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百八十五章 作死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百八十五章 作死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和百官后悔不后悔朱慎锥不清楚,但朱慎锥可以肯定熊廷弼将来一定会后悔这么干。

作为辽东经略,大明的高级官员,如此意气用事,又如此没有半点政治敏锐性,熊廷弼未来的下场可想而知。

现在天启皇帝下旨意给熊廷弼,让他戴罪立功,如果熊廷弼有点脑子的话抓住最后的机会想办法带兵出关,夺回失地。哪怕做不到夺回广宁,只要能拿回宁远、前屯,稳住防线,至少也能给朝廷一个交代。

但熊廷弼会不会这样做?朱慎锥觉得他不会,因为道理很简单,以熊廷弼的性格来说,除非朝廷直接夺了王化贞巡抚之职,然后派人押解罪人王化贞回京,把辽东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他,熊廷弼才会去干。

在熊廷弼看来自己为国家前后几次经略辽东却没落到半分好处,反而受了这么多的委屈,之前又被王化贞压的满腹牢骚,一腔怒火早就憋不住了,只要王化贞的罪责未定,凭什么自己要带着王化贞一起戴罪立功?

如果这样的话,等自己戴罪立功完了,是不是王化贞的罪名也就不存在了?那么接下来辽东情况和当初又有什么两样?王化贞依旧骑在自己头上拉屎,自己也依旧对他无能为力,熊廷弼哪能受得了这样的窝囊气?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熊廷弼小算盘早就打好了,现在这个情况不要求朝廷做出让步还待何时?只要自己顶住朝廷的压力,咬紧牙关,等朝廷彻底拿下王化贞,最好以战败的缘故再砍掉王化贞这狗贼的脑袋,熊廷弼出了这口恶气后才会出关和后金作战。

熊廷弼实在太高看自己了,他自以为大明在辽东自己是不可缺的,没了他熊廷弼,任何人都没办法解决辽东的问题。

只要这一次解决掉王化贞,给东林党包括朝堂诸公一点颜色看看,以后自己在辽东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也能用自己的想法和手段来一点点彻底收复整个辽东。

说熊廷弼政治幼稚一点都没错,他就不想想自己这么干会是什么后果。哪个皇帝会容忍这样的臣子?更有哪个皇帝会接受臣子如此要挟?

就和一个公司一样,你仗着业绩出众能力强,自以为公司离不开你,由此来要挟董事长、总经理,可这么做会给领导留下什么印象?这地球从来没有谁离不开谁的说法,没了你张屠夫老子还怕吃带毛猪不成?

要挟和拿捏老板,当老板能愿意?现在老板给伱面子让你戴罪立功,这是给你改正的机会,你如果知趣就马上端正态度那么大家还能相处下去。可假如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那么就不要勿谓言之而不预了。

想到这,朱慎锥心中实在为熊廷弼可惜,如此一个能臣猛将未来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这一夜,朱慎锥没怎么睡好,脑海中反复闪过许多画面,耳边似乎听到了金戈铁马和杀戮悲鸣之声。

第二日起时,朱慎锥的脸色很差,破天荒地没有和平日一样练武。看着他这幅样子,徐静秋很是担心,问他是不是病了,要不要请大夫来看看,朱慎锥摆摆手说自己没事,只是前些时日有些累了,这才搪塞了过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慎锥密切关注着辽东的局势发展,正如他判断的那样,熊廷弼实在是不靠谱,他仿佛吃了秤砣铁了心一般非得要朝廷问罪王化贞才肯出兵辽东,任凭天启皇帝三番五次催促熊廷弼出兵,下旨意提醒他和王化贞好好配合两人戴罪立功,不要一错再错。

就连刚刚接任内阁首辅的叶向高也给熊廷弼去信,在信中警告熊廷弼千万不要自误,如果再不出兵消极避战,那么谁都救不了他。

谁想叶向高这封信不写还好,熊廷弼看了这份信后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非但没有改变之前的念头,反而觉得叶向高写这信的目的是为了救他弟子王化贞。他认为王化贞的问题可比自己大多了,辽东失败王化贞才是罪魁祸首,要追究责任也是王化贞首当其冲。

现在王化贞还活蹦乱跳呢,你们一个个就说他熊廷弼不是?叶向高为了救王化贞现在居然来信威胁自己?还说什么不要自误?熊廷弼对此嗤之以鼻,更觉得自己做的对,王化贞彻底完蛋已不远了,只要自己再咬牙坚持一下,胜利就在眼前。

