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洗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洗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部落,朱慎锥先把部下安顿好,让众人休整后,就处理起了积压下来的诸多事务。

部落内部的事务问题不大,他出征时因为有塔娜在,再加上留下来的人辅助,部落一切都运转正常。

这些事务许多都是大明那边的,在天启皇帝驾崩后,崇祯皇帝登基上位,大明短短时间内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魏忠贤和阉党的垮台。

魏忠贤垮台,他的阉党在崇祯皇帝和东林党各派的反击下很快土崩瓦解,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改变。

首先,腾格尔部和大明的贸易在一个月前彻底中止,虽然大明方面没有宣布正式中断贸易,可因为这双边贸易从一开始就是由魏忠贤主导的,后来随着周安民的退出,大明那边的实际权利落到了田尔耕的手中,而田尔耕又是魏忠贤的干儿子,魏忠贤倒台后崇祯就对其党羽下手,田尔耕弹劾下狱,锦衣卫指挥使之职已被替代,替代他的是之前指挥使骆思恭的儿子骆养性。

在锦衣卫指挥一职中,崇祯皇帝有自己的思路,因为锦衣卫的特殊性,其职权掌控在皇帝手里,而且不属于文官集团,所以在决定处理掉田尔耕的时候,崇祯皇帝就考虑起接替田尔耕的人选。

一般来说,锦衣卫指挥通常都是由锦衣卫内部来进行选拔的,崇祯皇帝对手上的几个候选人信息斟酌一二后就看上了骆养性。

原因很简单,因为骆养性的父亲是骆思恭,而骆思恭是万历朝到天启初年的锦衣卫指挥使,他的下台是因为得罪了魏忠贤,魏忠贤借着他哥哥天启皇帝的权势拿掉了骆思恭锦衣卫指挥的职务,再扶持起田尔耕替代。

崇祯皇帝并不清楚当初天启皇帝为什么会对骆思恭下手的真正原因,因为这件事除了当事人外很少有外人知晓,为了脸面天启皇帝更不可能告诉大家之所以拿掉骆思恭是因为骆思恭这家伙吃里扒外,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却暗中和文官集团私通,联合当初的大太监王安私下搞小动作,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崇祯皇帝不了解当时的情况,他只是以自己的思路去理解问题,觉得既然骆思恭是被魏忠贤给搞倒的,魏忠贤又是人人喊打的阉党,是奸宦,那么不就等于证明和魏忠贤有仇的骆思恭就是一个忠臣了?

更何况骆思恭在万历朝到天启朝三朝之中担任锦衣卫指挥使时间很长,如果不是爷爷万历皇帝和父亲泰昌皇帝的信任,骆思恭也不会在锦衣卫指挥使位置上干这么久。

既然是这样,骆思恭就是应该值得信任的,作为骆思恭的儿子骆养性也自然就是忠臣之后,不仅可以信任还能重用,而且他同样是锦衣卫出身,无论从出身和还是其他来看,由他来当这个指挥使再合适不过。

骆养性的上台其实也有一种鲜明的代表,这种代表就是崇祯皇帝登基后的用人态度。

因为魏忠贤和阉党的伏诛,崇祯皇帝急于拨乱反正,他对于朝堂众臣并不熟悉,刚刚登基没多久的这位少年皇帝在朝会上许多人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哪里知道他们的能力和为人呢?

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的”崇祯皇帝想了个好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凡是魏忠贤和阉党迫害的官员都是忠臣好人,而亲近魏忠贤阉党一脉的全是小人,这就造成了崇祯皇帝目前用人的独特方式。

一时间大批之前被魏忠贤和阉党打击的官员们一个个很快起复,占据了朝堂上的因为阉党垮台造成的空缺,而其他一部分官员因为当初和魏忠贤等人关系不错,从而受到了严厉弹劾和处置,其中被罢官甚至下狱者更是不计其数。

既然田尔耕也已下狱,那么以魏忠贤和田尔耕主导的双边贸易自然就停止了下来。何况崇祯皇帝根本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和蒙古人贸易根本就没这个必要,再加上一些原本就不满双边贸易这几年中的巨大获利,对此眼红不已,又受到了一些有背景商人的影响,东林党派系和其他文官派系的官员不断在崇祯皇帝面前说坏话,这就更让崇祯皇帝下决心中止和腾格尔部的贸易。

