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三百一十九章 闲子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三百一十九章 闲子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个道理魏良卿想不明白,不代表张锡钧想不到。

张锡钧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更有洞察人心的本事,而且他在京师这两年来虽说名声不显,可暗中在京师悄悄编织了一张大网,什么三教五流的人手收拢了不少,再加上魏忠贤和魏良卿的关系,京师的一举一动全都逃脱不过他的耳目。

表面上,张锡钧超脱自然,私下和魏良卿交好,同魏忠贤的几个干儿子关系也是不错。而且他又无心仕途,多次谢绝魏良卿想帮他谋官职的建议,对外只是一个普通商行的东家而已,平日里又很少抛头露面,知道他存在的人并不多。

田尔耕曾经和张锡钧打趣,说他有些像汪文言,其实这个比喻倒也没错,张锡钧在许多地方的确和汪文言有些类似,可张锡钧和汪文言又有着极大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张锡钧一直躲在暗处,从不像汪文言那样高调。

张锡钧不仅和阉党的关系不错,张锡钧还和朝中其他党人,甚至东林党的有些人也有一点交情。但在接触中张锡钧很是小心,从来不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更不随意掺和政事,因为他这样的举动反而让这些人对张锡钧颇为信任,再加上张锡钧手里也不缺钱,时不时救济几个京中低级官员,又或者利用各方面的关系在对方困难时候出手帮一把,反让他更为超脱。

张锡钧看的明白,天启皇帝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魏忠贤就是天启皇帝手里的棋子,而棋盘就是大明的朝堂。

和天启皇帝博弈的不是别人,正是掌控朝堂的东林党人。在天启皇帝登基初期,东林党的权势达到了顶峰,就连天启皇帝名义上也是东林党给扶持上去的。

但现在呢?仅仅三年多的时间,天启皇帝就利用魏忠贤拿到了一部分朝堂之权,甚至还隐隐已有了东林党正面抗衡的能力。

虽然这些都是通过魏忠贤达到的,可张锡钧作为旁观者看得清清楚楚,不得不承认天启皇帝的手段老道,谋划深远。

张锡钧饱读诗书,假如当年没有卷入白莲教事的话,说不定现在张锡钧都金榜题名了。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张锡钧当然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等到天启皇帝利用魏忠贤彻底打垮东林党,大权独揽一日,那么也就是魏忠贤这个走狗被烹的时候了。

历史证明权臣(阉)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不管魏忠贤怎么再忠心天启皇帝都没用。

何况在朱皇帝手下干活更是如此,朱元璋就不说了,当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为了稳固皇位是杀的人头滚滚,开国功臣中几乎被他杀了个遍,至于官员就更多了。

朱棣朱老四也不是好相与的,手里的刀子丝毫不比他老子钝,杀人同样是不眨眼。

就连那个不知所踪的建文皇帝也是一样,朱允炆不光是杀旁人,就连自己的亲叔叔也能下得去手,要不然也不会逼的朱老四起兵靖难。

后面的其他朱皇帝们也是一样,那朝没有几个冤死鬼?那朝没有用完后就和抹布一样丢掉的宠臣重臣?

别说天启皇帝了,就连张锡钧的主子朱慎锥也不是善男信女,张锡钧当年是怎么投靠的朱慎锥?又是怎么来到的京师?要不是张锡钧当初机灵,看明白了朱慎锥的企图和想法,说不定以朱慎锥的性格早就直接悄悄弄死他了,哪里能留他到现在?

说实话,张锡钧并不看好朱慎锥的谋划,在他看来现在的大明依旧稳如泰山。魏忠贤的阉党在东林党嘴中似乎祸国殃民,可实际上魏忠贤他们这帮人还是做了不少实事的,至少论施政能力来说比夸夸其谈的东林党强多了。

随着魏忠贤这股阉党势力的崛起,大明朝廷在两党争斗下施政反而比万历朝时更平稳些,这些平稳不表现在朝堂,主要表现在地方,地方上的政治氛围和治理比以前更好了不少,就连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因为有着阉党的压制,东林党和他们在地方的代表群体也有了点收敛,这自然就促使了地方政务的清平使得百姓受益。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再加上又有天启皇帝这样的一个英主在,在张锡钧看来朱慎锥的谋划到头来只是一场空,绝不可能有半点机会。

为此张锡钧曾经婉转提醒过朱慎锥,但朱慎锥的回信却让张锡钧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明白自己和魏忠贤一样已经没了回头之路,他同样是朱慎锥手里的一颗棋子,如果有半点背叛朱慎锥的企图,那么他恐怕死的比魏忠贤更早更惨。

