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基础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二百六十四章 基础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哈丹巴特尔在漠北惨败,不仅他的性命丢在了漠北,就连部落的精锐骑兵也遭受了巨大损失。

而之后嘎力巴的叛乱更是令部落雪上加霜,眼下嘎力巴虽死,但部落也元气大伤,现在整个部落能够动用的骑兵已只有不到三千人,这些人中还部分都是老弱,按照朱慎锥的想法剔除这些老弱和一些嘎力巴原本的手下后,剩余的人数恐怕连两千人都不到。

现在整个部落的实力大损,相比阿失帖木儿在的时候,部落的军事力量连当初一半都不到。

作为一个数万人的大部落这样到情况是非常危险的,草原向来就是弱肉强食的地方,部落和部落之间的战争冲突自古就从未停息过,如果这时候有那支大部落意图向他们出手的话,以部落现在的力量要抵抗恐怕很难。

考虑到这些,朱慎锥只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尽快重整部落的军力,用最短的时间恢复部落的战斗力。但这样做却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漠北战争和嘎力巴的倒行逆施,部落精壮损失不少,仅仅死在朱慎锥手下的蒙古人就足有五百多人。

在淘汰老弱的同时,还要从部落抽取青壮,以补充部落的军事力量,所以朱慎锥手中这支人数不多的新军暂时也没办法撤回大明,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支部队会留在草原上,作为朱慎锥手中的一张底牌,以确保部落和妻子的安全。

至于第二个办法是尽快获得林丹汗的认可,虽然现在腾格尔继承了台吉之位,可这只是部落内部的继承并不合法,而真正继承必须得到林丹汗的同意册封。

作为蒙古共主,林丹汗可是整个蒙古的大汗,各部落在名义上都是大汗的子民,部落首领的更替必须要得到大汗的认可才名正言顺,如果没有大汗的认可,那么这个部落首领就不被其他部落所承认,而其他部落也完全有理由借此出兵,直接攻击和吞并对方。

这个道理就和大明的藩国、附属国在新老权利更替的同时需要获得大明皇帝的认可和册封是一样的,没有大明皇帝的册封圣旨,你的继承就是不合法的,既然是不合法的所有人也不会承认你的身份和地位。

眼下情况就是如此,如果能以最快速度得到林丹汗的认可,并拿到林丹汗的旨意,那么腾格尔这个台吉就算坐稳了。非但如此,腾格尔还能继承到原本属于阿失帖木儿的济农头衔和右翼万户的职位,有了这两个身份,其他蒙古部落想出手就得掂量掂量,一旦出兵攻击部落,那么就等于不把大汗的旨意放在眼里,等于是违背大汗的意志。

别看林丹汗这几年每况愈下,尤其是去年到现在更有众叛亲离的迹象,之前又在漠北惨败而回。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蒙古人的共主,林丹汗手中依旧掌握着极强的军力,再加上他大汗的名头,手里几万铁骑对付内外喀尔喀、科尔沁甚至后金或许有些吃力,可要对付普通蒙古部落简直比伸手碾死一只臭虫那样轻而易举。

在腾格尔成为部落台吉的当天,塔娜就派出了使者前往察哈尔的林丹汗本部。

为了获得林丹汗的支持,塔娜特意挑了两个部落中最能说会道的蒙古老人,给了他们使者的名头,又亲自写了一封奏疏,奏疏的内容感情深切,不仅仔细讲述了这么多年阿失帖木儿部落对林丹汗的忠心耿耿,还提到了自己兄长哈丹巴特尔在漠北为大汗断后身死的事迹,恳求大汗看在部落一直是忠于大汗的份上,允许腾格尔继承部落台吉之位,并接任阿失帖木儿的济农和右翼万户身份。

塔娜在奏疏中还承诺,自己部落永远支持林丹汗,以林丹汗为主,跟随大汗再创蒙古帝国的辉煌。其用词之深切诚恳,让人身同感受,此外塔娜也没隐瞒部落内乱之事,把嘎力巴所作所为一一告知了林丹汗,以表示诚意。

出去奏疏外,塔娜还让人送了不少礼物给林丹汗和林丹汗身边的近臣,这些礼物除去部落的积蓄金银,还有部分是朱慎锥这次从大明带来的货物,比如精美的绸缎、瓷器、茶叶等等。

有了这些东西,说服林丹汗不算什么难事,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毕竟从部落前往大汗金账来回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其中路途不短呢。

