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引导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二百三十二章 引导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冯铨的追问下,朱敏汎这才告诉了他关于平阳刘家的事。

刘善成刘家一事没什么不能说的,这个事早就尘埃落定,而且平阳府此案当年就通过地方衙门报到了刑部,刑部那边也结了案。

刘家垮台后,刘家的百万家财被瓜分的一干二净,朱敏汎作为利益团体的一员自然也捞了不少,反而是真正的始作俑者朱慎锥却只喝了点汤水。

但在冯铨面前,朱敏汎自然是不会把这事的真相告诉他的,说的也就是那些在台面上的情况,至于他要查刘家的案子也容易的很,知府衙门就有案卷,这些案卷做的扎扎实实,还有刑部的批示,再加上刘家早就完蛋了,怎么查都查不出问题来。

说了说刘家案子的情况,这才讲到刘家出事后其家产归了朝廷,其中地产、店铺什么的直接由官府发卖。当初朱慎锥得知此事,因为宗室的日子不好过,俸禄一直下不来,朱慎锥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如果再仅靠俸禄的话这日子越发难,无奈就找到自己借钱,提出了想借此机会买下刘家一个店铺作为产业。

大家都是亲戚,而且朱慎锥在宗室里的辈分又高,和自己的关系也不错,朱敏汎听了他的请求后就借了些银子给他,又和知府衙门打了招呼,这才买下了刘家那间店铺,从而有了一份产业。

不过后来朱慎锥和亢家合作,以店铺入股当了恒通的东家,这个事朱敏汎也没注意。但就算这样也是很寻常的,士农工商,商人向来就是最低的阶级,如果商人没有背景根本就混不下去,亢家在平阳经商多年,平阳上下几辈人都是知道的,只是亢有福之前的亢家经营的普普通通罢了,也没人太过注意。

但亢有福当家后,这个人颇有经商天赋,又和朱慎锥关系不错,接着朱慎锥宗室的名头成了了一个恒通商行,再替朱慎锥经营不很正常么?

这样做无非就是看中了朱慎锥宗室的名头,用这个名头便与经商罢了。这种操作是常规操作,朝廷从来就不禁止,何况别说宗室了,就算是他们这些文官读书人不也如此?别说当了官,哪怕就是中了秀才、举人,朝廷对有功名的人是有免税政策的,从而乡亲朋友为了免税投效田地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个道理和亢有福通过朱慎锥宗室身份成立恒通没任何区别。

“这么说,恒通商行没有问题?”冯铨眼珠子一转问。

“这能有什么问题?不就是一家普普通通的商行罢了,冯大人,我不明白你这一次来平阳究竟要干些什么,但我能保证恒通只是一家普通的商行。”朱敏汎有些不悦道。

冯铨想了想,接着又问:“之前的刘家产业就这么一家店铺?其他产业呢?现在落到谁手里了?”

这话一出朱敏汎脸色瞬间很是难看,冯铨的到来真正目的他实际上并不清楚,只是晋王府那边来消息让他配合而已,现在这么问,难不成冯铨来平阳是追查刘家案子的?可刘家的案子早就结束了,怎么又翻出来了?

何况刘家垮台后,刘家的许多产业都被瓜分了,其中朱敏汎就拿了不少,要追究下去,不等于把自己的事给挖出来了?万一冯铨盯着这个事不放,最后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回京报告说他作为平阳府宗室的领头人和地方官府勾结陷害商户,鲸吞其产业,这个罪名可是不小。

“冯大人这是要查刘家的案子?”

冯铨笑笑:“下官只是打听而已,怎么?将军不便说此事?”

“这有什么不便的,刘家的案子当年闹得沸沸扬扬,整个平阳府上下都知道。”朱敏汎轻描淡写道,脑子里却飞快旋转:“此案简单的很,官府早就有定论,冯大人如想知道可直接去知府衙门看卷宗,或者回京后去刑部调阅也没问题。至于具体的细节这个就不是我能知道的,我是辅国将军没错,可宗室有宗室的规矩,宗室向来不得插手地方事,如何断案是官府的责任,我这个宗室哪里能有这个资格?”

