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 第22章 印度大起义爆发!(6 2K)

到时候,等厂子建成,生产出来产品,不管是直接在原地售卖,亦或是通过海运运回关内售卖,销路都肯定不缺。

潘大江是家中次子,他家虽有些浮财,但大多到不了他手上。

是故,他如果不想自己老子百年之后,就沦落到种地为生的地步,就得提前自己琢磨办法。

而在旅顺开一座家具厂,就是他想到的办法。

金大顺闻言,表情不免有些踌躇。

“潘少爷给的工钱是不低,但我家还有土地需要侍弄,只怕是不成。”

这年头中国人对于土地的重视程度只能说是不言而喻。

如果有的选,种地绝对摆在打工前面。

就更别提还是给自家种地了!

要知道,大唐在辽东实行的土地政策,那可是直接按照人头给分田的。

不管男女老幼,只有你人到了辽东关外,一人十亩地。

种满十年,这土地就是你的!

甚至,就连百姓移民关外后,开垦所需的粮食,农具,种子等,朝廷也考虑其中。

大唐皇家银行甚至专门开办了一项名为移民贷的低息贷款业务,向闯关东的移民开放贷款,让他们有资本在关东扎根生存下来。

所以,现在金大顺现在一门心思的只想侍弄好自家的田地,对于外出打工,并没有什么兴趣。

潘大江闻言,却是开口说道。

“大顺兄弟这说的是哪里话?”

“最近不是农闲吗?田地的活儿最多也就是除除草什么的,都不是什么重活。”

“就算没你这个壮劳力,家里人也是能干得了。”

“你来我的厂子里打工,多少也能赚点补贴家用不是?”

如今的关外虽说是正在迎来移民潮,但是来的大部分都是在家乡活不下去的普通百姓,像是金大顺这种有手艺的手艺人,还是稀缺的。

所以,潘大江才会赶来对他盛情邀请!

金大顺闻言,明显有些意动。

潘大江继续加码道。

“再说了,大顺兄弟你儿子今年已经十九,也该娶妻了吧?”

“可彩礼,房子,你都置办齐了吗?”

“再加上你还得还银行的贷款,光靠种地想要置办齐这些,只怕是不容易吧?”

种地从来都不是一个暴利行业。

靠天吃饭是一点!

还有一点则是,像是这种刚开荒的土地,前几年产出根本多不了,能不能覆盖成本都不一定。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金大顺别想靠着种地给自己儿子娶媳妇。

再者说,大唐的皇家银行给移民的移民贷虽说是低息贷款,但也只是相对于九出十三归的高利贷来说是低息贷款。

平均每年3%的年利,其实也不低。

真要是驴打滚起来,那也是很可怕的。

所以,移民们无不想着要尽快还上贷款。

金大顺闻言,终于做出了决定,咬咬牙说道。

“成吧,听潘大哥的。”

潘大江闻言,瞬间眉开眼笑。

“好,好,好!”

“这不就对了吗?”

“放心吧,今后大顺兄弟你跟着哥哥我混,哥哥我绝对不会亏待了你的。”

金大顺闻言,也是用力点头。

……

印度,密拉特。

英国驻印殖民军的军营中。

孟加拉第三轻骑兵团团长,中校团长乔治正在带着人检阅视察部队。

而在他面前,则是一名名背着步枪站立的印度殖民地士兵。

这些士兵穿着英国龙虾兵的红色军服,但却裹着头巾包头,显得不伦不类。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英国在印度的军队数量有限,想要控制地方局势,便只能利用印度人的力量。

征募印度人加入英军之中,自然也就是应有之意。

在乔治中校身边,则是来自大英本土的征兵官托马斯。

“征兵官阁下,我手底下的小伙子们怎么样?”

