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二十二章 乐观的周安民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二十二章 乐观的周安民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明宗室要造反几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更不用说朱慎锥只是一个区区低级宗室了。

周安民这样判断不能说错,可偏偏朱慎锥是一个例外,而且朱慎锥一直琢磨的并不是要真正造反,是在做着风雨欲来前的准备。

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等乱世到来那一刻,作为宗室的朱慎锥原本就有先天优势,如果那时候手上有着足够的力量,凭借老朱嫡子晋藩后裔的名头振臂一呼,未尝没有机会。

“李虎?”周安民听完朱慎锥的讲述,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随后对朱慎锥说道:“此事我需找人打听打听,快则一两日,至多也就三日而已,等有了消息再和你说。”

“那就拜托姐夫了。”朱慎锥举杯道。

和朱慎锥碰了碰杯,周安民笑道“这都是小事,不过就算这李虎可用,可人心隔肚皮,平日也需多加小心。”

“这個小弟心里有数,多谢姐夫提醒。”举杯一口饮尽,朱慎锥点头说道。

防人之心不可无,朱慎锥做事一向谨慎,这个周安民是清楚的,这也是他最欣赏自己这个小舅子的地方。但李虎和王家村的人却不一样,他们这些人是外人,如果可用的话用是没问题,但也需要如何用,而且必须也需有提防才是。

“姐夫,前些日我看了驿报,辽东大败朝廷震动,近来可有那边的消息么?”再续了酒,朱慎锥暂且把李虎的事放到一旁,打听起朝廷的消息来。

周安民叹了口气,摇头道:“萨尔浒的事你也知晓了,如今朝廷那边几乎吵成一团,不少人要追究主帅杨镐责任,建议杀他的人可不少,不过要保他的也有好些。”

“现在杨镐押解回京被打入天牢,由锦衣卫这边看管着,但朝中诸位大人吵来吵去,依旧还未有对他的处置意见。”

“怎么?皇上还未杀他?”朱慎锥听了有些意外,杨镐此人志大才疏,在战事危机的时候居然还勾心斗角排除异己,下令按兵不动,坐视友军被建奴包围,最终导致四路大军被建奴逐一击破,明军此战大败而归。

其实从整个萨尔浒之战的双方军事比例和将领素质来看,明军还是占有上风的。尤其是四路大军中的几位总兵都不是寻常人,其中右侧南路总兵刘铤号称刘大刀,勇冠三军赫赫有名。

左侧中路总兵杜松的名气也是不小,此人身经百战,悍勇无比,镇守陕西时,与胡人大小百余战,战无不胜,被塞外异族皆称其为“杜太师”。

左侧北路总兵马林是名将马芳次子,虽不如刘铤和杜松出名,但也算得上良将。

这三路总兵如不是主帅杨镐瞎指挥,又走漏消息导致行军路线被建奴提前知道,最终被老奴抓住机会各个击破,只要其中两路能合兵一处相互呼应,或者杨镐闻讯果断派最后一路总兵李如柏火速增援,中军快速推进靠拢的话,那么萨尔浒之战的结果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在朱慎锥看来,主帅杨镐所作所为简直无法理解,在战场上的操作和李天霞李大师座有的一拼,都是坐视友军覆灭无动于衷,最后见势不妙又脚底抹油,连敌人的面都没见到就跑的没影了。

如果他是万历的话,杨镐押解京师当日直接剐了都不解恨,谁想这老小子居然到现在还活着呢。

“辽东如此大败居然还有人保他?”朱慎锥心里疑惑,这样的罪都能活命,简直见鬼了。

周安民苦笑一声,他伸手沾了点酒水,在案上写了两个字,写完后伸手一抹把字擦去。

“你是说……。”看见这两个字,朱慎锥心头微微一惊,目光朝着周安民望去。

周安明点头,轻声道:“此人虽出身浙党,但据说同赵鹤亭私交甚密,赵鹤亭是何人想来你也知晓,所以直到如今对杨镐如何处置就连皇上也有几分顾虑。”

朱慎锥下意识捏了捏拳头,一腔怒火从心底冒气。

周安民刚才沾着酒水写的两个字他看的明明白白,正是东林二字。

东林党自以革除时弊,整肃朝纲为己任,可从杨镐此事来看也不过是党同伐异罢了,而且萨尔浒兵败影响极大,这样的话杨镐却依旧保住了性命简直无法理喻。

“朝廷的事也就我们兄弟私下说说,你我这样的小人物又做不了朝廷的主,或许皇上自有其他打算也不一定。”周安民见朱慎锥脸色难看,安慰了几句,随后又道:“不过皇上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这不前些日刚启用熊廷弼经略辽东。熊廷弼此人可比杨镐强多了,据说他到了辽东后干的不错,想来等几年后恢复元气,以我大明实力,灭建奴不在话下。”

熊廷弼是能臣干将,又曾巡抚辽东,的确是最适合接替杨镐的人。

而且据周安民所说,熊廷弼到了辽东后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已经暂时稳住了辽东局面。

在周安民看来,大明在辽东虽败,但国力尚在,而且和辽东建奴相比,大明各方面依旧占有巨大优势。

战败乃兵家常事,一时之败算不了什么,只要稳住阵脚重振旗鼓,雪耻辽东并不是什么问题。

周安民的观点其实也是大部分人所想的,毕竟对大明来说区区后金算不了什么,而且熊廷弼到了辽东后局面已渐稳了下来,只要按部就班下去,这些建奴根本不是大明的对手。

但相比周安民的乐观,朱慎锥却不这么看,因为他很清楚辽东的局势未来会恶化到什么程度。后金的崛起和辽东战局的不断变化,再加上天灾人祸和叛乱四起,这最终成了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万历还能多活几年,以熊廷弼的本事和辽东的应对,或许局面还有的救。虽然万历这个宅男几十年不上朝,可万历毕竟是张居正的弟子,对于国家的控制和局势的变化判断再加上对臣子的压制和手段等等,根本不是后来的几位能比的。

万历一朝,三大征赫赫有名,而决定三大征的最高决策者就是万历皇帝。

如果万历真是一个庸碌之人的话,又怎么会有如此赫赫武功呢?事实也是如此,用熊廷弼取代杨镐,可以说是万历在萨尔浒之战后做出最英明的决策,而这个决策也很好地遏制住了辽东建奴,使得双方在辽东暂时形成对峙局面,没让局势进一步恶化下去。

熊廷弼的确是一个能臣,在他经略辽东的一年里局势逐渐有了明显好转,建奴在萨尔浒之战建立的优势被熊廷弼逐一化解,可惜的是万历的生命即将就要走到尽头了,等万历一死,后面的继任者再加上朝中的争斗,最终性格有缺陷的熊廷弼被弹劾辞官。

熊廷弼前脚离开辽东,本已稳住的局面瞬间恶化,短短几个月里建奴就打破了熊廷弼设置的防线,朝廷见情况不对,再一次启用熊廷弼,熊廷弼临危受命再赴辽东。

可在启用的同时又让巡抚王化贞扯熊廷弼的后腿,两人见解不一矛盾重重,最终因为王化贞的缘故导致广宁大败,熊廷弼因此被罢免下狱,之后又卷入党争,天启暴怒之下杀了熊廷弼并传首九边,一代名将居然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可叹之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