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一百零二章 围困分兵

晋庭汉裔 第一百零二章 围困分兵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处的去世并不是什么很值得奇怪的事情。

他已经是耳顺的年纪,已经能活到这个岁数的老人家本就寥寥无几。何况他还习惯于以身作则,奋勇当先。在关中的这接连两战,他前后受了三处箭伤,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六陌之战可谓是透支了他的生命力,但刘羡见到他的时候,虽然还没有直接身死,但也接近油尽灯枯。只是由于回光返照,反而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但这件事对于晋军的影响仍然很大。毕竟梁王司马肜的苛待可谓是有目共睹,谁也说不好,周处到底是因为伤势严重而死的,还是因为梁王的陷害而活生生累死的。

得知周处的死讯后,那些随他死战过的将士都失声恸哭。虽然这些人随周处不过才短短三月,虽然周处在同僚中的人缘可谓是极差,虽然他们差点就因为周处全军覆没。但大家都知道,很难再遇到这样的将领了。于是只要还是能动的,哪怕断腿瞎眼,士卒们都自发地过来悼念。

这声势很快惊动了梁王司马肜,他听说周处已死,可谓大喜,对卢播笑道:“老贼死矣!”

但随即又换上了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吩咐道:“建威于国家实有功劳,当重赏才是。”

说罢,他立刻到周处的住所去表达哀悼。对着遗体装模作样了半天,好似痛彻心扉一般,当众悲声道:“国家不幸!国家不幸!”

只是他的表演实在难以打动人,就连最亲近的卢播也忍不住劝谏说:

“殿下,国家不幸要流眼泪的。”

司马肜则低声道:“我现在高兴得要跳起来,哪里哭得出来啊!”

不过至少从面子上,司马肜还是仁至义尽了,当众主持祭礼,并亲自为周处扶棺,派自己的随从将周处送归家乡,随之带走的,还有周处的遗物——旧衣三件,甲胄一副,长弓两把,以及两箱书卷。其清廉如此,真让参与官员们感到汗颜。

不过战争还在继续,就当司马肜正在好畤为周处操办葬礼的时候,齐万年也在整理六陌之战的前因后果。

在被刘羡派军吓退后,齐万年误以为晋军是以周处军为诱饵,袭取了作为大本营的乳峰。故而他率军直接撤到了更北面的永寿原上。这里是齐万年构筑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此地丢失,他就只能被迫离开扶风郡,退入到安定郡内了。

但齐万年很快就发现出不对,毕竟晋军的追击并不顽强,而且乳峰也没有传来任何消息。齐万年再派乳峰去探查,发现根本没有晋军进攻乳峰,那些监视好畤的斥候也才姗姗来迟,使得他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是被刘羡摆了一道。

他想明白事情经过后,不由得对部将们大笑,自嘲说:

“当年我听说五丈原之战时,还在心里嘲笑过司马懿,竟然能让死人吓走大军。没想到啊,有朝一日,我竟然也重蹈覆辙了!”

自嘲之后,他随即又鼓舞将士道:

“不过还好,我还以为连梁山都丢了,若是粮草和辎重丢了,我们还拿什么与晋人对峙呢?结果晋人竟然不知道乘胜追击,可见司马肜是何等的庸才!若现在统帅的是刘怀冲,我怕是已经走投无路了!如此看来,我军仍是优势!”

不久,收到周处去世的消息后,齐万年又兴奋道:

“哈哈,没枉费我一番心意!周处既死,晋军军心必然有恙,此前我六陌战败,虽是无心之失,可如今反能令晋人气骄,可以用欲擒先纵之计了!”