安排完这些后,朱慎锥也松了口气,至少大事都已安置了下去,接下来就是慢慢彻底掌控住部落,对部落内部不断调整了。

接着,朱慎锥让马世州和胡林先带人回大明,回去时候也带上了自己给家里包括亢有福、周安民还有王荣、张锡钧等人的书信。

眼下他暂时要留在草原,直等到草原的事彻底解决后才能回大明,这一停留至少半年时间,这个情况不告知家里是不可能的,再加上腾格尔成了部落的台吉,未来对部落和草原的合作完全就和以前不一样了,接下来无论是贸易还是其他都要进行调整,这些也必须让大明那边进行配合。

马世州和胡林自然也是清楚这点了,所以当朱慎锥把书信交给他们,交代完之后,两人很快就带人离开了部落。他们走后,朱慎锥的新军继续留下,这支部队会继续留在草原,依旧由老金亲自统帅,王晋武等人作为辅助,在草原练兵的同时确保朱慎锥等人的安全。

经历先后两战,这支新军已不同往日,战争的确是淬炼军队最好方式,按照老金的说法,眼下这支部队虽然只能勉强和浑河一战时期的戚家军相比,或许还稍有不如,但已能称得上精锐了。可要和全盛时期的戚家军来对比还是有着很大差距,而且新军的人数也少了些。

考虑到这点,朱慎锥已在带回的书信中和周安民、王荣等人进行了交代,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等下一支商队回到草原的时候,会有新招募的士兵跟随而来,而这些士兵将是新军的补充,等这些人到后,朱慎锥会按照一带一的方式重组新军,由一哨增加到两哨人,以此增强自己的实力。

对于新军的增加,老金向朱慎锥提出了一个意见,那就是可以在蒙古人中适当地招募合适的人加入新军。当然从蒙古人中挑选人选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蒙古人的习俗和性格和明人不同,再加上蒙古人向来都是善于骑射而不善于步战,许多蒙古人在作战中又爱表现自我武勇,要像明人那样训练不太容易。

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老金建议从部落中蒙古人的半大小子中进行挑选,依造戚家军选兵方式选出合适的人选进行训练。这样的话,虽然还会有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至少比使用青壮训练要便利的多。

再加上部落的人丁不少,这么多人里哪怕就算是百里挑一也能挑出好几十个来,有了这些蒙古小子的加入,新军的兵源就能得到补充,未来也能减轻大明那边的负担。

这个建议得到了朱慎锥认可,不仅如此朱慎锥还打算重新训练部落的骑兵。

因为哈丹巴特尔两千精骑的损失,眼下部落仅存的精锐已经不多了,再加上蒙古人向来是上马为兵下马为民的,蒙古人的军队中除去近卫外都是普通牧民,这些从来不是职业军人,只有在聚兵应征的时候才会调集在一起外出征战,他们虽大部分个人武力不差,弓马娴熟,可要论战法和配合却差得远呢。

大明的军队除卫所兵外都是职业军人,哪怕现在大明在经历了二百多年岁月,军队腐化严重,战斗力直线下降,可边军中掌兵的大将们身边依旧有一支经过精良装备和严格训练的家丁兵。

这支家丁兵才是他们真正的底气,也是作战中能够达到一锤定音的战力。朱慎锥已有在部落以家丁兵的方式来训练一支精锐骑兵,这支骑兵以后将是职业军人的存在,装备和待遇会是最好的,直接由自己直属,有了这支骑兵,无论是控制住部落还是对外战争,都会是一直决定性的武力存在。

不过要打造这支骑兵的难度也不小,蒙古草原骑兵不稀奇,骑兵主要的马匹在蒙古也到处都有,这是大明那边没有的优势。但人吃马嚼再加上武器装备和严格训练,后期投入巨大,朱慎锥计算过以部落的能力眼下充其量也就最多能搞个几百人的精骑出来,后续在这基础上能继续扩大到多少他自己也没把握。

这支骑兵名义上会直接在腾格尔的名下,也就是台吉的近卫骑兵,但真正控制它的会是朱慎锥。日常中,领兵的人是百户王海,由另一个早期加如商队的蒙古人来作为王海的副手。

在训练这支精骑的同时,朱慎锥还要求新军那边也必须进行适当的骑兵训练。戚家军的步战战法独步天下,在这两次交战中也得到了证明,可戚家军也不是没有丝毫弱点,缺乏骑兵战术训练就是其一,就像这次乔装打扮摸进营地的时候,不少新军士兵连马都骑不好,如果不是对方麻痹大意又加上天色昏暗,说不定当成就给发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