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 第53章 开泰四年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53章 开泰四年

作者:听风煮雨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约瑟夫在吃饭的同时,下意识抬头看到了自己夫人看向自己的眼神。

两人眼神相触的瞬间,他的心便不由自主的揪了起来。

昏黄的灯光下,约瑟夫忽然发现,自己的夫人竟然已经老了这么多。

原本柔顺的红色卷发明显变得干枯,失去光泽,好似枯草一般。

眼角处出现了明显的鱼尾纹,身上的首饰全部消失不见,衣服更是从光鲜亮丽,变得破破烂烂,裙面上打了好几个补丁。

以往那个珠光宝气,贵气逼人的格里芬夫人,如今,简直就像是一个生活窘迫的老太太。

自从大唐占领巴达维亚起,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这狗娘养的生活,就几乎榨干了格里芬夫人身上的每一分元气。

让格里芬太太变成了眼前的这幅模样。

这一瞬间,他们家屋子里的寂静,和外边街道上的喧闹欢笑,以及邻居家传出来的饭菜香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约瑟夫忍不住神情动容的开口说道。

“夫人,这两年苦了你了!”

格里芬夫人闻言只是摇头道。

“约瑟夫,跟着你,我不苦的。”

约瑟夫闻言,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开口说道。

“夫人,回头我准备去把码头上的工作辞掉,然后去工厂应聘。”

“唐国最近在爪哇岛上建了不少工厂,很多地方都缺工程师,以我的能力,一定可以找到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

约瑟夫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他是有手艺在身的。

之所以有手艺,还要去码头扛包,并非大唐不愿给他这样的洋人工作机会。

而是他自己心里转不过这个弯来!

不愿意为大唐工作!

要知道,在这个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工业化,抢跑工业革命的时代,有手艺的工程师不论到哪里都是很抢手的高级人才。

只要约瑟夫愿意找工作,就绝对能找到,甚至大唐说不定都愿意给他这个洋人一个入籍的机会。

格里芬闻言,神情略带犹豫的询问道。

“约瑟夫,你已经想通了吗?”

约瑟夫闻言,苦笑一声道。

“我确实不愿意为唐人工作。”

“但我更不想看到你饿肚子,我的爱人!”

“格里芬,我想让你重新过上好日子,只要你能幸福,即便让我下地狱我也愿意……”

格里芬闻言,忍不住动容,上前几步握住了约瑟夫的手掌,声音略有抽噎的开口说道。

“约瑟夫,我爱你……”

说话间,两人便已经抱着啃在了一起。

……

开泰三年的年关很快过去。

开泰四年在一片欣欣向荣,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中到来。

随着时间流逝,大唐的工业革命进程正在不断推进。

铁路越修越多,基建不断改良重修,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社会矛盾明显缓解。

国家的国力也是越来越强!

虽然如今的大唐还没有一个科学的GDP统计方法。

但是,光是从大唐的财政收入来看,也能知道大唐在工业化方面是真的踏上了快车道。

去年一年,大唐的财政收入较之前年,又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多。

各地的工业园都在蓬勃发展,工业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攀升。

人口城镇化的趋势也是越发明显!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

印度,达卡!

达卡城中,指挥所。

方海洋设宴款待远道而来的巴哈杜尔沙二世。

“大汗,欢迎您来到达卡!”

“既然您已经来到了达卡,那么,我和我手下的将士们,必然会全力保证您的安全。”

巴哈杜尔沙闻言,举起手中的酒杯还礼道。

“如此,便有劳侯爷了!”

方海洋微微颔首,然后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眼见方海洋喝光了杯中的酒水,巴哈杜尔沙二世这才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侯爷,不知本汗何时可以前往大唐?”

随着印度战局崩盘,巴哈杜尔沙二世现在已经彻底没了心气。

他对于当前的印度局势,已经彻底失去了兴趣,一心只想着早日到大唐去过好日子。

只是可惜,在他抵达达卡之后,大唐这边却一直没有说会送他前去大唐本土。

无奈,巴哈杜尔沙二世也只能自己提出来询问。

方海洋闻言,缓缓摇头拒绝道。

“大汗还是不要想着前往大唐本土的事情了。”

“陛下的意思是,大汗最好暂时先留在印度。”

“据我大唐目前所得到的消息可知,如今的印度,依旧有不少起义军仍在坚持奋战。”

“唯有您这个大汗继续留在印度,这些起义军,才有继续奋战下去的动力啊。”

印度大起义的战局确实是崩盘了没错。

但也就仅仅只是起义军的主力自己把自己玩儿崩了,除去坎普尔和勒克瑙主力之外,剩下的起义军各部依旧在坚持奋战。

如章西女王所部,如今就还在坚持和英军作战。

所以,李奕暂且不准备让巴哈杜尔沙二世前往大唐。

而是想要让他留在印度,继续作为一面领导起义的大旗,进而鼓舞印度各路起义军继续坚持抵抗。

至于说巴哈杜尔沙二世继续留在印度,会不会有危险……

这么说吧,这个问题并不在李奕的考虑范围之内。

反正巴哈杜尔沙二世的妻儿如今都已经到了大唐,如果巴哈杜尔沙二世出了什么意外,大唐完全可以换一面大旗扶持嘛。

甚至,为了激起印度人民同仇敌忾应对英军侵略的勇气,李奕甚至有想法,如果达卡失守,就安排巴哈杜尔沙二世在达卡城外找个歪脖子树往上一挂。

让他也和崇祯帝一样,刷个大汗守国门,以身殉国的成就出来。

至于说巴哈杜尔沙二世愿不愿意?

