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建强军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建强军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拿潞州卫来说吧,目前整个潞州卫下属五个千户所,这五个千户所下面各有十个百户所,每个千户所属军户的人口数量如今就超过了三千多人,有多的四千甚至不止,这还是没有正式统计的,如果正式统计摸排的话,这个数字恐怕还多。

这样算下来,潞州卫的军户总数量应当接近两万人左右,但实际在编在册的依旧是5600人。可这只是表面,这5600拿军饷的卫所士兵接近一半都是空额,也就是说至少有2800人的卫所在役军人仅仅只存在的名册上,他们的军饷早就落进了千户所千户包括卫所指挥使、指挥同知等各级官员口袋里了。

这还不算,卫所对下面的军户的权利极大,最初是军中上下级的关系,后来渐渐变质成为地主和佃户的关系了,甚至有些地方千户所的千户、百户和普通军户的关系都快和主子奴才差不多了,不过潞州卫还好些,比起其他卫所,在这方面矛盾没那么激烈。

王荣目前刚刚控制住了卫所,也收拢了下面的千户所,可要说王荣在卫所一手遮天这还远远没能达到。千户所千户包括百户可都是世袭的,独立性极强,哪怕王荣是级别高不少的指挥使,对于千户所百户所还没等达到全面控制的程度,充其量就像现在这样用利益趋势进行拉拢投靠罢了。

这也是王荣在搞定卫所属官后没对千户所下手的真正原因,王荣自己就是军户出身,当然明白卫所里面的那些弯弯绕绕,如今只要得到千户所和百户所的支持,大家联手私下做买卖,赚钱弄银子就成了,至于其他暂时也不用多想。

千户所动不了,但不代表王荣就没自主权。这点朱慎锥早就想过了,在王荣上任之初,他也和王荣私下定下了计划。

卫所除去左右前后中五个千户所外,还有一种单独驻扎一个地方,直接归都指挥使司管辖指挥的千户所,叫做守御千户所。同样,卫所直属也可以按照守御千户所的配置进行单独设立百户所。

现在羊头山、赵屋岭(赵屋村)那边新设立的两个百户所就是用这样的理由设置起来的,这两个直属百户所是王荣这个指挥使的管辖之下,再加上王晋武担任卫所直属亲军百户,手上也有可动用的人,这才是王荣能在卫所站住脚的真正底气。

在这种情况下,朱慎锥现在能真正练兵的部队并不多,去掉恒通商行名下以护卫存在的人员还有王家村的老底子外,也就只能在羊头山和赵屋岭这两个新设百户所想办法了。

这两处的人员相对可靠,原本就是朱慎锥的人,再从卫所通过渠道调动一些军户迁至那边,东拼西凑最多也就能凑出二百多人罢了。

这么点人就算全部装备火器也形成不了什么战斗力,更不用说朱慎锥现在也根本没能力花这么大代价去专门养一支纯火器军队了。

既然这样,要练兵朱慎锥只能另想办法,对此他曾经计划了好几个方案,可最终推敲下来都不太合适。而这次辽阳之战中,白杆军和戚家军的战绩让朱慎锥惋惜之余也是震惊万分,虽说戚家军的威名朱慎锥是早又耳闻的,在后世的时候戚家军也是大名鼎鼎,可知道归知道,但朱慎锥却从来没想过戚家军居然这么能打。

白杆军暂且不说,朱慎锥虽说也眼馋白杆军的强大,可白杆军是四川土司的私人部队,虽也属于大明军列,但和普通大明部队不一样。

无论是兵源还是指挥,白杆军只听从土司的命令,对于大明朝廷的军令白杆军向来都是听调不听宣的,除非朱慎锥是土司或者土司之子,要不然打白杆军的主意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戚家军就不一样了,这可是一支职业军队,是可以复制的强军。

戚继光建军以来,戚家军不知道换了多少代了,哪怕在遭遇了闹饷之变后遭受重创的戚家军,在重建后依旧有如此可怕的战斗力,不能不让朱慎锥为之动心。

想来想去,依造戚家军的组建结构和训练模式,打造属于自己的一支强军是最合适不过的。而且戚家军不仅能征善战,就连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八旗精锐在数倍戚家军的优势下依旧差一点输掉这场战争,仅从这点来看,这才是最佳选择。

想做就做,第二天朱慎锥就去找来一本书,书名叫《纪效新书》,这是一本戚继光编写的兵书,里面凝聚了戚继光的军事思想和如何练兵的手段,还包括了戚家军赖以成名的鸳鸯阵战法。

