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百二十七章 覆巢之下?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百二十七章 覆巢之下?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慎锥送王荣去上任,却没到潞州卫,半路上分道扬镳去了一趟平顺,见了周安民。

周安民的上任也在即,按理说他应该比王荣早一步到任才是,不过因为知道朱慎锥要来,特意在平顺等着呢。

“姐夫,恭喜了!”

见了周安民,朱慎锥笑呵呵地向他道贺。

“同喜同喜!”周安民同样满面笑容,他一个驿丞和锦衣卫的校尉一步登天,如今已成了潞州锦衣卫千户所的副千户,实掌千户之职,这升迁的力度和速度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当消息传出后,平顺锦衣卫那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等到确认之后,之前周安民的上司,那位总旗大人哪里还能坐得住?连夜就赶到了驿站,拜见这个自己曾经的下属,而今的顶头上司。

见了面,总旗不仅给周安民送了厚礼,一口一个周大人,脸上更是笑出花儿来。

自己的下属突然就成了自己的上官,总旗又不是傻子,当然明白周安民肯定是找着大靠山了。

言语之间,感慨万千,说了许多之前的事,无非就是让周安民知道,自己和周安民不仅是同僚,还是亲近的兄弟。眼下周安民高升了,未来还希望能多多提携,至于其他,尤其是之前闻香教功劳一事,总旗提都没提,他也不傻,什么话能说,什么不能讲心里明白的很,混了锦衣卫这么多年难道还不知道?

除去总旗,平顺锦衣卫的同僚也有不少前来祝贺,对于这些主动前来祝贺的同僚们周安民还是很客气的,热情招待了他们一番,并没有因为升官的原因就看不起以前的弟兄,更没有摆什么官架子。

借此机会,周安民私下拉拢了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僚,准备把他们带去千户所任职。这样的好事,同僚自然没有不愿意的,惊喜之余对周安民感激不尽,一个个拍着胸脯向周安民保证,以后他们就是周安民的人了,一切唯周安民马首是瞻。

听了周安民所说,朱慎锥当即放下心来。

周安民是一个有分寸的人,虽还未正式上任,但该做的都已做了,而且安排的妥妥当当。

“过些日子给京里再送些礼物去,这些您先收着,京师那边的关系可不能断了。”

“小弟,这些你还是拿回去吧,京师那边我心里有数,该打点的肯定会打点,这回升了副千户,不仅是平顺这边的同僚贺礼,其他下属的锦衣卫衙门送来的贺礼也不少,那些银两暂时够用了。”周安民见朱慎锥取出的钱物摆了摆手,示意他收回去。

为了自己的事,朱慎锥前前后后花了不少银子,算起来都要近万两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朱慎锥的家底有多少,周安民再清楚不过了,哪怕他两次和蒙古人贸易赚了不少银子,可实际上所获得的利润大部分都给了他。

现在算时间,下一次去草原没多少日子了,朱慎锥自己手头紧着呢。在这种时候还挤出这些银子来,周安民见了心中感动,也感慨不已。

“怎么着?还没上任就捞了不少?”朱慎锥见周安民拒绝,当即笑问道。

周安民淡淡一笑,对朱慎锥轻声说了一个数,听到这个数字朱慎锥略有吃惊。

“居然有这么多?”

“怎么?不信?”

“不是不信,只是有些意外。”

“呵呵,你可别忘了,这可是锦衣卫衙门,要论弄银子,这天下哪里比得上我们锦衣卫?”

这句话让朱慎锥哑然失笑,周安民说的一点都没错,要论弄银子锦衣卫如果说是天下第二,就没人敢说自己是天下第一,哪怕就算是东厂也不例外。

这可是锦衣卫的当家本领,其他的不说,仅说抄家吧,哪怕你把银子藏的再严实也瞒不过锦衣卫的眼睛。之前周安民只是普通的校尉,连正式的品级都没有,自然吃不着这块肥肉,可现在不同了,堂堂副千户又是实掌千户之职,在锦衣卫内部已是实权人物。

锦衣卫有十七个千户所,其中老朱设立的五个所为核心所外,其余千户所是后面历代几任皇帝陆续设置的。周安民执掌的这一所虽然不是核心所,却属于从属所之一,其权限基本是一样的,而且山西一省靠近九边,在全国行省中地位重要,锦衣卫在山西的地位可不低。

别说是千户了,哪怕就是下面的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总旗这些,他们平日里哪个没少捞银子的?现在周安民摇身一变成了副千户又实掌千户职权,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周安民现在可是当红炸子鸡,用不了多日,他这个副千户就能成为实际的千户,在这种时候不讨好周安民,提前走他的门路不成傻瓜了么?