托马斯点点头,然后说道。

“很好,我想等他们到达克里米亚之后,一定可以为大英帝国争光,我会向本土那边汇报乔治中校的功劳的。”

随着克里米亚那边的战局不断加码,英国手头的兵力也是开始捉襟见肘。

帕麦斯顿内阁除去通过在本土的征兵令之外,还下令从印度殖民地调兵,增援克里米亚。

而这,也正是托马斯这个征兵官从本土赶来印度的原因所在。

他是负责来从印度殖民地的士兵中,遴选精锐,然后送往克里米亚的。

乔治闻言,满脸笑容的说道。

“哈哈,如此的话我在这里便多谢征兵官阁下了。”

要知道,如果麾下的士兵被看重,调往克里米亚参战,那乔治这个指挥官,是能够得到本土的嘉赏,甚至是升官的。

所以,乔治岂能不高兴?

至于说印度士兵去了克里米亚会不会有死伤?

呵呵,这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说话间,乔治塞了一个钱袋给托马斯。

托马斯接过钱袋,打开看了一眼,只见里面是一枚枚金光闪闪的金币。

这些金币上,还都有着女王的头像。

将钱袋收入怀中,托马斯笑呵呵的继续说道。

“乔治中校,我这次前来德里,带来了一批新型步枪,让小伙子们试试怎么样?”

乔治闻言,没有任何犹豫的点头道。

“当然没有问题,我尊敬的征兵官阁下。”

很快,随着两人话音落下,几口箱子被抬了上来。

打开,里面是一支支米尼步枪。

嗯,后装枪对于当前的英国来说,还属于稀缺物品,有限的数量被优先供给本土的白人士兵。

至于说印度这边,则是开始装备英军白人兵轮换退下来的米尼步枪。

要知道,在此之前,印度殖民地兵的武器,还是以老旧的前装滑膛枪为主的。

米尼步枪对他们来说,自然也算是新型武器!

乔治开口吩咐。

“一连全体都有,上前拿枪!”

乔治的话音落下,一个连的印度殖民地士兵上前来,纷纷拿起米尼步枪。

“所有人都有,准备射击!”

乔治继续说道。

只是,他的话音落下,面前的殖民地士兵却是毫无反应。

乔治忍不住蹙眉,但还是耐着性子再次冷喝。

“所有人都有,装填,准备射击!”

但是,他的话音落下,还是没有人动作。

一旁,托马斯的表情开始变得有些耐人寻味起来。

原本,他还以为乔治手底下的这些孟加拉籍印度士兵成色不错。

但现在看来,这点其实很值得玩味。

手底下人竟敢公然抗拒执行指挥官的命令,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乔治注意到了托马斯的眼神,生怕自己到手的功劳泡汤,脸色漆黑的上前,毫不留情的一巴掌甩在第一连的连长阿米尔的脸上。

啪的一声脆响,阿米尔的脸皮抽的颤抖。

“抗命不遵!”

“阿米尔,你们想要做什么?!”

乔治抽完一巴掌,张嘴对着阿米尔一阵怒喷,口水直接喷了他一脸。

阿米尔擦了把脸,脸皮一阵抽动,但还是老实道。

“抱歉,指挥官阁下!”

“我们听说这些新枪的子弹是用猪油润滑的,我们拒绝使用这批子弹。”

孟加拉轻骑兵团,顾名思义,兵员大多来自孟加拉。

而孟加拉人,则大部分都是信某教的。

在某教的教义中,不允许信徒吃猪肉。

而米尼步枪所使用的子弹,则是最典型的纸壳定装弹,在使用时,需要先用牙齿将包裹子弹和火药的纸壳撕开,才能进行装填。

而在这个过程中,嘴巴,不免会碰到油纸壳和子弹。

而这,是这些孟加拉士兵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这就是他们抗拒命令的原因!

乔治闻言,却是完全不理会这些,只是毫不留情的再次甩了连长阿米尔一个巴掌。

“执行命令,立刻,马上!”

“否则,我将会送你们上军事法庭!”

阿米尔依旧不为所动!

乔治彻底怒了,开口喝骂道。

“阿米尔,你一连士兵难不成想要造反吗?!”

