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 第25章想做儿大汗的巴哈杜尔沙二世(8.2K)

随着京城中的谈判进行,几方来回拉扯,大唐提出的条件,被通过电报往欧洲本土送去。

不同于架设跨跨海电缆,成本极高,且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

在陆地上架设电报线的成本和风险都是可控的。

是故,大唐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架设了一张连通各州府,省会城市的电报网。

英国人在传信时,先是借用大唐的电报,将消息从京城发往云南昆明。

而后,又借道缅甸,发往孟加拉和印度,再由印度向英国本土转送。

嗯,此时的缅甸同样也通了电报。

其实一开始,缅甸国王对电报网的搭设是不同意的,因为他不想出这笔钱,也怕境外势力会借此向缅甸渗透。

但在这件事情上,大唐和英国难得的达成了统一意见。

大唐和英国双方一起向缅甸施压,唐军在云南边境演武阅兵,英国舰队航行于缅甸外海,最终打通了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电报网。

至于说连通印度和欧洲的电报,此时也已经修通了。

历史上,印度方面五月中旬爆发大起义,至六月初,伦敦便已经接到消息,并开始做出准备镇压叛乱的决定。

如果连通欧洲和印度的电报没有修通,伦敦方面不可能这么快得到消息。

就算没有全通,应该也通了大半。

最多是某些部分还需要人为传信!

而沙俄方面,则也是借用大唐的电报网,通过缅甸,印度这条线,往欧洲传信。

怎么说呢,虽然现在印度是英国的地盘。

但沙俄同样没少通过中亚,向印度进行渗透。

多了不敢说,但借印度的电报网传个消息还是可以做到的。

……

伦敦!

白金汉宫!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正在同首相帕麦斯顿勋爵议事。

“首相阁下,我听说印度方面爆发了起义,这点是真的吗?”

维多利亚女王那张以往满是自信锋芒的脸,如今难得的有些忧色。

顺风顺水了一辈子的她,难得的感到有些被动。

原因无他,印度对英国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帕麦斯顿闻言,点点头说道。

“是的女王陛下,这虽然是个不幸的消息,但确实为真。”

“愚蠢的印度人选择了背叛大英,成为大英的敌人!”

维多利亚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丰满的胸口微微起伏,继而开口询问道。

“那么,尊敬的首相阁下以为我大英接下来该怎么处理克里米亚战局?”

维多利亚知道,印度的叛乱,是肯定要镇压的。

但问题是,克里米亚那边怎么办?

随着英法和沙俄在克里米亚层层加码,如今的克里米亚,汇聚了英国的大半精锐。

甚至夸张一点说,英国几乎将全部能调动的精锐兵马,都调去了克里米亚参战。

如今印度出事,英国即便想要出兵平叛,也抽调不出军队来!

除非,克里米亚停战!

帕麦斯顿闻言,开口说道。

“女王陛下,我以为克里米亚那边不需停战议和。”

“我们只要试着说服法国人,让他们加大在克里米亚方面的投入就好。”

“我想,拿破仑三世一定不会拒绝大英的要求的!”

“只要法国能加大在克里米亚的投入,大英就能从克里米亚抽出兵力,用于镇压印度叛乱。”

英国殖民了印度这么多年,他们自然知道印度人究竟有多拉胯。

所以,帕麦斯顿也并不将印度人的叛乱太当回事。

在他看来,不需要多,大英只需派几个精锐的步兵团去,就足以成功镇压印度人的叛乱。

还有就是,虽然要镇压印度叛乱,但英国依旧不想从克里米亚撤手。

因为他们并不愿意看到沙俄在近东,在黑海彻底占据主动权。

所以,只好麻烦法国多出些力了!

至于说法国是否愿意?

全球霸主大英帝国并不在意这一点。

说罢这些,帕麦斯顿继续说道。

“还有就是,大英驻扎海峡殖民地的军队,也可就近调去镇压叛乱。”

女王闻言,微微颔首,然后语气坚决不容质疑的说道。

“可以,就这么办吧!”

