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平西军司

晋庭汉裔 第一百二十三章 平西军司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4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孟平在泥阳的表现还是颇令刘羡满意的。

虽然在刚加入军队时,大概是有些水土不服。这个青年出现了一些身体不适的信号,会在训练时很明显地露出疲态,时而有些头晕,时而有些干呕。但他的底子不错,看得出来,平日孟观对他的训练也不少,因此无论是骑马、射箭、刀剑,孟平都有很不错的基本功。只过了半个月,孟平就已经能融入到军营生活了。

而在进入元康八年后,关中的生活依然是平静的。齐万年的大军在解围泥阳后,一直驻留在武功,从粮草运输等动向来看,他并没有要再开战端的意思。根据间谍打探消息,说是叛军在这个冬天也非常难熬。

看来,大饥荒不止饿死了晋人,叛军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粮草问题。毕竟以十郡贫瘠之地,要供养十万以上的大军,显然是极为吃力的。纵使叛军对寻常汉民及部落大掠粮草,也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这样一算,在今年夏收之前,叛军应当是没有能力再发起进攻了。

关中的和平能够持续到六月,这个好消息令刘羡心中欣喜,如果孟观能够及时率援军赶到,叛军也就不敢轻举妄动,更别说去掠夺平民。那也就意味着,至少在今年一年,郡内的百姓能够获得一些收成与喘息,饥荒也就能够遏制住了。

事实也确实在朝这个方向发展,自三月下旬开始,北地郡收获了第一批冬豆,到四五月,小麦也陆续成熟了。膏粱和粟米的长势也很好,原本荒芜的田野,此时已是一片无垠的青纱帐。如果能够顺利收成,今年应当是一个丰收年。

在这个时候,征西军司终于又派人来到了泥阳。这是一个信号,说明又一轮军事调动要开始了。

而刘羡得到消息,到城门前去迎接的时候,出乎意料地发现,来的使者不是他人,正是前征西军司张轨。

四年不见,张轨还是如当初一样精神炯烁,此时他看见刘羡吃惊的神情,不禁哈哈大笑,下马道:

“怀冲,怎么回事?看你的眼神,我还以为我是一个刚从坟墓里爬出来的死人呢!”

“士彦公,您这是官复原职了?”

“对啊,我又当上了征西军司,怎么,我这个老家伙回来,你不高兴?”

刘羡连忙行礼,笑答道:

“哪里哪里,看到士彦公风采依旧,我刚才就想,有您在,叛军定然是随手覆灭,不堪一击,一时高兴到发痴了。”

张轨听罢,又是一阵大笑,他开怀说道:

“哈哈,能听到怀冲的恭维话,那可是不容易。”

但他随即颜色一变,肃然道:“不过恭维话可不能杀敌。我在洛阳赋闲时,就已听说你在泥阳血战的威名,不知道今日远来,能否得幸,亲眼看一看你的强军?”

“能得到士彦公的指教,求之不得!”

刘羡当然是从善如流,入关以来见到的人物里,张轨算是他心目中第一流的人物。做人做事,都达到了静若沉渊,高山仰止的高境界。当年河东平叛,刘羡从张轨身上受益良多,之后他被槛车送往洛阳,刘羡也深感可惜。没想到今日还能再见,当真令刘羡感到惊喜。

几人当即到泥阳城东的军营内去巡视。

此时李含、索靖都已经带兵返回长安,在泥阳留下的还是五千来人马。这些士卒听到军令,立刻到军营正中的练武场里列阵。

黑压压的军士站满了练武场中的空地,此时正是最酷热的时候,艳阳高照,日光似乎能灼伤人的肌肤,即使有嗖嗖的高风从中穿过,依然让人觉得炎热。但没有军将的命令,他们都站在阳光下纹丝不动。

张轨在刘羡的陪同下从阵列前一一走过,看见军士们在烈日下一动不动,披甲持弓矢斫刀,肃肃然如等待扑食的野兽。忍不住啧啧赞叹,继而对刘羡和张光说道:

“北地健儿身上也似有铁,眼中的杀气也可令敌胆寒啊!可惜,就是瘦了些!”

