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 第28章 对沙俄帝国宣战!(6K)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如今的大唐和沙俄之间虽然有些龃龉。

但这都是小问题。

只要大唐打英国,那大家就是好朋友。

只是,就在哥尔查科夫和尼古拉正在高兴的时候,一封最新一期的大唐日报被送到了他们的案头。

“大使阁下,公使阁下,这是最新一期的大唐日报!”

“我觉得您们有必要过目一下!”

哥尔查科夫的秘书开口说道。

哥尔查科夫闻言,心中生出了不好的预感,但还是拿过报纸,翻看了起来。

在这封最新一期的大唐日报中,扉页的标题上是几个触目惊心的大字。

【大汗亲述,漠北的雨雪风霜】

在这篇文章中,不只是漠北诸部的几个大汗在诉说漠北生存环境的恶劣,更多的是在阐述沙俄对漠北的蚕食和侵略,以及漠北诸部为了抵抗侵略,而做出的种种牺牲和付出。

这里的雨雪风霜,说的更多的是侵略者带给他们的生存磨难,而非自然环境的酷烈。

看着这篇文章,哥尔查科夫的眉头不由得蹙起,心下有了不好的预感。

大唐不是准备要在打马六甲的同时,还对贝加尔湖动手吧?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现在沙俄在贝加尔湖沿线可并没有多少驻军!

想着这些,哥尔查科夫的脸色不由得沉了下来。

因为他知道,这篇报纸上的文章,很明显是在为战争做舆论铺垫。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大唐才刚在报纸上开篇置顶加黑加粗的控诉了英国肮脏的鸦片贸易。

报纸控诉完不久,大唐就对英国宣战了。

而现在却是在报纸上控诉起了沙俄对漠北的侵略……

这熟悉的流程,哥尔查科夫看了如何能不感到害怕?

深吸一口气,哥尔查科夫合上了手中的报纸,面色一片凝重。

“大使阁下,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一旁的尼古拉也是有些慌了,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哥尔查科夫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

“立即派人给贝加尔湖方面传信,让他们做好迎敌的准备……”

不同于克里米亚就在沙俄眼皮子底下,增兵也方便,贝加尔湖是真的天高皇帝远。

沙俄那边即便接到了大唐要对贝加尔湖动兵的消息,短时间内也无法增兵贝加尔湖。

甚至说,刚打完克里米亚的沙俄,根本无力再在贝加尔湖和大唐再战一场。

所以,哥尔查科夫现在所能做的,也就只有给贝加尔湖方面提个醒。

让他们做好迎战的准备!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想着这些哥尔查科夫忍不住吐出一口浊气。

“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一但他从沉睡中醒来,必将震惊世界……”

“拿破仑不愧为欧洲最有远见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眼光还真是毒辣。”

“如今的中国,可不是就震惊世界了吗?”

同时向英国以及沙俄宣战,哪怕现在的英国和沙俄都是刚打完克里米亚战争的大残版本。

这样的事情,依旧震惊世界!

一旁的尼古拉公使忍不住说道。

“该死的英国人,如果不是他们在二十年前发动鸦片战争,打醒了这只睡狮,如今我们又怎会面临这样的局面?!”

哥尔查科夫神情复杂的说道。

“二十年前,英国人通过一场鸦片战争,打败了清国这个远东的地区性强国,打败了自己登顶世界霸权的最后一个敌人,确定了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

“二十年后的今天,清国灭亡了,但取代清国的唐国却是主动向英国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准备要将英国从世界霸主的位置上掀翻下去,重振自己的荣耀,回到自己本该在的位置上去。”

“呵呵,这还真是报应啊!”

“让我们祝我们的英国朋友好运吧!”

尼古拉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能说出来。

现在的他们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

紫禁城,中华门!

这里满清的时候叫大清门,李奕收复京城之后,便下令将其改名为中华门。

车臣汗等几人顶着头顶的大太阳,走到中华门外,几人对视一眼,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在中华门前。

然后开口说道。

“漠北苦寒,沙俄侵袭,掠我边疆,杀我百姓,我等边民屡受滋扰,死伤者甚众,还请皇帝陛下为我等蒙古人主持公道。”

几人齐声高呼,高呼完之后,便一起跪在中华门外,等候门内有人出来回应。

而在他们的身后,则是他们从漠北带来的侍从。

这些侍从也是齐齐跪着,不断高呼。

请求朝廷发兵讨伐沙俄,为他们蒙古人主持公道!