“首相阁下做好出兵的安排,尽快平息印度叛乱。”

“印度,绝对不允许有失!”

帕麦斯顿点头应是。

……

巴黎!

拿破仑三世接到了来自伦敦的消息。

“什么?英国佬竟还想我们继续向克里米亚增兵?”

“这些英国佬是疯了吗?!”

看着面前的外交大臣,拿破仑十分不爽的说道。

克里米亚那边,其实他早就想停火了。

只是英国一直压着,所以,和沙俄的和谈才没能进行的下去。

如今,眼瞅着印度叛乱,英国得抽身平叛,克里米亚快打不下去了。

拿破仑三世还以为马上就可以和谈,从克里米亚的烂泥塘里抽身。

不成想,英国佬是真的狗,自己打不下去了,竟然想让法国接着向克里米亚加码,为了英国的利益而和沙俄打生打死!

尼玛,这简直就是畜生啊!

法国外交大臣夏尔闻言,开口说道。

“皇帝陛下,在我看来,这或许就是和谈的机会。”

“如今,英国人在克里米亚打不下去了,而沙俄估计也快撑不住了,如果我法国发出想要同沙俄和谈的信号,沙俄大概率不会拒绝。”

“克里米亚或许便能停战!”

发自本心的说,法国之所以参加克里米亚战争,主要目的是为了摆脱神圣同盟的限制。

但是,他们却并不想过分的削弱沙俄,以至于英国在近东一家独大。

如今的局势,和谈对法国就是最好的选择。

反正法国摆脱神圣同盟限制的目的已经达成了,至于说克里米亚战争最后的胜负,和法国关系不大。

反而是英国,更在意克里米亚战争的胜负。

因为,作为全球霸主的英国,无法接受战争失败的后果。

一但英国在克里米亚栽了,那就会让其他国家看到英国的虚弱。

如此一来,英国的全球霸权可就没那么容易维持了。

全球霸主也不好当啊!

拿破仑三世沉吟一阵,然后说道。

“这样吧,夏尔你准备一下,去一趟维也纳,请奥利地下场为克里米亚战争斡旋。”

“还有,柏林也去一趟,争取让普鲁士也站在我们这一边,一起向英国施压。”

历史上,为克里米亚战争斡旋的就是奥地利。

至于说普鲁士,其实是被沙俄硬拉进谈判中的。

因为沙俄在外交场上所面临的局势实在太被动,是故,想要普鲁士能帮他们说话,所以才硬拉普鲁士入场。

而法国拉普鲁士入场,同样是为了不过分削弱沙俄。

除此之外,也有增加普鲁士的国际影响力,扶持普鲁士和奥地利斗,进而增加法国在欧陆话语权的小心思在里面。

……

印度,德里红堡。

向雨全迈步走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上。

道路两侧,是绿树成荫,花草成片,景色精致漂亮。

一名名裹着头巾,背着火枪的印度士兵。

只是这些印度士兵在走路巡逻时,却是明显的松松垮垮,并没有什么精锐军人的锋芒。

为他领路的,则是一名名为阿里的印度皇帝侍从亲随。

按照向雨全的理解,就是皇帝身边的大内总管。

虽不一定准确,但应该是大差不差!

“向先生请这边来,皇帝陛下与诸位起义军的领袖已经在宫内等您了。”

阿里满脸谄媚笑容的开口说道。

如今,印度发动起义,想要摆脱英国的殖民通知,所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他们迫切的需要得来外力的支持,来分担自己身上的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向雨全这位从大唐而来的使者,自然态度会很端正。

向雨全也是和煦的笑着,用英文作答。

“如此的话,便有劳阁下了。”

英国在印度殖民通知这么长时间,英语基本上已经成了印度高层的通用语言。

所以,向雨全同他们沟通时,用的自然也是英语。

只是,印度人的英语口音实在太明显,听的向雨全头疼。

很快,向雨全便被阿里带到了一间宫殿中。

莫卧儿帝国当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坐在正中央。

在他身边,则是皇子米尔扎,以及起义军总司令巴赫德·汗,以及首义的几位起义军首领,安达尔,阿米尔等。

对于这次接见大唐使者,印度方面废了不小心思。

向雨全站在大殿中央,微微欠身道。

“大唐特使向雨全,见过大汗!”

