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四百八十六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四百八十六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好的不灵坏的灵。

老话说的一点都没错,成基命最担忧的事很快就发生了。

就在袁崇焕被下诏狱,崇祯皇帝派人出城宣布此事,并告知各部由满桂接替袁崇焕为主将,命令各部受满桂节制之后,关宁军那边出事了。

祖大寿得知消息顿时感到不妙,作为袁崇焕的铁杆亲信,他早就和袁崇焕捆绑在一起了。

这些年袁崇焕在辽东做了些什么,祖大寿都有份,不仅是他,其他辽东将门也是如此,大家都是一个利益团体的成员,如果说袁崇焕是领头大哥的话,那么他祖大寿就是袁崇焕的左膀右臂。

现在大哥袁崇焕被下诏狱,祖大寿顿时就慌了,一旦袁崇焕牵涉到自己可怎么得了,和袁崇焕相比,他祖大寿只是一个总兵而已,一旦皇帝盯上了他,那么他祖大寿或许下场比袁崇焕更不如。

想到这,祖大寿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马上应对。可仅凭他一人要决定整个关宁军的态度是不可能的,所以聪明的祖大寿直接利用了袁崇焕被冤枉下狱一事在军中散布谣言,说朝中有奸臣要针对他们关宁军,认为他们关宁军是这一次建奴攻击京师的罪魁祸首,眼下把袁崇焕下狱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一个个收拾,关宁军上下谁都跑不了。

这些谣言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关宁军,许多军将包括普通军士本就对朝廷突然抓了袁崇焕感到震惊,再加上祖大寿的谣言引导,一时间愤慨不已,许多人忍不住就大骂朝廷有眼无珠,他们千辛万苦从辽东跑来救援京师,先不说功劳也有几分苦劳吧?可现在倒好,非但抓了他们主帅,还污蔑主帅和建奴勾结卖国,甚至还要对关宁军上下进行清洗,这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群起愤慨之下,祖大寿找来众将商议,直接说现在这个情况很危险,弄不好大家都得完蛋。而且崇祯皇帝眼下又让满桂接替袁崇焕节制诸军,大家都知道满桂曾经在关宁军中受过排挤,之前又因为误击差一点打死满桂,以满桂的态度他能对关宁军亲近才怪了。

一旦满桂公报私仇,拿他们关宁军开刀,那么他们这些人一个都讨不了好去。别忘了以前有袁崇焕给他们做主,现在袁崇焕被下狱了,上面已没了庇护,再继续呆在这里就要被人任于鱼肉了。

祖大寿的这番话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中,现在袁崇焕被抓,祖大寿是关宁军中军职最高的,而且他又是袁崇焕的左右手,大家自然以他为主。当即大家问祖大寿现在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还能怎么办?凉拌!”祖大寿咬牙道:“继续留在京师就是死路一条,眼下袁大人都下了诏狱,难不成我等还能有翻身之日?依我看,倒不如直接一走了之,回辽东去!”

“回辽东?”何可纲大惊,连忙摇头:“不可不可,眼下京师危机,如不顾京师安危擅自撤军辽东,这可是重罪啊!”

“重罪?有多重?”祖大寿斜眼反问。

见何可纲正要说话,祖大寿抢先道:“朝廷已对我关宁军起了防备之意,眼下如不自救恐我关宁军上下都没好下场。普通军士也就罢了,你我可都是袁大人的部下,现在不走,到时候朝廷一道旨意下来,直接押解我们入城下诏狱,难道你觉得还有活着出来的机会?”

“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要想活命除回辽东别无他法。老何,你我共事多年,难道伱还不信我?这样,你要留下你一个人留着,老子可不愿白白丢了性命,诸位愿意跟老子走的,说一声!一起走!”

“祖帅,卑职愿同祖帅同进共退!”

“卑职愿跟随祖帅回辽东!”

“俺也一样!”

一时间,众将都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几乎所有人都表示了愿意和祖大寿回辽东的意愿。只要回到辽东,天高皇帝远,他们这些将军手里都有兵,有地盘有兵,朝廷要想拿捏他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留在京师却不同,这可不是自己的地盘,更何况对面还有虎视眈眈的建奴八旗在呢。

辽东将门说是将门其实和军阀没什么两样,早在李成梁时期辽东将门就有了气候,努尔哈赤起兵后,萨尔浒之战明军损失惨重,辽东将门开始再一次抬头,在袁崇焕时期,袁崇焕的扶持下,辽东将门的实力更进一步,已不再是普通明军那样了。

这也是祖大寿有底气和朝廷讨价还价的原因所在,在他看来只要拉着队伍回到辽东,任凭崇祯皇帝再恼怒也拿他们没办法。毕竟兵在自己手里,地盘也在,只要崇祯皇帝脑子不坏,不想辽东彻底崩盘,那么只能捏着鼻子忍着他们,这样一来,他们的安全就有了保证。

何可纲同样也想到了这点,再说他一个人也不可能和整个辽东将门对抗,更何况他自己也惜命。见众人都表示同意,之前略有反对的何可纲也就不再劝了,当即也表示了自己一起回辽东的打算。

就这样,所有人达成一致,祖大寿终于放下心来,他马上集结军队下令撤回辽东,当祖大寿带着整支关宁军直接撤军,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浩浩荡荡朝着东方而去的时候,一开始崇祯皇帝还是很高兴的,他还以为拿下袁崇焕后马上就起了效果,这不关宁军主动出击了,可还没等他高兴一会儿呢,满桂派来报信的人瞬间就给了崇祯皇帝当头一棒,因为满桂告诉崇祯皇帝关宁军根本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因为袁崇焕的缘故关宁军直接兵变了,由祖大寿和何可纲带领着不顾京师直接回辽东去了。

接到这个消息,崇祯皇帝瞬间就傻眼了,他万万没想到前脚刚抓了袁崇焕,后脚袁崇焕的部队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作为皇帝的崇祯根本无法想象这还是大明的军队?关宁军居然不听朝廷的指挥,仅仅因为袁崇焕的缘故发动兵变,在没有任何旨意的情况下拔营而走,抛下自己不管了?