打消了劝说朱慎锥的念头,张锡钧只能为朱慎锥继续做事和谋划,这一次帮魏忠贤找女儿就是张锡钧无意中想到的,原本他想利用这个事做些文章,可没想魏忠贤却是这样的态度,而魏忠贤的态度和反应也证明了魏忠贤他自己也明白所面临的处境。

轻叹了一声,张锡钧摇摇头,又不由得苦笑起来。

谁又能想到权势滔天的魏忠贤魏公公还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心中还有如此的担忧和忐忑呢?不过这样也好,虽然之前的计划无法继续推行下去,可毕竟也能从此事清楚地判断了魏忠贤的想法,并且搞明白了魏忠贤女儿在他心里真正的地位。

既然魏忠贤在乎这个女儿,也在乎自己的家人后代,那么张锡钧就可以调整计划从另一个角度下手。现在魏良卿已经把这个事拜托给自己了,张锡钧决定就借这个机会进行安排。

想到这,张锡钧不由得露出了笑容,心里有了主意。他起身取来一张纸,研墨后对照着书册写了一封密信给朱慎锥,信中把此事仔细汇报了下,然后告诉朱慎锥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写完后,把信装进信封用火漆封上,接着起身就喊来人,来人见了信也不说话,直接就把信接了过去,等明日一早这信就会顺着可靠的渠道以最快速度送出去,用不了多久就会落到朱慎锥的手里。

这信到朱慎锥手中的时候已过去半月,原本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之所以时间这么久才到是因为朱慎锥现在还在草原没有回到大明,信是经过大明那边转道送来的。

看完信,朱慎锥有些出神,他怎么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大名鼎鼎的魏忠贤,九千岁居然有个女儿在民间?如不是有张锡钧的来信和信中的内容,朱慎锥还以为是个笑话呢。

一时间有些出神,朱慎锥好半天才恢复平常,再一次仔细又看了一遍信里的内容,等这一次看完,朱慎锥嘴角挂起了笑容,心中对张锡钧很是满意。

看来之前他的提醒张锡钧是记在心里了,现在通过这个事布局正中朱慎锥的下怀。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个女儿和她的孩子以后能派上什么用处,可把她们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更有利些。

无论未来如何,魏忠贤又会落到什么下场,这个女人终究是个重要人物。哪怕最终用不上也没关系,反正就是一个女儿罢了,多照顾一份也花不了多少精力和银子,假如真能派上用处这投入和回报就非常可观了。

一颗闲子摆在那边,万一能起到效果呢?这种情况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后世历史上那位名震中华的伟人就是最善于落闲子的,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些闲子平日看起来没什么用,可往往在关键时间所起到的作用却令人惊叹。

提笔给张锡钧回了一封信,信中认可了他的处置和计划,并提醒张锡钧小心做事,千万不要暴露目的。

等信写完后,让人送了出去,送信人前脚刚走,王海就来求见朱慎锥。

“主子!”

见了朱慎锥,王海和往常一样毕恭毕敬向朱慎锥行礼,并口称主子。

其实早在以前朱慎锥就告诉王海不必如此,虽然王海是朱慎锥当年从蒙古人手下要来的奴隶,可这些年跟着朱慎锥这么久,王海早就是朱慎锥最信任的人了。

现在的王海也不再是奴隶身份,朱慎锥不仅给了他自由民的身份,还给了王海部落百户的官职,甚至朱慎锥不在部落的时候,王海还会代替朱慎锥执掌千户权利,以辅助塔娜母子。

可是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王海依旧以奴才自居,恭恭敬敬称呼朱慎锥为主子,喊塔娜和腾格尔为女主子和小主子。时间久了,朱慎锥也懒得再劝他,反正他高兴就是,仅仅一个称呼罢了。

“何事?”

“额勒贝格吉台吉部的人来了。”王海回道。

朱慎锥微微一愣,自从额勒贝格吉台吉陪同桑格上师来到部落,主动联系朱慎锥提出贸易合作请求后,朱慎锥答应了对方的请求,这近两月来双方已经合作了两次,额勒贝格吉台吉部通过腾格尔部和大明的贸易,用牛羊马匹和皮毛包括贵重金银珠宝这些换取了不少物资,贸易进展的很是顺利。

而且两个部落的贸易过程中,顺义王卜石兔那边也没提出反对,更没出手阻扰,仿佛这个事视而不见一样。看来额勒贝格吉台吉当初告诉朱慎锥他会去和卜石兔解释不是虚言,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解释,卜石兔才会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