瘦是理所当然的,这一年来,刘羡令军中将士也一起屯田垦地,粮食却只能勉强果腹,因此军中的许多士卒都饿脱相了。在这种情况下,泥阳士卒还能保持一定的战力,确实是很不容易。

巡视之后,就是接风洗尘,张轨看到宴席上堪称寒酸的菜肴,再见到刘羡作风简朴,不禁再次感慨道:

“国家这几年政策确实失当,真是辛苦你们这些前线将士了。”

刘羡对此倒是习以为常了,他坦然道:

“辛苦倒是没什么,就怕将士们白白丧命,死无所得啊!”

这话顿时引起一片共鸣,这几年,朝堂可谓是昏招不断,就没有过处事得当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前线将士都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什么价值。

哪怕是张光这样向来听从军令为先的人,此刻也有些憋不住了,向张轨问道:

“张军司,今年的战事,你看有指望吗?”

张轨的脸色不变,一路走来,他不知受到了多少相同的质问,都已经习惯了。他也不卖关子,在宴席之上,就说起他此次的任务来:

“我此次前来,只是做一个简短的调查,与一个简单的通报,让大家心里有个准备,更多的详情,等大家到了长安后,我们再和上谷郡公详谈。”

众人闻言,都不禁竖起耳朵旁听注意:“您请说。”

张轨道:“一个是朝廷的物资已经到了,你们把去年的损失,还有今年所需的兵员、粮草、甲仗数目都报上来,下个月,我就把这批物资运过来。”

这是行军打仗的必要准备,刘羡回答道:“士彦公放心,我已经拟定了一份清单,等会就交予您审计。”

张轨点点头,他随即说到第二件事:

“通报的事情也很简单,就在这个月月底,上谷郡公将要带领两万援军进驻长安,整顿一番后,要在下月十五召开军议。”

听到援军只有两万人,在座众人无不露出失望神色,一旁的薛兴不禁问道:

“张公,只有两万人吗,是否来得少了些。”

张轨闻言,捋着须髯笑道:“兵贵精不贵多,这次援军虽然只有两万人,但可是上谷郡公精挑细选的三河勇士,还有五千禁军随行。无论是甲胄、马匹、兵器,都是当世最精良的。只要应用得当,可抵十万大军。”

他没有想法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饮了一碗茶汤后,继而对刘羡道:

“怀冲,你尽快把郡中事务都交代清楚,军务的话先交给张景武,立马就跟我先回长安。”

刘羡吃了一惊,问道:“士彦公,这是什么意思?不是说下个月才召开军议吗?”

“是,不过你身份特殊,上谷郡公指名道姓要你先到长安一趟,和他大体方略先敲定下来。”

“我,身份特殊?”

刘羡先是有些疑惑,随即有些恍然,应该是孟观看在和自己是故交的份上,要提携自己一把,让自己参与拟定战略的大事,之后若有了斩获,也好为自己表功。

高兴之余,刘羡也有些顾虑:“我官职低微,又身处前线,这么贸然去长安,还是会授人话柄吧!”

“欸,你放心。”张轨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包裹来,递给刘羡道:“你看看吧,这是上谷郡公给你求来的。”

刘羡掂量了两下,打开一看,竟然是一份银印青绶,倒过来一看,印章上赫然写着“平西军司刘羡之印”八字。他先是一惊,随后有些不敢置信,向张轨抬首确认道:

“张公,这是……”

张轨的神态有些放松,他徐徐道:

“你这些年在关中付出的心血,众所周知,这是你应得的。”

“从现在开始,你不是北地太守了。上谷郡公已经说好了,这次平叛,他是元帅,你我是副帅,到长安筹谋大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你不必有什么担心。”

刘羡闻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又问道:“那这里的郡卒……”

“还归你统辖,包括李含部、索靖部、皇甫商部,也都调拨给你。”

不等刘羡说完,张轨先开口回答,他知道刘羡在思考北地郡的归属问题,这应该是刘羡最后在意的事情了。

刘羡感觉一切都顺利得不可思议,上一次人生如此顺遂,好像还是在入仕的时候吧。由于彦辅公的厚爱,自己竟然离奇地拿到了灼然二品的乡状。当时刘羡还没有感触,但现在经历了这么多官场坎坷后,他有几分明悟了,这是司马炎在世时政治清平的象征。

但若让刘羡相信在后党统治下政治清平,实在是一种无稽之谈。刘羡只能往另一个方向去思考,大概是孟观用了什么特殊的方法,才说服了贾谧吧。

不管怎么说,刘羡终于是又往上进了一步。他不再犹豫,对张轨道:

