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四百九十四章 冒险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四百九十四章 冒险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等到了长城的时候,黑云龙恰好也接到了朝廷发来的勤王命令。

军令如山,黑云龙紧急调动军队跟随总兵侯世禄赶赴京畿救援,此时朱慎锥刚进长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黑云龙询问战况如何。

黑云龙见朱慎锥带人抵达,又询问战况也不隐瞒,当即就把他所知道的情况告诉了朱慎锥。不过这时候对皇太极的行军路线和兵力情况他也知道的不多,朝廷眼下只是说有大股建奴和蒙古人入侵,京师危在旦夕,让各地军队立即赶赴京师勤王。

听完了黑云龙的讲述,朱慎锥眉头紧锁,考虑再三后决定跟黑云龙一起去京畿看看。

这么多年,朱慎锥和蒙古人没少打交道,可偏偏就没和八旗兵交过手。

一直传闻后金不满万,满万不能敌的说法,但在朱慎锥来看,建奴这番话只是夸夸其谈罢了,根本没有传言的那样可怕,更重要的是朱慎锥想借此机会摸一下底,不仅看看皇太极的八旗兵的真正战斗力如何,同时也瞧瞧号称大明精锐的各路边军情况。

这样做是有巨大风险的,在如此规模的大战中,朱慎锥的人再能打也毕竟只是少数。仅仅千人的军队在大规模作战中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一旦遇险弄不好就把自己给折了进去。

可就算这样朱慎锥最终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虽然这一次冒了很大风险,可朱慎锥认为也是值得的。而且他去也不是自己行动,是跟随黑云龙的部队同行。此外朱慎锥更相信自己的部下,一旦真有风险,朱慎锥完全有独立行动的能力,只要不给包围,凭本事脱身问题应该不大,所以朱慎锥就此下了决心,向黑云龙提出要同去的要求。

面对朱慎锥的请求,黑云龙一开始是拒绝的,不过最终还是被说服了。

毕竟黑云龙虽不算朱慎锥的手下,可实际上已受朱慎锥的影响,面对朱慎锥态度强硬的要求他只能答应。二来,军情紧急,黑云龙手上的兵力不足,这一次勤王凶多吉少,而朱慎锥所带的新军和骑兵都是精锐,如果有这么一支军队帮自己,黑云龙也多了几分把握。

就这样,朱慎锥在安排了两百人带着货物先行返回大明后,其余的近八百人直接编入了黑云龙的军中。其中五百新军自行编成一部,由朱慎锥亲自指挥,而副手就是李佑。

至于剩余的三百骑兵,充作黑云龙的家丁骑兵,同黑云龙原本的家丁骑兵各分为左右二部。

骑兵指挥官是王晋武,这小子是一个见了打仗就兴奋嗷嗷叫的家伙,原本朱慎锥是让他直接回潞州卫去的,可这家伙却死活不肯走,还嚷嚷着如果让他回潞州卫,那么他回到潞州卫肯定也要带兵出征,毕竟朝廷的勤王命令已经下达了,山西各部卫所不可能无动于衷,与其带着卫所军去勤王,倒不如直接就跟着去,更何况这些骑兵都是王晋武的部下,也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既然部下都去了,他作为主将怎么可能落下?

考虑之后朱慎锥同意了王晋武的请求,但也同他约法三章,不得擅自行动,必须听从自己号令。王晋武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咧嘴直乐,仿佛去勤王在他看来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一般,兴奋得脸都红了。

就这样,朱慎锥跟随黑云龙行动,由驻地出兵前去京师勤王。

等赶到京师附近,满桂和侯世禄已和皇太极的八旗兵小范围交手了,因为黑云龙来的晚些,并没有赶上前几场战斗。等抵达京师后,黑云龙部在侯世禄的安排下先驻扎在德胜门外作为左翼,过了没几日,袁崇焕指挥部队给八旗兵设下圈套,意图引诱八旗来攻后再左右夹击意图一举歼敌。

但没想袁崇焕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八旗的战斗力,他的谋划非但没能成功,反而差一点把自己都陷了进去。

要不是部下拼死来救,这位袁督师就直接战死当场了。等到袁崇焕一败,狼狈回逃后,明军整个防线顿时动摇,关宁军拼死抵抗却眼看着就要奔溃,这时候满桂见情况不对急忙亲自带兵救援,但万万没想到袁崇焕前脚逃回去,后脚就命令火炮部队拼命阻拦,百炮齐发之下而在这时候满桂带兵恰好赶到,因为两军沟通不畅,袁崇焕的火炮一通乱射直接就误伤了满桂,虽然八旗兵见明军炮火凶狠主动退了回去,明军也守住了防线,可满桂那边不仅损失了上百人,就连满桂本人也差一点被袁崇焕的大炮给打死。