齐万年确有才能,在打了败仗的前提下,他竟然能够喜笑颜开,并略过自己的不利,指出晋军的缺点,继而描绘出一番通向胜利的宏伟蓝图来。这一番鼓舞下来,叛军的士气顿时好转,好似已经反败为胜了。

说罢,他立刻令大军回驻乳峰,令美阳处剩余的胡人守军前来汇合,并且不断派小队骑兵袭扰六陌,做出一副试图收回六陌的姿态。

刘羡立刻将叛军的这些动向传回给好畤,并建议司马肜无论是退兵还是进军,最好早做决断。

而这时候,司马肜也办完了周处的祭礼,心情大悦,除掉了这个眼中钉以后,他也终于把精力又放回到了军事上,立刻传令各部将领,到好畤县衙中集合,一起商量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在召开军事会议前,司马肜先表明自己的决心:

“诸位应该知道,朝廷的粮食已经不多了。换言之,而我们要为国分忧,就要及早消灭叛军。所以我们必须打一场大战,一场能够彻底消灭氐贼的大战。”

“我知道,大战是有风险的,没有人想死,可眼下这个情形,却容不得我们犹豫。敌我双方的距离已经不超过二十里,在战场上,这可谓是近在咫尺,大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我们原定的计划是想要各部轮战,一步步啃下贼子占据的险要。但根据六陌之战的先例看,在这样近的距离进行攻坚,极有可能让自己陷入到危险中,已经行不通了。”

“所以只能进行合战,我们要想个办法组织一场合战,将在乳峰聚集的这七万叛军一举击溃,令天下重回太平!”

司马肜从未在军事会议上发表过如此慷慨激昂的言论,他所说的话,都是对晋军颇具重要性,或是绝无可能对士卒产生歧义误解的事情。司马肜为人谦虚,但是由于使用“一举击溃”这激烈的字眼,使得在场的武将们心中顿感紧张。

司马肜坐下来后,卢播紧跟着张开地图,指着敌我双方各占的位置道:

“在兵力方面,我军现在有近八万人,算上后勤护卫的话,接近有十万人。而叛军招来了美阳处的守军,也不过才有七万余人罢了,可以说王师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不过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如果我军正面向乳峰进攻,敌人可能不会接受挑战。那样的话,我们硬攻对方的工事,损失就可能较大了,也不一定能够取胜。”

“我们必须要想一个办法,把敌人从乳峰上逼下来,这样举行会战,我们就有较大的把握了。”

这个要求其实非常苛刻,为什么齐万年要主动放弃自己的阵地,来和晋军进行合战呢?

皇甫重当即提出疑虑道:“这恐怕很难,按照敌军此前的动态来看,对方应该已是惊弓之鸟,不愿意与我军合战才是。哪怕我军正面强攻乳峰,叛军也有遁入深山的可能。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能做如此理想的打算。”

众人闻言,多颔首认同,毕竟从敌人不敢正面回击,只敢小队袭扰的动作来看,叛军应该是不会轻易出山的。

“那伦叔有何妙策?”司马肜问道。

皇甫重已有了一个答案,他回答说:“既然两军靠的如此近,周围的地形又如此复杂,难以翻越,我觉得我们可以采用围困封锁的策略。”

“围困封锁?”

“是,乳峰是三座山,三座山的中间的便是叛军的营垒,这范围不超过方圆二十里。我们八万大军,足以将其包围两圈了!到时候我们围山修栅,有人下山我们就引箭远射,他们受困在这一隅之地内,兵力根本施展不开,又没有外援,凭什么同我们斗呢?”

“只是……这耗时会不会太长了?”

“当然不会!七万人马,每天的用度多么巨大,殿下您应该也很清楚。这里又不是屯粮的城池,没有人从南边运粮过来,这么大点地方,他们能撑一个月就不容易了。更何况,叛军没有后方,箭矢基本靠缴获,用一支就少一支。我估计互射十日,这些逆贼就该无计可施了。”

司马肜听到这里,觉得确实是个不错的计划,就又转首问诸将道:

“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吗?”

刘羡本欲发言,不料还未出口,竟被李含抢先了。李含皱着眉头起身,对司马肜徐徐道:

“殿下,问题倒不在于围困本身,而在于如何实现包围。”

“世容这是何意?”