转眼半月过去,任凭天启皇帝还是内阁多次催促,熊廷弼彷如不知一般,依旧死活不肯出关作战。到这种时候,熊廷弼的态度直接就激怒了天启皇帝,无论是天启皇帝还是内阁再也没有了对熊廷弼的耐心和忍耐。

二月十一日,通政司右通政许维新、朱一桂与大理寺左少卿冯从吾、太常寺少卿董应举、太仆寺少卿何乔远合疏请逮熊廷弼、王化贞。

两天后,御史贾毓祥请求逮捕熊廷弼、王化贞,首辅叶向高也票拟逮捕王化贞,同时命熊廷弼回籍听勘,天启皇帝表示同意,下旨让内阁行文。

行文之时,叶向高还想努力一把,特意行文中建议是否留一留熊廷弼,叶向高虽是东林党人,却也是成熟的政治家,他知道辽东战局眼下缺少不了熊廷弼这样的定海神针,何况熊廷弼一旦倒霉,自己的底子王化贞也好不到哪里去,要救王化贞必须得先救熊廷弼,哪怕他心里不愿意,也要表出这个姿态。

可这个行文到了天启手里,天启看后勃然大怒,直接斥问叶向高这是什么意思。叶向高对皇帝解释道,熊廷弼这个人还是有才能的,相比自己的弟子王化贞,熊廷弼要比王化贞更强些,如今是用人之时,还请皇帝多加考虑。

谁想这话一出,天启顿时冷笑起来,当即说了一句熊廷弼是有才,他的才能是跑的快,这后金的骑兵还没看见呢,就带人跑进了山海关,当送一个雅号“熊跑跑”才是。

天启这话一出,叶向高立即闭嘴,再也不提半句熊廷弼的话。当皇帝对熊廷弼的讽刺和评论传出,满朝上下也再也没人为熊廷弼说话,就此熊廷弼彻底把自己给作死了。

天启皇帝下了决心,熊廷弼再有能力也绝不可用,而且作为辽东经略,辽西全部丢失熊廷弼责任巨大。

不过拿下熊廷弼和王化贞后,这辽东究竟让谁去接替呢?天启看了一周都没找到合适的人,东林党那边他根本就不考虑了,无论是之前的袁应泰还是现在的王化贞,当初东林党无不把他们吹捧的如何如何靠谱,可实际上一个个全是酒囊饭袋,一败再败,弄的辽东局势无法收拾。

除去东林党外,其余各党也不怎么靠谱,放眼过去天启皇帝居然无人可用,不能不有些悲哀。一时间,天启甚至动了是否要放熊廷弼一码的念头,可这个念头刚起就被天启自己否决了。

熊廷弼和王化贞罪责难逃,他们两人一个都逃不过。天启很清醒,他知道这是原则问题,一旦在原则问题上让步,以后臣子有样学样,那么大明朝廷,自己这个皇帝的威严何在?

既然不能再用熊廷弼,东林党和其他人也靠不住,天启皇帝只能另想办法。

就在此时,天启的老师孙承宗主动提出要去辽东,这让天启发现了一个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对自己这个老师天启知之甚深,而且自孙承宗担任天启老师之后,师生两人相处的很融洽,平日里天启也发现孙承宗在军事方面的特产,许多时候私下里天启也会和孙承宗讨论关于辽东的事。

好几次,孙承宗对辽东的判断在事后都能得到证明,这就更令天启相信自己这个老师是“知兵”的了。去年年底,天启就给自己这个老师加了兵部侍郎的头衔,而现在辽东出了那么大的事,熊廷弼和王化贞都不堪用,孙承宗主动站出来要去辽东,这让天启大喜过望。

为了给自己老师铺路,天启下旨升孙承宗加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由于孙承宗虽不属于东林党,但他和东林党的关系向来不错,尤其又是刘一燝的好友。孙承宗入阁并且接替熊廷弼经略辽东,东林党对此表示赞同,再加上朝廷内外大部分官员也听闻过孙承宗精于军事,所以对天启皇帝的这个任命很快就得到了一致通过。

孙承宗入阁后第一件就是处置辽东问题,他一连几日上书天启,详细说明现在的辽东问题所在,并且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看法。

孙承宗的态度让天启非常满意,而且他所提出的问题和看法也正如天启下怀,天启给了孙承宗全力支持,让孙承宗放手去干,就这样孙承宗到任内阁没几日就风风火火做了许多事。

由于熊廷弼和王化贞被押解回京后,山海关的明军人心浮动,在孙承宗的一系列举措之下,这种情况很快就得到了明显好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