双边贸易的中止,对腾格尔部带来了些影响,不过因为朱慎锥早就有所预料提前做好了准备,所以这种影响还没有达到让腾格尔部遭受大损失的程度。

反而,土默特的其他部落受到的损失更大,突然贸易的中止让各部叫苦不迭,原本以为能借着冬季来临之前通过双边贸易弥补即将难过的严冬,可谁能想到大明那边突然就关闭了贸易合作,这使得各部损失惨重。

这些都是后话了,朱慎锥现在担心的是舅舅王荣和姐夫周安民那边,随着魏忠贤的倒台,阉党被清洗,这股风已经从京师刮到了地方。

说起来无论是王荣还是周安民,当初走的都是魏忠贤的路子,这个事阉党中不少人知道,尤其是前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更清楚。

现在田尔耕已经下狱,谁都无法保证这老小子为了自保会不会乱咬。一旦攀咬一通,把王荣和周安民的事给说了出来弄不好就有麻烦。虽然朱慎锥早就做了准备,去年的时候就让王荣和周安民和阉党一脉做了切割,可最终会怎么样谁也无法预料。

在林丹汗和卜石兔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接到张锡钧的信后朱慎锥就亲自写信给了王荣和周安民,告诉他们尽快切断和魏忠贤的阉党一脉所有联系,同时找关系寻个大腿抱抱。

金银什么的无所谓,关键是要避开这场政治旋涡,千万不能卷进去。而王荣和周安民也正如朱慎锥交代的那样马上行动起来,时间已经过去几个月了,由于双方通讯不便,朱慎锥也不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如何。

虽然有些担心,但朱慎锥却相信王荣和周安民肯定会按着自己的意思去想办法,可究竟能做到哪一步就不得而知。此外,张锡钧眼下就在赵屋岭,朱慎锥给张锡钧的回信中也提到了这点,让张锡钧协助他们处理此事。

张锡钧在京师的时候人脉不少,虽然和魏良卿关系良好,可和东林党等人也有交情,长袖善舞朋友众多,由他私下帮着周旋,这个事应该不难。

何况张锡钧现在只是避风头,他这样的小人物一时间也不会有太多人注意到。魏忠贤倒台,避免引火烧身把这个风头先避过去,等之后风浪小些,张锡钧依旧能正大光明地冒出来。

在朱慎锥看来,张锡钧最合适呆的地方还是京师,布局这么久直接放弃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朱慎锥给张锡钧的命令就是先让张锡钧协助王荣和周安民,然后再打听京师方面的情况,如果确定没有问题后再回京师做老本行,为朱慎锥传递消息。

除去这些外,就是恒通的买卖了。双方贸易方面,恒通早就在朱慎锥的安排下放弃了主导,可实际上亢有福新建的票行却借之前的便利已经把触角渐渐延伸了出去,现在恒通票号已成了山西一地乃至周边省份的最大票号,恒通的银票不仅在商业流通中占了重要地位,更被许多人所接受。

此外,家里的情况也让朱慎锥牵挂。

虽说这一次在草原呆的时间不短,北上时朱慎锥已和家中做了交代。可一晃就大半年过去了,家里现在好不好?妻儿如何?对了,还有嫂嫂张氏和巧儿。

说起巧儿,几年下来,当年的黄毛丫头已经快成为大姑娘了,早就不是那个依偎在朱慎锥怀里,柔柔笑着喊他父的小女娃了。

来草原之前,嫂嫂张氏就和朱慎锥说过巧儿的事,意思是像巧儿这样年龄的女孩子也差不多快到找婆家的时候了,问一问朱慎锥的意思。

现在的朱家不同以往,以前朱慎锥和嫂嫂张氏还有巧儿三人相依为命,那时候生活很是艰难。而这些年下来,朱家早就成了有钱人家,如果不是朱慎锥为了避免麻烦,没有在平阳大张旗鼓,更对外隐瞒了许多,凭朱慎锥的财富,说是平阳最有钱的首富也不为过,哪怕就是在商贾如云的山西地界,他也是排得上名的。

大户人家,再加上宗室的身份,家中女儿一般十二三岁的确是要找婆家了,先定门亲再挑时间过门,整个程序下来也要一两年的时间,这时候嫁人也差不多了。

不过对这件事朱慎锥却没答应,他告诉张氏这个事不急,他一直把巧儿当自己的女儿养,现在巧儿虽然长大了,可依旧还是个孩子。而且给巧儿找婆家也不是说找就能找的,朱慎锥的侄女怎么能随随便便找个婆家,在朱慎锥心里,这个自己一向疼爱的侄女必须找一个好人家才行,更何况从后世的眼光来看,现在巧儿还是初中生的年龄呢,哪里有这么早就嫁人的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