一旁的征兵官托马斯见此,上前来说道。

“指挥官阁下,我想调你的孟加拉轻骑兵团前去克里米亚的事情,还是容后再议吧。”

“克里米亚战争上的战况无比残酷,不管什么原因,一但出现这种抗命不遵的情况,那后果就实在是太严重了。”

乔治闻言,脸皮越发僵硬,只是强行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然后说道。

“征兵官阁下,请您再给我一个机会。”

“我保证会让手底下的士兵乖乖听从命令!”

托马斯闻言,只是摇摇头,什么都不说,转身离去。

至于说之前乔治塞给他的钱袋?

什么钱袋?

那不是他托马斯在地上捡的吗?和乔治有什么关系?

看着托马斯头也不回带人离去的背影,乔治的拳头都硬了,脸色黑的吓人。

他转头呵斥一声道。

“来人啊,给我将一连全部拿下。”

“全部押入大牢,等待处理!”

在乔治的喝骂声中,一连的士兵没用人押,纷纷自行脱下军装,带上镣铐,往监牢走去。

在他们身后,指挥官乔治还在疯了般破口大骂。

……

密拉特城区,一间酒馆内。

孟加拉第11轻骑兵团和第20轻骑兵团的几名军官正聚在一起喝酒。

虽然他们信仰的教义规定了不能饮酒,但是,小麦果汁还是可以的。

安达尔一口喝光杯中酒水,将酒杯重重顿在桌子上,话语中满是怨愤的说道。

“我听说军事法庭那边已经判了。”

“阿米尔连长被判处死刑,马上就要枪毙,剩下的人则是大多被判了五年,或者十年的劳改。”

“这些该死的英国佬,竟然如此亵渎我们的信仰!”

对于英国人在印度的暴政,安达尔十分愤怒。

他的话音落下,四周众人也是纷纷附和,大家清一色的对英国人都很不满。

“我们该怎么办?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我们的同胞被杀吗?”

“还有就是,那些该死的英国人,还准备要将再次从印度调兵,将我们调去克里米亚战场送死。”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必须得做些什么,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一群人议论纷纷,不少人都是上了头。

“真主保佑,让我们团结起来,杀光那些英国人!”

“印度,要恢复独立,就在现在,就在这个时候!”

“……”

砰的一声巨响,安达尔摔了手中的啤酒杯,大喝道。

“弟兄们,反了!”

“抄家伙,点兵,随我去就被关押的第三团弟兄!”

呼喊声中,这些孟加拉第11,第20轻骑兵团的军官从酒馆出发,回到军营。

点齐人手便向着关押第三团士兵的监牢杀去!

……

第三团驻地,营区内。

第三团的指挥官乔治中校正在设宴招待征兵官托马斯。

“征兵官阁下,之前的事情只是意外,我保证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还请您能再给我一个机会!”

“第三团的士兵,都迫不及待想要去克里米亚为大英而战,为女王陛下效忠。”

乔治十分诚恳的说道,说话间,他将一口小木箱推向了托马斯。

托马斯打开木箱,便见其中是两条小黄鱼。

他随手拿起一条小黄鱼,放在手中掂了掂,甚至还用牙咬了咬。

在确定小黄鱼是真货之后,托马斯开口说道。

“哈哈,看在金条……不对,是看在乔治中校对大英这么忠诚的份上,那我便给乔治中校一个机会吧。”

“乔治中校这便去召集部队,我再去检阅一次。”

“如果合格,就送他们登上前往克里米亚的船只!”

乔治中校闻言,一张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笑容,忙不迭的点头道。

“好,好,好!”

“如此的话,便多谢征兵官阁下了。”

说话间,乔治便准备出去召集士兵,接受检阅。

但是,就在这时候,伴随着一阵嘈杂。

整个营区内都是瞬间乱了起来,乔治听着外边传来的动静,他的脸色不由得一黑。

尼玛的,又来?

搞我是吧?