“那就劳烦张公等我两日了。”

接下来的两日,刘羡把郡中的事务都梳理了一遍。主要是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确保今年的夏收和秋收顺利完成。第二件事,是不能放松郡卒的训练,第三件事是要提防叛军在刘羡离开后突然发难。刘羡就让张光暂代太守,李盛、薛兴等人在郡中进行辅佐民政,张固、孙熹维持训练,张光旧部刘义去监视叛军动向。

如此吩咐一遍后,刘羡带着斛摩根等二十来名胡人作为护卫,再次与张轨踏上了长安之旅。

说起来,这已经是刘羡第四次前往长安了。之前的旅程,刘羡每一次赶到长安,都感觉这座城池变得比上一次更衰败,但都让刘羡感到这是一座巍峨雄伟的城市。可这一次刘羡到来时,刘羡只感受到了无边的破败。

堂堂大汉的西京、曹魏的五都、司马氏的龙兴之地,城外竟然没有了市集。一路走来,除去蛙叫蝉鸣之外,很少能听见别的声音。举目四望,失修的危房比比皆是,不时可以看见白森森的骨头,却没有什么行人,就连乞丐也没有几个。即使进入了城内,终于看到了一些活着的市民,可他们脸上麻木的神情,反而加重了这种死气沉沉的感觉。

刘羡见状不禁心想,眼前的这幅景象,就算不是民心尽失,大概也相差不远吧。如果这一次晋室再败,不论天下的形势怎么算,至少在关中这份土地上,形势是要彻底地倒向齐万年了。

但他随即又想到了张轨来时说的话,孟观这一次带来的援军,仅仅只有两万人,只靠这两万人,真的能扭转局面吗?

这个疑问并没有持续多久,三日过后,孟观率军进入长安,刘羡随司马肜前去迎接,关中官僚在厨城门处进行了一次简短的阅兵式,叫刘羡叹为观止。

在一片激扬的鼓声中,刘羡看到前排的五千宿卫精兵走过。他们浑身穿着漆成玄色的明光铁甲,在胳膊和下身处还披有棕黄色的犀牛皮披膊和甲裙。不同于一般士卒防箭的盆领和皮胄,他们戴黑色兜鍪,上面插着染成黄色的羽毛,长长的顿项将颈部和头部完美护住,只露出眼鼻嘴,当真是无懈可击。

不得不说,刘羡离开洛阳有些太久了,他几乎都快要忘记洛阳的宿卫兵的装备有多么奢华了。当年他在东宫时,还以为天下所有的军队都和宿卫兵一样七七八八,但等到夏阳后,他才知道,普通士卒与宿卫兵的差距有多么巨大。只是随着时间推移,他一度要将这种差距忘却了,不料现在竟然又见到了!

在宿卫兵后面的将士装备稍差一些,但也都是精铁制成的铠甲,人手一杆长槊,腰间挂着短弩和上等的环首刀。这些重装甲士在大地上迈步,随着甲胄声一抖,大地都随之一震。仿佛他们蕴含着地动山摇的力量。

而在最后登场的,就是这次前来平叛的大军统帅和他的亲兵。

孟观领着他的上谷骑士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些骑士打扮也极为夸张,尤其是坐骑。这些战马身上套有深青色铁皮穿制的马铠,马头是漆成黄色的整片铁制面帘,面帘上面插着十来支红色羽毛。马尾上也立有红色寄生扇面,防止敌人从背后突袭。在马鞍左右两侧还挂着弓袋,装着满满当当的箭矢。

这些骑士揽缰前行的时候,铁蹄踏地如雷,铁甲振空而响,面帘上的羽毛和尾巴上的寄生,两侧的弓袋一起摆动,真是仿佛天神降临,让人心生畏惧。

再联想到张轨那句“可抵寻常十万大军”,刘羡已经是另外一番感受,他心想:这确实并非寻常军队能敌。

孟观身在这些铁衣骑士之中,穿明黄色明光铠甲,头戴貔貅式展云兜鍪,外披一身纹有黄龙的深红色披风,配合着亲卫高举的黄龙旗,阳光照耀下,他神情肃然,熠熠生辉,煞是显眼。

抵达城门下后,孟观脱鞍下马,向梁王司马肜面前立定行礼,路过刘羡身边时,他转首拍了拍刘羡肩膀,笑说道:

“怀冲,别来无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