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工部实习生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三百六十二章 工部实习生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前叫了门,拍了好几下院门,里面却始终都没动静。

正当朱慎锥琢磨着徐宪成是不是不在家的时候,对门的院门吱呀一声开了。

“你们是……来寻徐大人的?”一个老汉探头打量了下朱慎锥几人,开口询问道。

“这位老丈,徐宪成徐大人不在家?”朱慎锥拱手问道。

“不敢称老丈,小的姓孙,叫小的孙老汉就是,敢问几位是徐大人的……?”孙老汉忙不迭地拱手回礼。

“我等从山西来,受徐大人的家人所托前来京师探望徐大人,并送有家信一封,不知徐大人什么时候可以回府?”朱慎锥客气说道。

孙老汉这才露出恍然的表情,他说道:“徐大人今日一早就去衙门了,这些日子徐大人每日都是早出晚归的,有时候两三日不回也是有的。你要找徐大人的话得晚些时候再来,不过徐大人今日能不能回来还是两说,得看运气了。”

朱慎锥这才知道自己来的不巧,看来徐宪成不在家呢。可根据他所知,眼下徐宪成在工部任职,工部的事有这么忙?现在的徐宪成只是观政,没必要忙成这样吧?

看看日头,现在时间还早,继续等着也不是个事,还不用说徐宪成几时才能回来呢。

想了想,朱慎锥对孙老汉拱手道了声谢,接着询问孙老汉是否可以帮个忙。

孙老汉笑着说帮忙自然是没问题的,是不是要自己替朱慎锥给徐宪成带话什么的,朱慎锥点头说正是如此,他告诉孙老汉等徐宪成回来后就告诉他们来过,请徐宪成抽空来找自己,并给孙老汉留下了地址,主动塞了半吊钱给孙老汉。

孙老汉连连摆手,死活都不肯接钱,笑着说只是带个话的小事,用不着这么客气。徐宪成就住他家对面,两家都是邻居,举手之劳的事没必要如此。再说了,徐宪成是新科进士,这可是文曲星下凡,能和他这样的普通百姓当邻居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自己已经算是沾了徐宪成的文气了,这等小事还如何能收他的钱呢?

拉扯了一番,见孙老汉实在不肯接钱,朱慎锥也只好作罢,再一次谢过孙老汉,这才离开了这里。

等出了胡同,朱慎锥就带着人朝着他在京师的住处而去,朱慎锥虽然是第一次来京师,可在京师却早就安置了宅子,这个宅子还是以恒通商行的名义买下来的,一直空置着,平日里有人定时清扫打理一番。

相比徐宪成所住的小院,这个宅子就要好许多了,而且位置也算得上不错。

宅子是一幢两进的院子,里面家具日用品什么的一应俱全,到了地方打量了下,朱慎锥对这里颇为满意,就带人住了进去。

一路风尘仆仆,住下后倒也有几分疲倦,梳洗一番换了衣裳,朱慎锥手下人也收拾完了,朱慎锥摆手让他们下去休息。

当日,徐宪成本没有来拜访,已经从孙老汉那边得知情况的朱慎锥也不急,反正人都已经来了,早一日晚一日也算不得什么。

休息了一晚,第二日朱慎锥留下一人看门,自己带着一人就逛起了京师,安步当车也没明确目的,就和普通老百姓一般在京师闲逛着,走到哪里算哪里,这一日他去了好几处地方,见识了京师的繁华,还远远看了紫禁城,中午时分找了个酒楼用饭,吃过饭后又找了个茶楼,在茶楼里听了一场戏,又津津有味地听了旁桌的人谈天说地,从中也得知了些许京师的传闻。

直到傍晚时分,朱慎锥这才返回住处,刚到家没多久,还没等用晚饭呢,徐宪成终于来了。

“姐夫!怎么是你?”见到朱慎锥,徐宪成极为诧异,他本以为只是乡党给自己送信,却没想到朱慎锥居然会出现在京师。

话一出口,徐宪成连忙又闭上了嘴,神色有些紧张地看看左右,要知道朱慎锥可是宗室,朝廷规矩宗室非召不得离开所在之地,在山西的时候也就罢了,天高皇帝远,再加上朱慎锥还有周安民和王荣的帮忙,拿着假身份偷偷摸摸出平阳甚至跑去草原,只要掩饰的好就不会有人知道。

可这里是京师啊,京师可不是平阳,万一被人知道朱慎锥的真实身份这可不是件小事。

“无妨,跟我来的人都是靠着住的,只要伱不去大街上嚷嚷,不会有人知道我是谁。”朱慎锥半认真半开玩笑道。

徐宪成这才反应过来,略有尴尬地笑了笑,接着询问朱慎锥这一路来顺利否,家中是否可好?姐姐和两个外甥怎么样?