所以这些日子来拜访周安民并向他祝贺的锦衣卫同僚可是不少,而且还送了不菲的礼物,这些礼物中大部分是什么自然就不用说了。

换而言之,周安民还没正式上任呢,光这些银子加起来就不是少数,加起来差不多快比得上之前朱慎锥给周安民的那些数了。

既然如此,朱慎锥也不再坚持,他的确手头有些紧。之前赚取的大部分银子都给了周安民去打点,剩余的部分一半给了王荣,还有一半就在这里。既然周安民现在不缺银子,那么朱慎锥也没必要硬给,都是自家人不用这样客气,接下来他要去草原,手上银子可是越多越好,草原的买卖可不能耽搁,这可是朱慎锥的主要财源。

“姐夫,您打算什么时候启程?”周安民的千户所在潞安府,离平顺不远,走的快些,一天也就到了。

“家里前几日就收拾好了,这不等伱来么?”周安民提起茶壶续了水笑道:“潞安府衙门那边已经派了几个人先去打头阵,算时间也安顿的差不多了,这几日就得过去。”

“那驿站这边是如何安排的?”

“上面卖了我一个面子,让老唐家的老大接了驿丞之职,另外还给他运作了一个锦衣卫校尉的身份,也算是接替我留在这里。”

朱慎锥不置可否点头,这个安排算是不错,小唐是老唐的儿子,在驿站也是老人,而且深得周安民的信任。

虽然驿站不是什么衙门,驿丞也没什么品级,可不管怎么说驿站也是吃皇粮的地方,当了驿丞可比普通驿卒强多了,先不说身份不一样,仅靠着驿站接来迎往的油水,日子还是能过的很滋润的。

哪怕就是去了千户所,驿站这边毕竟是周安民的基本盘,这么多年在驿站根深蒂固,走之前下面的老伙计们总得安排妥当。

“小弟,你这回来的正好,自从京师回来,我这心里一直就有些话憋着,有些事也没办法和你姐说,你来了正好聊聊。”说完正事,周安民看看左右,见四周没人这才叹气道。

见他这幅模样,朱慎锥好奇问究竟什么事。当即周安民仔细给他讲了去京师见魏忠贤的经过,其中也包括和魏良卿的交往,再加上前不久田尔耕来平顺之事。

仔细听着周安民的讲述,包括他心中的担忧和忐忑,等周安民全部说完后,朱慎锥也听明白了他的顾虑所在。

周安民感慨道:“如今朝廷吏治败坏如此,天子宠信内臣,司礼监权势渐大,朝堂诸公又党同伐异,辽东局势也是不稳,长久下去如此怎能了得?”

“其他的不说,就说我这个副千户吧,堂堂锦衣亲军之职居然由内臣一言决断,就连田尔耕这样的人物也附于旗下,见了我甚至主动称兄道弟。”

说到这,周安民摇头道:“不是为兄迂腐,如不是这样,为兄今日也当不了这个副千户。但国朝如此下去怎能得了?不由得让我想起当年武宗故事,魏忠贤此人恐怕就是下一个刘瑾啊!”

“这刘瑾最终是落得什么下场?想来小弟也清楚。而今我等靠着魏忠贤一步登天,魏忠贤权势在握还好,一旦他那一天倒了霉,恐怕就是秋后算账的时候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万一真到了那一日,你我又如何应对?”

周安民虽然官职不大,之前只是低级的驿丞和锦衣卫校尉,但他对于朝堂的情况也不算两眼一抹黑,有些事相比普通地方官了解的更为清楚。

这一次虽然走通了魏忠贤的门路,也借着魏忠贤的身份地位一夜之间坐上了锦衣卫千户所副千户的职位。从这点来说,周安民还是很感激魏忠贤的,因为没有魏忠贤的提拔,他也当不上这个副千户。

可周安民并非是没有底线的人,在他的内心深处依旧有着忠君爱国,为国为民的想法。虽然这个想法只是内心最后的坚持,也算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吧。

“姐夫,您想的太远了。”

周安民摇摇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官场上的事哪里说得明白?何况我在锦衣卫多年,许多事所见所闻远比常人来得更清楚。今日还是堂上大老爷,明日就是阶下囚,这样的事数不胜数啊!”

朱慎锥没想到周安民会考虑的这么长远,更没想到周安民在这种时候就会把魏忠贤和刘瑾联系到一起。不得不承认,周安民的顾虑是对的,不过现在这个时候既然已经靠上了魏忠贤,有些事就不得不去做了。

实际上如今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几年里,朝堂上的站队和斗争激烈异常,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的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可以说自大明朝以来,是前所未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站队是必须的,无论如何总要站一方才行。想当中间派,两头讨好的结果可能就是被双方联手攻击,反而讨不了半点好处。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投靠魏忠贤总比投靠东林党来的强,何况东林党也不可能瞧得上周安民、王荣这样的人物,反而在魏忠贤手下有更多的机会。

至于再长远的,暂且也没必要想那么多。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嘛,朱慎锥之前特别叮嘱周安民,让他绝对不能答应去京师任职的道理就在如此。只要他呆在山西,明面上投靠魏忠贤,暗中做好自己的事,就算未来魏忠贤倒台,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再说了,对于这个事朱慎锥也早就有所打算,大不了等魏忠贤即将倒台之前再改换门庭就行,这官场不就是这样么?看着他起高楼,看着他宴宾客,看着他楼塌了……只要把握住时机,提前安排,总有办法躲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