虽然巴哈杜尔沙二世是莫卧儿帝国的皇帝,但向雨全称呼他一声大汗其实也没错。

怎么说呢,莫卧儿帝国,其实也能被称为蒙古帝国。

莫卧儿帝国的开国皇帝巴布尔,是当年察合台汗国大汗帖木儿的后裔。

嗯,就是那个和朱棣生在一个时期,还准备东征大明,结果病死在路上的帖木儿。

从蒙古人那边论,向雨全称呼巴哈杜尔沙大汗,肯定不会有错。

嗯,之所以不称呼他为皇帝,主要是因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世界只能有一个皇帝。

那就是大唐皇帝!

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称呼巴哈杜尔沙为皇帝,尊称一声大汗,已经可以算是极限。

巴哈杜尔沙闻言,微微点头,十分客气的说道。

“使者有礼了!”

“有劳使者代我向大唐的皇帝陛下,转达问候!”

对于大唐的使者称呼自己为大汗,巴哈杜尔沙二世并没有什么意见。

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在大唐使者面前坚持自称皇帝,那就别说从大唐方面得到支持了,说不准大唐也得干他!

中国人对名义这方面看的是很重的!

向雨全作揖行礼道。

“外臣明白!”

巴哈杜尔沙见此,眼神隐隐有些期许的开口直入主题道。

“不知贵使这次前来德里,所为何事?”

向雨全见此,也不多做废话,直接了当的说道。

“回大汗的话,外臣奉皇帝陛下之命前来,同大汗商议售卖军火的事宜。”

“大汗率军起义,带领印度人民抵抗英国佬的殖民,可谓大义,如今想必正是缺乏军械武器的时候。”

“而我大唐,愿意向大汗提供一批军械武器,为贵国抵抗英国佬的殖民统治。”

巴哈杜尔沙闻言,不禁有些激动,连忙点头道。

“好!好!好!”

“有劳贵使代我向皇帝陛下转达谢意。”

别看目前印度的反殖民起义搞的如火如荼,起义军四面开花,不断攻城拔寨,一度压着殖民军打。

局势可谓一片大好!

但在巴哈杜尔沙看来,他们所面临的局面其实远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因为,如今他们所面对的英军,根本不是英军的主力。

英军的主力精锐早在起义爆发之前,便被抽掉往克里米亚去了!

如今印度的起义之所以能进展的这么顺利,说白了,就是他们趁着英军主力不在,打了英国佬一个措手不及。

一但英国佬反应过来,将精锐调往克里米亚镇压起义,那结果其实不好说。

巴哈杜尔沙对于战争的结果,并不看好。

这也是为什么起义刚开始的时候,他不愿意站出来表态支持起义军的原因。

但是,既然现在他已经被迫上了起义军的战车,那巴哈杜尔沙所能期盼的,便是起义军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如果起义军能打赢,印度成功独立,那他作为起义军的招牌,即便没有实权,日子大概率也不会差。

可是,一但起义军战败,那这个后果可就严重了。

巴哈杜尔沙不敢想象,一但自己战败落到英国佬手上,自己究竟会被如何对待!

那样的结果,就实在是过于悲惨了!

而以起义军当前的情况,练兵肯定来不及。

如果巴哈杜尔沙想增强起义军的战斗力,那么搞一批先进军火绝对是最简单,最快速的方法。

所以,不怪巴哈杜尔沙对向雨全表现的十分热情。

向雨全笑着说道。

“大唐皇帝不光是汉人的皇帝,也是蒙古人的皇帝。”

“我大唐治下,也有不少蒙古百姓生存,他们同样也是皇帝陛下的子民。”

“如今,既然生活在印度的蒙古同胞想要反抗殖民统治,为自己争取独立,我大唐为你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是理所应当。”

巴哈杜尔沙闻言,面色更是喜悦。

“好!好!好!”

