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三百一十三章 厚利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三百一十三章 厚利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桑格上师离开后的几日,额勒贝格吉台吉和他的人也告辞离开,接下来他会回到部落后准备货物,把货物从部落尽快运来进行贸易,从而通过腾格尔部从大明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物资。

至于布日固德,他早在桑格上师离开前一日也已南下,大明那边准备的差不多了,随着贸易的即将展开他得尽早过去,这是早就安排的好的,布日固德在参加了摸顶仪式之后就出发启程,算时间差不多快已到镇虏堡。

朱慎锥留在部落,密切关注着镇虏堡那边的情况,同时也派人来往部落——镇虏堡——威远卫传递信息。

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完善,再加上周安民和亢有福坐镇威远卫负责贸易,草原这边也是朱慎锥的人,这一次和大明的贸易说白了两头都是朱慎锥的人在负责,实际上也就是左手倒右手的方式。

虽然从表面来看,这样的贸易方式相比之前直接走私的利润要少些,可实际上由于有大明出面再加上东厂和锦衣卫居中操作,物资的调动和货量可比商队行商走私庞大许多。

因为之前的走私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关节打通,其中边关出境的渠道就要用银子来开路,再加上物资购入、调动、运输、储备等等还要投入大量金钱和人力物力,这些同样是不小的成本。

现在,有东厂和锦衣卫出面,渠道自然不成问题,虽然在贸易中利润部分天启皇帝和魏忠贤要占一份,再加上东厂和锦衣卫包括边关这边截留部分,可这些加起来实际并不算多。

随着货量的增加和其他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整体的贸易获利反而比之前多了不少。此外,腾格尔部还能通过这种方式和其他部落合作,统合草原货源和利益的分配,使其在贸易手段中整合起来,无论从那点来看,对朱慎锥和腾格尔部都是好事。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是一个月过去。

这一个月里,随着双边贸易的展开,大量的货物从草原通过腾格尔部到镇虏堡再至威远卫,从而又从大明那边交换成同样数额庞大的物资返回到草原。

在这样的贸易中,获利是极其惊人的,根据初步计算,仅仅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所获得的利益就超过了以前一年走私贸易的总额,这还不算,因为朱慎锥直接控制住了双边贸易,在贸易中他对其他部落的合作中直接截留了用来贸易的金银珠宝等,把这些金银珠宝用腾格尔部或从其他渠道得来的物资进行取代,从中的获利更是巨大。

换句话来说,朱慎锥在贸易中等于掌控住了贸易定价权和货币权,他甚至不需要在普通货物上赚取更多,仅仅从这方面就能获得巨大收益。看着无数财富如流水一般涌入,朱慎锥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在大帐中,腾格尔这小子迈着小短腿跑来跑去,手里拿着一把朱慎锥给他做的木刀挥来挥去,嘴里还哇哇哇不知叫嚷着什么,一副小勇士的模样。

一旁,塔娜半躺着,一手放在高高隆起的腹部,含笑看着儿子玩耍。而在不远处,朱慎锥就和一个账房先生般翻看着账册,面前还摆了一个算盘,时不时伸手拨弄几下,又拿起笔在一旁的纸上记着数字。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贸易的收益实在是出乎意料,这让朱慎锥是欣喜万分。

大量的货物贸易带来巨大的财富,而这些财富的涌入也使朱慎锥解决了手上资金不足的大问题。随着他的摊子越来越大,所耗费的钱财也越来越多,之前虽然有走私的收入,但这些收入让朱慎锥当一个有钱人绝对没问题,可要完成他的布局却依旧不够。

其中,矿山、工坊、养兵,这些支出就极为庞大,哪怕有其他方面的填补依旧不足。此外,物资的囤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慎锥也越发感受到急迫。

哪怕他在赵屋岭、羊头山和王家村等地屯田,可这些地方的屯田真正能余下囤积粮食并不算多,因为这几年气候的变化,种地什么又是看老天吃饭,天气反常使得屯田效果并不算好,而且还有那么多人要养活,粮食不足更是重要问题。

现在通过贸易利用东厂和锦衣卫的渠道在贸易过程中能让朱慎锥从大明正当地获得大量粮食,而这些粮食在运输过程中的“漂没”实际上就落到了朱慎锥的手里。

除去漂没部分外,三分之一也落到了朱慎锥手中,作为物资储备根本就没运到边关就给截留了下来。

而真正进行贸易交换的粮食只是最初的三分之二而已,这些粮食大部分又给了腾格尔部,剩下来的才是其他部落的份额。

对于其他部落来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具体的分配,也不清楚大头实际上全给朱慎锥拿走了。不过对蒙古各部而言,能从大明换取紧缺的粮食,拥有储备能够让下一个寒冬安然渡过,这对部落来说就已经是万幸了。

