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嚼龙 > 第278章 圣王设利、万民归德

嚼龙 第278章 圣王设利、万民归德

作者:屠龙氏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5:2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若欲求天下民,先设其利而自至,譬之若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不召而民自来,此谓归德。”

钩陈院长史寿跋安坐在闾门城楼上,盯着身前正咕嘟嘟冒着热气的铁茶壶,嘴里忽然就冒出了这么一句。

立在城墙边的齐敬之闻言抬头,看了看悬在南方天空的那轮初冬之阳,明亮而不灼眼、温暖而不酷烈,确实很适合用来比喻圣王德政。

他又低下头去,望着那些扶老携幼、倾巢而出,争相来东郭菜市口观看钩陈院斩杀妖邪的百姓,不由哑然失笑:“这也算是圣王设利、万民归德么?”

“呵呵,镇魔院已经好些年不做这样的事情了。在他们看来,像演猴戏似的当众斩杀几个妖邪,于大局丝毫无补,反而会因为哗众取宠而被朝野轻贱。”

寿跋连眼皮都不抬,悠然说道:“可大司马和本官都认为,既然百姓喜欢看热闹,咱们就该给他们热闹,同时还能让他们觉得天下尚算太平,心里也能多几分安定喜乐,这不是德政又是什么?”

齐敬之皱眉想了想,终是无奈摇头:“寿长史这话听着不大对味,但细想之下倒也有几分道理。”

“当初九真变乱时,先是天衣教虎君道人假冒天狗、击碎城门,又有摘心婆子屠灭金刀魏氏满门,同时城中亦是谣言四起,说什么国主命镇魔院豢养狗皮铁爪之恶鬼枨枨,挖取活人心肝来贿赂天狗,闹得满城惊惶、人心摇动……”

“这人心一乱,依托武成圣王封神之道的圣姜人道法理便不再安稳,被其镇压的东海金气、司秋之神随之动荡,天衣教和丁氏兄弟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只看这些第四境的大能想要成事,尚要先行搅乱世道人心,便知这百姓有没有砍头斩首的热闹可看、心里又是否安定喜乐,看似无关痛痒,其实竟也颇为要紧。”

齐敬之走到寿跋对面坐下,心不在焉地盯着铁茶壶上方不断升起又散去的水气:“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

“我前几日入城时见到这种景象,私下隐隐觉得不妥,不明白国主和朝堂诸公为何会放任都中百姓耽于享受玩乐,原来其中竟还有这种深意么?”

闻听此言,寿跋终于讶异抬头:“比起在修行上的超卓天资,寿某其实更欣赏你这等举一反三、见微知著的玲珑心思。只不过么……”

寿跋稍作停顿,伸手拎起铁茶壶,烫洗茶具之后倒了一杯热茶递给少年,脸上的笑容很是玩味:“只不过,都中风气浮夸、百姓热衷享乐,倒并非是什么人刻意纵容,而是人的天性使然。”

祂一边说一边同样给自己倒了一杯,用蒲扇大耳扇了扇,美滋滋地啜饮一口,紧接着就仰头再饮而尽,喉咙里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这位钩陈院长史搁下茶杯,伸手朝城楼西面一指:“依照古制,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一条闾巷便是二十五户人家比邻而居。当年此地被称作临淄三百闾时,已经堪称惊人。”

“然而及至桓王登位,任用管子执政,设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征夜合之资以佐军兴。嘿嘿,虽说此闾非彼闾,但七百之数仍旧惊世骇俗,而那些年也确实军资充足、国势日隆……这人的天性究竟如何,也就不问可知了。”

骤然听见“女闾七百”“夜合之资”等言语,十六岁的少年脸上蓦地一热。

他举起茶杯,低头喝了一口,只觉汤润水滑、唇齿留香。

再联想到寿跋方才喝茶的做派乃至对方口中的桓王之政,少年忽然就意识到,面前这位寿宫之神同样是个喜欢热闹和享乐的,否则也不会口口声声为了公事,却随身带齐了炭盆和全套茶具,跑来这闾门城楼上煮茶讲古、与民同乐。

正在两人默默品茶的时候,城楼下方忽然声浪大起,吸气、惊叫、喝彩之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齐敬之起身看去,只见菜市口正中央的位置,一众被黄金锁链捆缚的妖邪跪成一排,其中那个穿白裙的年轻美妇人已经身首异处,鲜血流了一地。

哥舒大石站在美妇人的尸身旁,右手提着一柄黑漆漆的长刀,左手则将美妇人的头颅高高举起。

在初冬暖阳的照耀之下,那颗美人螓首忽生变化,竟而变成了一颗狰狞凶恶的白狼头。

“这种妖物名曰‘知女’,乃是百岁狼成精,化成美人之形,专向青壮男子自荐枕席,一旦男子被美色所惑,非但自己要进了狼腹,便是家中亲人也难免遭了毒手!”

