,妻子徐静秋也说过此事。按照现在女子嫁人的惯例,一般家中姑娘十三岁左右就要说亲了,说亲、定亲然后走期什么的,整个流程大约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这算下来一般十五岁左右就可以出嫁成婚。

有些年龄小的,再小些定亲的也不是没有,一到十四岁就嫁出去的比比皆是。哪怕再疼爱女儿,这也是难免,像朱慎锥和徐静秋的婚事已经算是晚了,当然这其中也有些其他原因,而正常人家和巧儿这般大的女子都为人妇,甚至为人母了。

但朱慎锥的思想却不属于这个时代,在他看来巧儿这么小的年龄就出嫁实在是太早了些。而且在他心里,巧儿不仅是他的侄女,更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女儿,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朱慎锥实在不想这么早就把巧儿嫁出去。

因为这个缘故,当时朱慎锥没有同意张氏和徐静秋的意见为巧儿说亲,这件事就这么搁置了下来。可现在不同了,如今的巧儿已有十六岁,再不嫁人就成老姑娘了,作为母亲的张氏哪怕心里再不舍,也终究要为女儿考虑,所以今天特意以送羹汤为由找朱慎锥说这个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