大明的粮食说缺也缺,说富裕也富裕。

民间的粮食缺少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西北地区因为气候和土地兼并的缘故,一直都存在缺粮的情况。可实际上在大明南方各省却不缺粮,这几年天气虽然反常,可别忘记大明土地辽阔,由北至南万里疆土,北方干旱不代表着南方不行,再者南方一直都是产粮区,一些大地主和富商手里根本就不缺粮。

边贸有着东厂和锦衣卫的背景,自然可以从南方进行粮食采购,而且边贸开展之前朱慎锥又拉拢了不少商人,这些商人中有晋商,也有其他地方的商人,比如中原和南方的商人。

商人追求的是利益,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把南方的粮食运到山西对他们来说并不难。而且草原虽然物资贫乏,可草原也有草原的特产,别说那些牛羊马匹了,就算是皮毛什么的在大明也是稀罕物,用南方不怎么值钱的粮食来换取这些赚钱的货物,转手就是数倍甚至更高的收益,商人自然是肯的。

“算完了?”见朱慎锥看完账册,收起算盘,塔娜笑盈盈地问。

朱慎锥笑着点点头,来到她的身边坐下,顺势搂住了她的肩膀。

“你猜猜这一个月我们赚了多少?”

“多少?”塔娜问。

朱慎锥轻声在她耳边说了个数字,前一刻还没放在心上的塔娜后一刻顿时吃了一惊,她瞪大眼一副诧异的模样,似乎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这么多?你没算错吧?”

“呵呵,怎么可能算错,这账都是商行的账房做的,我刚才又确认过了,这数字肯定不会有错。”朱慎锥略有得意道,这个结果远比自己预料的更好,说句实话他第一次看见这个数字的时候也是有过怀疑,可仔细核对后发现这一切都是真的。

“太好了!”塔娜忍不住拍手笑了起来:“这才一个月啊,要是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下来,这得是多大的收益?如果这样下去,我们部落用不了几年就能成为土默特最强的部落,到时候别说卜石兔了,就连大汗也……。”

说到这,塔娜突然捂住了嘴,似乎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话,毕竟林丹汗可是蒙古人的共主,腾格尔部落是林丹汗的下属,林丹汗这个人又是喜怒无常,万一有些话传到了林丹汗耳中就不好了。

“哈哈哈!”朱慎锥大笑起来,伸手在塔娜额头上点了点:“哪来这么容易的事,还十年二十年呢,这一次说白了就是个机会,能做上两三年就很不错了。这样的好买卖时间久了谁不眼红?别说蒙古这边,大明那边也是如此,财帛动人心呀,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跳出来找麻烦。”

“找麻烦?你不是说这事是皇帝和魏公公许可的么?而且还是由东厂和锦衣卫来负责,这还能有人找麻烦?”塔娜不解问。

朱慎锥摇摇头,叹声道:“大明的事伱不懂,大明皇帝也不是想做什么都能做的,其实道理和大汗作为蒙古共主是一样道理。前些年大汗东征西讨,吞并了不少部落,意图再一次统一蒙古,可现在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塔娜若有所思点头,朱慎锥说的没错,作为蒙古共主的林丹汗也是一样,自从林丹汗继承大汗以来,一直都企图再一次统一蒙古,为了这个目的林丹汗不惜采取武力,但效果并不好。

虽然林丹汗用武力吞并了不少小部落,也打垮了好些反对他的部落头领和台吉,但长期的战争非但没有让蒙古归于统一,反而使得蒙古各部和林丹汗产生巨大矛盾,离心离德之下脱离林丹汗自立又或者投靠后金的蒙古部落越来越多。

林丹汗如此,那么大明的皇帝恐怕也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再加上朱慎锥不仅是大明人,还是大明的宗室,自然比自己更了解大明的情况。如果真像朱慎锥说的那样,这样的贸易只能做上几年话未免有些太可惜了。

“船到桥头自然直,也没必要考虑那么多。”朱慎锥安抚塔娜道:“如能维持几年的贸易也足够了,人不能那么贪心,把好处全占了去不是么?再说了,这几年里的获利足以让部落有翻天覆地的改变,等到那时候只要部落足够自保的力量我们就再也不担心什么,这样的话你我肩上的担子也能放下不少。”

塔娜想了想觉得朱慎锥说的对,这世界上的事的确如此,自己刚才是贪心了些。只要部落稳固,实力得到增强,其他的又算得了什么呢?下意识塔娜把目光投向了在帐中玩耍的腾格尔,右手抚摸着肚子里还没出生的孩子,又露出了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