“若要包围对方,必然不可能先集结兵力,然后再展开两翼进行合围,氐贼不是傻子,怎么会坐视合围而不动分毫呢?只要一看情形不对,立刻就会逃之夭夭。因此,想要合围成功,就要先分兵,让一支奇兵率先断去敌方的一条退路,主力则在正面合围。如此一来,即使贼子逃遁,也能快速设法拦截。”

“哦?”司马肜有些奇怪,他疑惑道,“世容说得有理,可这有何不对呢?”

李含回答道:“殿下,我军若是分兵,就会产生一个破绽。一旦敌军看出了我军分兵的事实,反过来将计就计,直接倾巢出动,以全军之力与其中一路合战,一旦另一路不能配合,那就会重现盘龙湾之败了!”

听到这,刘羡顿时为之击节,在心中暗叹:虽然不齿李含过去那些喜好争权夺利、为保存自身不顾大局的行为,但他的智谋确实称得上出众,一眼就看出皇甫重谋划的弱点。所思所想,几乎和自己完全一致,不愧是张轨重点推荐的俊杰。

可皇甫重不甚服气,他自恃门第高过李含,一直轻视对方,就说道:

“自古以来,哪有十全十美的策略?人就是吃饭,也有被噎死的可能,难道就因噎废食吗?分兵确实有失败的可能,但一来两军相距如此之近,只需要一个时辰就能来回支援,二来我军也有可以利用的天时,来保证分兵的隐蔽,何须担忧呢?”

“天时?”李含话一出口,顿时就明白皇甫重的意指了,显然他指的是如今弥漫在好畤周遭的大雾。

果然,皇甫重道:“殿下,只要分兵后,您令奇兵在大雾时分摸索前进,悄悄地出现在叛军背后,修缮一些简单的工事。叛军哪里会有防备呢?就算等他们反应过来,再去攻打侧背,那也有足够的时间,足以支撑到我军正面包围乳峰了。”

这一番话可以说是能言善道了,众人听到他的陈述时,似乎一切的计划都能如愿以偿。

但刘羡仍然难以赞同,他反对说:“可这也太理想了,似乎叛军就是在束手待擒啊!我看齐万年不是这种货色,还是要料敌从宽吧。”

但司马肜却懒得听他说下去了,直接挥手示意说:

“有些话不必要说太多,伦叔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计策,宣皇帝生前曾和我说过,打仗这种事情,有七八成胜算就了不得了。我看这个计划,至少有七成胜算,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说罢,他环视一圈,让众将开始表态,事实上,除了刘羡和李含外,也只有索靖有些犹豫,其余人都赞同皇甫重。

就这样,司马肜就确定了围困乳峰的大战略,开始给诸将开始分配任务。

这个战略里,最困难也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那支绕后的奇兵。司马肜很容易就确定了人选,他从诸部中挑选了三军,而后道:

“世容(李含)、怀冲、幼安(索靖),既然你们三人如此慎重,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去办吧,我相信,前些日子,叛军奈何不了周子雅,你们兵力三倍于他,别说是七万大军,就是抵挡十万大军,也不在话下。”

刘羡心想:这个话说得可不怎么吉利,听起来怎么有股弃子的味道?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如今六陌在晋军手里,从这里出发,趁着迷雾包抄叛军的后方,如果有足够的小心谨慎,确实不能说是什么九死一生的事情。

只是事情到底会不会这么顺利的发展呢?也只有事实来进行验证了。

因为战争并非是单逞口舌之能,无论再怎么擅长辩论谋划,终归还是要靠马匹、刀、枪、弓矢来打的。

刘羡回到六陌后,在营帐内抽出常胜剑,他抚摸着剑背上的字迹,不由在心中想:战必胜,攻必取,自己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这一境界,被世人称作为名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