一一回了徐宪成的话,又从怀里取了徐静秋给徐宪成的信,接过信看完,徐宪成心中也有感慨,自上次和姐姐姐夫分手后,一转眼就马上两年了,日子过的还是真快呀,当年还是少年的他现在已高中进士,成了朝廷命官了。

打量着徐宪成,见他他穿着官服是青色的,上面有着鹭鸶,这是六品的官服,当即询问徐宪成是否已授了官职。

徐宪成笑着告诉朱慎锥,自己的官职还没有正式授呢,现在穿着这个官服只是确定了自己的品级而已。作为新科进士,二甲六十七名,徐宪成有了从六品的品级,但正式官职需要等到观政结束后才能下来,算时间要过了年后,明年两月份后才会实授。

两人也好久没见面了,再一次见面几句话就回到了当年徐宪成住在平阳时的热络感,聊了一会儿,朱慎锥问徐宪成如今是在工部观政?昨日他去找徐宪成,对面的孙老汉说他衙门工作很忙,有时候忙起来两三日不回来也是有的,难道工部的事有那么多么?他一个观政的新科进士居然忙成这样?

“哎,这话说了一句两句也难以解释,眼下工部的事的确不少,忙些也是自然的。”徐宪成告诉朱慎锥,现在工部的工作很是繁重,主要是因为几件大事全都凑到了一起,再加上朝廷中阉党和东林党斗的厉害,工部很是缺人手,他这个观政的新科进士刚去工部报道就给抓了差事,这些日子忙忙碌碌根本没有歇息的时间。

“那些事?”朱慎锥好奇问,工部在六部中的存在感不算强,排名也相对靠后,一般来说工部顾名思义就是负责营造和工程的,比如修建水利、城墙、土木、开矿乃至包括军工等等。

说白了,六部之一的工部等于后世的建设部、水利部、自然资源部再加军工部门等总和,相比掌管钱粮的户部,负责人事的吏部,以军事为主的兵部,执掌刑法的刑部,还有负责祭祀和外交的礼部而言,工部往往都在六部中排名最后,也是一个通常负责实际工作的一个部门。

“要说事可是不少。”徐宪成开口道:“眼下辽东战况有些紧张,之前蓟辽督师孙大人在辽东实施以守为攻战略,并采以稳扎稳打封锁辽东的战术,辽东后金建奴的日子很不好过。”

“孙大人去职之前,辽东建奴就有了颓相,如再坐视我大明如此下去,他们不给困死也要饿死。”

“为了破局,老奴努尔哈赤在辽东已有再次开战的迹象,前不久辽东那边传来消息,后金建奴已在兵力集结,恐怕用不了多久辽东战火就会再起。这打仗一旦打起来,我大明虽有城墙之坚,火炮之利,但一应物资准备还是必须的。粮草这些暂且不提,仅仅大量的军械包括火药等,这些全都是工部的事,这些日子为辽东战事正在抓紧准备和调运呢。”

“除去辽东之事外,地方上也不太平,今年各地受灾不轻,朝廷虽免了地方钱粮,又调集粮食赈灾,可地方的水利等事同样也落到了工部头上。这些日子工部派了不少人前往各地,修建各项工程,以缓解地方灾情,如此又去了些人手。”

“此外,自去年起,陛下下旨修建三大殿,这项工程也是工部负责。按理说直接工部出面按照之前的规矩来办即可,但我们这位陛下可不是常人,三大殿的修建从规划到实施,陛下全是亲力亲为,从材料选取到工程计划再到实施,陛下可是仔细的很,这样一来工部这边的压力甚大,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听着徐宪成的解释,朱慎锥这才明白为什么工部会忙成这样,怪不得徐宪成一个观政的新科进士入了工部后忙的脚不停蹄,甚至忙起来连回家的时间都没了。

这几件事,前两件是大事,无论是辽东战局还是地方的赈灾包括水利修建都是工部的职责,自然是要重视的。至于天启皇帝修建三大殿同样也不是小事,三大殿自万历年到如今已有近三十年没有修建了,随着时间的长久,三大殿已常年失修,再不修万一哪一天这大殿垮了可了不得。

这是紫禁城的三大殿啊,代表的不仅是皇帝的面子,还有着帝国的威严。天启皇帝这时候要修三大殿,从情理来说也是正常的。但问题在于天启皇帝不是一般人,他可是精通木工活的,对于营造有着极强的天赋,他在要求修建三大殿的同时还亲自进行了设计规划,并且亲自担任了监工。

小到材料选定,修建的具体方案确定,大到资金的规划和人力调拨,天启皇帝可以说是面面俱到。这样一来工部这边就难办了,上面有皇帝亲自盯着,工部只能硬着头皮按照皇帝的要求去做,而且天启皇帝的要求极高,要用最少的钱做到最佳的效果,这让工部上下更是叫苦不迭,这时候恰恰徐宪成这样的新科进士来工部观政,工部的大佬们巴不得让徐宪成这个新人顶上去呢,就此徐宪成屁股都没坐热就加入了负责修建三大殿的工程项目之中,每日都来回几处工地,负责施工现场,协调各项事务,忙的不可开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