嗯,李奕并不在乎这一点。

而在达卡陷落之前,巴哈杜尔沙二世则是需要待在达卡城内,起到一个号召各路印度起义军来达卡增援的作用。

大唐要守达卡,光凭唐军的话,压力实在太大。

如果能拉点印军前来增援,自是最好不过。

不指望印军能有多强的战斗力,能帮多大的忙,就算只是当当炮灰那也挺好。

巴哈杜尔沙二世闻言,下意识张了张嘴,脸色有些难看,但却是什么话都没能说出来。

如今的局势于他而言,便是寄人篱下。

既然是寄人篱下,那巴哈杜尔沙二世自然会有些寄人篱下的自觉。

再者说了,他一下子弄丢了那么多大唐给印度的援助,可大唐还愿意保他,他就该烧高香了。

又岂敢再提出些不同的意见来?

真当大唐是什么好人了?

深吸一口气,巴哈杜尔沙二是开口说道。

“好!好!好!”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保证不叫皇帝陛下失望!”

方海洋闻言,只是依旧点头,然后举杯邀请巴哈杜尔沙二世再一起喝一杯。

一旁的张国梁也是哈哈大笑道。

“喝,一起喝!”

……

在巴哈杜尔沙二世抵达达卡之后,大唐依旧在不停的加固达卡的防线。

一条条载满军械军需,以及兵员的船只从马六甲方向驶来,并于达卡停靠。

与此同时,缅甸方面也是在大唐朝廷的要求下,向达卡派来援兵,增援达卡防务,准备和大唐一起御敌。

并且,就连印度方面的各路义军,也是在巴哈杜尔沙二世的号召下,向达卡汇聚。

达卡的防务正在逐渐加强。

大唐有意将达卡给营造成铜墙铁壁。

而与此同时,英军也是调兵向达卡方向推进,恒河沿岸,一座座堡垒要塞被接连攻破。

一支支起义军被英军所接连镇压。

英军所过之处,一座座城镇都在战火中化为废墟。

并且,英军所过之处,还在不断的屠杀和劫掠。

沿途,无数印度百姓都惨死于英军屠刀之下。

至1859年的六月初,英军便一路推进到了达卡城外。

除此之外,英国从大西洋方向调来的大西洋舰队,也是抵达了孟买。

简单修整之后,英军大西洋舰队向达卡方向杀来,准备要配合己方陆军部队,夺取达卡城的控制权。

……

达卡城内!

唐军指挥部,达卡城内高层汇聚一堂,准备议事。

与会的,除去方海洋,张国梁等唐军高层之外,还有巴哈杜尔沙二世,章西女王,巴赫德·汗等印度起义军的高层,以及缅甸那边派来的将领莽猜。

各方汇聚之下,会议室内的气氛略显凝重。

目光环视一圈,见所有人都各自落座,方海洋开口说道。

“诸位,根据目前我大唐所得到的消息,英军分为海陆两路即将杀到达卡。”

“其中,陆路方面由英国驻印度总督坎宁,以及印度方面军中将指挥官柯夫曼率领。”

“总兵力约为17万人!”

“其中,英国本土士兵五人,殖民地士兵十二万人。”

“而海路方面,则是由英国的印度舰队,以及大西洋舰队所组成的联合舰队。”

“而指挥官,则是我们的老熟人,额尔金伯爵,以及卡门斯顿勋爵。”

“英国的联合舰队,总计有蒸汽铁甲船56艘,风帆战列舰179艘,武装商船不计其数。”

“此次来犯的英军,可谓是兵强马壮,诸位若有什么想法,便请畅所欲言吧。”

方海洋在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有些凝重。

这次唐军和英军的交战,可不像是以往在中国沿海时那样的小打小闹。

而是真的投入了主力部队的!

虽然方海洋对唐军的战斗力有信心,但当他看到英军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之后,心中还是不免有些担忧。

巴哈杜尔沙二世闻言,最先站出来说道。

“司令官阁下,此次来犯的英军确实是兵强马壮,只是不知道我军如今有多少兵力?”

达卡的守军不光是有唐军,还有印军,缅军,而印军之中,更是分属不同的领袖,各部的编制较为混乱。

所以,巴哈杜尔沙二世对达卡的驻军情况并不很了解。

他只能做到对印度起义军的情况有个大致的掌握。

方海洋闻言,稍稍沉吟一阵然后说道。

“我军目前在达卡的驻军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为陆军,二为海军舰队。”

“陆军中,主力为我大唐的军队,这其中分别是一个整编步兵师,一个海军陆战旅。”

“总兵力约为两万两千人!”