“至于冯大人所问的刘家产业之事就更不用说了,刘家的产业如何处置的,这个你也得去官府查问,我记得当初不仅是平阳府和布政司使衙门,就连巡抚衙门也有记录,对了!有个事我差一点忘了,冯大人不是从京师来么?这事朝堂上有几位老大人也是知晓的,据听说宫里那边……。”

说到这,朱敏汎意味深长看了对方一眼,就闭口不再往下说了。

这番话如同冷水一般浇下,把刚才还对刘家案子极为有兴趣的冯铨淋了个透心凉。他虽然从没当过地方官,一直在翰林院任职,可要知道冯铨的父亲就是布政使,对于地方的有些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朱敏汎这几句话听起来似乎寻常,可实际是在暗暗警告他,刘家案子的水很深,深到不光是平阳一地,还牵扯到整个山西的官场,就连京师那边也有大佬出手,还包括如今风头正劲的魏忠贤似乎也……。

刘家百万产业最终发卖,这些产业落到了谁的手里还真不好查。倒不是查不清楚,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查,一旦查来查去查到问题怎么办?难不成伱一个七品翰林院的小官能和这么多人抗衡么?到时候哪怕有皇帝给你当靠山,冯铨也没这个胆量。

无奈,冯铨只能打消了从刘家案子开始查的想法,转念又回到了老路上。他询问朱慎锥当初花银子买下了刘家那家店铺,这个朱敏汎倒是知道,告诉他是一家盐铺。

听到盐铺,冯铨两眼顿时一亮,盐铺可不是普通店铺,尤其是山西产盐,盐铺里面的道道多的很,如果能通过盐铺查到朱慎锥走私私盐的证据,那么他这一次山西也不算白来了。

谢过朱敏汎,冯铨兴冲冲地就先离开了,他带着人准备从恒通的盐铺入手,开始查朱慎锥的问题。对此朱慎锥并不知晓,他离开将军府后脸上平静的很,心里却定下了心,原本以为这一次会有大麻烦,可当见了冯铨,又和他直接打了交道后,朱慎锥忐忑的心反而放下了。

恒通那边早就安排好了,和蒙古那边的贸易也暂停了,就连商队的人都直接打发到了草原那边,平阳府这边一个人都没留下来。

这种情况下,冯铨要从恒通查到他和蒙古走私的证据根本就不可能,除非冯铨从两个地方下手,一个是直接去草原从蒙古人那边查,另外一个就是去边关通过军方查。

前者是不可能的,给冯铨一个虎胆他都不会跑到蒙古那边去查,他在大明这边也就算了,去了草原谁会鸟他?弄不好前脚出了长城,后脚就被蒙古人砍死在草原也不一定,傻子才会这么干呢。

至于通过边关的军方查也是瞎扯,山西这边偷运物资出境走私的事多了去,可以说整个山西只要有规模的商行没有一个不这么干的,边军靠着商人的走私收受贿赂,大开方便之门,这早就是潜规则了,但你要去查绝对不会有人承认,毕竟这个事实在太大,一旦承认了不仅是整个边军各镇,就连全山西的商行都会牵扯进去,这样的后果没一个人能够承担得起。

朱慎锥唯一的漏洞就是私盐贩卖,靠着中开法获取盐引,从而走私私盐获取暴利。但这个漏洞朱慎锥很是清楚,却没下令停止,仅仅只是收缩了部分罢了,直到冯铨来了山西,恒通商行的私盐走私同样还在继续。

这不是朱慎锥忘记了这个漏洞,而是他故意所为。因为他很清楚如果冯铨什么都查不到的话反而不好,所为过犹不及,既然人来了总得让人家查出点东西来不是?要是一点都没问题也就太过刻意了,所以这个漏洞是朱慎锥故意摆出来的。

今天请朱慎锥去将军府,朱慎锥已在前一日就接到了来自京师的消息,张锡钧的确给力,他通过密信告诉了天启皇帝已派了人暗中来到山西查自己了。

之所以清楚这点还是通过魏良卿得知的,毕竟冯铨来的时候天启皇帝为了保密没告知官府,也没动用锦衣卫,而是让魏忠贤派了东厂的番子同行。

东厂掌控在魏忠贤手里,魏良卿作为魏忠贤唯一的侄子对于东厂自然就和自己家没什么区别,通过魏良卿那边,张锡钧在有心之下就弄到了这个消息,得知此事后就密信送至朱慎锥,接到密信后,朱慎锥早就做好了准备。

现在朱慎锥巴不得冯铨去查私盐的事,他就算没想到这个,朱慎锥也会通过其他方式去提醒他。

果然不出所料,就在朱慎锥去了将军府回来的第二日,冯铨那边就有动静了,冯铨带着人开始调查恒通的盐铺,不仅在平阳查,还派人去了解州,看样子是想从解州的盐井那边开始查起,随后一步步搞清楚恒通贩卖私盐的规模,抓到朱慎锥的把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