此时一出,宣大两部顿时一片哗然,而朱慎锥在军中也看得清清楚楚,更是哭笑不得。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堂堂蓟辽督师怎么会有如此不靠谱的操作,两军配合作战非但没能给敌人有效打击,居然自己人的大炮差一点打死了友军的主将,简直可笑。

这一战,让朱慎锥对袁崇焕临战的指挥能力有了清醒的认识,这位袁督师名气虽然大,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军事能力,其他的不说仅仅看他野战的指挥能力就名不副实,而号称精锐的关宁军除去骑兵部队尚可外,至于其他各部表现的实在差强人意。

不过想来倒也不奇怪,仔细回忆一下袁崇焕的战绩就能看出,无论是袁崇焕当年兵备道时还是后来当巡抚乃至经略、督师的时候,袁崇焕虽和建奴多次交手,可每次交手基本都是以防御为主。

袁崇焕被世人最为称赞的战绩就是在宁远大战中以火炮击伤努尔哈赤,使得老奴最终“重伤而亡”。

这个事究竟是真是假不得而知,毕竟从时间上来推算,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已经离当时的宁远大战已过去大半年了,如果是当时被火炮重伤的话,以建奴的医疗水平和条件根本不可能熬这么久,要死早就死了。

不过这事的真假暂且不去追究,仅仅说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宁远大捷吧,这一仗同样也是防御战,袁崇焕依靠宁远的坚固城墙和设置的火炮守住了宁远城,从而打退了建奴的进攻。从这点来讲,说袁崇焕只会守城并不算错,而守城靠的是什么?守城和野战是不同的,根本不需要灵活的指挥和应对能力,只要有足够的士气再加上城墙和火器的威力,面对缺乏火器攻城乏力的建奴,坚守并不算是难事。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换一个人同样也行,袁崇焕的这点功劳在朱慎锥眼里毫无价值。更何况当年宁远大战同时还爆发了觉华岛失陷的惨剧,作为主将的袁崇焕离觉华岛近在咫尺,却对觉华岛被攻破毫无办法,甚至都没出兵救援,这点也恰恰证明了袁崇焕名气中的水分之大。

亲眼目睹了这场战斗,朱慎锥心中暗暗摇头,对袁崇焕很是失望。同时,他也看明白了八旗兵的战斗力,不得不承认八旗的骑射的确凶悍,战斗力的确强。

可要说八旗不可抵挡却也是吹牛,八旗骑兵虽然强悍,却也没强到离谱的程度。仅仅从战斗力而言,关宁军的精锐骑兵也仅比八旗兵稍差些罢了,双方的战斗力在朱慎锥来看大约是六比四,也就是八旗略占上风。

而八旗骑兵的依靠的是精湛的骑射和凶狠作战,相比之下关宁军的骑射自然是不如的,但关宁军的装备却要比八旗更好些。除去身上的盔甲、刀枪、弓箭外,关宁军骑兵还装备了三眼铳这样的马战火器,假如在人数和士气上能更进一步,骑射再精湛些,未尝不能正面和八旗一决高下。

久在蒙古草原,朱慎锥对骑兵还是有相当了解的,一眼之下就看出了八旗兵的战斗力如何。如果从个人武勇来看,八旗兵的战斗力和蒙古骑兵没多少区别,双方都精于骑射,可从装备和指挥来看,八旗兵更胜一筹,毕竟自努尔哈赤以来八旗兵就是职业军队了,而蒙古人在失去中原后两百多年下来,所保留的职业骑兵军队已不多,除去大汗的近卫或者各部落台吉的亲卫外,蒙古人通常都是上马为兵下马牧羊,并没有形成职业军队。

从这点来说,蒙古人虽然个人武力不差,可要说配合和士气而言却远不如八旗,此外还有装备的问题,虽然八旗的装备不如明军,可要比蒙古骑兵好上太多,要知道普通的蒙古骑兵除了身上有把弓箭和腰刀外,就连皮甲都没几副,武器的差距也导致了双方战力的差距,何况八旗中还有极其精锐的“白甲兵”这些白甲兵可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所装备甚至比明军更强些,再加上个人武力和有组织的训练,成为了八旗中无可取代的精锐力量。

由此可见,八旗的确战斗力不弱,但在朱慎锥来看却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早在接手腾格尔部后,朱慎锥就在部落中挑选精壮牧民组成了一支职业化的骑兵部队。

这些年下来,这支骑兵虽然数量不多,可无论装备、训练还是战斗力都丝毫不差。等到吞并了卜石兔部后,这支骑兵又一次进行了扩大,成为了腾格尔部最精锐也最强悍的军事力量。

朱慎锥之所以能够压服土默特各部,手上这支能打的骑兵就是他的底气,而这一次他虽然没带多少骑兵,仅仅只有王晋武指挥的三百骑,但这三百骑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再加上他还有五百新军,两部配合之下根本不怕和上千人规模的八旗正面交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