而这很明显,也是大唐在为对沙俄开战做舆论铺垫。

李奕需要通过舆论,先将大唐百姓对沙俄的愤怒挑起,然后,才能顺理成章的对北海动兵,收复北海。

就在车臣汗等人拜请朝廷主持公道的时候,一名太监从紫禁城内走出,来到了车臣汗等人面前。

“陛下有旨,蒙古百姓也乃我大唐子民,朝廷绝不会坐视蒙古人被沙俄侵略屠杀而坐视不理。”

“诸位大汗先请回吧!”

“相信朝廷一定会给你们一个答复的!”

但是,面对太监的说法,车臣汗等几人却是不为所动。

车臣汗等几人纷纷开口说道。

“还请皇帝陛下为我等主持公道!”

“皇帝陛下不答应,我们就不起来。”

“陛下不答应,我们就跪死在这里,我们部落的百姓不能白死啊……”

……

中华门外的闹剧很快传遍了京城。

在京城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

甚至有学生被人组织起来,前往沙俄的公使馆外示威游行。

“侵略者滚回去!”

“大唐万岁,惩戒侵略者,护我边疆!”

“北海是我汉家之土,收复北海,责无旁贷……”

学生们正值青春热血,只是被人稍一鼓动,便来到了沙俄公使馆外,宣泄他们的怒火。

当然,这也是因为朝廷需要他们组织游行,来借此进一步的鼓动民意。

否则的话,学生们只怕刚一集结起来,镇压的大军就要到了。

哥尔查科夫站在窗边,眺望公使馆外喧嚷的人群,脸色十分难看。

他忍不住吐出一口气道。

“呵,看来唐国人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对贝加尔湖动兵了。”

“不过,他们真的还有对贝加尔湖动兵的余力吗?”

据哥尔查科夫所知,大唐的广南省可是刚刚才爆发叛乱。

唐军已经发兵前去平叛!

广南平叛,攻打马六甲,还要同时向贝加尔湖用兵……

在三个方向上同时用兵,哥尔查科夫忍不住怀疑,他们和沙俄和唐国,究竟谁踏马才是战斗民族啊!

嗯,李奕之所以能这么用兵,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唐立国时间尚短。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恐怖的惯性之下,整个国家都还没有彻底从战时经济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也就是说,大家对于战争的忍耐度是很强的,且发动战争的成本也不算高。

再加上唐军这些年来,几乎每一场战争都能取得胜利,为国内带来发展红利。

而胜利者,从来不受谴责。

是故,李奕才能毫无顾忌的同时发动三场战争。

就在哥尔查科夫思索之际,尼古拉从外边走了进来。

“大使阁下,唐国外交部的公文!”

说话间,尼古拉将一封公文呈递给了哥尔查科夫。

在这封公文上,打头就是一行文字。

【向沙俄帝国宣战!】

哥尔查科夫拿过宣战诏书,忍不住苦笑一声。

“看来,这场战争最终还是无法避免啊!”

……

随着大唐向沙俄的宣战诏书下达!

战争,开始了!

身处库伦前线的冯子材和张乐行第一时间便接到了京城发来的电令。

他们当即下令大军备战,只等下一批的补给物资送达,便发兵北上。

“我们下一批的补给物资走到哪里了?”

冯子材走在军营中视察,看着士兵们挺胸抬头,战意澎湃的样子,忍不住微微颔首。

一旁的张乐行也是收回目光,开口说道。

“回司令的话,两日前回报,我军的下一批补给物资已经运到了库楞湖,今天物资应该已经运到了中前旗。”

“距离车臣汗旗不远了,相信最多三五日功夫,便能运抵库伦。”

冯子材闻言,这才点点头。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唐军给库伦运输粮草后勤,走的并不是从漠南到漠北的陆路,而是走的水路。

嗯,别看漠北貌似很荒凉,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漠北就是一片荒漠。

但向这里运送物资,依旧能走水路。

具体路线是这样的,物资从天津港出发,绕过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经由对马海峡,至日本海,然后就能抵达黑龙江入海口庙街。

随后,物资就能沿着黑龙江一路向西,经由额尔古纳河,库楞湖,克鲁伦河,抵达库伦东边的车臣汗旗。

而车臣汗旗距离库伦没有多远!

走陆路不需要多长时间!