“大唐不愧为天朝上国,果真是具有天朝气象!”

虽然向雨全的话,隐隐有把他莫卧儿帝国也归于大唐治下的意思。

但这无所谓!

他巴哈杜尔沙被英国人软禁了这么长时间,没少受到英国佬的羞辱,对于面子什么的,早已不在意了。

只要军火能弄到手,别说大唐只是占一占口头上的便宜,即便是真想要他俯首称臣,甚至自称儿大汗,那巴哈杜尔沙也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巴哈杜尔沙甚至巴不得如此。

在他看来,向大唐俯首称臣,总比战败后被英国佬送上绞刑架绞死要强!

忽然,巴哈杜尔沙二世眼睛一亮,开口询问道。

“不知大唐如今还要藩属不要?”

“若我莫卧儿帝国甘愿为大唐藩属,大唐能否发兵助我莫卧儿帝国对抗英国呢?”

巴哈杜尔沙如今是费尽心思想要拉助力。

向雨全闻言,脸上是遮掩不住的惊喜。

好家伙,本来他只是为了卖军火来的,可这怎么貌似要有意外收获的意思啊?

如果他真能把莫卧儿帝国变成大唐之藩属,那这个功劳,可就真的是立大了!

但是,最终向雨全还是没有被惊喜冲昏头脑。

他并没有对巴哈杜尔沙二世做出什么承诺,只是开口说道。

“大汗,此事还需上报朝廷知晓。”

“外臣人微言轻,不敢擅专此等大事。”

巴哈杜尔沙闻言,表情明显有些失望,可最终还是开口说道。

“贵使所言甚是。”

“如此的话,我们还是先来谈一谈军火交易的事情吧!”

向雨全闻言,没有犹豫,将一份报价单呈递给了巴哈杜尔沙。

巴哈杜尔沙接过报价单,开始翻阅了起来。

看着报价单上的文字和内容,巴哈杜尔沙眉头忍不住皱起。

【军贸单品报价:】

【昭武元年式后装步枪:单支报价45块银元。】

【昭武元年式转管机枪:单挺报价500块银元(配套金属定装子弹单价一发0.2块银元)】

【75毫米步兵炮:一门700块银元(炮弹一发10块银元)】

【100毫米野战炮:一门1000块银元(炮弹一发15块银元)】

【120毫米榴弹炮:一门1500块银元(炮弹一发20块银元)】

【150毫米榴弹炮:一门2000块银元(炮弹一发30块银元)】

除去这些枪炮之外,还有火箭弹,手榴弹,地雷,水雷,钢盔,刺刀等军械。

当然,这个价格只是大唐对外进行军售的价格,兵工厂自己的造价大概只有售价的五分之一左右。

嗯,可见军贸这件事里面的利益究竟有多大。

这些年来,李奕已经很少向大唐的兵工厂拨付专门的扶持款项了。

大唐兵工厂的发展和扩建,几乎全靠军贸带来的利润来推动。

这其中,英法和沙俄是大头,日本也没少给大唐贡献。

德川幕府的幕府新军,如今用的可是清一色的唐械装备,甚至军官都有不少是招募的退役唐军士兵担任。

看着大唐的军贸报价单,巴哈杜尔沙二世表情复杂,但他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起义军总司令巴赫德·汗便忍不住开口说道。

“使者阁下,这个报价是不是太高了?”

如今的全世界范围内,有能力生产后装武器的国家其实不少,英法,普鲁士都有,甚至连美国也是有的。

但是,有能力大规模出口后装武器的,其实只有大唐一家。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说白了,这其实是一种垄断产品。

既然垄断,那价格必然低不了,利润率达到几百个百分点是很正常的事情。

向雨全只是摇头道。

“总司令阁下,一分价钱一分货,我大唐的军火,贵自然有贵的道理。”

“不妨告诉您,我大唐给贵方的报价和给英法等国的报价是一致的。”

“并且,贵方直接拿这个价格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现货。”

“可英法如果想要现货,他得再加钱!”

印度有钱吗?

答案是肯定的!