但是,还不等乔治做出什么应对,营区内甚至响起了枪声。

啪!啪啪!

清脆的火枪射击声响起的瞬间,乔治不由得呆愣在了原地,脸上的表情满是僵硬。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谁开的枪?”

“疯了吗?谁允许你们在营区内随意开枪的?!”

乔治一边怒吼,一边准备推门出去查看。

但是,他才刚来到门口,便见一名白人士兵满脸惊慌的大步迎了上来。

“指挥官阁下,出大事了!”

“那些,那些卑贱肮脏的印度土著,兵变造反了!”

乔治闻言,整个人顿时呆愣当场,脸上的表情是无比的僵硬和不敢置信。

“什……什么?”

“上帝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房间内坐在桌子旁,把玩这小黄鱼的托马斯闻言,也是坐不住了。

从桌子旁起身,大步走到门前,声音中满是急切的询问道。

“什么情况?!”

“印度人兵变了?谁给他们的胆子!”

在问这话的时候,托马斯将满是疑虑的目光投向乔治,仿佛是在问他,你踏马究竟干了什么?!

竟让底下人兵变了!

乔治闻言,也是一脸呆滞。

因为他也搞不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就因为几颗猪油子弹?

不至于吧?

其实印度人之所以会在这时候搞兵变,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此时的英国人在印度实在是得罪了太多人。

首先是军队方面,随着克里米亚战局吃紧,英国准备要从印度抽调兵力去增援克里米亚。

这对殖民地军中的印度士兵来说,肯定是不愿意的。

并且更重要的是,英国人的新募兵法规定,不仅士兵不能晋升军官,还要减少士兵薪酬;不尊重士兵宗教的风俗习惯。

这些的规定,极大的侵犯了军队的利益。

其次,就是印度的封建统治者,也就是地方上的土邦如今也是被英国人给得罪死了。

起初,英国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在印度地方建立有效统治,采取的是和当地的统治阶级相勾结的策略。

也就是通过利用封建土邦,承认其存在,来减少征服的压力。

可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爆发,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对于封建土邦的政策,英国对印度的封建土邦的政策也是开始转变。

19世纪上半期,殖民者通过“无嗣失权”“治理不善”等借口,剥夺了大量土邦王公统治权及特权。

达尔豪济担任印度总督后,更是以丧失权利和治理不善为由,大刀阔斧兼并了一批土邦,其中重要的有奥德、詹西、那格普尔、撒塔拉等大土邦。

在英国的有意兼并下,1848-1856年兼并的结果,全印土邦的面积减少1/3,未被兼并的土邦也全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控制之下。

在每个土邦被兼并后,英国人派遣专员进行统治,他的三、四个随员替换了几十个土邦官员,几百个士兵替换了原来土王豢养的数千名军队。

此外,还取消了一批封建王公的年金、封号。

甚至有名无实的莫卧儿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也被告知,在他死后,其继承人不能称皇帝,皇室成员也要从红堡迁居至郊区,皇室的赡养金则从每月10万卢比缩减到1.5万卢比。

并且,达尔豪济在奥德、孟买管区还以清查免税土地持有者的合法资格为名,没收了一批地主的土地,导致地主人心惶惶。

再加上就是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后,将印度变成了自己的商品倾销市场。

在英国人的工业力量下,大量的印度手工业作坊破产,大量印度人失去生计。

以及英国的残酷掠夺,使印度经济破产,饥荒不断发生。

1770年的大饥荒夺去了孟加拉1/3居民的生命,从1781年至1824年马德拉斯发生了5次大饥荒,1812一1813年和1824一1825年,孟买发生了严重饥荒,1803一1837年,西北省发生了7次大饥荒。

可以说,大英帝国这几乎是要平等的撞死每一个印度人。

英国统治者已经丧心病狂的,把印度的各个阶级,都给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整个印度的各个阶层,都被英国人给得罪死了,整个印度,都在英国的压榨下,到了忍耐的极限。

如今的印度,就像是一个火药桶。

而这次的猪油子弹事件,不过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只不过,骄傲自大的殖民者明显不把印度人当人看,自然也就不会注意到印度对他们的强烈不满和怨恨。

所以,才会对这次起义感到迷茫,觉得事情实在不应该发生!

