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四百七十七章 不欢而散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四百七十七章 不欢而散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天,王承恩挑了两人出城以劳军的名义去见袁崇焕,为了安抚住袁崇焕,王承恩在征得崇祯皇帝的同意后还特意带上了皇帝赐给袁崇焕及诸将的锦袍、玉带还有些许粮草。

就这样,太监冯允升和吕直一同出城,见到了袁崇焕。袁崇焕得知皇帝派人来连忙出营相迎,表现得极为恭敬。

“袁大人,皇爷令大人统领各部御敌,如此看重大人,又派咱家前来劳军,你可不要辜负皇爷的信任呀。”冯允升直接开口敲打袁崇焕,嘴角挂着冷笑。

“冯公公说的哪里话,我袁崇焕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自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请冯公公放心,只要有我在,这京师建奴绝无攻破可能,还请冯公公回禀陛下,让陛下安心。”

“安心?呵呵,如今建奴兵临城下,皇爷在宫中如何能安心?”一旁吕直不客气地反问,他刚才特意在袁崇焕的军队中转了一圈,却发现袁崇焕军中将士虽然一副疲惫之色,可却没有交战过的痕迹,也就是说袁崇焕的关宁军从山海关到京师这一路根本就没和建奴正面交战过,完全就是直接跑来的。

要知道从山海关到京师足有近千里,之前得到的情报是建奴拿下了遵化,蓟州城依旧在明军的手中。而且袁崇焕出兵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调动各地军队了,其中就包括宣大的边军还有其他各部的军队,并且还把这些军队的指挥权全部交给了袁崇焕。

按照正常推论,袁崇焕救援京师指挥各部怎么着也得和建奴打上几仗,就算不敌也有交手。可现在呢?袁崇焕的部署千里迢迢赶来却没有半点交战过的迹象,更让人不解的是袁崇焕前脚抵达京师建奴大军后脚也到了,双方如同约定好的一样一前一后,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要知道在见袁崇焕之前,宣大那边已经传来战报,宣府总兵侯世禄和大同总兵满桂都和建奴交了手,眼下两部追着建奴刚抵达顺义,从进军路线来看,侯世禄和满桂虽然吃了败仗,却是追着建奴而来的,可偏偏袁崇焕却不是这样。

这种情况不能不让吕直怀疑,其实冯允升也觉得蹊跷,不过冯允升比较稳重,他没有直接斥问,而是用话点了点袁崇焕。

“这位公公,祖某不知您这话是何意?”袁崇焕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但在一旁的祖大寿却忍不住了。

祖大寿是丘八出身,而且作为辽东将门的首领,祖大寿根本就没把太监看在眼里,在他看来这些没卵子的鸟人算什么东西,他们关宁军千辛万苦从辽东赶来京师不就是为了救援么?可现在非但没落得好,反而一见面就被对方阴阳怪气斥问,实在是让他无法忍受。

“呵呵,咱家一个内侍不懂军事,所问自然只是向诸位请教而已,哪里有什么意思。不过这位将军,就算咱家再不懂,但众人皆知的道理也是知道一二,咱家不解的是关宁军一路远来,却未和建奴交战迹象,这究竟是为何?如是追赶不上尚且就罢了,可偏偏关宁军却又先建奴一步来到京师,这就实在令人奇怪了,难不成关宁军是插着翅膀飞来京师的?又或者一路上建奴对关宁军另眼看待,绕着贵部而行?”吕直翻了个白眼,嘲讽反问。

祖大寿一听顿时气的不行,他虽然是武将可也不傻,吕直的话里带着刺,分明就是指责他们一路追赶却未和建奴交战,甚至有引着建奴来到京师的嫌疑,这不等于变相指责他们通敌卖国么?

祖大寿顿时忍不住了,正要开口反驳,可他话还没说出口就被袁崇焕抬手拦住。

袁崇焕的脸色也不好看,但他知道现在不是辩论这事的时候,他压着火气解释道:“公公不知,我部原本在蓟州东设防阻拦建奴,但没想建奴狡猾,未战及退,当时我以为建奴是设伏引诱我部,所以并未派兵追赶。谁想第二日才得到消息,建奴前日所派骑兵只是疑兵,其目的是吸引我部注意,而其主力却绕开蓟州直接西进,一夜突破三河,兵锋直指京师。”

“接到消息,我担忧京师安慰片刻都未耽搁,为保京师无忌,我这才命令关宁军日夜兼程救援京师,今日总算赶在建奴抵达京师之前先一步到达。情况就是如此,还请公公着实报于陛下,并告知陛下,我关宁军必守护京师,不让建奴威胁京师半分,让陛下尽管放心。”

这话一出,吕直更是不信了,他觉得袁崇焕这番话根本就是胡言乱语前后不搭。

他先前说在蓟州已经拦住了建奴,可中了建奴的计又让建奴绕过蓟州突破三和防线直接跑他前面去了。这听起来似乎合理,可仔细想想却又蹊跷。明明设置好了防线,怎么会给建奴轻易绕过蓟州呢?假如是普通人的话也就算了,可偏偏领军的人是他袁崇焕。

