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二百八十五章 赵大报喜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赵大报喜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慎锥事后细想,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经验不足,当初戚继光在军阵操练中使用虎蹲炮和佛郎机两种大炮绝对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之所以这么布置有着战场上的特殊原因。

无论佛郎机还是虎蹲炮都有各自的优点,同样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

佛郎机的优点是发射速度快,射程较远,直射命中率高。但其弱点是佛郎机虽属于轻型炮,可它的重量也绝对不是一个人能操作的,一门佛郎机炮重至少两百斤,哪怕强壮的士兵一个人也很难搬动,必须要有炮车拖着才能灵活使用。

至于虎蹲炮的优点是轻便,相比两百来斤的佛郎机,虎蹲炮的射程虽然稍近些,但其仅仅才不到四十斤的重量一个士兵伸手就能提着走,随便找个地方一架就能开炮发射。

可虎蹲炮的弱点也很明显,它虽然打击面大,但其发射速度却远比不上佛郎机。每开一炮重新装填需要不短的时间,一旦没有足够的虎蹲炮形成交替发射保持持续火力的话,那么在装填间隙就很容易让敌人冲到近前从而失去火炮的优势。

两者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之前朱慎锥只考虑到了持续火力却没考虑到相辅相成的因素,这才舍弃了虎蹲炮只选择了佛郎机。但在草原之战后,朱慎锥这才彻底明白当年戚继光为什么会特意如此配置,那是因为这两种火炮相互配置正好能取长补短,从而在战争中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老话说的不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哪怕朱慎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和思想,但在许多方面也不能忽视前辈的经验和教训。假如他当初带上几门虎蹲炮,在对嘎力巴展开斩首行动的时候在关键时刻直接用虎蹲炮轰击,嘎力巴哪里还有跑的可能?

想到这,朱慎锥又想起了在草原的王晋武,看来还得让商队送些虎蹲炮去部落以供装备。

不过眼下朱慎锥手中的火炮并不多,他虽然在赵屋岭这里设置了工坊,可以目前工坊的情况要大量铸造火炮也是不易。离开半年多了,也不知工坊那边如今的情况如何,今晚休息一日,等明日得去工坊看看。

说起来也巧了,第二日朱慎锥刚刚起床,和平时一样打了一趟拳耍了会儿枪术,正打算吃早饭呢,赵大就匆匆到了百户所。

“赵叔,你怎么来了?”见了赵大,朱慎锥连忙让座,招呼他一起用饭。

“不用了六爷,俺一早就吃过了,昨儿听说您来了,也不知您要呆几天,俺这人您也知道,心里藏不下事,好些日子没见六爷您了,这不早上起来就过来见见您。”

赵大憨厚笑着搓着手说道,朱慎锥听了哑然一笑,的确他半年多没来了,赵大这么久没见自己。听自己来了坐不住,直接就找了过来也是寻常,不过看着赵大的热切表情,朱慎锥心头微微一动,似乎感觉到了什么。

招呼赵大暂且坐,让人送了杯热茶暖暖身子,朱慎锥吃着馒头就着酱菜和他聊了起来。

“工坊那边可好?”

“好,一切都好着呢。”赵大是朱慎锥指派的工坊负责人,也是信得过的工匠。早在王家村的时候赵大就帮了朱慎锥不少忙,而且赵大为人忠厚实在,手艺也好,让他管着工坊虽不能说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也是最恰当的。

更不用说跟了朱慎锥后赵大已经脱离了匠户,身上还有了卫所知事的衔,说起来也算是个小小的官身了。别小看这个知事,一般人穷极几代都达不到,何况像赵大这样的匠户。

赵大当即就说起了工坊那边的情况,听着他的讲述朱慎锥慢条斯理地吃着早餐,时不时开口询问几句,赵大虽没什么文化,可做事极为用心,工坊大大小小的事几乎亲力亲为,也全记在心里,对朱慎锥的询问是对答如流,让其异常满意。

现在的工坊要比最初的规模大了不少,其中主要冶炼制造更是不同刚刚开始的样子,其产量也翻了三番。

尤其是赵大和几个铁匠取长补短,经过几次实验制作出了更为高效的炼铁工艺,改造了铁炉后,制作做出来的生铁要比以前强许多,就连熟铁、精钢这些质量也提升不少。

现在工坊拥有两座改造后的瓶炉,一座瓶炉日产生铁近4000斤,两座加起来差不多快8000斤了。

以目前工坊的技术,再多建一座瓶炉也是可以的,但考虑到目前出产的矿石数量不足,两座瓶炉足够使用,赵大也就没再增加。

8000斤的日产铁量只是理论上,实际平均每日日产大约在6000至7000斤左右,一月下来就能产铁二十万斤。

这个产铁量在地方来说已经非常不低了,铁产量的满足也使得工坊在器械制造上的原料充裕,每日生产的各种日常铁具、枪头、箭头这些军械不在少数,此外还有一些生铁作为物资储存起来,以供它用。

产铁的同时,工坊也在按照最先进的苏钢灌钢法进行炼钢,毕竟有些军械需要的材料生铁是远远不能满足的,熟铁同样也是如此,必须要用好钢来制造,比如火炮、火铳等等火器,还包括锋利的腰刀、砍刀等等。