但是,在深吸一口气之后,乔治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一名白人士兵开口下令道。

“去,向大英的本土士兵下达我的命令,所有人立即集结,准备镇压暴动。”

“这些该死的印度杂碎,我一定要杀光他们!”

如今的乔治,是真的恨死了拿着造反的印度士兵了。

因为,在他看来,即便自己这次能将印度人的兵变镇压下去。

那他企图派人去克里米亚,为自己捞取功劳晋升的事情,只怕也要泡汤了!

而自己给托马斯的贿赂,也将打了水漂!

乔治岂能不愤怒?!

他恨不得杀光那些该死的印度人。

只是,就在乔治下令准备平叛的时候,伴随着一阵嘈杂,几名白人士兵被击毙,一队裹着头巾的印度士兵从外边杀了进来。

气势汹汹的向着乔治而来!

在这些印度士兵中,带头的,便被他下令关押进监狱,然后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被判处死刑的孟加拉第三轻骑兵团第一连的连长阿米尔。

“阿……阿米尔,你,你怎么被从监狱中放出来了?”

乔治下意识后退几步,脸色陡变。

阿米尔举枪,瞄准面前的乔治,脸皮一抽道。

“是时候终结你们这些该死的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了!”

“印度独立万岁!”

话音落下,阿米尔扣动扳机。

啪的一声枪响过后,乔治胸口爆出一团血花,踉跄着连退好几步,然后捂着胸口倒在地上。

在阿米尔身后,几名印度士兵也是纷纷扣动扳机。

啪啪的枪声响起,房间内包括托马斯在内的一众英国人都被击毙。

“安达尔先生,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阿米尔将目光看向了带头起义的安达尔,询问他的意见。

安达尔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

“去德里!”

“拥护我们的皇帝陛下,重新统治他伟大的印度!”

现在摆在起义军面前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没个切实可行的政治纲领,缺乏一个具备足够威望的领袖。

因为,带头起义的安达尔等人,多是些基层军官,他们在军中的威望有限,根本不可能控制军队。

所以,他们迫切的需要一个威望足够的领袖,来借此获得法统,获得控制军队的名义。

否则,他们的起义就只是乌合之众,迟早会被英国人剿灭。

而如今的印度,适合做他们的领袖的,也就只有莫卧儿帝国的现任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了。

以莫卧儿帝国统治印度数百年的威望,如果巴哈杜尔沙肯站出来振臂一呼,领导起义军,那整个印度都有可能应者景从。

到时候,他们便真的有可能推翻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

阿米尔闻言,点头说道。

“好,我们这就准备往德里去!”

“相信我们的皇帝陛下,一定愿意站出来领导我们,去抵抗英国佬的统治的!”

……

德里,红堡!

印度王宫!

巴哈杜尔沙二世站在一座塔楼上,眺望红堡外。

在红堡外,汇聚着大量的起义军士兵,整个德里城区,都变得闹哄哄的。

在昨日起义之后,士兵们很快便一路从密拉特杀到了德里。

并击败英国人在德里的驻军,控制了德里地区。

在做完这些之后,起义军的士兵们开始在德里城内搜杀英国官员,以及基督教徒。

而这些行为,又夹杂着抢劫,强奸,杀人。

整个德里,都变得异常混乱。

巴哈杜尔沙看着红堡外的骚乱,忧心忡忡。

“阿里,那些起义军围了红堡究竟想要做什么?”

巴哈杜尔沙忍不住开口询问自己身边的宦官总管。

名叫阿里的宦官总管闻言,表情凝重的说道。

“尊敬的皇帝陛下,据小人所知,那些起义军聚在红堡外,是想要皇帝陛下您站出来,领导他们起义。”

巴哈杜尔沙闻言,却是非但没有如释重负,反而是表情变得异常凝重。

“这……这怎么可以?!”