哥舒大石每说一两句,看热闹的百姓便要跟着惊叹一声。

等他将这“知女”狼妖的根脚讲完,四周的女子们早已是义愤填膺,母训子、姐训弟、妻训夫的场面接连上演,打脑壳的、揪耳朵的、掐胳膊的、拧腰肉的,旁边还有起哄架秧子的,当真是热闹非凡。

“这知女狼妖行事,倒是与当初的黑驴精有些像。”

齐敬之心里暗道一声,目光却是被那柄散发着凄然刀气的哥舒刀吸引。

在登上灵台、降服毕方之后,怒睛青羽鹤神异大增,齐敬之不必动用银煞风母烛台,只凭心烛丁火便能明察秋毫、洞烛幽微。

他方才看得清楚,就在知女头颅显出本相的一瞬间,哥舒刀的刀鬼曾经一闪而逝,从白狼头中扯出一道虚影塞进了嘴里。

“当初哥舒大石以自身为鞘,强吞陈太丘刀而压服之,并将其改名为哥舒刀,自己则从修行的门外汉一跃而入第二境,以凄然刀气开始了餐霞修行,这就已经很不讲道理了。”

“可如今看来,他只要能扛得住刀鬼反噬,竟是连心相乃至灵台都堪称一路坦途……”

菜市口中央,一刀割下知女头颅的哥舒大石却没有想这么多,扬手就将百年白狼头扔到了东郭琨玉的脚下:“小将军看仔细了,这便是你方才叫了好几声的姐姐了!”

东郭琨玉低头瞧着那白毫茸耳、狼吻尖牙,一时间怔怔无语。

哥舒大石懒得再理会他,转而向围观军民大声宣告:“前些日子,有邪教妖人纠集邪祟,在辽州九真郡作乱,非但滥杀无辜,更于城中散播谣言、毁谤国主,致使九真大乱、辽州动荡,军民死伤甚众。”

“危急之时,我钩陈院大司马亲自出手,诛尽妖邪、拨乱反正,救东海百姓于水火,又降下钧命,着我等钩陈将士自东海出发,一路捕拿妖人邪祟,于州郡大城明正典刑、宣威震远。”

“今日我等押送此五名妖邪入都,便是要在都中父老面前将之斩杀,以儆效尤、以安人心!”

话音才落,哥舒大石已是向旁边快速跨出两步,手中黑刀高高扬起、狠狠斩落。

穿黑色锦袍的老婆婆吭都没吭一声,头颅已是砸落在地,骨碌碌朝着人群脚下滚去。

有了知女在前,那个方向的看客们如避蛇蝎,纷纷跳脚躲避,生怕触碰到死老太婆的脑袋,招惹上妖物煞气。

谁知那颗脑袋滚着滚着,忽就崩散成了一团黑气,散发出阵阵水腥味儿,不多时就在日光下消散于无形。

死老太婆的脖颈腔子里同样有大团黑气喷涌而出,在光天化日之下渐渐瓦解冰消,唯独不见半点血迹。

“此邪祟名唤‘星吒婆’,其形黑气,盘结于井口之空,人或见之,无不落井死矣!”