听完了赵大的讲述,朱慎锥很是满意,工坊的进展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没想到仅仅一年就达到了如此规模。至于继续扩大朱慎锥暂时觉得没必要考虑,如今的产量正好,如果产量再高反而消化不了,而且无论工坊还是矿山那边都是依靠人力,赵屋岭这边虽然偏僻,也有着卫所百户所的名义,可一旦人再多形成更大规模恐怕就难以控制,更不好隐瞒了。

对于赵大所做的成绩朱慎锥给予了表扬,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朱慎锥向来的规矩,能做事而且能做好事的人他从来不会小气。当即许诺了赵大的赏赐,还答应等明年找个机会给赵大的儿子石头也弄个官身。

一听如此,赵大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起身就朝着朱慎锥跪了下来,口中千恩万谢。

笑呵呵地把他搀扶起来,朱慎锥告诉他不必如此,这是他应得的。不仅是他,工坊的其他匠户也是一样,只要拿出成绩来,有功劳,区区官身不在话下,做的更好,他保对方以后荣华富贵。

“六爷,您的大恩俺真不知怎么报答才好,六爷您放心,俺嘴笨可俺心里都明白,俺回去后就告诉大伙,您就瞧着吧,保证大伙拼了命地给您干。”

“哈哈哈,这可不必,你们这命我要了可没用,只要把手里的活干好了,干精了,干活时候多琢磨琢磨,弄出些好东西来,六爷我绝对亏待不了大伙。”

“嘿嘿,这是这是……。”赵大憨笑着连连点头,接着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说道:“对了六爷,您还记得姚家兄弟么?”

“姚家兄弟当然记得,怎么?”

赵大笑着告诉朱慎锥,自从上次弄出朱慎锥需要的那玩意后,朱慎锥不是给兄弟两人保举了八品官身么?

朱慎锥带人去草原后不久,卫所那边的告身就正式下来了,现在姚家兄弟和赵大一样都是有官身的人了,从而一举从匠户成为了低级官员。

这个变化让姚家兄弟欣喜若狂,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作为烟花匠人居然还会有如此机遇,仅仅弄出了黄药就获得了官身。原本姚家兄弟是想亲自向朱慎锥道谢的,并准备好好给朱慎锥磕几个头,以感谢他的大恩厚德。可惜那时候朱慎锥已经带人去了草原,这一去又因为草原上出了变故一时间回不来。

虽然赵大对朱慎锥的事不了解,可之前胡林来后听了几句,只知晓朱慎锥恐怕要好几个月都不能回来,所以转告了姚家兄弟后,姚家兄弟无奈之下只能把这恩情记在心里。

这几个月,姚家兄弟也没闲着,一直在研究和完善之前黄药的配方,力求把黄药的功效制作的更好些。

在两兄弟的努力下,黄药的配方研制的确有了些起色,相比之前朱慎锥见过的更强了些。不过姚家兄弟也明白,这所谓的更强些也是有限度的,毕竟黄药的配方再强都有极限,按照姚家兄弟的多次尝试,已经达到了最效配方,想再突破已不可能了。

在这种情况下,姚家兄弟也没灰心,既然在原来的基础上无法再提高,他们转而开始研制起了用其他东西进行配比,意图制造出比黄药更强的同样东西来。

但这样的研制很难,毕竟从传统烟花技艺来看,黄药已经达到了顶峰。如果继续要提高就不是普通烟花技艺能够完成的了,这要通过化学制作才能达到,以目前的科技而言根本就不可能。

一开始姚家兄弟的信心十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没丝毫进展。老大姚良有股不服输的劲头,虽然失败无数却依旧想办法研究。但头脑灵活的老二姚远却不是,他碰了几次钉子后觉得继续在这基础上精研不会有太多成效,在三个月前兄弟两人就各自做起了各自的事。

姚良依旧死啃着这玩意,意图做出比黄药更好的东西来。但老二姚远却放弃了这个方向,反而研究起黄药的用途来,而且在上次朱慎锥见识过黄药的作用,高兴之余说了几句有关黄药的使用方向,还让赵大按照目前火枪的构造来研制使用黄药发射的火器。

姚远对此就上了心,在放弃继续研究黄药之后,姚远每日就跑来工坊泡着,对工坊的匠人炼铁制钢和打造器具极为感兴趣,而且时不时就拉着赵大私下请教讨论一番。

如果是以前,赵大作为匠户对技艺自珍是肯定的,可现在的赵大不同了,有了官身后赵大早就不把技艺当成宝贝了,技艺再好能有当官更好?更何况朱慎锥早就和他说过,只要他把工坊管理的好,匠户之间不要藏私相互交流,不断提高技术,这份头功就是他的。

再加上朱慎锥对姚家兄弟的重视赵大看在眼里,明白姚家兄弟的重要性。既然姚老二对这个感兴趣,赵大也就和他讲解了一番,没想到姚老二极其聪明,很快就理解了器械的打造,虽然他没有铁匠精湛的技术可在动脑子上却胜过常人。

在姚老二的帮助下,赵大这些日子一直和他在对黄药运用在火器上进行研究和制作,前不久倒也弄了个玩意出来,这也是赵大一听说朱慎锥来了再也坐不住,一大早急急忙忙赶来见他的真正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