“我不行的,我真的不行的!”

巴哈杜尔沙并非是对起义不感兴趣,他只是对英国有心理阴影。

他实在太知道英国究竟有多强大了。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霸主。

哪怕是大唐,也只能是在东亚和东南亚范围内不将英国当回事。

一但出了这个范围,这个世界依旧是英国人的主场。

否则的话,巴哈杜尔沙也不至于皇位都要没了,还老老实实的不敢反抗。

他如果真的有反抗的勇气,早就反抗了!

好一阵纠结之后,巴哈杜尔沙对一旁的阿里说道。

“阿里,你代替我去拒绝他们吧。”

“就说,我老了,折腾不动了,只想安度晚年……”

只是,就在这时候,又有一名侍从进来汇报道。

“皇帝陛下,出事了!”

“米尔扎皇子被起义军拥戴为了总司令……”

巴哈杜尔沙二世闻言顿时感觉天都要塌了,整个人更是如丧考妣起来。

他知道,这下自己是即便想要躲也躲不掉了!

深吸一口气,巴哈杜尔沙开口说道。

“传令下去,召几位起义军的领袖进宫,参加御前会议……”

“就说,朕愿意出面支持起义!”

从本心来说,巴哈杜尔沙是不愿意掺和这种事情的。

但是没办法,谁叫自己的儿子已经被卷进去了呢?

就当下这种情况,巴哈杜尔沙即便是向英国人表态,表示事情和自己无关,那英国人恐怕也是不会相信的。

既然如此,摆在巴哈杜尔沙面前最好的选择,也就是直接干了!

……

李奕坐着火车从天津回到京城。

然后便第一时间投入到了政务之中。

只是,李奕才刚开始处理堆积的政务没多久,便见李梁急匆匆的进来汇报道。

“陛下,军情处急报!”

李奕闻言,停下了手中批阅政务的动作,蹙眉询问道。

“什么事情?”

李梁上前来几步,凑到李奕耳边,表情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

“是印度那边传回来的消息。”

“印度的殖民地士兵爆发兵变,杀入德里,企图推翻英国在印度的统治。”

“根据我们这边所接到的最新消息,起义军已经控制了德里,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巴哈杜尔沙公开支持起义,印度各邦均爆发起义。”

“各路起义军如今正在向着德里方向汇聚!”

“英国人这次怕是要难受咯!”

说罢这些,李梁将一封报告呈递给了李奕。

这封报告中,详细记载着此次印度起义的全过程。

以及军情处对接下来的战局演变预估!

在这封报告中,军情处对于印度方面反英起义的战局预估很是乐观。

在军情处的预估中,如今的英国正深陷克里米亚无法自拔,短时间内恐怕无力抽调兵力去增援印度战事。

并且,由于英国为了增援克里米亚战场,还从印度抽调了不少兵力。

这也就使得,当前的印度英军兵力相当空虚。

在军情处看来,以英国当前在印度的兵力,必然扛不住起义军的猛攻。

短时间内,起义军或许就将取得重大成果。

而等英国人从克里米亚抽身,调兵镇压印度,这时候的印度人必然已经将起义成果给巩固住了。

到时候,英国人的反扑估计很快取得有效战果!

最后,印度即便无法成功独立,必然也会让英国人在印度这个烂泥塘里流尽鲜血!

看着军情处的报告,李奕表情有些复杂。

按理来说,军情处的预估是没错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事情大概率可以按照这个方向发展。

但是,那里可是印度啊!

印度,怎么可能不出意外?

可从后世带来的经验告诉李奕,永远不要低估印度人的拉胯程度。

因为,不管你怎么低估,最后都只会是高估了他们!

……

PS:这章还完,上个月没加完的更就还欠一章了。

再加上这个月的两百月票加更,目前欠两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