仔细翻阅后,朱慎锥不得不承认戚继光的军事天才,在这本书里许多地方已有了后世近代军事的影子,而且相比其他兵书,这本书的实操性更强,对于战争的分析更为清晰,也更适于目前的战争体系。

越看,朱慎锥的眼睛越亮,他用此书的内容和自己脑海中对现代军事所知晓的练兵法进行印证,大有收获。但对于其中最重要的鸳鸯阵描述,朱慎锥却是一知半解,虽说戚继光在书中写明了鸳鸯阵的结构和如何运转方法,还有插画画出了鸳鸯阵的阵列变化等等,可仅靠这些,朱慎锥看了半天也没领悟,只懂了些皮毛罢了。

这样的原因也很简单,用一句话来形容纸上得来终觉浅,实际操作和理论要进行结合,仅仅只有理论远不够的。

举个例子,武侠中某某某跌入山崖,幸运的获得了一本武功秘籍,然后深山苦练多年神功大成,出山后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天下无敌,这根本就是胡言乱语。

天下哪里有靠一本书就能练成神功的道理?如果是这样的话,后世现代人一个个全是武林高手了,要知道后世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上各式各样的武功秘籍多了去,传统的各派《太极拳》、《八卦掌》、《谭腿》、《鹰爪功》、《金刚指》等等林林种种应有尽有。

这些武功秘籍简直烂了大街,甚至连传说中的《九阴真经》、《乾坤大挪移》什么的也有,如果仔细找找,说不定还能找着《葵花宝典》呢。

先不说这些真真假假的玩意,就连堂堂少林寺许多年前也早就公开了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原始版本,可这些玩意又有谁练成的?这么多年下来,这些秘籍大伙都知道,但练成的一个都没听说过。

就算有真的武林高手,那也不是靠着秘籍练成的。只有师父手把手地教,以身传教才能领悟,要不然闭门造车一辈子,别说练成神功了,练成神经病的可能性或许更强些。

练武都是这样,更何况练兵和军阵?光看阵图哪里能知道其中奥妙?何况戚继光练兵和首创鸳鸯阵可是建立在他长期实战的基础上的,就算鸳鸯阵的创立之后,戚继光也不是一成一变,通过一场接着一场战争,吸取教训,不断调整后,这才最终形成了后来所向披靡的鸳鸯阵法,从而造就了戚家军赫赫威名。

在读完《纪效新书》后,朱慎锥对于找寻戚家军残部,意图用戚家军的训练模式打造自己一支强军的想法越发强烈。他仔细琢磨后,觉得仅仅靠去辽东寻找还是不够,因为浑河一战后戚家军全军覆没,是否有人活下来,又是否能够寻到也是未知数,如果仅把希望寄托在这个上面未免有些渺茫。

一时间,朱慎锥又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派人去一趟义乌,在那边寻找戚家军的老兵,想办法花银子高价聘请几位过来。戚家军不是军户,戚家军是募兵,戚家军绝大多数人都是义乌人,义乌也是戚家军诞生的地方。

如果从这方面下手,找到经验丰富,甚至在戚家军中担任过军官的老人应该问题不大,只要寻到一些,把他们带回潞州,那么自己打造精兵的可能性就有了更大把握。

说干就干,朱慎锥找到周安民把这个事托付给他,听完朱慎锥的理由后,周安民深深看了他一眼,神色中欲言又止,但最终他什么也没多问,点头把这个事答应了下来。

在潞州卫呆了几日,安排好找寻戚家军残部和老人的事后,朱慎锥就离开了潞州卫。

离开之后,他并没有马上回平阳城。平阳那边的商队安排他出来的时候已经交代好了,后续会有马世州和王海等人分头负责,再加上亢有福和张锡钧的协助不会有什么问题。

至于草原那边,塔娜就在部落,他离开草原时还给塔娜留下了人,有他们在一切想来会很顺当。

朱慎锥准备让马世州和王海先跑几趟,让他们好好熟悉一下路线和后续和部落那边的贸易流程,至于自己当然也会去,但不是现在,现在他得先去一趟赵屋岭看看,然后再去一趟羊头山。

王荣接任指挥使后在解决了卫所内部问题后就设置了羊头山和赵屋岭(赵屋村)两个百户所,这两个新设百户所没遭到什么阻碍,卫所内部已经摆平,千户所那边也都形成了利益团体自然不会反对,再加上这两个百户所是直属卫所指挥使属下,和千户所那边没有利益分歧,设立起来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