“逆臣!逆臣!反了!反了!”

崇祯皇帝气得破口大骂,同时也阵阵后怕,亏得自己提前抓了袁崇焕,把这家伙打进了锦衣卫诏狱,如果袁崇焕还在军中的话,那么不是袁崇焕想干什么,关宁军就会跟着他们干什么么?

没想到袁崇焕对关宁军的影响力居然如此之大,大明实力最强大的关宁军几乎成了袁崇焕的私军,他袁崇焕究竟想干嘛?再联想到之前袁崇焕几次要求带部队进京师休整,崇祯皇帝更是背生冷汗,幸好自己没有同意,万一真把如狼似虎的关宁军放进京师,袁崇焕突然发难,再加上城外和袁崇焕一直不清不楚的建奴,两者一联手,大明社稷恐怕就到头了。

一时间崇祯皇帝恨不能马上下旨处死袁崇焕,他现在早就没了对袁崇焕的半分信任,有的只有深深的忌惮和愤怒。不过大敌当前,随着关宁军的撤走,京师防御被削弱了一半,仅仅靠宣大的军队别说和建奴正面交战了,恐怕防守都难,这个问题必须要尽快解决,急得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崇祯皇帝现在有些后悔这么快拿下袁崇焕了,早知道会这样当时应该听成基命的建议先留一手,等解决掉建奴问题后再对付袁崇焕。

可事都做了,再后悔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崇祯皇帝让人把成基命找来商量,询问他现在应该怎么做。

成基命连忙入宫,很快就见到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也不绕圈子,直接告诉了他关宁军的情况,同时问他怎么解决问题。

听到这事成基命暗暗叫苦,他早就料到一抓袁崇焕必然会起连锁反应,但没想到这反应会这么快,而且关宁军上下如此大胆,居然违抗圣意擅自带兵撤往辽东,这种事从大明开国以来是从未有过的。

“成爱卿,此事如何办才好?”

成基命没有马上回答,细想了下这才道:“回陛下,臣以为解铃还需系铃人,此事如要解决,还需在袁崇焕身上。”

“袁崇焕?怎么?爱卿打算再为袁崇焕说情不成?”崇祯皇帝一听就不高兴了。

成基命连忙道:“这自然不是,袁崇焕下狱乃陛下之命,陛下高瞻远目,看出袁崇焕此人早有异心,臣之前未能有所洞察着实惭愧,而如今关宁军异动,恰恰证明了陛下拿下袁崇焕英明果断……。”

在崇祯皇帝手下干活,得摸清楚崇祯皇帝的脾气,虽然成基命这番话半真半假,却着实说到了崇祯皇帝心坎里,让崇祯皇帝的脸色好了不少。

“爱卿说的没错,朕也是如此想的。原本朕还思索着是否冤枉了他袁崇焕,可眼下关宁军如此,恰恰证明了朕才是对的!”

“陛下所言极是!”成基命又拍了下马屁,这才继续道:“臣所谓的解铃还需系铃人,并非是让陛下放了袁崇焕,关宁军如此,袁崇焕是肯定不能放的,不仅不能放,事后还得追究其责,这天下哪里有臣子拥兵自重,以军队要挟天子的道理?”

“不过臣以为,眼下战事为重,这事还需慎重才是。既然关宁军打着袁崇焕的旗号,臣觉得倒不如让袁崇焕书信一封给关宁军诸将,让其回军守备京师。”

“这……可行?”崇祯皇帝迟疑问。

“臣觉得或许可行,但陛下要答应臣一件事。”

崇祯皇帝想都不想直接道:“只要爱卿说的有理,别说一件,两件朕都能答应。”

成基命当即道:“无需两件,只需陛下赦免关宁军诸将即可,虽然关宁军诸将此举罪过不小,但还请陛下看在大局份上宽恕一二,此外关宁军军力强壮,击退建奴还需关宁军出力,所以臣斗胆恳求陛下开恩……。”

成基命还有几句话没说出来,那就是关宁军已经是尾大不掉,这些丘八可不是普通文官,你当皇帝的可以随意抓文官甚至杀文官,可丘八要真和你翻脸可说翻脸就翻脸的,就像现在这样,祖大寿等人直接带兵就跑了,根本不听你这个皇帝的,为了大局考虑,还是忍上一口气,先安抚住这些丘八,要不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听着成基命这话,崇祯皇帝脸色阴晴不定,以他的脾气恨不能把祖大寿等人抓来碎尸万段。可冷静下来想想成基命说的也没错,现在是求着关宁军,假如硬逼关宁军太甚,祖大寿他们根本不会听自己命令,到时候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就连京师也难保。

为了大局着想,崇祯皇帝最终还是咬牙点了头,他告诉成基命自己可以同意赦免关宁军诸将,以皇帝的名义保证不会秋后算账,只要关宁军能回来,继续守卫军事,打退了建奴,到时候非但无过,他作为皇帝还承诺好好奖赏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