听到哥舒大石的介绍,齐敬之暗暗安抚住天地玄鉴,同时心里也觉可惜:“若是将这星吒婆拘押炼化,怕不又是一件不输给将军煞羽箭的惑心奇宝。”

他望向那头正悬浮在半空中、大口吞吸着星吒婆黑气的狰狞刀鬼,发现其脚边竟然还漂浮环绕着十几道巴掌大小的虚影,皆是魑魅魍魉、恶形恶状,一个狼头人身着白裙的妇人赫然在列。

“青牛髯奴、辟邪御鬼,藏剑心肠、吞舟肚量……这法门委实诡异霸道得紧了,个中凶险也是自不必提,只是不知星吒婆被哥舒刀的刀鬼吞了,还能保留下几分惑人心智的威能……”

等到众人眼中的漫空黑气消散殆尽,哥舒大石朗笑一声,大步走向队伍末尾那个皮肤黝黑、身材短胖的背锅和尚。

就在这时,站在菜市口东面的百姓忽然起了骚动,人群自行分开了一条夹道,从中走出来一个宝相庄严、衣饰华丽的老和尚,怀里还捧着一个描金画彩、笑口常开的木球。

“都让开!这位是福崖寺知客僧首座真觉大师!”

“真觉大师?据说那可是一位修闭口禅的高僧大德!”

人群中有几分见识的纷纷惊呼出声,哪怕是没听说这位禅师的,单凭老和尚的卖相和“福崖寺”三个字,也都表露出了礼敬之意。

于是,真觉禅师所过之处,竟是人人合什、个个俯首。

东郭琨玉更是忙不迭地飞起一脚,将百年白狼头踢回给哥舒大石,以免冲撞了佛门高僧。

他自己则是匆忙整理过仪容,一脸惊喜地迎了上去,朝着老和尚恭敬行礼。

众目睽睽之下,真觉禅师并没有通过怀里的木球使者发声,只是向东郭琨玉微笑颔首。

饶是如此,这位出身东郭氏的小少爷依旧很有些受宠若惊。

他亦步亦趋地跟在真觉禅师身侧,目光落在背锅和尚身上,忽然就明白过来:“禅师此来,是为了那个……那个……”

到了此时,东郭琨玉自然不会将背锅和尚认作什么良善僧人,只是当着真觉禅师的面,“妖僧”“邪和尚”之类的称呼又着实叫不出口,一时间竟是卡住了。

谁知真觉禅师微笑摇头,继而在人群最前方止步,没有半点要救下背锅和尚的意思。

哥舒大石自然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却也只是瞄了那个似乎颇有人望的老和尚一眼,见对方并未闹事,当即移开目光、手起刀落,将背锅和尚的脑袋砍了下来。

“此山和尚也,下山至百姓屋外,闻人声即伏地膜拜,起身便入室杀人而食之,最喜食生人脑!”

哥舒大石话音才落,这山和尚便现了原形,身上那件缁衣被胀破,露出一具大得骇人的猿猴肢体,头颅更是青面獠牙、状其狞恶,比起知女和星吒婆可要凶得多了,唬得围观众人连连后退。

如此一来,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的真觉禅师便愈发显眼了。

哥舒大石望过去,开门见山道:“大师是出家人,来此杀戮场也就罢了,一无慈悲之色,二不念经超度……”

他话未说完,就见真觉禅师的目光落在了自己手里的哥舒刀上,接下来的话就没有说出口。

地上这些死鬼的亡魂和煞气都被哥舒刀吞了,哪儿还用得着念经超度?

于是哥舒大石便知面前这位福崖寺老僧是个有真本事的,也就省去了诸般虚言,直截了当问道:“大师所为何来?”

真觉禅师这才迈步上前,伸手朝最后剩下的那对童男童女一指,旋即手捧木球,向哥舒大石弯腰行了一礼。

哥舒大石见状皱起眉头:“虽说比起前头死的这几个,这两只人狐恶迹不彰,但手上也是有过人命的,而且已然认罪画押、甘愿伏法,请恕在下不能如大师的意了。”

他说罢便提刀转身,走向那对童男童女。

真觉禅师连忙举起手里的木球朝下一抖,当即便从木球口中掉出来好几块金砖。

这些金灿灿的好东西砸落在地上,将周围人的眼睛都晃花了,便连东郭琨玉都有些傻眼。

从来只见和尚化缘,何曾见过有和尚往外掏钱的?

哥舒大石也是一愣,紧接着就见真觉禅师伸手指了指童男童女的嘴巴,然后又继续往外抖落金砖。

一旁的东郭琨玉眨巴眨巴眼睛,开口帮腔道:“即便是犯了死罪,临刑前总还要允许人犯喊两声冤、叫几声娘吧?你们钩陈院却封住人家的嘴巴不许出声,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