很有钱!

这个时代的印度拥有全球第二的人口,仅次于大唐,拥有大片大片的良田,以及矿产,黄金白银的产量也是很高。

说句不好听的,印度如果不够富裕,英国如何能通过压榨印度,来维持自己的全球霸权?

所以,大唐这边对宰印度一刀,完全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

并且,这其实也不算宰一刀,最起码大唐给印度的报价,比给英法和沙俄的报价低。

嗯,很多事情,军贸其实不光代表着生意,更多的还是代表着政治态度。

价格自然会有所波动!

巴哈杜尔沙闻言,再次开口询问。

“若我莫卧儿帝国成为大唐的藩属,不知军火的报价能否降低一些?”

就巴哈杜尔沙所知,大唐给自家藩属的军火报价是要低一些的。

向雨全闻言,脸皮一抽,再度陷入了为难之中。

这事情,他是真的说了不算啊!

“大汗,关于藩属之事,需得朝廷决断。”

“不过,若贵国能成为大唐藩属,在军贸方面,确实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优惠。”

就拿日本举例,日本的幕府新军购买大唐军火的报价,要比英法沙俄低个15%。

大唐给自家的藩属国打了个八五折!

巴哈杜尔沙闻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向雨全则是抱拳告退,准备要向朝中汇报此事。

……

沙俄,圣彼得堡!

冬宫!

亚历山大二世手中拿着一封从远东送回来的电报,脸色沉着。

这封电报是哥尔查科夫拍回来的。

根据哥尔查科夫在电报中所言,大唐对结盟之事松了口,但却要求沙俄拿贝加尔湖来换取大唐的结盟。

并且,如果沙俄不同意这笔军贸,那大唐便威胁要断绝和沙俄的军贸往来。

“该死!”

亚历山大化身桌面清理大师,愤怒的将桌面上的一切全部一扫而空。

“这些贪婪的黄皮猴子,全部都该死!”

“我一定要杀光他们!”

“一定要他们为今日的狂妄付出代价!”

以往都是沙俄强势逼得别的国家割地赔款,何曾有自己被别的国家逼得割地的时候?

若是其他地方也就算了,西伯利亚的荒地多的是,给一些也不心疼。

但贝加尔湖,那是真不行!

一但失去贝加尔湖,那整个西伯利亚都将失去。

这个后果就实在是太严重了!

一但丢了西伯利亚,便代表着沙俄自十六世纪以来的东扩成果,将丢掉大半。

这是沙俄高层所绝对无法接受的一件事情!

“大家都说说吧,我们应该怎么回应唐国那边的要求?”

在发泄一通之后,亚历山大二世逐渐冷静下来,询问面前的一众臣子。

包括财政部长托瓦西夫,海军司令阿列克谢,陆军司令缅希科夫,工商业部长伊戈尔,国务部长马克西姆等一系列高层。

在亚历山大的话音落下之后,缅希科夫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沙皇陛下,我认为我们绝对不能答应唐国人的要求!”

“帝国不能失去贝加尔湖,就如同欧洲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如果帝国失去了贝加尔湖,那就代表着我们即将失去西伯利亚,那就代表着,帝国奉行了数百年的双头鹰政策,将彻底宣告失败。”

“那就代表着,帝国数百年东扩的成果,都将化为乌有!”

“这是伟大的沙俄帝国所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虽然在巴拉克拉瓦战役,以及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之后,缅希科夫亲王被免职。

但是,他在沙俄国内依旧有着不弱的影响力。

缅希科夫是个军人,他无法接受不战而降的事情。

但沙俄的财政部长托瓦西夫闻言,却是开口说道。

“沙皇陛下,不瞒您说,现在帝国在财政上出了大问题。”

“克里米亚那边每日的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帝国的财政已经出现大规模赤字,入不敷出。”

“我想如果我们还想继续在克里米亚打下去,那么用领土换盟友,换军火,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托瓦西夫作为财政大臣,没有人比他更懂如今沙俄的财政情况究竟有多紧张。

托瓦西夫此言一出,沙俄国务部长马克西姆开口说道。

“托瓦西夫所言确实有道理。”

“但是,我认为我们无需对当前的局势太过悲观。”

“印度方面爆发了大规模起义,英国人接下来必然会抽调兵力去平定印度的叛乱。”

“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克里米亚的战争,已经快要结束了。”

“唐国的威胁,对我们来说并不成立!”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若有所思了起来。

亚历山大二世见此,开口询问道。

“诸位的意思是,帝国应该尽快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然后再去西伯利亚和唐国开战,争夺贝加尔湖?”

