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抗战之特战兵魂 > 第725章 忧心忡忡的委员长

抗战之特战兵魂 第725章 忧心忡忡的委员长

作者:江南狂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9: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部队于三天后出发,他们不能放弃伤员,那些是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战友、兄弟。哪怕只有一天,只要一起经历过生死,那份战场上的情感是普通人无法去理解的。

邵飞对川军是有感情的,在藤县、龙潭山一起和川军并肩作战过。卢作孚、孙元良、陈昊天都是四川人,还是他最敬佩已经战死沙场的122师师长王铭章将军。

在这三天时间里,廖奇龄也曾特意来找过猎鹰,邵飞也向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廖奇龄想挽留邵飞留在74军帮忙,但被邵飞婉言谢绝了。

邵飞觉得没什么可帮的。几个装备精良的军、十几万人马,打一个在金官桥被李觉19师打残、且刚刚恢复元气的106师团没什么难度。

而滇军不一样,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甲种师团。还有,滇军大部分全是没受过训练的新兵。装备精良,但不能熟练的运用也白搭。滇军现在唯一能战斗的也许只有184师。

第九师团的作战意图很快传到了武汉。在九月初,委员长就已经开始着手撤离大武汉的准备。

撤离武汉完全是形势所迫。日第二军一路势如破竹,现在正在富金山于宋希濂部血战;日第六师团正在补充兵员,在大别山南麓对武汉虎视眈眈;冈村宁次与薛岳部处于僵持。

现在所有的目光汇集湖北崇阳地区。不是看滇军能否守的住,而是能守多久。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场必败之战,他们面对的是强大的第九师团。

时间!委员长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如果崇阳失守,囤积在武汉的大量物资、人员将无法从水路撤离,其损失绝对是灾难性的。

委员长想到这,彻夜难眠、坐立不安、心急如焚。

“委座。”

这时,陈诚进入委员长的客厅,只见委员紧锁眉头,一脸的愁容。

“辞修,何事啊?”

委员长的语气是这么的无力,现在武汉、乃至中国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急要关头。

陈诚汇报道:“报告委座,孙渡将军的58军、卢汉将军的60军已经开始在崇阳、排市地区布防,防线以张冲的184师为主。”

“张冲。”委员长念叨了一句,眼神中透露着惋惜,半天后,道:“是员虎将啊。辞修,你说他们能守的住吗?”

陈诚犹豫了下,但没人能认为张冲能守的住,可委员长还是抱着一丝希望。

“应该能吧。当初在禹王山,张冲的184师面对的是素有‘钢军’之称的第五师团。论战力,第九师团不及第五师团。上次滇军是仓促应战,而这次是有备而战。还有,这次滇军占据了地利的优势,不像上次在平原作战。滇军大都是彝族子弟,都山里长大的,非常擅长山地作战。”

陈诚的话叫委员长稍微有些宽慰。可陈诚只是捡有利的说,那些不利的他只字未提。

孙渡的58军在7月底才刚刚成立,然后就火速前往河北崇阳。这些新兵根本就没有任何战斗经验,连川军都不如,川军士兵至少都来自保安团。还有,日军占据长江,有强大海军作为支援,也无法和禹王山相提并论。

这些不利因素委员长又何尝不知,要不然自己也不会这么忧心忡忡了。

这时,一名秘书走了进来,报告道:“委员长,卢先生已经等候多时。”

委员长嘱咐道:“请卢先生进来。”

“是。”

现在,蒋委员长最要倚重的就是卢作孚。如果没有卢作孚的民生航运帮忙,运走武汉的物资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委座,那我先下去了。”

“嗯,多注意排市的情况,有事及时汇报。”

陈诚转身离开,刚好和卢作孚碰了个正着,于是微微一笑,道:“先生,委员长正等你。”

“好。”

卢作孚来到委员长面前,委员长扶着手杖起身迎接,面带久违的笑容,道:“卢先生,请坐。”

“谢委员长。”

随即,卢作孚小心翼翼的坐到边侧的沙发上。

委员长也跟的坐了下来,先是一声关切:“我听说卢先生最近昼夜忙碌,要注意身体啊。”

卢作孚微微点头,道:“谢委员长关心,我身体好的很。但物资实在太多,不敢多休息。我绝不能把一个机器零件留给日本人。”

听完卢作孚话,委员长感到欣慰,道:“是啊,不能留给日本人。这些机器、物资、人员是我们的本钱,将来是要打日本人的。”

卢作孚点头表示同意,委员长问道:“所有物资撤离需要多长时间?”

“至少要一个月。”

卢作孚的话叫委员长刚刚舒展的眉头再次微微皱起,滇军未必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到时候水路一断,物资连烧毁的时间都没有。

卢作孚见委员长那愁眉不展的表情,立马说道:“委员长放心,我们会尽力,公司三千员工正日夜搬运。”

“那就好,一切就拜托先生了。”

卢作孚微微低下头,似乎有难言之语。

委员长摆了下手,道:“卢先生,有什么困难不防直说。”

卢作孚叹了口气,为难道:“城里一些有地位的人,借用我们公司的船运送他们私人财产。委员长您是知道的,我是商人,不能得罪权贵,只能能睁一眼,闭一只眼。但有一就有二,口子一旦开了就很难再收拢。”

“胡闹!”委员长怒火一下冲子上来,把手杖在地板用力一顶,道:“都是什么人,你说,我一定严办!”

卢作孚哪敢报出他们的姓名,只能沉默不语。

“我知道了。”委员长了解卢作孚的苦衷,说道:“我命人着手此事,绝对不能因为这些人延误了物资的撤离。”

“谢委员长体谅。那我在这里向委员长保证,如果在一个月内运不完物资,任品处置。”

“先生严重了。”委员长轻轻摆了下手,道:“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多亏了先生的民生航运,将国有资本及时的运回后方。先生是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人。”

有了委员长的这句话,卢作孚的心放了下来。离开委员长官邸后,全力着手武汉撤离的事宜。

这次物资大撤退可以说是近代的奇迹,关乎到国家的命运,受到各界学者的高度评价,被后世誉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PS:淞沪会战,明明占据不利,可国军还是拼老本打了三个月,目的就是将国有资产运回后方。这一期间,卢作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的爱国者,是不该被后人忘记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