袁崇焕带兵多年兵和建奴交手不知多少,肯定是对建奴熟悉的,怎么会轻易上建奴的当?再者,三河防线就是袁崇焕提前设置的蓟州向西的第二道防线,可三和那边建奴一夜就突破,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至于之后的话就更让人无法相信了,袁崇焕说他追赶建奴的时候建奴已经过了三河,这么说当时袁崇焕的关宁军在东,而建奴在西,两军间隔已经有百多里了。

建奴八旗都是骑兵部队,行军速度极快,而关宁军除了关宁铁骑外大部分都是步兵,以步兵追赶骑兵,还携带着火炮等重装备,按理说是跟着建奴后头才是,可偏偏几天后袁崇焕却跑到建奴前面去了,而且还先建奴一步抵达了京师?

这种话骗骗三岁小儿也就罢了,可要骗他吕直根本就不可能。在吕直看来,袁崇焕是满嘴谎言根本就不能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恐怕和建奴已有勾搭,甚至建奴打到京师就是袁崇焕故意为之。

正当吕直准备张口继续斥问的时候,一旁的冯允升连忙悄悄拽了他一下,并给吕直使了个眼色。

吕直先是一愣,顿时就明白了冯允升的意思,毕竟他们现在身在袁崇焕的军中,万一逼得袁崇焕过甚,袁崇焕一怒之下扣押他们甚至砍了他们脑袋怎么办?如果是别人的话吕直不担心,可别忘了这可是袁崇焕,袁崇焕向来胆子大的很,当初连毛文龙都敢杀,更何况他们两个区区太监?如果就这么死在袁崇焕手中,自己的性命也就罢了,可皇爷那边怎么交代?别忘了他们还肩负着皇爷的任务呢。

冯允升接过话,当即打了几个哈哈,说什么袁大人的话他自然是信的,既然袁大人这么解释,那肯定就是真的了。眼下天色也不早了,他们得回宫去,让袁崇焕好生约束部队,整顿兵马尽快和建奴开战,等打退了建奴,守住京师,崇祯皇帝必然重重有赏。

说完后,冯允升也不再久留,带着吕直等人直接就回城去了,等冯允升和吕直走后,早就气的不行的祖大寿等部将忍不住就破口大骂起来,他们千辛万苦从山海关一路赶来,先建奴一步抵达京师反而成错了?早知道这样,就不应该一路马不停蹄地追赶,跟在建奴后面慢悠悠走不好么?现在倒好,辛苦却成了罪过,一腔热血回报的反而是冷冰冰的责问,这哪里忍受得住?

几人大骂,越骂越是愤慨,当目光望到冯允升送来的那些粮草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冯允升他们劳军送来的粮草根本就不多,仅仅区区十几车罢了。这么点粮食和对于数万关宁军主力相比也只够吃两日的,京师天下中枢,他们千里勤王就这个待遇?至于什么锦袍玉带之类全是中看不中用的玩意,这哪里是劳军呀?简直就是一种羞辱。

气血上涌,祖大寿按捺不住带着人就把装着粮食的车子给掀翻了好几辆,车辆翻到,粮食洒落一地,祖大寿依旧不消气,还冲着那些粮食狠狠吐了几口唾沫。

如果不是回过神的袁崇焕及时阻拦,祖大寿甚至还打算一把火把这些粮食给烧了呢,就算饿肚子不吃这些粮,也决计不会让这两个阉人如此羞辱自己。

拦住了愤怒的祖大寿,袁崇焕让人把洒落的粮食收拾一下,另行安置好。

这些粮食烧是肯定不能烧的,毕竟冯允升他们是代表崇祯皇帝来劳军的,一旦这么做了问题就大了,现在正是敏感时期,绝对不能做出授人以柄的事来。

劝住了祖大寿等人,回到营帐的袁崇焕满面愁容,他隐隐有些感觉不妙,似乎他从山海关绝对出兵救援京师起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自从他决定救援京师,在京畿和建奴开战后,袁崇焕的好运好像就到了头。先是在蓟州没能拦住建奴,接着提前布置的三和防线也成了摆设。而袁崇焕自己也没听取部下的意见,在通州截住建奴,担忧京师安危的他为了保险起见连夜行军,终于先建奴一步抵达京师设防。

可偏偏因为这个举动导致了冯允升等人的怀疑,而且袁崇焕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解释虽然是真的,可真相却又很难让人信服。

现在的袁崇焕已经后悔了,他后悔自己做出这些决策的时候没有深思熟虑,更后悔当初没有听孙元化的建议采取围魏救赵的战术。眼下吃力不讨好,非但没半点功劳,还有背黑锅的嫌疑,假如听了冯允升等人汇报的崇祯皇帝对自己起了疑心可怎么办?一时间袁崇焕有些举足无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