“除此之外,就是印度起义军,以及缅甸方面派来的援兵。”

“其中,印军三万,缅军两万余。”

其实,原本印度起义军也是兵强马壮的,虽然战斗力有点拉胯,但数量着实不少。

但没奈何,巴哈杜尔沙二世带人在德里城下送了一波人头。

算是把印度起义军的主力给折进去了!

再加上第二次德里战役之后,英军不断推进,印军节节败退,死伤惨重。

说白了,眼下能汇聚到达卡的,就是一群残兵败将。

随后大唐从这些残兵败将中优中选优,整编出了两个师,分别被任命为印度方面军第一师和第二师,归于唐军的作战序列指挥。

能从中整编出三万人的可战之兵,这踏马还得是多亏了大唐出钱出人又出力。

否则的话,印度大起义如今只怕已经被英国人给彻底平定了。

而缅甸方面虽然派的兵力不多,只有两万,但是,大唐在达卡驻军的粮草供应,缅甸方面帮着分担了一大半。

所以,缅甸方面也是出了力的。

方海洋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就是海军方面。”

“目前,我大唐在达卡同样汇聚了相当一部分的海军舰队。”

“南洋舰队和东海的舰队的主力均已经抵达,我们共拥有万吨级战列舰4艘,蒸汽铁甲船19艘,风帆战列舰31艘,武装商船若干。”

如果单从海军舰队的吨位来看,唐军的舰队绝非英军舰队的对手。

但是,账不是这样算的。

大唐的战舰吨位虽不如英军,但大唐却有着万吨级的战列舰,在高端战力上,大唐的舰队是占优的。

毕竟那四艘万吨战列舰,可不是摆设,战列舰对传统的风帆船只,只要能取得命中,一炮一个并不夸张。

所以,别看纸面数据英军好似占优,但战争的结果却是并不好说。

听罢方海洋的叙述,巴哈杜尔沙二世表情略带疑虑的开口询问道。

“司令官阁下,此战我军有必胜的把握吗?”

“若无把握,是否应该提前筹备撤离的事情?”

巴哈杜尔沙二世如今还是迫切的想要逃跑,想要逃离印度这个烂泥塘。

方海洋闻言,面无表情的说道。

“没有皇帝陛下的命令,谁也不许后退半步!”

巴哈杜尔沙二世见此,张了张嘴,但却也只能默然。

唐军不撤,光凭他一个人,想撤也撤不走!

随后,方海洋便开始着手布置防务。

年轻靓丽的章西女王拉克希米·葩依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司令官阁下,我请命带兵担任此战大军的先锋,第一个迎击来犯英军。”

原本历史上,在章西沦陷于英军之手后,章西女王应该率军撤退至印度北部坚持抵抗的。

但是,在如今这个世界,由于大唐占据达卡,且巴哈杜尔沙二世这个莫卧儿帝国大汗也在达卡。

所以,在章西沦陷之后,章西女王便率军来到了达卡。

然后她所部就被编入了达卡的守军之中,被任命为印度方面军第二师,章西女王担任师长职务。

嗯,目前,她也是唐军的战斗序列中,唯一一个女性身份的师长级别的高官。

大唐本土那边,罗大纲的妻子苏三娘在军中的职位虽然也不低,但她却是被调出了战斗序列,如今主要负责文宣方面的工作。

和章西女王这样的军事主官是两回事!

方海洋闻言,深深的看了一眼章西女王。

明显对他女流之辈的身份有些怀疑!

但最终却还是点头道。

“可以!”

“回头我给你批一个条子,拉克希米你带人去军需处,领取一批军械。”

章西女王闻言,只是点头道。

“司令官阁下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方海洋微微颔首,然后继续做出安排。

“第一旅陈寿所部,主要负责驻守恒河入海口处的博达利炮台,波拉炮台,负责配合我军舰队,抵抗英军舰队进犯。”

“无论如何,不能让英军舰队进入恒河。”

博达利炮台和波拉炮台,分别位于恒河入海口的左右两侧。

只要唐军守住这俩炮台,那么英军舰队就绝对无法进入恒河。

陈寿闻言站出来说道。

“卑职领命!”

方海洋点点头,继续道。

“剩下的第二旅王闰常所部,以及印度方面军第一师巴赫德·汗所部,第二师拉克希米·葩依所部,负责驻守达卡要塞,抵抗英军陆军进犯。”

“其中,第二旅驻扎达卡要塞外围防线,负责拱卫达卡。”

“印度方面军第二师,驻守辛盖尔要塞,第一个迎敌,印度方面军第一师主要驻扎栋吉要塞,负责策应达卡和辛盖尔方向的战斗。”

大唐在达卡的防御,并不只是一座达卡要塞。

还分别在达卡要塞的北面和东面修筑了一座要塞。

分别为辛盖尔要塞和栋吉要塞。

这两座要塞相互策应,相互依存,互为犄角,共同构成了达卡的外围防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