亚历山大初听闻大唐提出的条件,确实很愤怒,但现在的他已经冷静下来了。

老毛子确实是战斗民族没错,但再怎么彪悍,再怎么战斗民族,也踏马不能这么连着使吧?

军队刚从克里米亚抽身,就得去西伯利亚和唐国打生打死,真要这么搞,百分百兵变好吗?

众人闻言,顿时不禁沉默。

一个个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缅希科夫试探性着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答应唐国的无礼要求?”

亚历山大二世表情凝重,摇摇头说道。

“并非如此!”

“朕的意思是,我们非但要尽快结束克里米亚战争,还要避免同唐国开战。”

“帝国现在最迫切的事情是改革,是效仿英法和唐国发展工业,而不是继续去进行一场没有意义的战争。”

“我们的帝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快要打不下去了!”

“朕的想法是,我们要同时和英法以及唐国谈判。”

“和英法谈判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利用印度局势,减少我们在克里米亚的利益损失。”

“和唐国,则是可以适当让步,尽量避免冲突。”

“一方面是帝国已经打不下去了。”

“另一方面则是帝国接下来如果想进行改革,少不得需要向唐国求助……”

“近东,才是帝国的核心利益所在啊!”

“一百个一千个西伯利亚,也比不上克里米亚和黑海对帝国更重要!”

亚历山大的意思很明确。

虽然不答应大唐要贝加尔湖的无理要求,但其余条件则是可以适当让步。

沙俄帝国确实是一头双头鹰没错,但西边的这一个头,远比东边的那一个头更重要。

因为,沙俄的根本一直都在东欧,他们的人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部都在东欧,而不在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丢了,沙俄依旧是沙俄。

东欧要是丢了,那沙俄可是会亡国的!

亚历山大作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沙俄历史上有名的君主,自然不会分不清轻重缓急。

众人闻言,都是忍不住赞许的点头。

很显然,他们也都认同沙皇的话。

就在这时候,一名侍从从外边进来,来到亚历山大身边汇报道。

“启禀沙皇陛下,奥地利帝国的埃斯特哈兹伯爵来了!”

“伯爵阁下说,奥地利想要为克里米亚战争斡旋……”

……

另一边,伦敦,唐宁街十号。

帕麦斯顿也接到了来自东方的电报。

看着柏尔德密在电报中汇报的内容,帕麦斯顿的脸色阴沉的可怕。

“这群该死的黄皮猴子,竟敢对大英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

“我想,他们是想要品尝一下战争的滋味了!”

帕麦斯顿是个战争狂,历史上他担任英国首相期间,英国对外发起了数场大规模战争。

如今,被大唐贴脸开大,帕麦斯顿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在他对面,英国陆军大臣莱因哈特·布克皱眉说道。

“首相阁下,以当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或许不得不答应唐国的无礼要求。”

“否则的话,他们或许会支持沙俄在克里米亚继续同我们战斗下去。”

“而这,无疑会影响帝国增援印度战事!”

莱因哈特·布克知道,对英国来说,印度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帕麦斯顿闻言,还是咬牙道。

“议院方面不会接受帝国向远东的黄皮猴子让步,甚至是割让海外殖民地的。”

帕麦斯顿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战争狂,除去他自己的性格本就强势之外。

进入维多利亚时代后,英国上下那几乎膨胀到要爆炸,看谁都是垃圾的民族自信心,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如果没有民意支持,统治者即便再好战,也无法一直发动战争。

……

PS:还完这一章,就只欠一章了。

终于快还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