或者,也可以借由辽河水系,转松花江,克鲁伦河再一路向西,也能抵达车臣汗旗。

虽然确实有点绕,不过绕点总比征召数十万民夫,跨越整个漠南漠北数千里陆路运物资的成本更低。

无论何时,水运都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运输方式,这点不用怀疑。

即便是铁路,拼成本也拼不过水运。

并且,从库伦发兵北海,其实同样能走水路。

从库伦出发,走哈拉河,转鄂尔坤河,便能直接顺流而下,经由色楞格河,直接进入北海。

所以,唐军北伐北伐的成本,其实远没有想象中的高。

水运,摊平了大部分的运输成本。

而在刨除运输成本之后,剩下的成本完全可以接受。

而大唐平叛广南和向马六甲用兵同样如此,不管是向马六甲,还是向广南运兵,走的都是海运。

海运摊平了大部分的成本。

冯子材闻言,这才说道。

“如此就好!”

“漠北这鬼地方,你娘的一年下来也暖和不了几天。”

“物资要是再不抵达,等入冬之后,咱们的北伐就只能拖到明年了。”

胡天八月即飞雪,说的就是漠北这地方。

漠北八九月份就开始降温,甚至下雪,而如今已经是七月。

也就是说,留给唐军北伐的战略空窗期没有多长时间了。

唐军如果不能尽快发动北伐,那等到入秋之后天气转冷,可就真的是没办法打了。

嗯,此次北伐的唐军中,虽然大部分兵员来自北方。

但大部分也都只是华北或是关中出来的,最多就是军中有那么几个蒙古向导。

他们确实是比南方人抗冻,但也扛不住西伯利亚的冷啊!

张乐行闻言,当即点头道。

“司令所言甚是!”

……

而与此同时,广南的平叛战争也是开始了。

陈玉成站在河内城头,眺望城外。

城外的旷野上,是密密麻麻的叛军,这些叛军穿着褴褛,手持粪叉锄头各类武器。

汇聚在河内城外,气势汹汹,似乎要前来攻城。

这些叛军武器装备简陋,打仗也没什么章法,可谓乌合之众。

若非唐军在广南的主力都被抽掉走了,剩下的军队还需分兵驻守各城。

而他又不愿拿河内冒险,外加也有钓鱼执法的心思在里面。

否则的话,即便不需要朝廷增援,陈玉成也有把握平灭叛军。

而在这些叛军的身后,红河的河面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支规模浩大的船队。

这支船队的桅杆上,唐字大旗迎风猎猎。

船只侧舷上,黑洞洞的炮口瞄准向岸边。

看着城外的叛军,面无表情的说道。

“朝廷援兵已至,是时候开始平叛了。”

“告诉弟兄们,对叛军不必留手!”

“一切敢于抵抗者,杀无赦!”

随着陈玉成的命令下达,河内城中的唐军出击了。

轰!轰轰!

城防炮瞄准城外人群汇聚的地方开火。

炮击声中,叛军陷入了骚乱之中。

而与此同时,红河河面上飘着的唐军舰队也是开始开火。

轰隆隆!轰隆隆!

震耳欲聋的炮击声响彻,一发发炮弹肆无忌惮的倾泻。

一发舰炮轰出的炮弹落在地上。

爆炸声中,冲击波向着四周扩散开来。

烟尘,火光,硝烟,肆无忌惮的扩散。

惨叫哀嚎声中,战场上被清空出一块数十米方圆的空地来。

一切都被很横扫了个干净!

和舰炮比起来,陆炮的杀伤力确实有所不如。

火炮轰鸣声中,河内城门大开,在城中憋屈了许久的唐军浩浩荡荡杀出。

“弟兄们,杀啊!”

“平叛,杀光那些叛军!”

“大唐万岁!”

“……”

呼喊声中,啪啪的火枪射击声响起。

顿时,原本还乌泱泱汇聚在河内城外,衣服要攻城的架势的叛军,顿时便被打垮了。

惨叫,哀嚎声顿时响起!

战场上,呈现出了一面倒的局势。

就在这时候,伴随着一阵隆隆的马蹄声,一队唐军骑兵浩浩荡荡从河内城中杀出。

“弟兄们,杀啊!”

“大唐万胜!”

唐军骑兵出场之后,第一时间浩浩荡荡向着敌军冲杀而去。

隆隆的马蹄声,几乎要将一切都给踏的粉碎。

“杀啊!”

“大唐万岁!”

眨眼功夫,这些唐军骑兵便如虎入狼群般,冲入乱做一团的叛军阵中,开始收割生命。

锋利的马刀飞掠,人头抛飞!

慌乱之中,叛军四散逃跑。

不少人向着红河下游逃去。

呜!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起。

就在这时候,伴随着一阵号角,一支唐军出现在红河下游的岸边,并稳步向前推进。

“杀!”

“杀!”

“杀!”

“……”

呼喊声中,唐军迎了上来,堵住了叛军东逃的路线。

与此同时,从河内城中冲出的唐军骑兵也是呼啸着杀向了红河上游方向,堵截住了叛军西逃的路线。

而河内城的存在,则是堵住了叛军南逃的路。

眨眼功夫,叛军便被唐军三面合围,堵在了红河岸边。

轰!轰轰!

炮击声继续响起!

红河河面上的唐军舰炮瞄准岸边叛军汇聚的方位,展开了炮击。

轰轰的炮击声中,叛军被炸的七零八落。

残肢断臂漫天飞舞!

与此同时,哒哒的机枪射击声响起。

唐军的机枪手瞄准叛军人群,开始摇动手柄,肆无忌惮的倾泻火力。

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

密集的机枪射击声中,弹丸飞舞,所过之处,叛军如被狂风席卷的麦田,齐刷刷的扑倒于地,惨叫声不绝!

啪!啪啪!

与此同时,步枪的射击声也是不断响起。

这次,唐军完全没有要对叛军进行劝降的意思,堵住人,就是往死里打。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屠杀!

被大唐任命为广南巡抚的林维浃来到陈玉成身边,开口劝说道。

“总督大人,叛军已然战败,定是不敢再有违抗朝廷之意。”

“下官以为,或可对叛军进行招降,给其一个劳改赎罪的机会,司令也好少造杀孽啊!”

林维浃虽为明乡人,也就是华人。

但他祖辈在广南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对广南也是有所感情的。

看着朝廷的平叛大军如此屠杀叛军,他心中有些不好受,忍不住开口劝说。

陈玉成侧头看了一眼林维浃,面无表情的说道。

“陛下有旨,此次平叛定要除恶务尽,”

“怎么,林巡抚是有什么意见吗?”

大唐招降林维浃,是看重他在广南地方上的影响力,想要借他的影响力,来帮助大唐稳定广南局势。

只是,这点作用他却貌似没有起到。

广南地方上依旧是叛乱不断!

所以,陈玉成对林维浃才会有些不客气。

林维浃张了张嘴,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出来,只是开口附和道。

“朝廷英明!”

陈玉成笑笑,然后又接着说道。

“对了,朝廷还有命令。”

“待这次广南平叛结束后,广南省要加税。”

“分别是加收一项平叛税,一项维稳税,用于支付朝廷此次平叛所需的军费,以及后续维稳的花费。”

“嗯,按照朝廷的意思,两项加税的税率相加为一成,先收五年。”

“若五年后,广南局势稳定,再无叛乱,则这两饷税款便停了。”

“若广南局势还乱,那这两笔饷银就要继续收下去!”

“林巡抚可能明白?”

林维浃张了张嘴,忍不住开口道。

“可是广南之所以叛乱,便是因为税赋过重,百姓无法承担,所以,才会爆发如此规模的叛乱。”

“朝廷若是再行加税,这岂不是火上浇油吗?”

要知道,大唐为了维持国内稳定,每年都要从广南调走大量的粮食,运往国内,填补大唐本土的粮食缺口。

所以,这些粮食是怎么来的?

当然是收税收上来的!

所以说,和在汉地实行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完全不同,大唐在广南的税收的本来就很重,这下若是再加税,林维浃是真的怕要出事。

陈玉成面无表情的说道。

“此事乃陛下亲自下达的指示,不容更改。”

“再苦一苦广南百姓吧!”

“反正只有五年,五年后,加的税也就减免了。”

林维浃张张嘴,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

只加五年,五年后就减免了……

说的倒是轻巧!

但问题是,林维浃知道,五年的时间,广南的叛乱只怕是不会停。

到时候,这税又怎么可能被减免呢?

说不定还得再加呢!

只是,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林维浃也只能开口应下,心下微微苦涩。

不过,如今唯一令他感到宽慰的就是,自己全家都入了大唐籍,是唐人,而非越人了。

否则的话,林维浃只会更加心塞。

城外的战事进入了尾声。

随着唐军的机枪扫射,火炮轰炸,那些叛军几乎已经死伤殆尽。

不管是机枪还是火炮,面对密集的人群,杀伤效果都是在是太突出了。

红河岸边,倒伏着一具具残碎的尸体。

残肢断臂,五脏六腑到处都是。

一具具尸体层层叠叠堆在一起,鲜血流淌汇聚,将红河的河水都有些染红了。

好些浮尸漂浮在红河上,随着波浪涌动而起伏,场景触目惊心。

空气中的血腥味浓重的几乎要散不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